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跨企业职教中心改革新动向及其启示

2018-01-24 01:29鄂甜
职业教育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职业教育德国

鄂甜

摘要:德国跨企业职教中心是区域共享型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场所,是企业实践教学的重要补充路径,为德国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保障。近年来,德国政府高度重视跨企业职教中心的转型升级,跨企业职教中心不仅成为多样化的学习群体获得技术技能的教育教学平台,还成为数字化技术的智慧型学习工场,以及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智库与创新试验平台。德国跨企业职教中心的改革发展,为我国建设共享技术技能实训基地、探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提供了参考借鉴。

关键词:德国;跨企业职教中心;职业教育;共享实训基地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8)11-0081-07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十三五期间,支持一批中高等职业学校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共享技术技能实训设施。”《国务院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也明确指出,要“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逐步形成覆盖全国的技能实训和创业实训网络”“以公共实训机构、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和行业企业为主要载体,构建资源充足、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载体多元、方式科学的培训组织实施体系”。因此,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使其服务于产业技术的升级发展以及终身学习背景下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德国跨企业职教中心(überbetriebliche Berufsbildungsst tten,简称BS),是区域共享型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场所,是企业实践教学的重要补充路径,为德国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保障[1]。近年来,德国政府更加重视BS的建设,提出一系列促进BS升级发展的新政策。本文梳理BS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重点探究近年来BS面临的重要使命与改革发展的新动向,以期为我国建设共享技术技能实训基地、探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提供借鉴参考。

一、BS的历史溯源

BS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手工业的补充工厂(Ergnzungswerksttten),它们为部分缺少实践条件的手工业学徒培养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20世纪初建筑行业教学工地以及后来教育改革家凯兴斯泰纳(Kerschensteiner)推行的劳动和生产学校(Arbeits- und Produktionsschulen)都是基于补充实践教学的目的,也是BS最初建立的理念与实践的雏形[2]。

到了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跨企业学徒指导(überbetrieblichen Lehrlingsunterweisung,简称LU)的概念,但此时跨企业学徒指导还未真正纳入到正规的職业教育体系之中[3]。1970年联邦政府发布《职业教育行动计划》,提出要通过建设BS完善双元职业教育制度,减少由地区、行业条件或企业规模等差异造成的职业教育质量上的差异,从而使学习者接受更加公平的职业教育[4]。1973年,联邦政府提出以重点项目的形式系统建立BS协同发展网络。1975年,德国已建立具有50 000个学习车间的跨企业职教中心网络。1978年联邦—州委员会(Bund-Lünder-Kommission)决定在BS增加77 100个教育培训岗位[5]。1979年德国联邦职教研究所(Bundesinstitut für Berufsbildung,简称BIBB)主要委员会发布了BS教育培训的标准目录,内容涵盖概念、措施载体和实施三个层面,旨在为跨企业职业教育提供科学的质量标准。

目前,全联邦范围已有约1 000家BS,超过高校数量的两倍[6]。BS作为职业教育的补充扩展平台,提供足够数量的教育培训岗位,为德国职业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7]。

二、服务目标群体多样化

近年来,伴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发展,以及劳动力市场与教育领域的结构性变化,BS的教育目标群体和服务内容进一步扩展演化[8],BS在德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显得日益重要。

(一)跨企业学徒指导

中小企业一般专业化程度较高,而专业化程度越高的企业越难按照职业教育条例(Ausbildungsordnung)中的职业规格(Berufsbider)要求,实现全面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任务。举例来说,随着电动能源技术的发展,汽车相关职业的新条例都对新能源相关的学习内容作了补充。但目前只有少量企业在生产电动能源汽车,而大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不具备开展关于新能源汽车教育培训的基本条件。因此,为企业,特别是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中小企业,实施跨企业学徒指导,传授职业规格相关的能力,使学徒系统获得与职业实践高度相关的能力,是BS的关键任务[9]。

BS开展学徒指导的法律依据是联邦统一的职业教育条例。在各类职业的职业教育条例以及行业协会与教育企业签订的合同协议中,对学徒在BS接受跨企业学徒指导的学习学时都有明确的规定。不同的教育职业(Ausbildungsberuf)跨企业学徒指导的学习时间不同。一般而言,学徒平均每学年需要接受约4.3周的跨企业学徒指导。建筑行业阶梯式教育的跨企业学徒指导时间明显高于其他职业,通常为14至17周。大部分跨企业学徒指导实行寄宿制,学徒可在BS完成一段时间的交替式学习(Tagespendelbereich)[10]。BS与教育企业和职业学校之间始终保持密切联系,以保证学徒在三个地点所学内容同步,进而共同保障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11]。

