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和对策研究

2018-01-25 01:17李帅彪
科教导刊 2017年33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李帅彪

摘 要 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迅速发展壮大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新问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严峻挑战。本文根据民办高校的调研情况,充分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民办高校中重要性的同时,深度分析了当今我国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及成因,并提出了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 民办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11.034

Abstract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grow rapidly, but also exposed many new problems,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facing severe challenges. Based on the research situation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author fully understands the importa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aus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private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and puts forwar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existing problems and solutions and strategies.

Keywords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tatus quo;countermeasure

民辦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育体系中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支持。肩负着高等教育重要使命的民办高校自诞生之日起,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培养人才质量。

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实施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直接影响高校培养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

尽管我国的民办高校在新时期取得了迅猛发展。但由于家庭生活、早期教育、个人阅历、经济状况、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民办高校大学生呈现出多元性和复杂性,以致在民办高校对大学生的实际教育管理工作中产生了一些问题。民办高校自身缺乏办学资源和经验、思想政治工作滞后等问题的出现,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带来了挑战,民办高校大学毕业生在工作中的表现也受其影响。因此,提升和改进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成为民办高校发展中的一项严峻问题。

1民办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现状

对大学生传授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这项工作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以及言论、行为、表现的长进都是很重要的。目标是培养一批高素质综合应用型人才。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新事物,还在摸索中前进。由于民办高校办学历史短,前期办学投入经费紧张,高校内部教职工流动性大,使工作开展更加困难。表现为:

1.1社会对民办高校的认可度不高

目前民办高校逐渐被各领域、各部门认可。高校的社会地位也明显提高。但因其特有的私立性质,在社会认可度上与公办高校相比存在差距。国家对民办高校非企业性质的确定没有真正体现民办高校的社会地位。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明确限定只招收公办高校的毕业生,使民办高校大学生从内心感到受到了歧视。社会认可度对民办高校的管理者、教育者都产生了不良影响。

1.2民办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受传统思想教育的影响,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被归结为向大学生传输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一些民办高校的教育工作者不注重学生能力和个性的培养,更有部分老师只是照本宣科,不跟学生交流互动,这种简单说教模式使学生觉得课程内容枯燥而乏味,学生上课兴趣不高,甚至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厌恶情绪。

1.3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特点

1.3.1 思想行为特点

政治观念模糊是思想行为的主要特点,政治观念反映一个人对国家政治生活的敏感程度。民办高校大部分学生表现出政治观念模糊,政治鉴别力低的特点,对于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现实问题无法用政治理论来指导,政治学习兴趣低,实际行动不足。

1.3.2 文化特点

民办高校大部分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态度端正,但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学习自主性、自律性、持久性较差,加之受到民办高校办学模式和教育模式的限制,一些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表现为逃课、上课不听讲,认为上大学只是在混文凭,抱怨学校和社会给予的太少。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达不到理想水平。

1.3.3 心理特点endprint

我国民办高校学生家庭大多为独生子女,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过度保护,造成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社会对民办高校认可度不高,学生自身对学校认同感不强,造成了自卑心理的产生;其次,由于民办高校大学生在校期间文化基础不够扎实,就业时面对较大的就业压力,容易产生危机感、自卑心理和焦虑情绪;再次,民办高校学费偏高,对部分中低收入家庭是沉重的经济负担,有些家庭负债支撑,造成部分民办高校大学生一种强烈的内疚感和压抑感。

2原因分析

2.1思想队伍建设薄弱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先锋队是辅导员队伍,他们是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最直接的教育者,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极为重要。思政教师是高校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建设者,思政教师的层次参差不齐,在民办高校教育环节中不被重视等,都是思想政治队伍建设薄弱的重要体现。

2.1.1 辅导员组成结构

教育部要求高校设专职辅导员与学生比例不低于1:200,但目前民办高校专职辅导员与学生配比高于此比例的数目寥寥,人员配备的不足使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困难,另外民办高校的辅导员结构不尽合理。

第一,队伍年轻化。民办高校目前辅导员队伍中,占据较大比例的学位层次为本科,基本为应届本科毕业生。这种情况具有一定优势,因为年轻化的辅导员队伍与大学生之间的年龄差距小。但队伍的年轻化造成社会阅历缺乏,实践的经验少之又少,往往无法胜任学生思想指导者的角色。

第二,知识结构单一。现有的民办高校辅导员大多并非思政、教育、管理类专业,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不利于针对性的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知识结构的单一限制了在思政教育方面的创新能力。不能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民办高校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引导者,需要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大部分都是没有找到专业对口工作,而选择了辅导员职业。

2.1.2 辅导员角色认识偏差

民办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被认为工作的“全能型选手”,本职工作范围的界限不清。一切学生工作都有辅导员工作的参与。辅导员成了学生的“保姆”,整日忙于学生的学习生活琐事,使之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自身的专业素质的提升却被搁置或丢弃,这样就无法保证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2.1.3 辅导员队伍流动性大

由于辅导员在民办高校中的地位不高,加之收入低、发展机会少、心理压力大。辅导员流失情况成为常态,选择辅导员工作只是“不得已而为之”。辅导员工作的繁琐,让他们从内心并不愿意从事这份工作,更谈不上热爱。转岗成为专职教师成为了辅导员的短期目标选择,或者择时另谋他业。

2.1.4 辅导员队伍师德师风建设

目前民办高校还在处于快速发展期,各民办高校对院系发展也做出了相关调整和改变,也使得学院硬件设施得投入继续加大。辅导员的的职业发展没有很好的指导和规划,对辅导员重利用轻培养,也忽视辅导员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培训机制不健全,制度建设的滞后导致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师德问题持续存在。

