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 霞
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儿童的语言虽然稚嫩,却最是质朴无华。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诗是最接近儿童认知的文体,教师需要基于儿童诗歌独有的文体特点,引领学生深入到童诗的内在意蕴之中,感受儿童诗歌独特的文体之美。
文本初读,是为了消除认知障碍。儿童诗的语言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具有极强的节奏韵律。教师需要在尊重学生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关注童诗语言的轻重缓急,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之中,领悟诗歌的节奏之美。
如在教学《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首儿童诗时,在教学了“荒山野岭”“锨镐”等生字词之后,教师就引领学生尝试对诗句进行节奏的划分:踏/一路春风,撒/一路欢笑, 向/荒山野岭/进军,春光/染绿/我们双脚。锨镐/叮叮当当,奏响了/植树歌谣……随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多维诵读,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儿童诗语言节奏的明快,并在集体诵读中将这种鲜明节奏彰显出来,将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
在整个环节中,教师一共组织学生进行了四次朗读,学生不仅关注到了这个自然段中词语的内在关联,同时更有着情感体验的层层递进。随后,教师依照对这一自然段进行教学的方法,带领学生运用这样的方式走进诗歌后续的教学,将这种方法辐射到全篇,更好地感受诗歌内在的节奏之美。
有人说,诗歌的语言是最灵动、最精练的,决不能僵硬刻板地逐字理解,但如果没有对诗意的感知,学生也就无法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要想真正解决这一矛盾,笔者以为让学生不求甚解地粗略感知,才能更好地感受诗歌的复沓之美。
如在《老师,您好!》这首诗中,作者就是借助“老师,您好!”这一句式,将自己对老师的敬佩和祝福之情表达了出来。教学中,教师着力引领学生关注不同的情感提示语:即“涌起感情的波涛”“情不自禁地衷心祝愿”,感受两个自然段中“老师,您好”所指向的不同情感。在这样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在对比朗读中深切感受,使学生意识到作者在两个自然段最后反复运用“ 老师,您好”,并没有带来重复之感,反而在情感的层次递进中,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作者的内在情怀,体悟到诗歌蕴藏在内部的复沓之美。
上述案例中,教师正是紧扣诗歌中最为核心的语句,让学生在想象感知中进行体验,丰富了学生内在的认知意识,明晰了诗歌的基本大意和情感取向,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借助诵读的方式,感受诗歌内在的复沓特点,为解构儿童诗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很多课堂中,教师设置的问题都是零散而错乱的,学生的思维认知也就只能停留在浅表化的层次之中,语言表达也相应地呈现出点状结构。这就需要教师能够设置出不同情境之下的言语结构,摈弃零散而无序的表达,才能让学生深入感知诗歌语言的魅力和作者写作方法的精妙。
如在教学《我们爱你啊,中国》这首诗时,由于诗人所罗列的具有代表性的相关事物太多,容易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杂乱无序。为此,教师就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作者所列举的这些事物都是指向哪些方面?”随后,学生在诵读中进行感知提炼,从而认识到作者分别从幅员辽阔、山河壮丽、物产丰富、民族多样、历史悠久、情怀博大等不同的方面展开。教师相机引领学生感受诗歌中“名词+形容词”的表达结构,并进行拓展补充:“我们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来介绍我们的祖国呢?”之后指导学生运用“名词+形容词”的格式进行语言的实践练习。
在这一案例中,在学生感知、提炼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教师搭建扎实的语用实践平台指导学生练习,为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文本的阅读,其实就是以自身的角色情感和意识,对文本中的意蕴和情愫进行深入感知。其实,在诗歌解读的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更好地引领学生尝试进行角色的转换,就可以帮助学生收获完全不同的认知。
还以《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首诗的教学为例,诗人为了凸显环境的变化,这样自豪地描写:“撑起绿色的大伞,小兔再也不怕天上的老雕;在茂密的树丛中,小猴开心得又蹦又跳。”但如果仅仅从读者的第三视角出发,学生对于诗歌中情趣的感知就会受到较大的限制。而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尝试引领学生进行角色的转换,让学生将自己当成诗歌中的小兔、小猴,并从它们的角度进行感知:“你为什么不再害怕天上的老雕了?你为什么会又蹦又跳地如此开心呢?”这样,让学生在思维意识的认知过程中,更好地将思维浸润在诗歌内蕴之中。学生们纷纷从小猴与小兔的角度,对自己生活的环境情不自禁地进行了夸赞,更好地感受到植树造林的好处。
上述案例中,教师借助角色的转换,让每个学生都能凭借教材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让学生的身心沉浸在丰富的情感世界之中,为诗歌的课堂教学增添了无穷的认知活力。
很多经典的儿童诗歌,源自于儿童歌曲的歌词。这些歌词不仅有着丰富的价值体验,同时也非常适合吟唱。这样的过程可以让学生深入感知儿童诗歌独有的音乐感,同时也可以让诗歌中最灵动、最美丽的语言镌刻在学生的内在意识之中,丰富学生内在的语言积累。
如《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儿童诗,其实就是著名词作家所写的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在教学中,在学生深入理解大意、体悟情感的基础上,教师可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诗歌的吟唱之中,让学生在吟诵中感受语言独特的认知魅力。随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了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将原本就充满音乐感的诗作浸润在优美的旋律之中,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儿童诗歌独有的认知魅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着吟诵和歌唱,借助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了丰富可感的情境,调动了学生内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表演过程中感知了诗韵,积累了丰富的语言,为每个学生内在语言的增值奠定了基础。
不同的文体,作者在遣词造句,尤其是遴选句式结构时,都有着完全不同的考量,即便是语段之间的内在关联,也都会彰显出完全迥异的特点。这种内在的关联点就成为了诗歌中独特的韵律之美,教师可以从学生原始的认知经验和认知需要出发,为学生提炼出鲜明的表达结构,并组织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模仿与实践。
如王宜振老师的经典童诗《秋天》就大量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秋天独特的美景和丰收景象描绘得活灵活现。在他的笔下,玉米、高粱好像都有了生命,为此教师引领学生回到现实生活中进行追问:“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农作物也是在秋天成熟的?”在学生联想补充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模仿诗歌中诗人的写法,给予这些农作物鲜活的生命,让学生尝试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进行实践练笔,在实践模仿的过程中,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紧扣诗歌的言语形式和作者的写作策略,让学生在仿说诗歌的过程中促进了言语能力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核心能力的不断生长。
阅读教学对儿童诗歌的关注,就需要在诵读、仿照、实践的过程中,让学生全方位感知儿童诗的内在特点,让学生在感知历练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