(二)师傅准备课程(Meistervorbereitungslehrgnge)

“师傅”称号是德国手工业高质量的重要标志,拥有“师傅”资格表明具备了相关专业、商业管理和教育学知识,能够独立经营企业或担任领导岗位,或具备培训学徒的能力。这也是德国“师傅”资格享有很高声誉的原因。BS的一项重要服务内容是为师傅考试提供高质量的师傅准备课程,为学员今后获得师傅资格提供重要保障。

师傅考试包括专业和跨专业两大部分内容:专业部分包括专业实践和专业理论内容;跨专业部分也包括两部分,一是培训师资格相关的职业教育学和工作教育学知识,二是企业管理、商业和法律。因此,BS提供的师傅准备课程一般包括专业实践和理论、经济和法律以及职业和工作教育学(Berufs-und Arbeitspdagogik)等课程。通过全部课程学习和考试后,学员将获得师傅证书(Meisterbrief)。

(三)进修教育和继续教育(Fort- und Weiterbildung)

对社会人员提供进修教育和继续教育,也是BS的一项重要任务。BS开展进修与继续教育的目的是使学习者获得职业行动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世界[12]。

在德国,进修教育(Fortbildung)和继续教育(Weiterbildung)有着严格的区分,它们是继续接受职业培训的两个不同类型。进修教育侧重于获得与学员所在企业工作直接相关的具体技能,是有针对性地获得与即将到来的工作任务相关的更高等级的能力。进修教育的费用一般由学员所在企业的雇主承担。继续教育不一定与企业工作直接相关,主要用于学员扩展自身的职业资格能力。继续教育不必追求企业的利益目标,雇主也不必承担相关费用。进修教育也可以理解为继续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

(四)其他培训任务

BS的另一项重要服务内容是开展职业生涯定向教育。2014年11月18日,联邦教育与研究部(Bundesministerium für Bildung und Forschung,简称BMBF)发布了一项《在跨企业和类似的职业教育中心促进职业生涯定向教育的准则》①Richtlinien für die Fürderung der Berufsorientierung in überbetrieblichen und vergleichbaren Berufsbildungssttten(以下简称准则),提出要通过开展早期的行动导向的职业生涯定向教育引导学生在做职业选择前发现自身天资能力和职业兴趣倾向,从而改善职业教育的学生毕业率,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根据准则,BMBF对BS给予财政支持,每名参加职业生涯定向教育的学生补贴额度是450欧元[13]。此外,BS的任务还包括对失业人员开展的职业资格培训;为未获得毕业证书的普通中学毕业生提供职业准备教育,为其今后接受职业教育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为没有接受过足够教育的难民成功融入德国提供的具体的职业生涯定向教育和职业准备教育;为来自国外的企业培训专业技术工人,支持外国企业在德发展;对大学辍学者、职业回归的妇女提供的技术技能培训等。

在现如今的BS中,跨企业学徒指导已不再是BS的核心任务,其教育学时在总教育学时的占比仅为35.8%(见表1),而超过一半的教育学时用于提供师傅准备、继续教育以及其他学员培训。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发展,BS的教育目标群体还将进一步扩大。灵活应对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需求,為多样化的目标群体提供丰富、高质量的教育服务,是BS存在和发展的核心意义与使命。

三、服务功能转型升级

除了BS服务对象在多样化发展以外,BS的服务功能也在转型升级。近年来,联邦政府高度重视BS的转型发展,并重点在以下两个方面提供资金保障和政策支持。

(一)转型成为能力中心(Kompetenzzentren)

1.背景意义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产品市场的国际化,企业技术研发创新周期越来越短,市场对个性化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创新压力,其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就是要不断技术创新。但是,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小企业有其先天不足。德国手工业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表明,规模小、组织结构不清晰的企业很难实现核心技术的系统创新,通常规模少于20人的企业要想实现产品创新和流程创新,更多地需要依赖企业外部的技术咨询服务[14]。BS作为公共职业教育机构,始终致力于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优质、便捷的教育服务,在企业学徒教育、员工继续教育和进修培训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优选部分高绩效的BS,使其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

