李晴+王志刚+杨智平+吕娟
摘 要 启发式教学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中以学生为本位的思想,被当今中学教学所提倡。本文通过分析启发式教学的概念和理论基础,对启发式教学原则、策略和方法做出具体阐述,确定了启发式教学的范畴。针对启发式教学应用现状,探究其原因,提出了一定的建议。希望能推动启发式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关键词 启发式教学 新课程改革 高中地理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12.069
Abstract Heuristic teaching embodies the idea of student-based reform in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which is advocated by today's middle school teaching.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and theoretical basis of heuristic teaching,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heuristic teaching principles, strategies and methods, and defines the category of heuristic teaching. In 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heuristic teaching application,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reas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Hoping to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heuristic teaching in high school geography classroom teaching, and better implement the basic idea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Keywords heuristic teaching; new curriculum reform; high school geography
0 引言
在西方,启发式教学思想也可追溯到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1]进入当代,国外对于新教育运动的实践,形成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核心的启发式教学模式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中。[2]在中国,启发式教学这一思想产生得更早,孔子《论语》中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就道出启发的核心在于何时启发,启发的效果如何。我国在近几十年以来,也竭力主张废除注入式,提倡启发式教学,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示,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启发式再次受到青睐,并在我国的教学中广泛运用。[4]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然是课堂、教师、课本“三中心”,“灌输式”、“填鸭式”充斥课堂,[5]启发式教学的运用充满困难。本文在启发式理论的指导下,具体来研究启发式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的应用情况和应用效果,以有助于启发式教学方法在高中地理课堂被选择应用。
1 启发式教学理论分析
1.1 启发式教学概念
启发式教学是以学生为启发对象,以达到教学目标为启发目的,启发过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依据学习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启发学生思维,直到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以此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因此,启发式教学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为核心和人格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思想。[7]
1.2 启发式教学理论基础
启发式教学起源悠久,但直到近代以来,教育理论才迅速发展。经历了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理论的发展,建构主义提出学习是学习主体主动建构的过程。[8]很显然,建构主义将学习认为是“知识的建构”很符合启发式教学原理。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交往教学理论,以建立师生间的平等的对话为本质,也反应出了启发式实质。再有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证明每个人可以被启发。启发式教学随着教育的改革发展,人本主义的兴起,逐渐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其理論基础也越来越丰富。经过近现代教学研究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部于2001年6月8日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将确立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课程,这是我国当代启发式教学的最高形式。 [9]
2 启发式教学原则、策略与方法
2.1 启发式教学原则
启发式教学“在教学目标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知识与能力并重,学习与创造并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全面提高学生素质”。[10]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主要包括的教学原则有:第一,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第二,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作为一个权威的帮助者,创设启发情景,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的情况下启发学生,在学生错误时及时给予纠正。第三,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教师的启发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启发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第四,因材施教。学生的发展存在个别差异性,启发的效果因人而异,因此教师要根据启发对象特征选择启发方法。
2.2 启发式教学策略
