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之栏目与作者研究

2018-01-25 08:50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作者群黄钟音乐学

刘 燕

引 言

《黄钟》作为武汉音乐学院学报,自1987年创刊以来,截至2016年第4期已发行120期。其立足于荆楚文化土壤及学院强势学科建设,形成了自身特色。且自1992年我国期刊评价体系出现以来,连续7次被评为中文核心期刊的现象在国内地方性音乐院校中也是绝无仅有的。由此可见《黄钟》具有较高的办刊质量及学界认可度。

通过对前人文献的搜索及了解,关于《黄钟》的文章共有17篇,其中9篇为报道、贺词、发刊词等,8篇为学术性文章,研究类型可分为下述4个方面:创刊周年或发行百期的综述型文章,如孙凡《纪念〈黄钟〉创刊20周年座谈会综述》①孙凡:《纪念〈黄钟〉创刊20周年座谈会综述》,《黄钟》2007年第2期,第3-9页。;对《黄钟》引文信息的研究,如刘莎《〈黄钟〉刊发论文之引文的信息分析——以2003-2006年期刊为例》②刘莎:《〈黄钟〉刊发论文之引文的信息分析——以2003-2006年期刊为例》,《黄钟》2007年第3期,第80-90页。;对《黄钟》作者群的研究,如刘莎《2002-2008年〈黄钟〉作者群的定量分析》③刘莎:《2002-2008年〈黄钟〉作者群的定量分析》,《黄钟》2009年第1期,第123-133页。;对《黄钟》所发表文章论题的研究,如田可文《近五年来〈黄钟〉杂志对中国乐律学的关注》④田可文:《近五年来〈黄钟〉杂志对中国乐律学的关注》,《文学艺术研究》2010年第5期,第106-111页。。可见,对《黄钟》的研究主要以周年综述、引文、作者群、论题等单一问题研究为主。但对于一本刊物而言,最能体现其发展历程的栏目和作者的研究却不多见。⑤前人关于作者的研究,主要是对某一时段作者的发文情况进行总结,本文则是对《黄钟》创刊以来,校内外人员的文章发表情况、作者机构分布、核心作者群三方面进行分析。

因此,为了解刊物的发展特点,同时也在此过程中了解《黄钟》作为武汉音乐学院学报对学院师生的学术研究及学院学科建设所作出的努力及贡献,本文通过资料查阅、数据整理及分析等方式,一方面从栏目的角度对传播客体的自身特点、变化过程及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并结合地域、社会、文化等因素对形成该现象的原因进行探讨。另一方面,通过数据统计的方式对作者的来源情况、机构分布、核心作者群进行分析,了解其所承担的角色与作用。

一、《黄钟》之栏目分析

刊物栏目的通常释义,即期刊将特定反映、讨论和研究某时间、某方面、某学科、某领域,乃至某问题组织的专门文稿,按类别(内容)性质冠以明目,编排组合的版面。⑥龚维忠:《现代期刊编辑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2版,第168页。期刊栏目总的形式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按照读者阅读心理和阅读需求开辟的栏目,可称为动态性栏目。另一类是根据学科分类和学科研究,围绕科研项目、办刊特色等设置的栏目,称为非动态性栏目。多见于学术性、技术性期刊,强调科学性、严谨性。对于《黄钟》而言,显然应归入第二类非动态性栏目。

刊物栏目的设置不仅涉及编者对文化科学知识与刊物文化内涵的了解和认识,还取决于其对期刊办刊宗旨、编辑方针、编排技巧的准确把握,也就是通过各类文稿的有机组合,来凸显期刊的办刊特色。因此,栏目的优化设置是刊物自我设计、自我创造、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最佳体现,是编辑主体与客体间的有机融合,是彰显编辑主体对客体能动作用的重要反映。

为了更好地了解“栏目”在《黄钟》发展过程中所承担的角色,本节将从栏目数量、类型、变迁等角度切入,分析总结《黄钟》的栏目设置特点及变迁过程。

(一)栏目设置

通过对《黄钟》1987年—2016年以来的栏目类型进行归总,整理结果如下(见表1):