德国联邦政府从上世纪90年代末起就开始鼓励BS的转型发展,支持BS转型升级为能力中心,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1999年,由BMBF和联邦经济和能源部(Bundesministeriums für Wirtschaft und Energie,简称BMWi)共同发起倡议《鼓励跨企业职教中心和技术转化中心转型成为能力中心》。2001年,BMBF发布《跨企业职教中心促进方案》,提出要转变BS的功能和任务,将BS转变成能力中心,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运营需求,成为客户需求导向的创新服务中心。能力中心要发挥先锋和示范作用,通过其动态更新和创新行为,促进跨企业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2009年6月24日,BMBF与BMWi联合发布《促进跨企业职教中心发展成为能力中心的共同指导原则》(简称《共同指导原则》),提出BMWi和BMBF要共同推动BS进一步发展成为能力中心。BMBF主要负责BS中职业教育相关的改革任务;BMWi主要负责BS中进修和继续教育、资格认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改革。

21世纪初以来,联邦政府一直在推动BS转型发展。目前在德国,已经建成34个不同专业领域的能力中心[15]。

2.任务要求

与BS相比,能力中心具有两大核心任务:一是坚持以客户为导向,服务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信息和咨询建议,支持技术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在企业实践中转化。提供有关新技术和流程的知识,包括其生产应用和市场营销。二是成为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研发的先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是依据融入新技术的企业生产过程制定的教育教学方案[16]。

基于以上使命任务,能力中心必须与其他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包括与企业、高校、职业教育研究机构、技术研究机构和技术带头人之间密切合作,定期开展沟通交流,获得技术方面的最细资讯,并使新技术的创新及转化过程变得更加有效。此外,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能力中心协同发展网络,保证新技术、新工艺发展动态在全国范围内传播。例如,BIBB正在推进“电动汽车培训网络(Netzwerk Qualifizierung Elektromobilitt,简称NQUE)”项目,能力中心与亚琛工业大学和英戈尔施塔特工大一起,调研职业教育和学术教育领域的电动汽车相关资质的培训案例,确定关于最新技术的教育实践范例,并在相关网站展示,促进全国电动汽车专业的协同发展[17]。

3.财政支持

《共同指导原则》明确规定了联邦、各州和主管部门三个层级对能力中心的财政支持份额比例。联邦政府对能力中心的资金支持最多,占比50%,经济薄弱地区可适度提高到65%;各州财政资金投入至少占比15%,经济薄弱地区可适度降低到10%;能力中心的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的资金投入至少为25%,经济薄弱地区至少为10%[18]。

自2008年以来,德国联邦政府为建设能力中心总共投入资金4 584万欧元,其中由BMBF提供了近1 239万欧元,BMWi投入资金3 345萬欧元。(具体见表2)

综上,BS到能力中心的发展过程,实现了BS从传统职教中心向需求导向服务机构的转型发展。能力中心依据其最新技术设备、信息,为中小企业提供创新研发物力和智力支持,制定创新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从多维度推动中小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二)推进数字化建设

1.背景意义

数字化正在改变着我们的工作世界,未来的假牙都将用3D打印技术制成,建筑工地开始使用无人机进行检查。因此,数字化必将改变未来的职业和职业资格要求,培养未来的技术工人必须要其学会应用数字化技术。但是由于这些新技术大部分尚未在企业生产流程中应用,特别是对于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中小型企业来说,更是难以实现将数字技术与工作流程的全面整合。因此,为中小型企业的学徒和员工提供数字化技术教育与培训成为BS的重要使命。

2.任务要求

BS要成为专业技术人员学习数字化技术的重要场所,将数字化技术创新融入教育培训之中,必须要在技术装备、教育教学理念方法等方面发生根本性转变。2015年12月30日,BMBF在“职业教育4.0”的改革框架下启动“跨企业职教中心和能力中心数字化项目”(以下简称数字化项目),项目截至2019年9月30日,旨在通过建设BS的数字化装备,开展数字化教学试点项目,使学习者获得面向未来的数字化能力。项目资金主要用于两个资助主线(F?觟rderlinien):

一是建设BS的数字化装备。提升职业教育的数字化水平,需要良好的数字化装备作为支撑条件。BMBF计划将BS数字化项目中财政拨款的90%以上都用于购买数字化装备。BIBB和各行业技术专家共同创建设备目录清单,且每年都要调整更新。所有符合条件的数字化设备都被列入到设备目录清单中供全国的BS提出申请。设备目录清单包括从平板电脑到电脑控制的木材切割系统,从挤奶机器人到用于汽车故障的远程诊断软件,从数码相机到物业服务的远程控制设备等各种数字化设备。到目前为止,通过该BS数字化项目,已有超过13 000个数字化设备在德国BS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是开展数字化教学改革试点项目,设计研发创新化职业教育方案(innovative Ausbildungskonzepte)。德国共开展了8个试点项目(见下页表3)[19]。项目团队通过调研数字化对职业活动领域的影响以及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格要求变化,提出未来数字化对教育培训的要求,再尝试将数字化的职业工作流程融入到课程中,设计创新化的职业教育方案,并在实践中进行测试和推广。目前,德国已经开发并推广了基于电子和信息技术专业领域新资质要求的学习方案[20]。

