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婧
(曲阜师范大学,山东 日照 276800)
乡村振兴,需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农民的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有助于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农村优秀家风的培育有利于农民道德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文明乡风的形成,从而建设好美丽新乡村;有利于打赢农村贫困地区的精神脱贫攻坚战,因此,在乡村战略振兴背景下农村优秀家风培育有着重大的意义。
农村优秀家风的培育,有助于提高村民个人的道德素质,维护家庭关系的和谐,从而促进文明家庭的创建。优秀家风中蕴含着丰富的家庭道德资源,如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为人忠厚、贤惠善良、孝顺仁义、待人有礼、恭敬谦让、忠勇诚信等等,其内容对人的行为有规范和劝导的功能,可以滋润人的良好品行,提高人的道德素质,营造良好环境,让家庭成员之间形成不可或缺的向心力,对和谐家庭、文明家庭的创建有着促进作用。
就农村发展而言,农村优秀家风的培育有利于农村良好风气的形成,从而促进美丽新乡村的建设。优秀家风体现着人们的道德素质,和社会的文明程度。没有优秀的道德素质,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文明乡风,就不会真正意义上的美丽新乡村。家庭风气影响着农村的乡风民风,同时乡风民风反哺家风。农村优秀家风培育,有利于形成健康文明的农村新风貌,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美丽乡村示范等一些工程政策的实施。
随着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程在农村的深入开展,在脱贫工作中要做到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同时进行,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同样重要,两者缺一不可。在当下的小家庭时代,精神方面的扶贫以家风为入口,以家庭为单位的优秀家风来规范和指导,对于摆脱农村贫困地区的精神贫困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因为一个人不管出生于什么样的家庭,他都会受到家庭的熏陶,牢牢抓住家庭、家教、家风这个重要抓手,有助于打赢精神脱贫攻坚战,所以有必要加强农村优秀家风的培育。
不可否认,农村优秀家风培育方面在一些方面,如忠厚老实、勤劳勇敢、团结邻里等传统美德得到了更好的发扬,但是,农村优秀家风培育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农村优秀家风培育主体缺位
农村优秀家风培育主体缺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争先恐后地涌进大城市,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教育,家训家风得以传承与发展的难度也随之增大不少,父母的言传身教,优秀家风、家教也就成为了空谈,一些优秀家风在这些农村留守孩子身上的体现日益淡化。与此同时,由于接受和创新能力较强的中青年劳动力大都外出,农村留守人口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有限,使得一些农村出现文化传统断裂现象,直接造成了农村优秀家风培育主体缺位的困境,也导致了政府的一些关于家风培育的政策、举措无法真正普及到农村。另一方面,乡政府、村委会、村干部对优秀家风培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到优秀家风培育有利于村民道德素质提高,有利于美丽乡村的建设,有利于精准扶贫战略的推进。
2.农村优秀家风培育的宣传力度不够
农村优秀家风培育存在的困境还体现在宣传力度不足,不够深入,从宣传营造的环境氛围来看,一些农村运用宣传展板、农村书屋等载体宣传并且开展相关活动。但是总体上形式较为简单单调,千篇一律,对村民已经失去了吸引力,村民会感到索然无味。加之这些宣传页大多也并没有承载农村优秀家风的精髓,从而导致农村家风的培育不能够深入人心。此外,农村优秀家风培育的困境还体现在缺乏制度,管理,环境等一些外在因素的辅助。例如在制度管理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切实可行的制度体系来实施家风的培育。
1.农民自身文化素质的缺失
在农村一些父母存在着受教育程度低,没有足够文化知识的情况,在教育孩子方面没有一套科学的方法,有时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脏话连篇,甚至还大打出手。由于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家长在与孩子相处上没有足够的耐心与智慧,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所欠缺,有时父母面对孩子的问题时,只顾自己泄愤,失去理智的打骂孩子一顿,这种方法过于粗暴简单。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孩子就会表现出不懂得尊重关心他人,不体谅理解父母等情况。此外由于经济压力的日益增大,对于一些主要解决谋生的农村家庭来说,他们急于经济物质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这种精神层面的内容往往视而不见,会认为家风培育与他们无关,甚至会认为优秀家风的培育是天方夜谭的事情。