表1 《黄钟》1987年-2016年栏目类型及频次表⑦ 表1的数据来源为中国知网数据库,并于2017年3月15日完成最终统计。表中统计的数据为该栏目出现的频次。

如上表所示,笔者根据学科分类标准及刊物自身特色,将《黄钟》创刊30年来的栏目按照类型进行划分,大致分为8类。从栏目类型来说,《黄钟》以音乐学理论、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音乐教育等常规栏目为主;特色栏目的设置,如创刊初期的“音乐作品”等,为武汉音乐学院学者所创作的作品提供了展示平台;音乐译文类栏目为国内学者了解海外的音乐资讯、专著、热点论题等提供了渠道,开拓了学术视野;书评、乐评等普及性栏目为读者提供了演出、书籍等相关信息和评论;大学生研究生专栏的设置更是为学生的学术交流搭建了平台。

从栏目的出现频次来看,音乐学理论类栏目共出现253次,其中涵盖民族音乐学、中国传统音乐、中西方音乐史、音乐美学等方向研究。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音乐教育类栏目出现频次分别为72、61、69次,差距较小。音乐作品、音乐译文、乐评书评等栏目相继展开,点缀其中。

(二)栏目特点

1.栏目设置结构稳定,重点突出

通过上述对《黄钟》栏目设置的类别和频次整理,可以看出其栏目涉及面广而丰富。除包含武汉音乐学院的重点学科音乐学及作曲专业之外(其中,音乐学学科更为突出),音乐表演、音乐教育专业也呈现出了平分秋色的局面。此外,音乐作品、音乐译文等栏目点缀其中。可谓是基础扎实,结构稳定,系统全面。

与此同时,《黄钟》栏目的设置还注重突出重点学科,其中以音乐学理论最为明显,占到总栏目数近1/3。作曲专业(作家作品研究、音乐作品)则成为另一侧重点,两者共同成为学院专业的“两个拳头”。总体来看,《黄钟》呈现出了栏目设置结构稳定、重点突出的特征。

2.专栏设置紧跟当下学术议题及特殊节点

评判一个刊物刊登的文章是否具有价值,其中一个关键的评判标准就是文章是否具备学术前沿性,是否与当下的学术议题及特殊节点紧密结合。

笔者在统计《黄钟》栏目的过程中发现,不同时期出现了不同的学术专栏,且大多与当时的学术热点紧密结合。如“高等音乐院校和声学学术报告会专栏”(1987年第1期)就是结合1986年10月由文化部主办、委托武汉音乐学院筹备召开的“高等音乐院校和声学学术报告会”,针对其讨论成果及述评所形成的专栏。而“国际编钟会议论文专栏”(1988年第4期)则是以1987年于湖北随县出土的曾侯乙编钟为中心,关于编钟音乐及音乐考古学研究的专栏。另有“全国首届旋律学学术研讨会论文专栏”(1998年第4期)、“2007武汉国际音乐节专栏”(2008年第1期)等。同时,《黄钟》还有在特殊时间节点针对某一主题设置的专栏,如“纪念刘天华逝世六十周年论文专栏”(1992年第4期)、“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专栏”(2011年第4期)、“校庆60周年”(2013年第4期)等。

从上述专栏的设置可见,专栏名的拟定直观地反映了当下的学术议题及特殊节点,并与其紧密结合。也正是因为这一栏目设置理念,为《黄钟》反映学术热点的即时性奠定了基础。

3.结合地域传统文化

《黄钟》作为一本华中地区的学术性期刊,在地域文化方面是否形成了自身特色,也成为了其是否具备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因此,为能更好地对该部分进行了解,笔者对《黄钟》1987年—2016年刊登的所有关于荆楚音乐文化的文章进行收集分类。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的荆楚音乐是从地理行政区域上划分,即特指关于湖北地区的音乐文化,包括乐器、音乐家、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学校教育、地方性刊物等。整理情况如下(见表2):