2.2 教书与育人相脱节

民办高校为了能够短时提升高校的教学业务水平,聘请一些业务水平好,责任心强,能够教书育人的教师。但民办高校的用人机制,也导致了高校中存在“管教分离,教而不言”的现象。教师只教书,不育人。不能在传授专业知识和基础课程的同时,把优秀的思想教育和人格培养传授给学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妨碍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2.3教育方法陈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针对学生思想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语言交流,相互间的情感沟通,丰富的知识传递等将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传达给学生,大学生只有在情感认同的情况下,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身的思想意识,再以外在言行表现出来。大多数民办高校在办学理念和办学条件的影响下,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重视不够。教学经费投入有限,传统的理论灌输法还在课堂出现。

2.4社交媒体的发展

社交媒体的发展使人们生活中的交流方式和信息的接受方式發生了巨大变化,大学生的交流习惯、学习方式、思想政治表现都有巨大影响。网络新名词的产生,社交软件的熟练运用,网络信息的传播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大学生意志力薄弱,长期沉迷网络虚拟空间,减少了与他人的情感交流。面对与现实生活的脱节,极易产生悲观情绪,出现孤僻、紧张、冷漠等各种消极的心理疾病。

3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对策

3.1 对民办高校社会应多一些认同感和政策支持

民办高校也培养出大量的优质人才,也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了大量的人才。随着自主创业政策的大力支持,民办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在各行各业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相关部门应主动对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给予重视,带动整个社会阶层对民办高校的认同感。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应在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资金或制定方便民办高校发展的政策方面给予支持。

3.2 优化大学生成长环境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的基础。民办高校应以社会教育资源为依托,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在校园文化的支撑下,营造优良的生态教育环境。高校的教风和学风建设是大学生学习环境改变的重点。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大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家庭环境是另一个影响大学生成长的环境条件,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从小培养大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需要从家庭环境的优化开始,平等互助、民主公平的意识从家庭教育影响到大学生优秀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

3.3 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进入民办高校学习的学生,普遍从心理上带有抵触情绪。如果学校管理出现不完善,不稳定的思想情绪会在学生的生活学习过程中极易产生。当学生利益受到侵害而没有合理解决途径解决时,就会极易发生群体性事件。故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民办高校在注重理论学习的同时,关心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合理诉求,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合理解决。endprint

3.4 保证辅导员质量,建立稳定的辅导员队伍

民办高校应严格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做好辅导员的选聘工作。招聘培养一批具备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队伍。民办高校中辅导员的工作薪酬与日常工作量不成比例,职业地位不高,严重影响了辅导员的工作热情。重视满足辅导员的利益诉求,提高其职业地位,有助于提高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民办高校的发展也离不开辅导员队伍的稳定。

3.5 提高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

民办高校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理论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及加强工作方法培训,才能真正提高工作能力。辅导员的一言一行在学生中有着很强的示范作用,有着良好心理素质的辅导员用积极的心态影响学生,关注学生成长,爱护学生,耐心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树立学生自信心,使学生自觉地融入到集体中。

在辅导员上岗之前进行岗位基本知识技能培训和思想教育,有助于辅导员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学校应定期举办培训班,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机制。请进来是聘请其他民办高校中有经验的辅导员到学校做报告,或邀请一些著名专家讲授辅导员职业道德和政治理论;走出去是民办高校每年拿出一部分经费,定期送辅导员到某些经验值得借鉴、推广的高校进行培训,提高辅导员队伍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吸收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业化,增加工作效能。

3.6 创新教学方法

首先,民办高校结合大学生实际情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社会热点进行讲解,这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改革教学方法,在教学、考核过程中,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例如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形象教学,采取撰写调研报告或者利用微博发表观点等创新考试方法,借此增加高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学生网络发表观点的过程中,做出适当正面引导,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实效性、创新性。让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更容易使理论转化为实践。

3.7 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民办高校中的学生干部,他们有着强烈的热情投入到学习生活和服务师生中去。在学习生活中,能够起到表率作用。学生干部是通过选举方式产生,在学生群体中有一种公共影响力,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表现突出,也可以在班级内起到传帮带作用。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对民办高校有重要促进作用。

3.8 开辟互联网教育新阵地

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便捷,快速传播的网络信息也使民办高校大学生遭受着大量的网络垃圾、不良信息的污染。这些信息充斥着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对一些信息选择接受能力较差的大学生很容易遭受污染。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要利用网络建立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4 总结

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艰苦而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关系到学校的和谐发展与稳定。在民办高校发展的过程中,硬件设施以及规模的扩大,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不重视,使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出现了许多新问题,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压力和挑战。要开展好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努力用新时期校园文化凝聚学生意志,提升学生素质,丰富工作内容,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教育始终,切实做到以学生为本。随着政府对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民办高校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切实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研究”(2015XYZ02)

參考文献

[1] 蔡翠.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3.

[2] 汤福霞.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

[3] 郑杰,张雁.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4.4(1).

[4] 赵莎莉.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2.

[5] 施计彬.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昌大学,2012.

[6] 王鹏飞.民办普通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3.

[7] 张喜希.消费文化背景下我国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4.

[8] 姜硕.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论略[J].中国报业,2014(2).

[9] 陶玮.“微”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机制创新探微[J].教育教学论坛,2014(2).

[10] 崔璐.民办高校师生关系问题研究[J].价值工程,2014(1).

[11] 张薇,高文敏.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环境挑战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10).

[12] 毛拓艺.浅谈宣传工作在民办高职院校团学工作中的重要性[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

[13] 宋德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解读[D].北京交通大学,2011.

[14] 柯佑祥.民办高校定位、特色与发展研究[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endprint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