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众所周知,针对高三复习,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研磨高考真题,因为高考的特殊意义与作用赋予高考试题以权威性、导向性。针对2018年的三套全国卷,笔者着重分析了试卷的一些新特点,寻找相关备考一轮复习的方向。现以2018年全国卷历史第42题为例进行说明,以期给2019年高考复习提供一些启示。
2018年三套全国卷的第42题都涉及了历史现象,重在让学生跳出表象,调动和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全国卷Ⅰ第42题呈现了小说《鲁滨逊漂流记》的部分情节,要求从所节选内容中选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对其进行概述和评价。全国卷Ⅱ第42题呈现了一则有关汉阳铁厂发展的文字材料,要求从汉阳铁厂艰难经营这一现象中,提取出关于中国现代化的启示,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而全国卷Ⅲ的42题提供了根据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古今人表》中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绘制而成的表格,要求对表格内容提出看法,并予以说明。三道题分别给出了三种历史现象,都需要学生立足于现象,并能够结合所学看到现象的实质:西欧早期近代化问题、中国近现代化问题以及儒家伦理道德评判,这些都是历史发展进程中时代的大主题,既有物质层面,也有精神层面。重在考查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全国卷Ⅰ第42题,以《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梗概为切入点,意在考查西欧早期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重大史实,如新航路开辟、资本原始积累、殖民扩张、三角贸易、人文主义、宗教改革等;全国卷Ⅱ第42题以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近代企业为切入点,意在考查中国近现代化问题;全国卷Ⅲ第42题以汉代史学家评判古今人物等级为切入点,意在考查汉代儒家主流思想影响价值观及儒家伦理道德评判的问题。这三道题都立足历史学科基本知识,意在考查历史核心素养,涉及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国卷Ⅰ第42题,依据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要求学生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考查学生从文学作品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理解文学作品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反映,如其中的情节“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这一历史现象可反映出近代早期的宗教改革运动。可以概述和评价如下:封建天主教阻碍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宗教改革运动产生,其核心是因信称义(信仰即可得救原则),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挑战着罗马教皇的权威。宗教改革运动解放了思想,进一步传播了人文主义;促进了文化、教育的传播;为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和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基础;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西欧的社会近代化等。这一回答融合了宗教改革产生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
全国卷Ⅱ第42题依据陈真等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这需要学生弄清近代工业与资金、技术、市场、人才管理等方面的关系,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理论高度来解释工业化。
全国卷Ⅲ第42题提供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内容,学生需要把握时代、立场、角度、史观等。针对该题可提出以下看法:人物按圣人愚人标准划分,折射出儒家占主流地位的特点;道家和法家人物排名前列,折射出汉代新儒学体系的特点;民间的商人、侠客和农民,折射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特点;表中未全面评判汉代人物,折射出史学家受制于时代的特点。汉代班固评价人物等级的标准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西汉时,董仲舒提出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以及“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汉武帝接受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东汉史学家班固受到儒家道德标准的影响,把尧、舜、周文王、孔子看作圣人,把孟子、屈原、荀子看作仁人;汉代儒学是将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汉武帝的治国理念是外儒内法,因此班固把老子、商鞅、韩非等人看作中等人;而宋襄公在春秋争霸战争中破坏礼乐制度,夏桀、商纣实行暴政,他们不符合儒家的仁、德、礼的道德标准,因此把他们看作下等人。“所处之环境,所受之背景”,这些基于史实判断的价值性解释,需要融合所学知识,专注于史实并转向历史分析,从历史实证到历史解释,在理解的基础上建构自我的历史叙述,需要突破时空的局限。