表2 《黄钟》1987年-2016年荆楚音乐文化类文章情况表⑧ 表2的数据来源为中国知网数据库,并于2017年3月15日完成最终统计。

1987年—2016年,《黄钟》共刊登荆楚音乐文化类文章151篇,占总文章数的6.04%。通过对151篇文章的研究对象进行分类,可分为8类。其中,研究湖北民间音乐(包括戏曲、民歌、曲艺、器乐等)的文章数最多,共51篇,占总数的33.77%。其次为针对曾侯乙编钟的研究,达22.52%。再者,武当山道教音乐研究,为17.88%。其它关于音乐考古、音乐教育、音乐家、刊物等类别的研究数量相差较小。可见,《黄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其地方性作用,对本地区富有特色的音乐文化皆展开了发掘与研究,尤以湖北民间音乐、曾侯乙编钟及武当山道教音乐为多。

但另一方面,从荆楚音乐文化类的文章的选题总数结果来看,显然《黄钟》刊文中对于湖北地区荆楚音乐文化研究范围还不够广,主要集中于土家族音乐、曾侯乙编钟音乐及武当山道教音乐。对于其它荆楚音乐文化的研究及发掘较少,且层面较浅,大体皆从音乐形态、乐器编制、乐律、源流等角度切入。不过虽如此,《黄钟》将荆楚音乐研究作为特色,并努力传播的意识不可否认。但如何更好、更深入地引导湖北荆楚音乐文化的研究及发掘工作,是急需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编者可通过栏目选题策划,主动引导学者们对该领域更深层次地探索及研究。

(三)栏目变迁

期刊作为知识载体,其内容势必需要不断更新,才能确保其先进性及前沿性。而刊物为了促进自身发展,势必也会随着时间推移对期刊中的各要素进行调整与更迭。而在此过程中,栏目的变迁不仅可以反映学科的发展变化,还可以体现编者学术思维的转变。以下笔者将从四个方面展现《黄钟》30年来的栏目变迁过程。

1.栏目名称的逐步稳定

《黄钟》初期,即1989年—1997年期间,栏目名称具有不稳定性。具体表现在栏目名称经常出现空缺,未对该栏中的文章进行归总或划分。根据统计结果,此期间栏目名称的空缺个数共达70个。具体情况整理如下(见表3):

表3 《黄钟》1989年-1997年栏目名空缺情况表⑨ 表3的数据来源为中国知网数据库,并于2017年1月31日完成最终统计。

从上表中可看出,创刊初期的1987、1988两年期间并未出现空栏现象。而于1989年开始,空栏现象逐渐显现,并且从表中数据可看出栏目空缺数量的起伏较大,少则3个,多则13个,这体现出了栏目设置的不稳定性。直至1993年,栏目名称的空缺数开始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并于1998年第1期起,空缺情况不再出现。自此可见栏目设置逐步趋于稳定和规范。而另一方面,也因为初期空栏现象严重,导致常设栏目较少,主体结构并未形成。对于文章的刊发大部分并未按照专业方向进行归类,而是将文章笼统地放置于一个或数个空栏之下。因而,导致了栏目设置的模糊性。综合观察,八九十年代的刊物栏目,这种现象较为普遍。

而以上问题,皆随着音乐编辑学会议召开以来,强调学术规范的发展而逐渐消失,《黄钟》的栏目结构逐步稳定和清晰。音乐学理论、作曲技术理论等学院强势学科成为了主体框架,同时音乐表演、音乐教育、译文等栏目也成为了常设栏目,音乐专业的各重点版块皆已涉及。此外,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黄钟》对栏目的专业方向也进行了更为精细的划分,并由于研究范围及角度地不断扩展,跨学科研究逐步出现。自此,《黄钟》的栏目设置进入了一个较为稳定而丰富的框架及进程之中。

2.栏目的细化

随着学术规范意识地不断加强,在期刊栏目设置中出现了同一学科按不同专业方向划分为不同栏目的情况,在此将其称之为栏目的细化。而从栏目细化的程度和过程中看,一方面可以体现学科专业方向的日益丰富,另一方面亦可反映刊物编者的编辑思维。