2.农村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
在农村,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也是导致优秀家风培育出现困境的原因之一。首先,在农村地区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匮乏,赌博,打麻将等风气农村很普遍。对于许多的村民而言,村里的娱乐方式就是打麻将与打纸牌。其次,一些农村地区,有的农民思想认识不到位,存在“红眼病”,他们还争先恐后的抢戴贫困帽,一味的“等、靠、要”的思想观念极其严重,总是指望着政府的救济和帮助,而不愿意自己动手,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摆脱贫困。最后,农村虚荣攀比的风气严重,修房子、婚丧嫁娶、过生日、做酒席等都要攀比,比较谁家请的戏乐多,亲戚多,排场大,此外还有迷信活动等诸如之类的不良风气,不胜枚举。
农村优秀家风的培育需要在村民、政府、学校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协同合作下形成综合合力,从而激发出村民主动参与培育优秀家风的热情。
知,就是在农村优秀家风培育的过程中,政府、村委会和村民首先需要认识到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优秀家风培育的重要性,其次需要清晰明确各自的具体责任。
首先需要发挥乡政府、村委会的表率作用,利用乡村的文化活动中心等阵地做好优秀家风方面的宣传工作,可以通过张贴好宣传画报、开展“新二十四孝”等一些家风活动或者定期组织一些志愿者进村入户写家训,制匾额、条幅等活动来进行宣传,让村民群众直观的感受优秀家风家教的魅力。在宣传培育农村优秀家风的过程中,需要对农民进行引导,将真正的优秀家风提炼出来,用鲜活的例子直观明了地告诉村民,哪些是需要我们传承的优秀家风,哪些是应该摒弃的不良家风。对于不良的、糟粕的家风要引导村民加以剔除,保留家风中的优秀美德精华,为村民提供行动的范本。“2015年11月由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全国妇联宣传部和中国妇女杂志联合开展的家风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调查者都高度赞同家风家教的重要性,其中有87%的人认为在家风传承中母亲的影响作用是最大的。”所以,在农村也不例外,要充分发挥女性在农村优秀家风培育“大后方”的作用,对于外出流动的农村女性,尽量选择与丈夫孩子生活在一起,以便更好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对于留守女性要充分发挥她们的积极性,维护她们的切身利益,鼓励她们发挥主力军的作用,主动投入到家风培育的过程中来。
情,就是通过激发村民对农村优秀家风的情感,来促进他们从情感上,内心深处真正的认同并且接受家风。家风的培育仅仅只靠停在口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刻在门楣上,靠理论的说教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在培育家风的时候不仅要给村民带来感官上的享受,还可以借助一些载体,使得家风的内容贯穿到村民的日常生活中,要触碰他们的心灵,渗透到村民的血脉中,根植于他们的内心深处。
在农村培育优秀家风,为了从内心深处激发村民对家风的情感,需要寻求优秀家风与村民之间利益的契合点,使得村民认识到优秀家风能够给他们带来好处。比如推荐村民观看一些有关家风家教方面的视频,如央视的公益广告《给妈妈洗脚》可以引发村民的自我反思,让村民认识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会为自己的孩子树立一个优秀的榜样。再如观看一些展示了一些村落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的纪录片,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会使得村民在心理上有一种亲近感,在情感上产生一些共鸣,久而久之村民会认识到优秀家风能够使得他们的知识面,文化素养等一些方面有所提高。除了这些效益之外,还可以效仿浙江金华推出的“凭借好家风可以获得免担保、免抵押的信用贷款”活动,会使得村民切身体会到优秀家风还可以带来经济方面的效益。“如住在金华市佐村镇宅口村的一位村民金良锋,他经常主动照顾并且热心帮助村里的独居老人和困难家庭,对村子里的各种公益活动也非常上心。他一直本着‘待人心善终会有好报、良心做事才更加踏实’的家风家训。2017年,金良锋在外承包的污水处理工程,在工程即将动工之际出现了资金周转的困难。凭借着好家风信用贷,在他申请的当天就获得了30万元免担保、免抵押的贷款。”正是由于优秀家风,才使得无形的信用资产转化成了有形的信贷资金,这种例子可以推广到全国各地,甚至深入乡镇农村,使得村民切实感受到优秀家风能够带来的切身利益,从而从内心深处激发他们对优秀家风的认同。
意,就是通过制度保障中的一些“规矩”来增强村民在践行农村优秀家风过程中的意志力。在农村,乡规民约在家风建设过程的辅佐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它可以对村民个人的行为起到规范和监督的作用。在农村优秀家风的培育过程中,通过乡规民约、法律等将家风培育上升到制度层面来凝聚村民的力量,规范村民的行为举止,提升家庭的文明程度,从而改善村容村貌。
