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虚词话“以”字

2018-01-25 15:14河北陆希致特级教师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18年6期
关键词:司马迁代词史记

河北 陆希致(特级教师)

提起文言虚词,我们自然会想到《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所列出的18个必考文言虚词。研习2018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Ⅰ文言文翻译题(第13题),你会发现短短的两个翻译句,虚词“以”字竟然出现了3次,而且细审《晋书·鲁芝传》(高考节选文),虚词“以”字居然出现9次之多,另有固定格式“以为”“何以”这2个带“以”字的特殊句式的加盟助阵,不能不引起我们对文言虚词“以”字的重视。

笔者不揣浅陋,主要以现行初、高中教材中的重点经典篇目为例,较为详尽地讲解虚词“以”字的各种意义和用法,以期有利于2019年的备考。

“以”字最初的意义是“用”,属于动词。然而随着语言的演变发展,其意义逐渐虚化为介词等词性。综观“以”字的各种用法,主要用为动词、介词、连词、名词、代词和副词等。

一、用为动词

可翻译成“用、以为、认为、做(干)、如、及”等。例: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屈原《九章·涉江》)

这是个互文的辞格,视“忠不必用”的语境而知“以”应解释为“用”。

②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战国策·齐策一》)

这个“以”字应解释为“以为”。

③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列子·汤问》)

这个“以”字应解释为“认为”。

④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为政》)

“所以”是指所做的事情,“以”即“做”或“干”。

⑤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

这个“以”字应解释为“如、及”。

二、用为介词

可与名词、名词性短语等组成介宾短语,充当动词等词的状语,或者表现为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1.介绍出动作、行为的工具或凭借,翻译成“用、拿、按照、依照、依靠、凭借、根据”等。例:

①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战国策·燕策三》)

“以”与“其所奉药囊”组成介宾短语,做动词“提”的状语,翻译成“用、拿”。

②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战国策·燕策三》)

“以”与名词“次”组成介宾短语,做动词“进”的状语,翻译成“按照、依照”。

③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与名词“口舌”组成介宾短语,做动词“为”的状语,翻译成“凭借、依靠”。

④余感焉,以杜君言泛讯之,众言同,于是乎书。(方苞《狱中杂记》)

“以”与“杜君言”组成介宾短语,做动词“讯”的状语,翻译成“根据”。

2.介绍出动作、行为直接涉及的对象,表示处置,翻译成“把”。例:

①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庄周《庄子·逍遥游》)

“以”,处置性介词,与“五百岁”组成介宾短语,做动词“为”的状语,翻译成“把”。

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孟子·梁惠王上》)

处置性介词“以”与名词“桑”组成介宾短语,做“树之”的后置状语,翻译成“把”。

3.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此原因是由“凭借”引申出来的,可翻译成“因为、由于”。例:

①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功大”是拜上卿、位在右的原因,“以”即解释为“因为”。

②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耶?(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璧之故”构成了“欺秦”的原因,“以”可解释为“由于”。

4.表示“率领”的意思,可翻译为“带领、带着”。这个用法带有动词性,是由“用、拿”引申出来的,但此“以”并非动词,仍为介词。例:

①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此“以”翻译成“用、拿”,引申为“带领”。

②婉贞独戚然曰:“小敌去,大敌来矣。设以炮至,吾村不齑粉乎?”(徐珂《清稗类钞·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

此“以”翻译成“带着”,依语境可引申为“抬着”。

③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苏轼《石钟山记》)

此“以”翻译成“用、拿”,依语境可引申为“乘坐”。

5.介绍出动作、行为的时间,用法同“于”,可翻译成“在、在……的时候”。“以”和“于”的区别是:“于”通常放在动词之后,而“以”介绍时间时只能放在动词之前。例:

①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

“以”介绍时间“始元六年春”,放在动词“至”之前,翻译成“在……的时候”。

②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王勃《滕王阁序》)

“以”与“何年”组成介宾短语,做动词“奉”的后置状语,翻译成“在”。

6.特殊介词。这种特殊介词要翻译成“以……的身份、以……的官职”。例:

①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

“以”与“中郎将”构成介宾短语,翻译成“以……的身份”。

②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以”与“大中丞”构成介宾短语,翻译成“以……的官职”。

以上二例中的“以”字,其特殊之处就在于:它们都要与表示身份或官职的专有名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介宾短语,做动词的状语。

三、用为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或句子,表示各种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表示目的关系。连接动词、动词性短语或句子,表示它后面的行为是前面行为的目的,可翻译为“来、用来、以便”等。例:

①属予作文以记之。(范仲淹《岳阳楼记》)

“属予作文”是行为,“记之”是滕子京的目的,“以”翻译成“来”。

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周《庄子·逍遥游》)

“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的目的是“游无穷”,“以”翻译成“用来”。

③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绝秦望”是“请立太子为王”的目的,“以”翻译成“以便”。

2.表示结果关系。连接动词、动词性短语或句子,表示它后面的行为是前面行为的结果,可翻译为“因而、以致、致使、才”等。例:

①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司马迁《报任安书》)

“稍陵迟”是“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的结果,“以”翻译成“因而、因此”。

②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出师表》)

“塞忠谏之路”是“妄自菲薄,引喻失义”的结果,“以”翻译成“以致”。

③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左转·僖公三十三年》)

“孤违蹇叔”的行为导致“辱二三子”的结果,“以”翻译成“致使”。

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苏洵《六国论》)

“暴霜露,斩荆棘”,才会“有尺寸之地”的结果,“以”翻译成“才”。

3.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连接两个形容词或动词,可翻译为“而、又、而且、并且”。例: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夷、近、险、远”均为形容词,属于并列关系,“以”翻译成“又、而”。

②且硕茂,早实以蕃。(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实”,结果,动词;“蕃”,多,形容词。“以”表示递进关系,翻译成“而且”。

③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悸”与“动”,动词,有递进关系,“以”翻译成“并且”。

4.表示偏正关系。“以”连接状语和谓语,状谓之间具有主从关系,谓语及谓语中心语是主,状语是从,从对主具有修饰限制作用,“以”可翻译成“而、着、地、去、来”等,有时不译。例:

①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归有光《项脊轩志》)

“执此”修饰限制动词谓语“朝”,做状语,“以”翻译成“而、去”。

②先生伏质就地,匍匐以进。(马中锡《中山狼传》)

“匍匐”描绘动词“进”的状态,做状语,“以”翻译成“着”。

③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形容词“欣欣”做动词“向”的状语,描绘“向荣”之木的蓬勃状态,“以”翻译成“地”。

④樊哙侧其盾以撞。(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侧其盾”是“撞”的行为方式和工具,做状语,“以”翻译成“来”。

⑤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拥火”是“入”的动作行为方式和工具,做状语,“以”做状谓连词,不译。

5.表示转折关系。连接动词、动词性短语,可翻译为“却”。例:

①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王勃《滕王阁序》)

“处涸辙”与“犹欢”是转折关系,“以”翻译成“而,却”。

②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神”指英灵、精神,“灵”指不泯、存在,“神以灵”与“身既死”构成转折关系,“以”翻译成“却”。

6.表示时间、处所或范围。连接“来、往、上、下、东、西、南、北”等词,翻译为“以、往”等。例: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诸葛亮《出师表》)

“以”,连接“来”,表示时间,翻译成“以”。

②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以”连接“上”,表示处所,翻译成“往”。

③余暨以南属越,钱塘以北属吴。(王充《论衡·书虚篇》)

“以”连接“南、北”,表示范围,翻译成“往”。

四、用为名词

可翻译为“原因、缘故”等。例:

①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以”做动词“有”的宾语,用为名词,翻译成“原因”。

②何其久也?必有以也!(《诗经·邶风·旄丘》)

“以”用为名词,翻译成“缘故”。

五、用为代词

可翻译为“此”,指示代词;还可译为“哪里、什么”,同“何”的意义和用法,疑问代词。例:

①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以”做动词“逆(料想、想起)”的宾语,用如代词,翻译成“此,这些”,代指事情。

②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柳宗元《钴 潭记》)

“以”与“于”构成介宾短语做状语,用如代词,翻译成“此,这里”,代处所。

③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诗经·召南·采蘩》)

“以”翻译成“哪里”,疑问代词。

④于以盛之?维筐及筥。(《诗经·召南·采苹》)

“以”翻译成“什么”,疑问代词。

六、用为副词

包括两种情况:

1.通“已”,翻译为“已经”。例:

①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刘向《战国策·燕策三》)

②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

2.翻译成“太、甚”。例:

三月无君则吊,不以急乎?(《孟子·滕文公下》)

七、几组固定格式中“以”字的用法

(一)“以……为”中的“以”字

1.“以”翻译为“把、用(拿)”,介词;“为”是动词“作为、当作、看作”,此格式翻译为“把……作为、用……作为”。此用法,“为”后是名词或形容词。例:

