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高技能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2018-01-24 01:29李馨璐蓝欣
职业教育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京津冀天津协同

李馨璐 蓝欣

2015年,中共中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纲要》要求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构建世界领先、高端、前沿的现代产业体系。那么,这种现代产业体系对职业教育有何需求,对高技能人才有何新的要求,职业教育应如何改革创新,才能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这是职业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为此,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主办了以“京津冀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高技能人才培养”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会议于2018年10月19日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召开。来自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天津市政府相关研究机构、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等国内著名研究机构、高校及政府部门的职业教育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分享了他们的观点与研究成果。本次会议的媒体支持为中国人民大学书报中心《职业技术教育》和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会议分开幕式、第一阶段主旨报告和第二阶段主旨报告三部分,分别由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科技产业处副处长、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学英教授,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邢辉教授,人大书报中心教育学学科执行主编谭旭主持。来自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等高校的200余名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本次会议。

在开幕式阶段,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阎兵教授代表学校领导班子致欢迎辞。他在致辞中指出,天津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区,如何充分发挥天津职业教育优势,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服务,是职业教育未来发展必须积极面对的新课题。我们应该按照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要求,加强天津与京冀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进载体共建、联合攻关、成果分享,为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更好地服务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专职副主席张博颖研究员代表社联对本届学术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他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我校在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和推进“五个现代化天津”建设等方面做出的贡献,鼓励广大社科工作者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本次学术年会为平台,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多做贡献。

在第一阶段的主旨报告中,三位专家研讨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意图与目标任务,为我们明确了今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

著名经济学家、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央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刘秉镰教授发言题目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天津的机遇》。他指出,天津在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中具有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是天津是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第二大城市,发展基础较好;二是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天津自贸区等战略建设为天津发展提供多重政策红利;三是京津冀协同创新推动天津向创新驱动转型。他认为京津冀地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创新发展要以建立区域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预测平台、共建“京津冀一体化”人力资源需求信息共用共享平台、建设“京津冀一体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区域性平台、共育“京津冀一体化”现代服务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共建“京津冀一体化”现代产业发展国际交流平台为举措,着力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与现代服务业”对话机制、“京津冀一体化现代服务业”区域项目协同创新机制、“京津冀一体化现代服务业”科学研究区域共研机制和“京津冀一体化现代服务业”校企合作区域联动机制。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傅利平教授的发言题目是《天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产业选择研究》。她从非首都功能疏解背景下天津的产业承载、京津冀区域产业关联与产业分类和天津承接产业的选择策略几个方面,介绍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关情况。她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天津定位是“一基地三区”,即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示范区;天津将从北京重点承接六类机构,即总部企业、教育医疗机构和科研院所、国际航运、金融机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以帮助北京疏解高消耗产业、区域性物流基地、及部分教育、医疗、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的非首都功能。天津承接产业的选择策略就是利用市场的“无形之手”、开拓区域外的市场、选择产业内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企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以及优化产业链在京津两地的合理布局。

天津市委研究室有关领导以详实的数据,具体分析了京津冀地区人口、产业、就业等方面的现状、问题与未来发展趋势。在人口方面,当前京津冀地区是我国人力资源相对富集的地区之一,但存在人力资源分布失衡等问题,未来发展空间分布将趋于优化,自由流动更加顺畅,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在产业现状方面,京津冀地区经济相对发达、经济增长进入中高速、服务业增加值持续大幅增长,未来产业发展更加紧密高端化、产业分布也将不断优化。在就业方面,京津冀地区以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和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为主,就业结构差别较大。他提出,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性和技能型人才培养要与产业服务化、高新化、智能化、生态化、集群化、一体化相适应的新要求。

在第二阶段的主旨报告中,三位长期从事职业教育研究的学者从教育视角分享了他们对于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主张。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与继续教育研究所所长孙诚认为,智能时代的发展,使流程化、逻辑化、规律化的工作不断更新、淘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将是教育发展的突破口。将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工作,从单纯的人才培养定位,转变为人才服务发展功能导向定位,构建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发展格局、强化企业重要主体作用、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促进产教供需双向对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提出深化校企结合模式包括:一允许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依法参与办学,二深化“引企入教”,三开展生产性实习实训,四以企业为主体推进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五强化企业职工在岗教育培训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课程开发和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和社会声誉的意义和价值。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职业教育研究院研究员闫志利分析了京津冀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地缘、物缘、文缘和亲缘基础,梳理了三地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过程。他指出,三地职业教育资源分布存在极不平衡的现象,京津两地职业教育资源雄厚,但资源利用率不高,河北省人均职业教育资源虽少,但职业教育市场广阔,京津冀职业教育发展环境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在遵循目标同化、统筹兼顾、合作共赢、错位发展、重点突破五项原则的基础上,首先通过健全京津冀职业教育一体化市场机制,明确一体化主体,完善一体化制度,优化一体化环境,强化一体化动力,提升一体化效率;其次构建政策保障机制,促进京津冀职业教育一体化实现多元主体参与,来确保三地职业教育发展实现均衡投入,以推进京津冀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赵文平副教授分析了德国“工业4.0”对一线技术工人资格能力的新要求:察觉能力信息技术和生产技术知识、软件结构方面的知识、创建用户友好界面、共同开发软件的能力、拥有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的知识、能根据需求变化调整生产计划、进行系统优化和独立决策的能力、对复杂的机电一体化设备进行操作、维护和维修的能力、能准确读取和评价机器数据并对机器进行干预、具备通过互联网、数据表和知识论坛等手段获取知识的能力,提出复合型素质、数字化能力将成为未来高技能人才的重要素质。

此次学术研讨会以“京津冀”“现代产业体系”“高技能人才培养”为三个重要关键词,以“协同”作为联接三大主题的核心灵魂,内涵广泛,包含了空间协同、区域协同、主题协同、功能协同、机制协同等概念,具有极强的前瞻性。京津冀三地的学者们在会上达成共识——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核心理念,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能力。本次研讨会旨在为京津冀产业协同下的高端产业体系建构和匹配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建言献策,是一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学术研讨盛会。

(责任编辑:张学英)

猜你喜欢
京津冀天津协同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守护天津卫 “疫”线显担当
天津之旅
《天津之眼》
京津冀协同发展
天津宝成博物苑
协同软件市场的演进和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