首先应该以乡镇为单位,根据村民的文化水平,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和各村可供利用的条件及各村特色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把家风内容细化并且纳入村民自治章程,通过制度层面的规范来约束村民的行为。其次,定期开展好家风、好家庭的评比活动,通过层层选拔,公示评选,选出“最美家庭”“标兵家庭”,充分发挥榜样示范的带动作用,号召人们向身边的榜样学习。好家风就如群众中采摘的道德种子,只有在群众中开花,才能满园芬芳,姹紫千红。再次,要完善奖惩制度,建立长效的奖惩机制,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考核标准,具体量化指标,创造一个崇德向善的优秀环境。比如,在农村,对一些道德模范,做了好事的人给予奖励,颁发好人卡,持卡的人可以享有免费体检,或者免费游览一些景区的机会等待遇;或者对于农村那些和父母一起住的,且经济条件较差的,但是品行好,家风好家庭给予一定的购房补贴或优惠政策,以此来鼓励更多的家庭孝顺父母赡养父母。对那些做了失德失信,损坏家风培育的个人或者家庭要单独谈话或者或者通报批评。
信,就是村民在认识到农村优秀家风培育的重要性的基础上,要对农村优秀家风培育有着坚定信念。要知道高楼万丈并非一夜而起,滴水穿石也非一日之功,培育好家风贵在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不能虎头蛇尾或者如一阵风刮过就好了。优秀家风的培育是一项大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漫长的坚定地过程,应该有一个坚定的,毫不动摇的决心。
要有培育和弘扬优秀家风的决心和信心,让“好人有好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样的信念更加深入人心。在农村优秀家风培育的过程中,因为农村家庭的家风培育会受到文化、习俗等限制,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来冲击农民的决心,在这种情况下,村民就应该坚定自己的信念,站稳自己的立场。坚信优秀家风培育的重要性,要树立对优秀家风文化的自信。在农村优秀家风培育过程中要坚持科学的态度,面对糟粕的家风要坚决摒弃,面对优秀传统文化就要继承,加以学习运用创新。
要有坚决抵制不良家风的决心,加强整治村里的不良风气,如聚众赌博、非法宗教、封建迷信诸如此类等突出的问题。围绕爱国守法,诚实守信,夫妻和睦,劳动致富,邻里和睦,低碳环保等方面的教育,提升村民文化素养和文明品性,加大对农村天价彩礼、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的抵制力度,把这些陈规陋习抑制住,抛弃落后陈旧的“等靠要”思想观念,提高自我脱贫意识和能力,鼓励村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培育和弘扬农村优秀家风。
行,就是要村民将家风中的优秀品德内化为自己的品质,在实践中落小落细落实家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小、落细、落实上下功夫。”优秀家风的培育不应仅仅只是口头上的一句话,而是应该落实到实处,以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
家庭方面,父母要以身作则,注重言传身教,做好榜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所以父母要以无私的爱心和担当精神,精心养育教育子女;同样的子女在物质和精神需求上都要孝顺关爱父母。学校方面,课程的设置上可以将优秀家风的内容融入课堂,利用春节,重阳节等一些主要节日开展“家风、家训、家规”展示活动,或者定期开展“校园家风文化知识大赛”等活动。政府方面和社会组织方面,设立一些与家风相关的科研项目,然后协同高校等科研机构,并且邀请一些社会组织参与到农村优秀家风培育中来,达到以研究促实践。为了尽快解决家风培育主体缺位的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可以吸引农民进入本村生态型企业,实现在当地就业或创业,合理利用农村剩余和闲置资源,这样可以补足农村优秀家风培育主体缺位的问题;此外可以效仿浙江省推出的春泥计划等,各地的村两委、学校、家庭共同参与,在农村开展富有地域特色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既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又在实践中加强慈孝教育,培养责任意识,提升了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培育和弘扬优秀家风。
总之,农村优秀家风的培育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我们应该因时而动,因势利导,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创新家风的内容,创新家风培育的路径,从而培育并且弘扬优秀家风,繁荣兴盛农村优秀文化,焕发出乡风文明新气象,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