①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贾谊《过秦论》)

“以……为”翻译成“把……作为”。

②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龚自珍《病梅馆记》)

“以……为”翻译成“用(拿)……作为”。

2.“以”翻译为“认为”,动词;“为”是动词“是”,此格式翻译为“认为……是”。例:

①百姓皆以王为爱(吝啬)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以……为”翻译成“认为……是”。

②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庄子·秋水》)

“以……为”翻译成“认为……是”。

(二)“以为”中的“以”字

“以为”是“以……为”的凝缩。它包括四种情况:

1.可用“以……为”的格式去解释,即“以”后省略代词“之”。“以为”带上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做宾语,表示处置。例:

①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

“以为”,即“以(之)为”,翻译成“把(他)看作”。

②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以为”,即“以(之)为”,翻译成“用(五柳)作为”。

2.“以为”带上动词、形容词做宾语,表示内心感觉,翻译为“认为……是”。例:

①或以为死,或以为亡。(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以为”,即“以(之)为”,翻译成“认为(他)是”。

②齐使以为奇。(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以为”,即“以(之)为”,翻译成“认为(他)是”。

3.介词“以”的宾语前置,“以”译为“用、拿、把”;“为”是动词“做”。例:

①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柳宗元《小石潭记》)

“全石”是“以”的前置宾语;“为”是“做”,首句翻译成“用整块石头做潭底”。

②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

“秋”是“以”的前置宾语,“为”是“作为”,第二句翻译成“把秋天作为婚期”。

4.“以为”合为一个双音词,与现代汉语的“认为、以为”相当,动词。例:

①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战国策·齐策一》)

“以为”即现代汉语的“以为”。

②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为”即“认为”。

(三)“有以、无以”中的“以”字

“有以、无以”等同于“有所以、无所以”。“以”翻译为“用、拿”,介词。整个格式翻译为“有可以用来(拿来)……的( )、没有可以用来(拿来)……的( )”。例:

①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战国策·燕策三》)

“有以”翻译成“有可以用来……的办法”。

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无以”翻译成“没有可以用来……的办法”。

(四)“足以、可以、得以”中的“以”字

“以”字是语气助词,没有实在意义,与前面的动词“足、可、得”构成动词性固定格式。

“足以”,表示有条件、有能力做某件事,翻译为“足够用来、完全可以、能够”。例: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可以”,翻译为“能够、可以”。例: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需要说明的是,“足以、可以”两个固定格式,有学者认为“以”后省略代词“之”;“以”是介词,翻译成“凭借、用”。

“得以”,翻译为“可以、能够”。例:

人皆得以隶使之。(张溥《五人墓碑记》)

(五)“何以”中的“以”字

1.“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何”是“以”的前置宾语,疑问代词;“以”是介词,翻译成“用、拿、凭借、依靠、因为”等。例:

①问:“何以战?”(《左传·庄公十年》)

“何以”翻译成“凭借什么”。

②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何以”翻译成“用(拿)什么”。

2.“何以”有时候还可以翻译成“怎么”。例:

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六)“以故、以是、是以”中的“以”字

这是一组连词性固定格式,“故”,缘故,名词;“是”,这个,代词;“以”是介词,翻译为“因为”。三个格式均可翻译为“因此、所以”。例:

①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诸葛亮《出师表》)

②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③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七)“所以、所以……者”中的“以”字

这是两个名词性固定格式。有两种用法:

1.表示凭借的方式或工具。“所、者”均为代词,翻译为“……的东西(方法、途径、工具等)”;“以”是介词,翻译为“用”。两个格式翻译为“用来……的东西(方法、途径、工具等)、用来……的”。例: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所以”,翻译成“用来……的途径、通过……的途径”。

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诸葛亮《出师表》)

“所以”,翻译成“用来……的职分”。

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所以”,翻译成“用来……的”。

④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司马迁《史记·魏公子列传》)

“所以……者”,翻译成“用来……的礼节”。

2.表示原因。“所、者”,代词,译为“……的原因”;“以”,介词,译为“因”。两个格式翻译为“……的原因”。例: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诸葛亮《出师表》)

“所以”,翻译成“……的原因”。

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所以……者”,翻译成“……的原因”。

以上是文言虚词“以”字的各种意义和用法,希望对文言虚词的学习和备考有所帮助和启发。

猜你喜欢
司马迁代词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代词(一)
代词(二)
专家学者为“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栏目三十周年题词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这样将代词考分收入囊中
假如司马迁没有《史记》
不可鄙薄司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