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研究

2018-01-24 01:29王亚利李洪
职业教育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价值取向职业教育

王亚利 李洪

摘要: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发展职业教育,首先要理解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的价值内涵。职业教育内涵的变化导致职业教育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上面临着价值选择的困境。因此,针对当下智能化时代带来的变化和要求,宏观上,政府应构建一贯式信息学分系统和地方特色的智慧职业教育体系;中观上,职业院校和企业应着眼于微创新,深化产教融合;微观上,职业教育引导者可转变角色,提高自身定位,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8)11-0041-05

2013年德国政府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的“工业4.0”战略,拉开了智能化时代的序幕。随后,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相继出台文件紧张应对这场悄无声息的第四次工业革命。2015年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中国制造2025》《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计划》等文件,提升科技水平。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必将带来新一代产业技术的革新,只有深层探求职业教育在智能化时代的价值取向,才能进一步揭示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推进职业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

一、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主体界定与内涵分析

(一)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主体界定

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认为,可将价值取向主体进行不同等级的划分,该理论的核心是认定利益相关主体至少应满足合法性、影响力、紧急性三个维度中的一个。也就是说,三个维度都符合的为确定型利益相关者(Definitive Stakeholders)、符合任意两个的为预期型利益相关者(Expectant Stakeholders)、只符合一个的为潜在型利益相关者(Potential Stakeholders)[1],三者之间可随着外界条件变化而进行动态转化。我国学者刘晓根据此理论对高职院校利益相关者的属性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学生、教师、学校行政管理人员、用人单位、产学研合作单位、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为确定型利益相关者;家长、校友、捐赠者、社会公众、其他学校为预期型利益相关者;其研究中没有明确的潜在型利益相关者[2]。因此,笔者认为职业教育价值取向主体指的是确定型和预期型利益相关者,具体指政府、职业院校、行业企业、职业院校教师和学生以及企业员工。

(二)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价值的内涵分析

职业教育研究者南海教授认为,职业教育价值的本质是指职业教育价值客体与职业教育价值主体之间的一种需要的满足与被满足的关系[3]。职业教育价值在不同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内涵,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也将与以往有所不同。

1.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的内在价值

职业教育内在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职业教育作用于职业教育价值主体创造出的个体价值。在古代封建社会、近代工业化社会、现代信息化社会三个阶段中,职业教育内在价值主要体现在工作准备、转岗换位、提高学业成就、提升社会地位四个方面。结合智能化时代的工作过程去分工化、工作方式研究化、人才结构去分层化、技能操作高端化的特点[4],笔者认为职业教育内在价值取向还应丰富为终身学习价值和创业决策价值。

(1)终身学习价值。智能化时代的职业教育终身学习价值应促进个体的个性化和社会化。职业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终身学习价值体现在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管理体制等各个方面。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不仅能满足不同受教育者接受初级、中级、高级不同级别的职业教育,并且还致力于为社会上无业者、转岗等人员提供相应的就业指导培训。

(2)创业决策价值。智能化时代的教育形式呈现多元化特征,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应具备创业创新等通用能力。在各类生产体系中,人才之间的界限逐步融合,职业教育也在进行着由知识导向转变为知识与能力导向。职业以人为载体,个体只有具备创新的思维能力,才能在社会中立足,这样,社会上的各行各业才能稳步前进,智能化社会才能正常维持运转并得到长久发展。

2.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的外在价值

职业教育的外在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职业教育作用于职业教育价值主体创造出的社会价值。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是一个动态的有机整体,其外在价值包括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科技价值等,其中在智能化时代的大背景下变化最为明显的是科技价值。职业教育与科学技术之间具有互动性,职业教育可以对科学知识进行再生产,并且职业教育能够完善科学技术体系,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二、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价值选择困境

近年来,我国职业院校毕业生成为支撑中小企业发展、区域产业迈向中高端的生力军[5]。站在智能化时代即将到来的历史起点处,职业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德國物理学家哈肯(Hermann Haken)提出的协同理论指出,千差万别的自然系统或社会系统均存在着协同作用[6]。基于协同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笔者将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划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如图1所示)。在“高度集成式”的智能化生产体系下,职业教育价值取向主体在价值选择方面面临着不同方面的困境。

(一)宏观层面上职业教育价值选择困境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7]。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要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对于职业教育而言,意义非凡,同时也意味着职业教育应以更高占位、大胆创新。中央政府已经意识到智能化时代的变革对整个世界的改变,这一点值得肯定。但宏观层面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职业教育价值选择方面依然存在较多问题。