3.财政支持

BMBF计划对BS数字化项目提供8 400万欧元的财政拨款。2016年BMBF对数字化项目投入财政资金1 092万欧元,占BMBF当年对BS和能力中心总投入资金的19.5%;2017年BMBF对数字化项目投入2 794万欧元,占BMBF当年对BS和能力中心总投入资金的38.8%。2017年的投入是2016年投入的2.5倍,同时,项目资金的90%以上都用于资助主线——数字化装备建设(见表4)。可以看出,德国政府非常重视BS和能力中心的数字化建设,数字化建设逐渐成为BS和能力中心建设和发展的重点,而BS和能力中心的装备建设又是数字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四、对我国建设共享实训基地的启示

与德国BS相比,我国共享实训基地建设才刚刚起步。我国未来的共享实训基地建设应学习借鉴德国BS建设的新模式,从满足劳动者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需求以及未来产业技术升级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出发,建设共享技术技能实训基地,使其助力于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现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

(一)扩大服务对象

在终身学习背景下,共享实训基地除了成为学生学习技术技能的重要工场、为院校开展实践教育提供支持和补充以外,服务对象应更加多元,最大程度发挥实训基地的使用效益,提高其社会服务能力。共享实训基地应承担起职业院校师资的技术技能培训、企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社会失业人员培训、中小学生的职业生涯定向教育、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的技能培训、外来务工人员培训、社会人员的技能鉴定等任务,并针对不同的培养对象,设计制定不同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方案,最终提供不同类型的技能鉴定证书。

(二)升级服务功能

学习德国BS转型升级的新思路,多维度建设共享实训基地。第一,将共享实训基地升级发展成为中小企业的科研成果转化试验基地和新型智库,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技术创新的咨询建议和研发平台,把共享实训基地打造成院校、企业交流合作的平台和枢纽,为未来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开辟一条新的路径。第二,将共享实训基地建设成为未来数字化技术的“智慧学习工场”,提升专业技术人才的数字化能力与素养,包括数据分析、3D打印技术等,使学习者具备面向未来的职业能力。第三,将共享实训基地建设成为新技术的课程教学研发中心,基于未来产业升级新技术对职业活动领域的影响以及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格要求变化,设计基于新技术生产流程的职业教育课程和教学设计方案。

(三)提高服务能力

德国BS和升级后的能力中心,无论其实训设备、环境等硬件条件,还是技术、课程、师资、服务等软实力,都代表了地区职业教育的最高水平,代表了技术创新发展的最前沿。联邦经济和能源部国务秘书巴克(Baake)曾说:“德国BS的技术水平始终高于全国职业教育平均水平,它将最先进的技术融入到教育培训中,有助于提高国家的核心竞争力”[21]。

我国未来的共享实训基地建设,除了要为多元化的目标群体提供开放的客户需求导向的教育与服务以外,还应从以下三个着力点提升其服务能力:第一,建设现代化装备。我国应学习借鉴德国BS的建设经验,为共享实训基地建设配备最先进的技术装备,提供最优质的实训环境。第二,提升师资水平。德国BS本身拥有高素质的教育培训人员,可以满足不同群体的学徒教育和学员培训的要求。目前,我国大部分共享实训基地自身缺乏掌握新技术、现代教育理念的“双师”素质教师。随着我国共享实训基地服务对象的扩大和服务功能的升级,师資问题必将成为制约共享功能发挥的一大瓶颈。未来的共享实训基地建设,必须引进和培养掌握新技术、拥有先进课程理念和课程开发能力的“双师”素质教师。第三,建立协同发展网络。依托区域产业、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多方资源,优势互补、共赢互促,加强新技术的创新研发和培训推广,实现实训基地的协同创新,提高实训基地建设质量,将实训基地建设成为技术技能学习工场和技术创新中心。

(四)健全投入体系

健全的资金投入体系是建设高端、现代化BS的根本保障。德国联邦政府、州政府和行业协会是BS建设经费的主要承担者,国家政策法规明确规定了联邦政府、州政府和行业协会三个层级对BS和能力中心财政投入的份额比例。同时,联邦政府与职业教育和培训相关的两个部门对BS的职责也有明确分工。据统计,从2009年起,德国联邦政府对BS和能力中心的总体财政投入共6.28亿欧元,其中BMBF对职业教育领域的专项投入3.8亿欧元,BMWi对进修教育和继续教育、技术创新等的投入2.48亿欧元。联邦政府平均每年对BS和能力中心的财政投入为6 983万欧元[22]。我国未来的共享实训基地建设,应健全完善资金投入体系,明确国家、地区和院校三个层级对共享实训基地的职责权利以及相关的资金投入份额,建立长期稳定的投入机制,加大各方的资金投入力度,从根本上解决公共实训基地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此外,还应对共享实训基地投入的装备设施实施目录清单管理,政府组织专家制定新技术的设备目录清单,及时向社会公开并实行动态调整,提高共享实训基地装备投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注释:

①类似的职业教育中心,指的是在实践教学方面具有相关经验的教育机构也可成为职业生涯引导的责任人或合作伙伴,也包括为不同的缺陷或残疾青年提供综合化初步培训的职业教育中心。

参考文献:

[1][6][11][18]berbetriebliche Berufsbildungsstaetten-Starke Partner der Wirtschaft[R].BMBF,2016:3-8.

[2][3]Esser F,Twardy M.Stellung und Aufgabe der überbetrieblichen Berufsbildung in einem zukunftsorientierten Bildungs-und Qualifizierungskonzept des Handwerks[M].Bielefeld:Wbv Media Verlag,2000:77-100.

[4]Kath F.überbetriebliche Berufsbildungssttten[J].Ausbilder-Handbuch,1995(12):6-7.

[5][10]Kielwein K.30 Jahre Planung und F?觟rderung überbetrieblicher Berufsbildungssttten[M].Bielefeld:Wbv Media Verlag,2005:25-31.

[7]Autsch B,Kath F.Weiterentwicklung der überbetrieblichen Berufsbildungssttten zu Kompetenzzentren[J].Ausbilder-Handbuch,2000(1):41.

[8]Ahrens D.überbetriebliche Bildungssttten auf dem Weg zu multi-funktionalen Lernorten[M].Opladen und Farmington Hills:Verlag Barbara Budrich,2010:87.

[9][12]FRANKE D.Die Rolle der überbetrieblichen Bildungs-und Technologiezentren[A].In: Bizer K./Thom J.Fachkrftesicherung im Handwerk.G?觟ttinger Handwerkswirtschaftliche Studien[C].Duderstadt:Mecke-Druck Verlag, 2013:165-205.

[13]Richtlinien für die Fürderung der Berufsorientierung in überbetrieblichen und vergleichbaren Berufsbildungssttten (Berufsorientierungsprogramm des BMBF-BOP)[R].BMBF,2014:6.

[14]Neue Anstze des Wissens- und Technologie-Transfers[EB/OL].(2008-03-05)[2018-04-03].http://zdh.wikidot.com/system:neue-ansaetze-des-wissens-und-technologie-transfers.

[15]K?觟hlmann-Eckel,Christiane.Vielfltige Zielgruppen–ein Lernort[J].BWP,2015(1):18-21.

[16]Internetversion des BIBB-Datenreports zum Berufsbildungsbericht 2013-Informationen und Analysen zur Entwicklung der beruflichen Bildung[R].Bundesinstitut für Berufsbildung,2013.

[17]Datenreport zum Berufsbildungsbericht 2017[R]. BIBB,2017:305.

[19]Fachkraefte für die Arbeitswelt von Morgen[R].BMBF,2017:7.

[20]Richtlinien zur F?觟rderung von Digitalisierung in überbetrieblichen Berufsbildungssttten (BS) und Kompetenzzentren (Sonderprogramm BS-Digitalisierung). [EB/OL].(2015-12-30)[2018-05-01].https://www.bmbf.de/foerderungen/bekanntmachung-1122.html.

[21]berbetriebliche Lehrlingsunterweisung im Handwerk wird mit rund 47 Millionen Euro in 2017 gef?觟rdert[EB/OL].(2017-03-23)[2018-04-11].https://www.foraus.de/html/foraus_4739.php.

[22]Berufsbildungsbericht 2017[R].BMBF,2017:117.

(責任编辑:杨在良)

Abstract: German inter-enterprise vocational education center is regional sharing workshops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t is an important supplementary path for practical education in the enterprise. It provide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high-quality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Germany. In recent years, the German government ha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Inter-enterprise vocational education center. It has not only become a moder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platform for diverse groups, learning workshop for digital technology,but also become a think tank and innovation testing platform f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he German inter-enterprise vocational education center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not onl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hared technical skills training base, but in the exploration of new modes of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Key words: Inter-enterprise vocational education center;vocational education; shared training base

猜你喜欢
职业教育德国
“梦梦”“娇庆”德国行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新中国科技60年(3)
无情的应试教育
开始敲门
可怕的过山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