启发式教学策略是为了达到对学生的启发引导,实现启发教学。主要包括:第一,教师的语言启发。教师的语言必然是启发的主要因素,对学生而言最具感染力。教师的语言可以具有引导性、激励性、商讨性和开放性。第二,结合生活实际。知识是抽象的,学生理解知识需要建立在具体的经验上,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知识更容易实现对学生的启发。第三,借助实验或图示。若是学生实际生活中不常用的知识,或是理论的学习,这时借助实验或是图示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单,启发学生思考。第四,问题的设置。把握学生由“愤”到“悱”的心理,不断启发学生直到学生能完整地表达其意,学会举一反三。问题难度的设置控制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要使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解决起到对自身知识的巩固和提高。endprint
2.3 启发式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由教学原则指导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11]目前,在启发式教学原则指导下有许多遵循了启发式原则的教学方法,如:发现式教学法、范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问题教学法以及暗示教学法等,尽管名称各不相同,但实质上,这类教学法都融进“类似启发”的要素,无一不遵循启发的原则。[12]在地理教育过程中师生互动方法的分类,除开灌输法没有体现启发原则,剩余的启发法、图像信号法、纲要信号法、综合程序法、自学辅导法、发现法和问题解决法均不同程度体现了启发原则。因此,启发式教学方法在地理教育中运用得特别广泛,并非局限于某种特定的方式方法,而是根据教师上课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学、教师教和课堂教学环境的启发方法。地理教学中主要的启发方法有:故事启发、地图启发、直观演示启发、类比启发和假设启发等。[13]主要的启发式形式有:归纳启发式、演绎启发式、综合启发式、类比启发式和比拟启发式等。[14]
3 启发式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的应用
3.1 启发式教学应用现状及原因分析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注入式教学不断的受到冲击,教师也在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但是启发式教学在应用中却遭到许多教师的“抛弃”,其原因主要表现在:
(1)学生成绩是教学方法选择的主导性因素。由于应试教育的强大压力,在教学质量的评价多以分数为主的情况下,启发式教学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成绩,反而会落后于传统的地理教学,导致家长和学校不能接受。如在某次考试中某班的地理成绩不理想,地理教师不仅要自身反思教学方法,而且还要受到家长,班主任,年级组,甚至是校长的批评。在高二、高三年级,由于地理学科升学压力较大,教师围绕高考“指挥棒”进行教学,导致教师过于重视知识的灌输和考试技能的培训,教法更是单调乏味。[15]高考让学校以学生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教师的教学目的便是让学生取得好成绩,却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2)课时紧张让启发式教学无法进行。启发式教学增加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时间,相比较教师的直接讲授要花费更多时间。如教师讲授《山地垂直地域的分异规律》只需要2~3分钟;而启发式教学采用学生先读图,在教师的启发下自己总结规律,则可能需要5~7分钟。课时紧张一直是我国高中地理课程的一大隐患:高一许多学校并未文理分科,学生学习科目多造成地理课时少,学生学业负担重;高二时教师要加快教学进程,提前结束新课教学,为学生高三的复习留下充足的时间。整个高中课时的紧张让“高速度”的教学方法(灌输法)便成为教师首要选择。
(3)教师备课困难。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创设教学情景,把握学生学情,设计启发教学过程等,这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例如教师要备一节地理课,灌输法只需要教师熟悉教材知识,理清教学思路,把握重点、难点和考点就可以,整个过程主要是构建知识框架的过程;而启发式教学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教师思考如何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与学生互动等。备课困难使得教师有许多的说辞:有许多新教师反映对教学工作适应困难,几乎没有多余时间构思如何实现课堂启发;而有经验的教师认为自己已经习惯并且擅长灌输法,新方法的运用效果不如灌输法。除开赛课精心准备会多采用启发式教学,平时很多教师都采用灌输法,并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教学中各种现实的压力。
(4)对启发式教学停留于形式的认识。有教师认为多向学生提问,开展小组讨论,课堂气氛活跃等便是启发式教學。如教师常提一些是不是、对不对问题,对于很简单的问题或是超出学生的认知规律的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形成课堂形式上是启发式,实际是注入式。因此在高中地理课堂上,教师有了多与学生互动、启发学生思考的想法,可是对于实际中运用启发式又难以掌握,应用的效果也难以评价。在实际教学中,有教师为原来的“满堂灌”、 “题海战术”加上“合作探究”的包装,“换汤不换药”等现象在地理课堂屡见不鲜。[16]例如教师讲解《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师导入新课后把全班学生分成三大组,分别代表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水循环的过程,讨论3分钟之后让三名学生分别发言,陈述讨论结果。结果便是学生只是照课本读出相应内容,并没有深入理解,小组讨论也失去了意义。
3.2 启发式教学的应用探究
启发式教学的应用面临诸多的现实压力,并非启发式不适应高中地理课堂,毋庸置疑,启发式教学适应当今教育发展。对于广大一线教师对启发式教学的应用中产生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启发式教学无固定的方式方法,难以被教师掌握,造成理论与实践脱离的情况。教师对启发式教学认识不清晰,不知如何具体应用到课堂中,或是在胡乱实践。针对教师在实践中对启发式教学选用的顾虑,提出个人见解:
首先,启发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成绩,启发式教学的运用需要教师坚持科学的态度去落实。启发式教学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新课程改革下高考不仅考查学生地理基础知识,而且更多是考查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注重对问题的探究。启发式教学重在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最理想的方式。