2018年全国卷第42题,关注历史知识、历史思维与历史理解。总体来说,2018年的高考历史题充分展现出历史学科特点,让学生在思考作答中增强历史学习兴趣,感悟历史探究过程,提升全面判断的能力,掌握完整表达的方法;同时隐含着对历史观念的考查,也渗透着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倾向性引导。由此,高中历史复习课不仅要着眼、着力于基础知识的夯实,更要满足学生能力提升的诉求,注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如何达成这一目标,还需要教师深入思考、探究。以下是笔者提出的一轮历史复习备考方略。
教学主题是教学内容的立题,体现着历史教育的理念和视野,能帮助学生从更高的角度感悟历史。确定好教学主题有利于提升学生历史思维能力,进而实现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同时主题教学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更加灵活,更符合学生历史认识的逻辑。在历史复习教学中,历史教师虽不能穷尽所有教科书的内容,但必须对内容进行选择和过滤,找寻历史演进过程中最主要的方向,重启历史之思,重立古今坐标,用思想给“历史”塑型。历史教师必须发挥课程资源的价值,同时围绕制度创新、社会保障、民族团结、和平发展、公平效率、理性爱国、生态文明等时代主题去组织建构,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关注社会、理性思考,用历史连接学生与现实社会。
准确把握教学主题是复习备考取得高效的重要方法,教师应给学生提供明确的突破方向和足够的思维延伸空间,而对于主题内容的选择和规律的揭示,都要遵从“论从史出”的基本原则,复习教学还须有详尽客观的史料。
在明确的教学主题下对材料进行补充,有利于学生查缺补漏,提高学习效率。从多角度对典型史料进行研读,引导学生形成历史认识。历史是多元、复杂的,历史教科书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叙述往往不够全面,甚至出现与最新历史研究成果截然相反的论述,这些都加大了学生对历史理解的难度。为拓宽视野,深化认识,教师应不断了解有关的原始资料、史学界具有代表性的发现,同时鼓励学生从图书馆、互联网查阅资料,从众多史料中努力追寻合理化的历史解释。
根据复习主题内容、侧重点的不同,教师应对史料进行选择、分析和运用。通过参照相关史料,全局把握主题内容,达到“了解之同情”;同时教师也要理解不同的解释,分析不同的立场,辨别历史叙述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差别,将零散而混乱的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实际境况,在历史中找到与现实的结合点,并以此触发学生对固有认知的质疑,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历史问题与追寻答案的兴趣。尤以史料间彼此的内在联系为重,力争把“年代与时间、变迁与延续、原因与结果、个性与共性、移情与自省、史料与知识”进行融合,建立贯通性认识,形成多维度视野。
其中针对某一阶段的重要历史,需要以几百年的历史为背景来观察。以《南京条约》为时代背景的中英外交为例,根据课文中的条约内容即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关税协定,对中国社会性质造成消极影响叙述也极其简洁。其实《南京条约》的条款共有13条,根据条约内容去解读,在对条款分类的过程中,就会清楚“公平与不公平”的含义,了解关税主权的丧失究竟源于《南京条约》还是《南京条约》附件;也能够看清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双重影响,对通商口岸等有全面深入认识。因此《南京条约》给中国的启示,应是必须加速现代化和融入世界。
由此及彼,联系当今现实。如中美贸易战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应当从中汲取什么样的教训。再追寻“家族相似”的历史,《南京条约》对中国造成的影响是否都是消极的?反映了当时中国存在怎样的问题。复习中不能直接将课本中不完整甚至错误的结论抛给学生,若呈现都是“一边倒”的史料,将难以了解历史的真相。
属于中国历史上重大社会转型时期的“三晚”,即晚唐、晚明、晚清,及唐宋时期是近年高考试题中的“热点”。“晚明大变局”是当前的学术热点,全国卷近五年都考查了该知识点。所谓晚明大变局,是指在新航路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背景下,由中国江南地区经济发展及全球白银流动所引发的晚明到清初的经济、军事及文化变局,中国江南地区经济、欧洲新航路、白银、贸易与军事冲突等是这场变局的核心要素。复习中厘清其中的因果关系至关重要,教师需对其整体性、综合性、系统性进行深入研究,弄清需要重视的问题,如对“东西方反差”的理解、白银与明末清初的政治危机、移民运动、白银引起的中英奢侈消费革命对比、晚明白银涌入与张居正“一条鞭”法赋税改革等。
要提升学生认知的广度、理解的深度及语言表达能力,必须要重视对史料的研读,教师应深入阅读与思考,对学术前沿、热点问题进行有效的课程转化。
高考试题与学术热点、学术前沿紧密相连。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历史教学的组织者,更应该是历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历史思维和价值判断是高中历史学习的两大特征,学生由于阅历、知识面、理解能力的局限,依靠自身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是不切实际的。因此教师应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准确把握和阅读史料的能力。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历史教学对中学历史教育者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要求学生具备历史思维能力和价值判断力时,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也要达到一个相当的高度。当前,通过“学术型”课堂培养历史学科素养,是值得每一个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进行研究的课题。
总之,备考复习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历史教师要充分修炼好自己的“内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