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
对概括能力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能力考查的重点,纵观近年来的高考全国卷试题,概括类试题已成为命题重点,其数量和分值的比重逐年上升,尤其在第41题中,涉及考查此项能力的分值较高,部分选做题对此能力的考查分值甚至更高。命题趋势的变化要求应对策略应不断更新,传统的高考历史主观题应对策略忽视了试题的归类和命题指向的分析,侧重于对主观类试题解题方法的整体把握,而缺乏对概括类试题的专门应对办法,存在着针对性、合理性不足的问题。因而,探讨高考历史概括类主观题的应对策略是当前高三历史备考的重中之重。本文中,笔者以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第41题第(1)问为例,在对高考历史全国卷主观题命题指向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反思,来谈高考历史概括类主观题的应对策略,希望能抛砖引玉。
例 .(2018·全国卷Ⅰ·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节选)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
材料一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
所谓的概括类主观题,主要是指在高考历史全国卷主观试题中,侧重于考查学生概括能力的试题。分析近三年的全国卷历史试题可知,其主要分布在第41题和三道选做题中。试题由题干材料、材料出处和设问构成,命题者的考查要求和命题指向就隐藏在这三部分中,因而,基于命题指向的高考历史全国卷概括类主观题分析主要从题干材料和出处、设问方式、考查要求三方面进行:
阅读障碍低、逻辑思维强、考查指向明确是近年来高考历史全国卷主观题材料的主要特点,这一特点在本题的题干材料中体现得尤其突出。本题题干材料在文字的呈现上抛弃了文言文,采用了白话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阅读的障碍。但阅读障碍低并不意味着思维要求低,材料本身仍体现了较强的逻辑思维,要求学生在阅读材料中学会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既能找出材料体现的表面信息又能发现材料蕴含的隐性信息。在本题中,材料在对宋和明清时期的乡约制度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阅读材料并从中找出文字材料体现的显性信息:乡约制度的建立主体、功能和内容,并能运用历史研究的相关方法,透过历史文字探寻其蕴含的隐性信息:乡约制度的产生原因和历史作用。
问题的指向决定着问题的价值,答题过程中能否识别出试题中的问题指向,直接关系到学生答题的正确性、针对性。判断问题指向的主要依据是试题中所涉及的能力要求。概括类主观题的概括表述用词宽泛,高考历史全国卷概括类主观题的设问关键词有概括、归纳、概述等,大多表述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或归纳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性质、实质、特征、背景、原因、内容、主张、思想、条件、表现、措施等。本题的设问方式指向明确,主要有两点:①能力指向明确,集中于概括能力考查;②答题要求指向明确,主要集中在文字语言的精炼性和表述的准确性上。具体要求为作答文字简明扼要、要点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谨、用语规范、不用文学性的修饰语等。
高考历史命题者通过利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特别注重考查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要求学生要具备较高的阅读理解能力,能最大限度地获取、提炼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能对材料的文字进行化繁为简,并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在本题中,则突出了对学生进行历史学习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要求学生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概括出乡约制度在不同时期的变化,重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思维上则突出了对逻辑推理思维的考查,即从乡约制度建立方式、功能和内容等方面推导其产生的积极作用。其具体要求有以下三点:①要知晓概括、变化的概念;②要熟练运用概括的相关技能;③要知道概括变化的答题模式。
分析高考历史全国卷概括类主观题的命题指向,有助于学生对此类试题形成较为完整的、合理认识,是教师制定系统的概括类主观题应对策略的基本前提。
概念不清是学生在解答概括类主观题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在学生答案中往往表现为将概括与归纳二者等同。《现代汉语词典》中“概括”一词有两个义项,一是指“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二是指“简单扼要”。概括是形成概念的一种思维过程和方法,是先从某些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中抽取出来的本质属性,再推广到具有这些属性的一切事物,最终形成关于这类事物的普遍概念。与概括相近的是归纳,归纳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也有两个义项,一是指归拢并使有条理(多用于抽象事物),二是指一种推理方法。可见,概括与归纳二者既有相似又有不同,概括的过程,首先是归纳的过程,归纳和概括是密不可分的。概括过程中必须借助于归纳法,这样才能从对个别事物的认识,扩展到对一般性事物的认识,使形成的结论带有普遍性,同时概括的思维程度又高于归纳。学生只有厘清了概括的相关概念,才能在答题的过程中运用概括的语言,满足概括的相关要求。
高考历史考试在时间安排上与地理、政治共同进行,存在着时间不够用的问题,因此学生掌握的解题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答题效率的高低。基于命题指向分析的高考历史全国卷概括类主观题解题方法可从试题设问入手,将整个解题过程分解为以下三步进行:
第一步:看设问,明要求。传统的主观题解题方法通常从材料入手,遵循材料—设问—出处的阅读顺序。这一阅读顺序存在着针对性不强、耗时多、效率低等弊端,其直接后果是学生在将材料反复阅读后仍然不能抓住材料的关键,无法确定材料的中心和主旨。合理的阅读顺序应是先读设问,后读材料出处,最后读材料。先读设问,弄清设问的关键词,尤其是设问中的各项限定语。只有先弄清问什么,明确了答题方向,再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才能对材料内容进行精准定位,进而把握材料的主旨。这样的阅读才是有针对性、目的性的阅读,阅读的思路才会更清晰、明确。本题中,其设问具体指向为以下两方面:能力要求指向为概括;内容要求指向不同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阅读材料时,要重点注意不同时期体现乡约制度变化的词语或句子。
第二步:读材料,理要点。明确试题设问要求后,再带着问题反复阅读材料。先粗读,通过提取题干材料中的时间、人物、史实、破折号后面的节选内容等有效信息,建立起材料内容与教材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出所考查的知识点。再细读,分句、分层地读,找出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运用语文学习的相关方法逐句抓关键词,概括出材料的中心思想。如本题材料中在宋代“地方实行乡约制度”,乡约制度是“民间组织”,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从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并提炼出这些信息的结构和方面,找到答案的切入点,即宋代和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建立主体不同。
第三步:看分值,写答点。每个设问后的括号里都有一定的分值,切不可以忽视,组织答案要点时,可以根据设问后面的分值拆分答点。组织答案时,文字的表述要运用概括性的语言,书面化、言简意赅,并有条理性、层次性、完整性、规范性、严谨性,切忌照抄材料原文和用不规范的口头语言表述,准确使用应试语言和学科术语,更不能滥用文学性的修饰语。组织答案时,切忌脱离材料、偏离材料,或者直接运用材料中的原文作为答案,可以运用材料中有效的词、语句进行处理,整理出答题要点。
根据以上三步,可拟定本题的答案,其内容如下:
(1)建立的主体:宋代是民间自发建立,明清时期是地方官吏推动建立。
(2)功能:宋代主要是扬善惩恶,明清主要是宣传封建统治思想。
(3)内容: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
知识可以传授获得,而能力必须靠平时的训练逐步培养而成。日常教学中应用教材文本或另选史料,创设学生学习历史的情景,并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模式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也可以根据专题导语、课前提示、标题、子目录,组织学生对课文进行不同层次的概括总结,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还可以借助语文学科的一些方法,如抓关键词、划分层次、提取答案要点等,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导。通过常练习、勤总结,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帮助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概括类主观题的解题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面对高考历史概括类主观题,只有在日常学习中帮助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一套完整且合理的应对策略,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得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