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探究

2018-01-24 11:40胡健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3期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高校

胡健

摘 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不仅加强学生的审美能力等,其趣味性也被学生乐于接受,探究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能更好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有着一定的基础,探索融合途径有利于理论知识的拓展、负性情感的宣泄以及个体人格的完善。

关键词:高校 公共艺术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融合

一、融合的基础

公共艺术教育是对非专业人群通过艺术的形式提升艺术修养、培养审美能力、挖掘大脑潜力和创造力、完善人格的一种教育手段;肖汉仕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基础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教育目标的统一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针对的是非专业人群,其教育目标不是让个体艺术专业技能达到平均水准之上,而是希望通过各种各样的艺术课程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不断完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采取多种多样的教育手段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让个体积极向上,促进人格的完善。无论哪种教育的最终目标都是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我的幸福感、积极面对生活。

(二)教育原则的统一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立脚点都是为了人才培养,教育原则都是以人为本,注重个体的发展。目前各高校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来看,包括了绘画、雕塑、书法、摄影、建筑艺术、民间艺术、影视艺术、设计艺术、舞台艺术、音乐、舞蹈等各个艺术门类[1],学生可根据情况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或者有基础的艺术课程,不能一概而论。老师在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中也应根据学生的程度讲授深浅不一的内容,因材施教。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每个学生的心理状况千差万别,个体发展的需要不一致。以人为本除了考虑个体的差异性外,还要相信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学生才会依靠自己的力量,不断地发展自我,最终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情感培养的统一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教导学生通过艺术课程的学习,在体验过程中抒发自己的情感,从而达到学生情感培养的目标。学生在音乐、舞蹈、绘画等接受程度比较高的公共艺术教育形式中,一方面学习了艺术技能,更重要的是让个体的情绪波动通过艺术形式得到缓解,愉悦心身建立积极乐观的情绪。心理健康教育更是针对学生出现的情绪问题,采取不同的心理调节手段,让个体不良情绪得到宣泄,从而建立稳定、积极乐观的正确情绪表达方式。无论哪种教育其情感培养的目标均为树立学生积极乐观的情绪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成人。

(四)意志锻炼的统一

任何公共艺术教育形式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遭受到困难和挫败感,尤其是对从未接触过相关课程的学生而言,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学生付出更多的努力。其次公共艺术教育很大程度上并不仅依靠课堂教学时间,还需要个体在课外利用闲暇时间勤加练习,这很培养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學生怎样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克服内心的懒惰,去面对学习过程中的困难,都是锻炼学生意志过程的一种体验。心理健康教育为了加强学生的抗压能力和耐挫能力,希望个体能有克服困难面对生活不如意的勇气和能力,这能勇气和能力的培养就是学生意志力的锻炼。不同的是公共艺术教育是在潜移默化的无意识中完成意志锻炼的目标,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在有意识状态下进行。

二、融合的途径

(一)课堂教学设计的融合

高校学生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课堂教学是主体部分,因此两者的融合必须将课堂教学时间充分利用起来,重点是课堂教学设计的融合。课堂教学设计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的融合,二是教学过程的融合。

教学内容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学上可运用公共艺术教育的形式,比如音乐、情景剧的表演等。如在对学生进行情绪及情绪调节章节的教学上,可以有针对性地告知学生情绪紧张焦虑时可以倾听轻音乐进行放松、情绪抑郁时可以倾听摇滚来激发自己情绪的积极性方面等。面对学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可以采用情景剧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表演展现出来,有针对性的进行讨论和调节。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利用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手段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增强艺术修养。如在舞蹈的教学中可以利用“镜中自我”的认知方式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更加注意自我形象的展示;绘画中利用投射测验的理论知识让学生自我修正作品中的不如意从而潜意识缓解个体内心的心理问题等。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公共艺术教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都需强调自我体验,不是旁观或者评判,而是让学生主动参与、自我感觉,这样个体才有可能接触自己的真实内心,将问题得到解决。

