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潇波
现在许多的阅读教学,多是学生、文本和教师的对话,注重学生的朗读、思考和口语表达,而属于习作课上的书面表达练习,很少或几乎不出现在阅读课堂中。就这样,读和写被孤立起来进行教学。而每一单元才进行一次的习作练习,很明显给予学生练笔的次数也相对较少。如果教师在平时忽略写法指导,那就会导致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完全脱节。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不少文质兼美的课文,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但有部分学生对习作却“敬而远之”,“被迫”写出的“只言片语”也毫无生趣。学生从那么多篇美文中所学到的语言都去哪里了?其实,这个问题清代学者姚鼐已经告诉过我们答案,他认为“阅读活动其实是读者对文本内容的‘ 意化’,是‘ 得意而忘言’的过程”。吴忠豪教授也曾指出:“学生通过阅读能清晰地记忆文本内容,但对文本语言,包括一些很有表现力的词语句子,却没有留下记忆。”为了弥补这种不足,我们应该在阅读教学中结合课文,设计有效的读写结合训练点,为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提供实践机会,促进学生读、写、思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要想真正找到读写结合的切入点,加强文本的研读非常重要。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记得高林生老师也曾说过:“只有把文本读透了,你才能找到哪里是重难点……”。如在备《最大的麦穗》一课,第一遍读时被苏格拉底的睿智所折服,第二遍读时为弟子们的错过而惋惜,第三遍读时感慨人生机遇可遇不可求。但在这三遍阅读中,我并未找到合适的读写训练点,在继续读第四遍时,对那些弟子们随手丢弃或视而不见的麦穗,我有了极大的兴趣。如果我是其中一株麦穗,会对这些弟子们说些啥呢?那让学生抓住麦穗去体会文本揭示的真理,这样切入会不会让学生更易接受?教学时,我以“如果你是其中一株麦穗,你想说些什么?”这一问题牵着学生们一步步走进我的“预谋”之中,读写训练自然也水到渠成。不少学生写出了他们自己的感受:
当苏格拉底的弟子们走到麦地的尽头时,一位被弟子扔掉的一株麦穗惋惜而无奈地摇了摇小小的脑袋,说道:“我被摘下来,又被丢弃,即将失去我宝贵的生命,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刚刚走过的年轻人,目光短浅,挑剔,他们总把希望寄托在未来,并没有想想当下。其实,只要所看见的都是良机,哪怕回报再小,也要抓住,因为当错过后再想抓住时,无论做什么都没有用了。”正巧,那株最大的麦穗听到了苏格拉底的话,笑了笑说:“希望这些年轻人可以记住苏格拉底所说的话。我相信,当他们再次走进这片美丽的麦垄时,可以不像我这样被抛弃。”它刚说完,便微笑地合上了眼睛。
这时,一阵微风吹过麦地,吹动了所有的麦穗……其实,那株最大的麦穗就在那株被丢弃的麦穗旁边,只是没人发现。
评语:优秀的学生总是会有自己的思路,她没有直接进入第一人称的叙述,而是加入了一些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篇末还点出了旁边的那株最大的麦穗,更加发人深省了。很有些小哲理的味道。
训练点找到了,不是告知学生即可,重要的是如何引领学生进行更好的读写训练。我在第一次进行读写训练尝试时,就因为训练的方式方法考虑不周全,在课前、课堂上,都进行了再次修改。那次是进行《夜晚的实验》 的读写训练,我预设了“当斯帕拉捷实验成功后,他_________”的写话训练,让学生们写写他在成功后都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当备课表贴出来后,指导教师一席话“惊醒梦中人”:如此单一的设计是否会让中下等生“误入歧途”,以诸如“他欣喜万分”而结束?随即我又加入了一些提示,如:“第二天清晨,斯帕拉捷______,路边的_____,的清晨啊!”在教学实践中,当我投影出这些提示时,看到了一些学生的困惑,皱着眉头,用目光询问着我:老师,到底写点啥好呢?我突然觉得,过多的提示会不会反而限制他们的思维,禁锢他们的想象?我果断更正:“可以使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式,讲述斯帕拉捷在实验成功后的所作所为。”当学生们的思维也像那些夜间灵巧的“小精灵”般自由自在时,他们的创造力远超于我的预想。
斯帕拉捷实验成功的那天晚上,月色美好,他简直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容光焕发,满面红光。斯帕拉捷穿着纯黑的西装,与意大利的众多科学家们聚在一起,讲述着他的“实验成果”。“你们知道我今天发现了什么吗?我发现……我发现了蝙蝠在夜间飞行却不会撞到东西,可以准确捕捉猎物的秘密。他是用听觉来辨别方向、确认目标的!”说到激动之处,斯帕拉捷轻轻停顿了一下,拿起酒杯慢慢嘬了一口酒,然后又突然望向远方,自言自语地喃喃着:“蝙蝠为什么要用听觉来辨别方向、确认目标呢……我要查一查……”还没等斯帕拉捷说完,许多科学家就已经迫不及待地鼓起了掌。他们有的兴奋地说:“妙极了!”有的亲切地与斯帕拉捷敬酒,还有的手舞足蹈享受发现奥秘的快乐却不失态。斯帕拉捷脸上始终洋溢着自豪,他轻轻说道:“朋友们,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去探究蝙蝠为何用听觉辨方向的秘密吗?”在场的朋友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于是,又一场探索之旅开始了……
评语:这是个喜欢抓细节描写的学生,近来迷上了“福尔摩斯”,从她的文字中明显感觉到一种侦探小说的气息。
习作训练的方式方法,包括提示语需反复斟酌。一招不慎,学生的创造力就被“消磨”了。
对于有代表性的作品(好作品及需要特别关注的作品),我都会附以一小段自己的评语。当我第一次把发在博客里的学生作品和评语投影出来时,他们用心地认真“品读”,欣赏自己同学的作品,品味我的评语。我还特意将博客里给个别学生作品的评价也读给他们听。就在这样的分享过程中,他们渐渐熟练掌握了读写训练中的续写、改写、想象、填补空白等习作手法。
对于个别后进生,我采用丁有宽老师的方法:“三先”(上课训练在先、批改作业在先、评讲作品在先);“ 三个有别”( 教例、训练要求和训练方式有别);“ 三多”( 多引导、多表扬、多鼓励)。如在教学《莫泊桑拜师》一课时,我就先找到几个平时习作能力较弱的学生,让他们说说在他们眼中马车是怎样的。在课上,他们又听到了别人所想到的马车,结合自己的印象,也写出了较为不错的习作片段。
狂风暴雨中的马车,车夫用力挥着马鞭抽打着马,马不时大叫两声,走三步退两步地向前挪着。车上的窗帘被大雨打湿了,又被狂风吹起,车上的人一直用手拽着窗帘,生怕华丽的衣服被雨水打湿,身子被大风吹凉。马车的“咯吱”声愈来愈响,好似就要被大风掀翻了。(《莫泊桑拜师》练习——淑桦)
评语:这个作品是在课堂上5分钟的练写中最先完成的。她不是班里最优秀的学生,却写出了狂风暴雨中马车的种种细节。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是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着密切的关系……”叶老先生一语道破阅读和写作的密切关系。我们目前所进行的课堂探究正是为了更好地找到“吸收”和“倾吐”的最佳结合点,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分析观察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既有内化吸收,也有外化表达。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是抓好读写结合这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好方法,我将持之以恒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