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卫华
思辨力即思考辨析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为学生搭建思辨平台,鼓励学生进行阅读思辨,可以有效避免学生遇到问题不经思考或者简单思考就粗浅地回答“是”与“否”这种现象的产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思辨力的培养,以使学生的阅读真正走向深度。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课文是教学的主要载体,每篇课文中都隐藏着一定的思辨点,它们或来自于思想内容,或来自于文本布局,或来自于文本的语言表达艺术等方面。教师要善于从挖掘文本内容的思辨点入手,激发学生的思辨意识,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慈母情深》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这句话是“我”对母亲情感的浓缩,也是作者看到母亲工作的地方以后内心情感的集中体现。在教学时,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文本情感,提问:“这句话能不能去掉?为什么?”在教师问题的引领下,学生们结合上下文,发现当“我”看到母亲一双疲惫的眼睛时,当“我”看到母亲掏出一卷皱皱的毛票时,当“我”看到母亲爽快地把买书的钱给“我”时,“我”怎能不鼻子一酸,这是作者情之所至的真实感受,不能省略。如此一来,学生在思辨中走进了阅读的深处。
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文本内容的特点,发掘文本内容的思辨点,引领学生展开阅读。如此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辨乐趣,使学生的思辨力得到有效培养。
对于一些开放性问题来说,学生是很难用“是”或者“不是”这种简单的回答描述清楚的,还需要对具体问题进一步描述方能回答得完整、准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怎么样”的形式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观点或者认识表述出来,以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窃读记》主要讲了女作家林海音小时候因为家里穷,没钱买书,窃读的事情,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渴望。在教学时,为了使学生获得对作者的深入理解与认识,教师可这样提问:“对于作者窃读这件事你是如何看待的?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假如有的话,你会如何评价他呢?”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们兴趣倍增,他们纷纷表达着自己的看法。在思辨中,学生明确了自己的观点,这种读书精神是令人敬佩的,要向林海音学习。如此教学,很容易使学生明白作者的表达主旨。
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文本内容的特点,并尊重学生认知事物的特点,鼓励学生展开思辨阅读。如此教学,学生们对课文所要表达的主旨认识更真,也更深刻。
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状况,教师适时恰当地追问,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单纯回答对与错,或者是与否,还可以真正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激活学生的阅读思辨,从而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刻,思辨能力得以提升。
《桥》一文主要讲述了在洪水袭来的时候,一位老支书临危不乱、果决指挥,指挥村民顺利转移,自己却被洪水吞没的故事,赞扬了老支书作为一名党员的光辉形象。文中还有一个小伙子,在结尾处点明他是老支书的儿子。在教学时,教师提问:“读了课文以后令你最感动的是什么地方?”当学生回答出“老支书沉着镇定指挥村民转移”以后,教师继续追问道:“当你在结尾处看到被洪水吞没的是他的儿子以后,你对老支书的安排还满意吗?为什么?”这样教学,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思辨兴趣,他们在思辨阅读中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老支书精神的可贵,提升了学生的阅读水平。
教师适时恰当的追问可以使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更近一层,进而使学生在思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双丰收。
阅读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非一日之功。教师只有始终把培养学生的思辨力作为自己的重要教学目标,日积月累,学生的阅读思辨力才会得到极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