通过对《黄钟》30年来栏目的统计,现从栏目细化的角度对音乐学理论专业的栏目进行分析。

《黄钟》创刊初期,对于音乐学理论专业的研究常以“音乐学”“中外音乐史”为栏目名称,并作为常设栏目。而随着学科专业的不断发展及细化,之后逐步衍生出“民族音乐学”“音乐史学”“音乐编辑学”“音乐美学”“音乐文献学”“音乐社会学”等20余种同属于音乐学理论领域内的不同常设栏目。与之类似的亦有随着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发展的作曲理论专业。

以上种种,一来反映了学科专业方向随着学术思想、学科建设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显现出扩散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黄钟人栏目设置不断细化的编辑理念,以及密切关注学科发展的工作态度。

3.栏目的增设与删减

由于专业方向的不断细化、交叉学科的不断涌现等因素的影响,栏目也随之增设与删减的方式反映出不同时期的学术变迁。

栏目的增设是专业细化的结果。栏目的设置不再仅限于笼统的范围,而是积极地与其它人文学科、理工学科进行交融,从而形成各种交叉学科。《黄钟》在不同时期增设的栏目和时间大致如下:音乐形态学(1995年第3期)、音乐民族学(1995年第3期)、音乐审美(1996年第1期)、音乐史学(1996年第4期)、计算机与音乐(1997年第1期)、音乐编辑学(1997年第2期)、音乐美学(1997年第2期)、音乐文献学(1998年第4期)、音乐社会学(1999年第1期)、音乐考古学(1999年第3期)、民族音乐学(2000年第3期)、音乐传播学(2002年第2期)、音乐图像学(2005年第1期)、艺术管理学(2006年第4期)、音乐批评学(2007年第2期)、音乐分析学(2011年第4期)、音乐修辞学(2012年第3期)、应用音乐学(2016年第3期)等。从这些栏目中可以看出,音乐研究不再仅限于对于自身历史及形态的研究,更多地需要与社会科技、经济发展及人文环境密切联系。

但与之相对的,除了栏目增设以外,还存在栏目删减的情况。如2001年第2期开始取消了“音乐作品”栏目,2002年第1期取消了“大学生研究生专栏”。

4.同栏异名

除上述3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被称之为同栏异名,即栏目内容基本相同,但栏目名称不同的栏目设置形式。通过统计,该类别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音乐译文类栏目。在《黄钟》创刊至2003年第2期,对于海外音乐期刊或文章翻译的栏目名称一直定为“海外期刊巡礼”。而2003年第3期至2005年第1期,“海外期刊巡礼”更名为“译文”,并于2011年第1期更名为“音乐编译”。虽然,“海外期刊巡礼”“译文”“音乐编译”三者之间存在细微差别,但总体而言皆属于音乐翻译专业领域。因此,笔者将其视为“同栏异名”的实例。此外,与之相似的还有2006年第4期的“艺术管理学”、2012年第2期的“音乐产业研究”、2016年第3期的“应用音乐学”,皆是从应用角度对音乐文化产业的策划、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皆属于同一类别。

以上4种现象的呈现,一方面,在栏目的细化过程中体现了学术规范及学科专业逐步多样化及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栏目的增设与删减、同栏异名等现象与《黄钟》编者编辑理念的转变不无关系。但具体为何在不同时期会产生栏目的增设与删减等情况,笔者在硕士毕业论文⑩作者的硕士论文包含刊物的学术影响及传播效果、传播客体、传播主体、问题与不足四个部分。此处问题的探讨在论文第三章“对历任及现任主副编的采访”中展开。中进行了阐述,在此便不赘述。

二、《黄钟》之作者分析

上文主要是围绕刊物的栏目展开探讨,但在一本刊物的兴办过程中,基本栏目的设置与相对稳固的作者群的培养是一个互为依存、互相制约的关系。作者群体也是能否办出高质量、高品位刊物的关键因素。

作者作为为编辑活动提供编辑客体的本体,在编辑活动中居于基础性和先决性的地位。因为只有作者源源不断的为编者提供稿件,编者才能够开展编辑活动,并持续不断地将其进行下去。此外,作者水平的高低及其所提供稿件的质量,决定着稿件和编辑产品(即刊物)的水平和质量,也在根本上决定着整个编辑活动的水平和质量。因而,一本期刊要办好,没有充足而高质量的作者是不行的,任何编辑人员决不可低估作者的地位。因此,为了了解作者群体在《黄钟》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笔者从作者的来源分布、单位分布及核心作者群3个方面对《黄钟》的作者情况进行了统计与分析,以期形成对《黄钟》作者群情况的大致认识。