(二)隐性课程设计的融合

高校的课程设计把课堂教学成为显性课程,课堂外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则称为隐性课程。隐性课程相对于显性课程的教学而言,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正式的课堂时间,主要是利用学生的闲暇时间去开展学生的教育,有些学者也把它称为“第二课堂”。大学学生自主性加强、闲暇时间变多,怎么利用好隐性课程也变得很关键。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设计的融合更多的是体现在校园文化活动的氛围塑造上。

首先隐性课程设计应该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它利用的是学生的闲暇时间,只有学生感兴趣才愿意主动地参与进来。其次隐性课程两者的融合应把心理健康学生活动和公共艺术教育形式结合起来。比方说通过心理健康节辩论赛的方式,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越辩越明,学生理解更深刻,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演讲技能。再次应根据学生特色设置相关活动。比方说学生中绘画比较多的可以采用心理宣泄漫画的形式,帮助学生缓解不良情绪、开怀大笑;摄影比较多的可以通过微笑墙的征集,通过学生笑容感染大家,达到建立积极情绪的目标等。隐性课程的设计决定了学生的参与度、活动的推广度、活动目标的达成性等,只有隐性课程设计得好,才能让这些校园文化活动继续推行下去,从而达到氛围塑造的目标。

(三)心理治疗干预的融合

研究表明,艺术教育对心理治疗均有着促进作用,有些甚至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比如音乐治疗、情境剧等,还有一些则是艺术教育演变而成,比如沙盘治疗、图画测验等。当前的心理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和心理咨询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心理咨询更占主导性。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参与到心理治疗过程中可以让来访者放松、缓解紧张情绪,个体在艺术的参与过程中消极情绪得到宣泄、积极情感和意志得到了培养;咨询师通过艺术手段可以了解来访者的心理状况,评估学生的心理问题程度,缓解学生心理问题。

三、融合的意义

(一)有利于理论知识的拓展

无论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原本都有着自己的理论系统,在专业的教学上差异性很大,因此两者的融合相对而言困难度比较大。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很好的融合基础,在实践过程中也有过一些尝试,只是没有上升到一定的理论深度。在高校学生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如果两者能够得到很好的融合,无疑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都是一种丰富和开发。这种丰富和开发并不是闭门造车,它有着一定的实践基础,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因此两者融合开拓了新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其成果有利于两种教育理论知识的拓展。

(二)有利于负性情感的宣泄

学生的情感处理对个体的心理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如果情绪稳定、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可能性就少。高校学生正处于情绪多变且自控性不强的青春期,教导学生处理好负性情感能很好地避免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在公共艺术教育中,高校学生面对学习中的困难会产生畏难、沮丧、丢失成就感等负面情绪,如果不及时缓解,学生很容易放弃该课程的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则可以很好地介入,艺术专业老师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课程设计可以及时处理潜在威胁,帮助学生学有所成。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讲授觉得枯燥无味,兴趣度不高,接收知识没有效果,教师的教学目标很难达到。如在情绪章节的教学中运用公共艺术教育的形式如绘画、音乐、情景剧表演等,学生的兴趣性大增,寓教于乐中达成了教育目标。不仅课堂教学的娱乐性得到了增强,学生的负面情感在自我体验中也不知不觉得到了处理。两者之间的融合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有利于个体人格的完善

无论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课程的设计中,其最终目标都是完成人才培养,培养身心健康、懂知识会运用、对社会有利的人才。个体只有身心健康,懂得适应环境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个体必须学会理性地看待周围生活事件的发生。首先要会发现美、让生活的美好围绕自身,其次要能理智对待不良事件、营造积极情绪,个体的自我幸福感和認同感才会增强,这都需要个体人格的完善。公共艺术教育可以提升个体的审美观,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个体认识自我,两者的结合通过艺术的形式加强自我的艺术修养,提升知情意的处理水平,朝着更好的理想自我前进。

参考文献

[1]陈又林.公共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探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5):118-120.

猜你喜欢
公共艺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高校
2010—2014年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现状剖析
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背景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独特价值研究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