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健
最近,笔者听了一位年轻教师执教的《师恩难忘》。上课伊始,这位教师出示了这样一些材料:
刘绍棠:当代著名作家,1936年2月出生于北京,1948年参加革命。15岁在《天津日报·文艺周刊》上发表作品。195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受到不公正的待遇。1979年平反,焕发了写作的第二个春天,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北京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乡土小说》丛刊主编等职务。1997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
刘绍棠的文学生涯40多年,著作有《刘绍棠文集——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共12卷。其中长篇小说共9卷,中篇小说2卷,理论、随笔、回忆录1卷,是中国当代一位多产的作家。他的作品格调淳朴,文字通俗晓畅,描写从容自然,结构简洁完整,乡土色彩浓郁。
短篇小说《青枝绿叶》是刘绍棠的成名作,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京门脸子》获得北京优秀长篇小说奖。《敬柳亭说书》获得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峨眉》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奖。《黄花闺女池塘》获得90年代优秀小说奖。他的作品多次被译成英、法、德等多国语言。他被国务院授予“为发展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专家”,终身享受国家特殊津贴。1992年5月,北京建立刘绍棠文库,授予“人民作家,光辉乡土”纪念碑。他还多次被载入《世界名人录》和《世界作家名人录》。
整个资料洋洋洒洒三张PPT,执教者请一位学生朗读完第1自然段后,也许是觉得学生读得不通顺,会耽误时间,所以接下来的内容执教者就自己读了。读完后,在大多数学生还一脸茫然的情况下,导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刘绍棠写的一篇文章,叫作《师恩难忘》。”很显然,这些背景资料的呈现是有很大问题的。
课堂教学中,常常要用到背景资料,但不管采用何种方式,都必须符合适用、高效的原则。那种不加设计信手拈来的做法是错的,教者要善于给背景资料“瘦身”,当用才用。
背景资料的内容不是越多越好、越具体越好,它应紧密辅助文本。案例中,教师引入背景资料的意图是导入课文,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师恩难忘》一课主要是写刘绍棠感谢田老师用上千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在他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让他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走上了文学创作道路,终成一代大家。执教者应该紧扣这一主旨,对以上繁杂的材料进行删减,让其变“瘦”。所呈现的背景资料要突出“文学”这一关键。在学生朗读后,教者可这样过渡到下一环节:“同学们,这一段文字让我们知道了刘绍棠是一位成果丰硕的伟大作家,那么究竟是谁让他对文学产生兴趣的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师恩难忘》这篇课文来揭开谜底吧。”
背景资料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资源,其呈现与使用,应该有助于学生了解作者及写作意图、突破课文的难点。以上背景资料长达数百字,朗读一遍后提炼出核心信息都有难度,引起学生兴趣也很困难。背景资料在学生“愤悱”的状态时呈现最有效。本课伊始,执教者可以生动描述作者小时候在课堂上听故事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的画面,引发学生猜想:谁把故事讲得如此引人入胜?这些故事对作者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在学生积极猜想时,顺势出示背景资料,这样一来,就对学生理解作者终生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做了铺垫。
学生已知的,或者远离学生生活又对理解文本无用的资料,是不需要呈现的。刘绍棠被错划为右派,受到不公正待遇,后来又被平反的经历,对于本文的学习是无用的,而且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若有好学的学生提问什么是右派,教师解答起来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让学生明白的,如果置之不理的话又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