(一)作者来源分布

笔者对作者来源的了解主要关注稿件作者是属于校内还是校外。之所以选择该研究角度,原因在于通过对作者校内外来源的了解可以看出在《黄钟》的发展历程中,其办刊思维的转变,以及《黄钟》作为学报所发挥的作用。为此,笔者对30年来的作者来源进行了统计分析,整理情况见表4。

从表4可看出,《黄钟》自1987年创刊至1996年(1991、1992年除外),校内作者人数皆多于校外作者,即创刊初期稿件的来源多以校内为主。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创刊初期刊物名声较小,传播的影响力相对较弱,因此校外人士对于刊物的认知度较低,且作为学报而言,势必需要为本校师生提供学术展示及交流的平台。但另一方面,从数据的走向可以发现,该时间段内校内作者与校外作者的比例在逐年接近,至1996年基本持平。可见随着编者的编辑理念及刊物的自身发展,发表文章的作者不再局限于校内,文章视野逐步向外延伸。1997年至2016年(除2007、2013年外,2013年校内作者高于校外作者主要归因于校庆专栏的设立,多数文章对校史进行了陈述),校外作者人数皆高于校内作者人数,且校内外比例由1996年的基本持平状态逐步转向校内人数为校外人数的1/2或1/3。由此可见,《黄钟》编者的选稿原则展现出不断对外发展的特点。其文章作者不再局限于本校,《黄钟》也不再仅是“学报”,而是为广大的学者提供学术交流与切磋的平台。

表4 《黄钟》1987年-2016年校内外作者情况表⑪ 表4的数据来源为中国知网数据库,并于2017年1月31日完成最终统计。

(二)作者机构分布

研究作者的机构分布,一方面可以体现刊物面向的作者群体,另一方面可对各单位在刊物发文情况中所承担的角色及程度形成大致了解。笔者通过对《黄钟》发文作者机构的统计,大致可分为以下3类:高等院校(专业音乐院校、综合性大学音乐学院、职业学院)、科研院所(国家级、省级音乐研究所)、基层组织(各地市、县级群众文化馆、艺术馆、文艺团体、音协、艺术学校等)。从以上分类可看出,《黄钟》作者的来源机构呈现出广泛多样的特点。为了进一步了解各类机构或组织的具体发文情况,笔者从作者数、百分比、发文量三方面对其进行了统计,整理结果如下(见表5):

表5 《黄钟》1987年-2016年作者机构分布统计表⑫ 表5的数据来源为中国知网数据库,并于2017年1月31日完成最终统计。

从上表可知,《黄钟》1987年—2016年间,作者共1537人,发文量2501篇,人均发文量1.63篇。其中,高等院校作者所占比例最高,占作者总人数的80.68%。其次为科研院所单位,所占比例为11.84%。基层组织作者人数所占比重最少,为7.48%。可见,《黄钟》的作者主要以高等院校教职人员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黄钟》的学术性及专业性的形成与发展。

而另一方面,基层组织单位的作者虽然比例较低,但亦从侧面体现了《黄钟》面向广大音乐领域的原则。它不仅传输某一专业领域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刊发关于基层音乐理论和实践的文章,使读者了解基层音乐活动的现象及现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普及性的作用。

(三)核心作者群

核心作者是指在期刊中发文量较多、影响较大的作者。作为作者队伍的中坚力量,稳定性和持续性是其最大的特点。由于他们往往对某一学科有较为深入地见解及研究,因而稿件质量相对较好,投稿率也相对较高,在某些栏目中起着支撑或带动作用。因此,拥有一批发文量大、学术水平高、稿源相对稳定的核心作者群是办好刊物的根本保证。

