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妍妍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河南 巩义 451200)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人们固有的行为方式及思维模式被打破,并在极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社会迅速发展。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应用“互联网+”概念,能够获取十分显著的效果。在“互联网+”环境下,会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产生积极影响及消极影响,相关人员必须对把握“互联网+”技术所带来的机遇,制定一系列合理的策略,从而进一步创新学生管理工作,将高校学生管理的工作效率加以极大程度的提升。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拥有了自己管理学生的平台,使得其管理效率加以提高;高校学生管理主要为生活管理与学生管理,涉及到学生的思想、宿舍管理、专业学习及自身安全等方面,随着具体事务的不断增多,要求学校对其以往的学生管理模式加以进一步拓宽,“互联网+”让高校学生管理具备一个便捷且高效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同时,在互联网环境中,使得管理双方的交流得以强化,并提高了学生管理的透明度;高校以往的学生管理模式过于重视现场接受说教,场地与组织会影响到教育的次数,且在这一管理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生与管理人员之间交流信息反馈缺乏真实性;借助互联网平台对多种网络平台加以利用,可有效的与学生进行互动,这就打破了空间上与时间上的制约,管理人员与学生能够随时随地的进行沟通,进而将信息传递中的误差加以极大程度的降低,确保语言交流的真实性,使得学生管理水平得以提升。最后,互联网环境符合学生多样化的要求,互联网技术让人们接受外部信息的手段出现了极大的改变,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更多的是主动学习,其在互联网环境中学生拥有了更多的选择,也有了更多自我实现的平台;互联网中蕴含着十分庞大的信息,这就很好的满足了学生多种多样的知识诉求。
随着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离不开QQ、微信、微博等信息交流平台。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了海量且高效的信息资源,然而由于网络中的信息多种多样,不仅有正能量的资源,也有负面的资源,由于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仍较低,极易受到网络上不良信息的影响,进而在极大程度上影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消极影响有:(1)改变了人们的交际关系:随着人们越来越依赖手机,人与人之间更多是通过信息交流平台进行沟通交流,面对面沟通的次数大大减少,虽然在网络环境中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但若师生关系过近,将大大影响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2)学生沉迷互联网世界,在日常生活与学生中过分依赖网络,主要表现在:在课上,学生沉迷追剧、玩游戏等,不听课,甚至逃课;在课后,不参加课外活动,沉迷网吧打游戏,对于教师布置的作业,从网上复制粘贴,这就对学生的学习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同时,有的学生从网络中学到一些不良信息,使其荒废学业,严重情况下导致其走入歧途[1]。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应运而生,其与传统行业融合获得了十分显然的成绩。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高校必须对现如今学生的思想和观念变化加以全面了解,结合当前社会发展情况及“互联网+”概率,对学生管理理念进行创新,以此来将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及水平加以提升,促进高校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高校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1)提高学生对管理工作的了解,高校的主要职责为对学生进行培养,传授相关知识,对学生加以有效管理,确保学生健康成长,促使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形成;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网络中可以快速的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由于网络中的信息多种多样,各种思想在极大程度上冲击了学生原有思想,使得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加大;所以高校需要提升对学生管理工作的了解,对“互联网+”时代背景加以更加全面的理解,对学生思想与认识的变化加以充分掌握,在这一基础借助互联网出现的新理念,对学生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并对学生管理工作思路进行拓展;(2)积极学习“互联网+”概念和理论,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高校管理人员应对“互联网+”对这项工作带来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对“互联网+”的成功案例加以学习,对影响“互联网+”成功的因素加以充分分析,对在这项管理工作汇中“互联网+”的可行性加以全面论证,对这一理论和学生管理工作的联系加以找出;(3)对学生管理工作的新理念加以更新,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高校管理人员应对学生的观念与思想变化加以全面了解,待对“互联网+”的概念与理论加以了解后,对学生管理工作的理念加以合理转变,对以往学生管理观念的不足之处加以准确认识,充分利用互联网中的海量资源,对管理工作内容加以不断丰富,让学生能够积极接受管理工作理念,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
1.完善管理人员的发展道路
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高校应对管理人员的发展道路加以进一步完善,具体做到:(1)制定严格的招聘标准及程序,对应聘人员的整体素质加以严格把关,选聘具备良好道德素质、乐于奉献、热爱大学生活、积极向上、勤奋好学的学生管理人员;(2)对于选聘的学生管理人员,高校应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做好上岗培训与岗中培训工作,为管理人员创造提供学历提升的教育机会,在高校党委干部管理范围纳入管理人员职级,从而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使其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及业务能力,并避免人才流失。
2.强化学科专业化的建设
在西方发达国家各所高校均设有学生辅导中心,在这部门工作的人员薪资待遇与校长几乎一致,且学生管理人员均具备博士学位。我国有的高校虽已对学生管理事务中心进行设立,对在校学生的事务加以统一管理,但近几年毕业生的信息反馈中显示:学生毕业后非智力因素的必要性,这就表明对于学生工作管理学生的设置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改下应加大学术研究及学科建设,对学生事务管理专业进行设立,从而培养更多具有学生事务管理能力的专业化人才,推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应积极找出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以此来更加充分的利用相关资料,获取十分显然的管理效果。为此,高校必须积极探究学生管理工作开展途径,对适宜高校具体情况的科学管理手段进行找出。由于学生管理工作需要开展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应积极探究学生管理发展方向,对有效地、可行地学生管理工作执行方法进行找出。同时,高校必须合理的运用“互联网+”的思想组织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对现阶段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加以分析,找出学生管理工作中应进行改进的地方,并总结经验,对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加以找出,高校可自主开发或者与其他高校一起对学生管理工作平台进行开发,从而对学生反馈的问题加以及时有效的处理,达到和学生良好互动的目的。高校也可借助QQ、微信、微博等,对学生群、微信群、高校公众号、高校官方微博进行组建,及时向学生发布学校信息,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有效指导,使得学生与管理人员之间的距离更近,让管理人员能够对学生生活、学习及心理情况加以及时、全面的掌握,从而正确的引导学生,避免其向错误的方向发展。此外,高校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互联网知识讲座,让学生对互联网会给其造成的积极影响及不良影响加以全面了解,从而推动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2]。
总之,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一些机遇与挑战,高校应认识到这些机遇与挑战,进一步创新学生管理工作,从而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