其次,课时紧张也应适度采用启发式教学,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课程的进度并非等于学生学习的进度,学生理解掌握知识需要不断地对知识进行建构。灌输法对于知识的讲解更系统、高效,但课时的紧张让学生无法有效内化知识,仍需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而启发式教学让许多地理知识在教师的启发下,由学生探究获得,学生从自身达到对知识的建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会学习、举一反三的能力。
再次,启发式教学对教师素质有一定的要求。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专业知识,还需要有坚韧的教育精神和品格。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富有教学研究精神。需要博览群书,不断地开阔眼界,丰富自身知识,为课堂情景的创设奠定基础。更需要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身心的发展都要时刻关注。教师认为启发式教学不能解决教学压力主要原因是缺乏对其正确的认识,就如:对启发式停留于形式的认识。在教学中,同样是活跃的课堂气氛,但教学效果却相去甚远,这与教师对启发式教学内涵的认识密切相关。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构建,能力的培养和地理思维的锻炼也因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而异。例如:一位教师讲解区域地理中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时,先引导学生找出南美洲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尝试分析南美洲气候类型的分布。再逐步增加地形,洋流因素引导学生分析对气候的影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正确的说出南美洲的气候类型分布,教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endprint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本文在启发式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加以分析、思考,结论如下:第一,启发式教学理论起源悠久且不断地被继承发展。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对知识的理解和建构,反对机械灌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当今时代对高中地理教学的要求。第二,在实际教学中,启发式教学受教学压力影响,应用困难。启发式教学在没有固定的方式方法的情况下,不易被教师所掌握。教师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在对学生的学情做出恰当判断下创设课堂情景,这对教师的要求较高。
4.2 建议
本文对启发式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提出如下建议:(1)把握启发式教学原则,利用启发式教学策略,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要保持课堂民主氛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教师要在教授地理课程中应把握地理核心素养,即:“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改进教学评价机制,由单一的成绩评价变为包括学习过程的综合性评价。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能力,以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为本位,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3)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取决于教师自身素质,对启发式的认识程度和个人魅力。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课改素养三方面不断提高。[17](4)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学情合适地选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不可否认,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势与劣势,启发式教学的应用也需要教师对知识特点加以甄别。在高中地理课堂,启发式教学的应用有时需要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如讲授法。教师可采用混合式教学,而绝非单一地采用灌输法。
参考文献
[1]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311-313.
[2][5] 刘伦钊.近代以来西方教学改革的趋势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启示[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69-72.
[3] (春秋)孔丘著.论语[M].杨伯峻,杨逢彬注译.长沙:岳麓书社,2000:59.
[4][9] 曹长德.启发式教学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1:28-29.
[6] 郑钥洲.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J].生物技术世界,2015(11):200.
[7][12] 第五红艳.启发式教学的优化与创新[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A2):317-319.
[8] 张惠明.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会考复习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
[10] 杨长荣.创造最佳思维境界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J].中国冶金教育,1998(2): 58-60.
[11] 袁书琪.地理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26-137.
[13] 全理东.地理课教学的后发艺术[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7(12):56.
[14] 赫兴无.地理教学中启发点的选择和启发形式的设计[J].教学与管理,2014 (16):67-68.
[15] 先青平.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现状的思考[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4(14):31-32.
[16] 朱承熙,袁孝亭.地理核心素养的“变与不变”——对地理核心素养的阶段 性再思考[J].地理教育,2016(1):4-6.
[17] 陈大庆.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现状的思考[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06(8):8-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