本文根据普赖斯定律⑬邱均平:《文献计量学》,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190页。关于高产科学家的计算公式M=0.749Nmax1/2,对《黄钟》核心作者的人数进行了统计。M为核心作者发表的最小论文数,Nmax为核心作者发表的最高论文数。经统计,该刊作者最大发文数为55篇,即Nmax=55,代入公式求得M=5.62,按照论文篇数必须取整的原则,取M值为6,即凡在《黄钟》上发表论文6篇以上(含6篇)的作者为核心作者。根据这一取值范围,统计得出《黄钟》的核心作者为64人(见表6):

表6 《黄钟》核心作者及发文量统计表⑭ 表6的数据来源为中国知网数据库,并于2017年3月20日完成最终统计。

注:表中标“*”的作者为校外作者。

从上表中可知,《黄钟》的核心作者群人数可观,共64人。其中徐康荣的文章数量最多,为55篇(主要为译文),高出第2位核心作者的文章数一倍之多。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在于《黄钟》海外期刊巡礼、译文等常设栏目的存在,作为本院音乐编译方向的教师和该领域的专家,徐康荣先生自然成了学报约稿作者的首选。其余的核心作者则平均地分布于音乐学理论、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等各专业领域之中。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文章数量的多少并非是衡量学术造诣的唯一标准。本文仅是运用定量的方法对核心作者群进行归纳与分析。

通过对核心作者的专业进行统计,得知音乐学理论专业研究的人数最多,共42人,占核心作者人数的65.6%。具体专业方向涉及中西方音乐史、民族音乐学、中国传统音乐、世界音乐、音乐美学等各方面。其次,则为作曲理论方向,共14人,占核心作者人数的21.9%。可见在核心作者群中,音乐学理论研究人员占据了主导地位,且皆为我国音乐学领域重要的研究者,如杨匡民、刘正维、樊祖荫、郑荣达、赵宋光、冯光钰、陈应时、杜亚雄、居其宏、杨燕迪、汪申申、蔡际洲、田可文、张振涛、杨民康等。而作曲理论方向,如童忠良、孟文涛、郑英烈、赵德义、匡学飞、彭志敏、刘健等皆为我国作曲理论领域的权威学者。

从以上对于作者专业的统计分析可知,《黄钟》的核心作者群形成了以音乐学理论为主,作曲技术理论为辅,并伴以音乐表演理论的结构特征。音乐学与作曲专业构成了《黄钟》核心作者群的基本框架,亦体现了武汉音乐学院以音乐学和作曲理论为强势学科的学科建设特点。这也与上文总结的“重点突出,多点展开”的刊物栏目设置特点相映照,并进一步证明了作者群为栏目结构的稳定提供了基础。

结 语

本文前部分主要围绕刊物的栏目设置展开。从分析结果可见,《黄钟》自创刊以来栏目不断细化及专业化。专栏的选题更是紧跟当下的学术议题,体现了刊物的即时性及编者的学术敏感性。而其以音乐学理论为主,作曲技术理论为辅,并伴以音乐表演理论的栏目设置,更是直观地体现了武汉音乐学院的学科优势及建设特点。

同时,栏目框架的形成与刊物的作者群体有着重要关系。一则,从校内外作者的来源情况看,《黄钟》体现了学报的角色作用,为学院师生提供了学术成果展示及交流的平台。二则,作者单位结构的多样化更是丰富了学术研究的角度及议题,促进了《黄钟》的学术性及专业性发展。三则,从对核心作者群的分析以及各学者专业方向的统计来看,栏目为作者提供了研究方向,而作者的研究方向为栏目结构的形成及稳定提供了来源与保证,两者之间为相辅相成的关系。

作者附言:本文为2017年度武汉音乐学院“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黄钟》30年编辑成果及学术影响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XK2017D01。

猜你喜欢
作者群黄钟音乐学
古琴“黄钟调意”探微——以《神奇秘谱》《梧冈琴谱》为例
音乐学人
李鱓滕县解组及其与滕县北门里黄氏之交往
第三届音乐学学术前沿中青年学者论坛
标注及口述史视角下的《音乐学人冯文慈访谈录》
论中国音乐学百年来之三大阶段
沉默
《黄钟》2018年总目
《甲寅》周刊:民国新闻业的“孤臣孽子”
从启蒙者到批判者——《读书》杂志作者群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