首先,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分属不同部门,“中央统筹,以省为主”的工作布局,使职业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限,不同部门会因为意见未得到有效沟通而出现各自为营的局面。其次,由于我国职业教育涉及范围广,各地区必然会出现发展不均衡的情况,而造成这些区域差异的原因又十分复杂。以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 W Schultz)为代表的教育经济学家认为,在应对各方面问题时,政府机构要比公民个人在社会事态做出适当反应方面,显得更为迟缓[8]。也就是说,应对职业教育中的各方面问题时,微观层面上职业教育价值主体的反应,要比宏观层面上职业教育价值主体的反应迅速得多。

(二)中观层面上职业教育价值选择困境

1.智能化时代职业院校职业教育价值选择困境

从人才培养的体制上看,现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专业与本专业社会发展趋势不相适应。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政策的实施,致使中高职衔接模式成为必然的改革趋势,以及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多数职业院校并没有依据当地发展态势合理地进行专业设置。

从学校结构上看,我国职业教育的优势并不突出。现代产业的迅猛发展使传统产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造成职业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依旧存在,职业院校如果不提前采取应对措施,那么“马太效应”就会愈演愈烈。

2.智能化时代行业企业职业教育价值选择困境

行业组织是指同质性产业组合成的结构体系,它为生产体系提供信息并服务于该结构体系。行业组织对职业教育具有传播信息的作用。目前,各行业组织、企业、职业院校、政府之间的信息资源得不到最大化利用,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有待提高。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具有功利性。合作企业属于用人单位的一部分,它们注重短期内产品盈利,而忽视教育所带来的长久效益。随着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企业中日益智能化的操作,对技术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升,有部分企业在尝试与职业院校达成合作关系。但从总体来看,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参与仅停留在表面,对职业教育的参与度与国外相比还远远不够。

(三)微观层面上职业教育价值选择困境

1.智能化时代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教育价值选择困境

智能化工厂中,需求更多的是能够操作智能机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但麦克思研究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一半以上的家长会让孩子读完高中后进入大学,而不是去职业院校。虽然许多家长和学生已经意识到智能化时代给周围带来的一系列差异,但总体而言学生报考职业院校的积极性并不高。

2.智能化时代学校教员职业教育价值选择困境

随着时代的进步,企业中的设备得到了更新,职业院校中的各类教师和管理人员以及企业员工也面临着各方面的挑战。职业院校中的教师和管理人员的角色,要由知识型转变为“双师型”,职业院校中教员的工作范围得到一定延伸,这使得职业院校教师难以适应工作环境的变化。同时,由于职业院校中教师学科类型不一,增大了职业院校对各类教师的管理和绩效评价的难度。

3.智能化时代企业员工职业教育价值选择困境

企业员工尤其是精通设备操作的员工们是企业运行的推动者。传统企业员工只需做好分内之事,如今,职业教育已经演变为一种“跨界”的教育类型。职业院校中各类教师、学生都需要掌握实操知识和技能,这将内在地要求企业员工走进职业院校,发挥所长。但是,企业员工具备实操能力而欠缺教育学知识和技能,容易导致“有货倒不出”的局面。

三、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建议

智能化时代下,中国社会已经出现一些表征职业教育价值增强的信号,但总体来说,其强度依旧不够。针对上述智能化时代下职业教育价值主体选择的各种困境,笔者从政府、校企、职业教育引导者三个层面,提出了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建议。

(一)政府层面

1.构建一贯式信息学分系统

一贯式是指着力构建中职到高职、高职到应用型本科、本科到硕士、硕士到博士的一套有序的学历资格培养认证体系。

信息学分系统是指同一职业的相关部门,经过商议决策后,制定出一套符合本专业的学分认证系统。通过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化平台,使社会中处于任何阶段的人员都能够随时随地自修本专业的学分。学分设有A、B、C、D等依次递进的阶段,每一级的过渡设有相应的阶段性测评。这些都可以通过信息化的平台得以实现。

图2描绘了信息学分等级模式。一是以中间资格证书等级为主线,最低级为A级资格,依次往上,等级便会越高,根据各个职业的不同,其相应的资格证书等级也是不同的。二是与学历证书对应,资格证书的考核同评定与国民教育体系相对应,在一定情况下,资格证书的评定权与审核权可下放到地方政府。三是资格证书系统给非在校生提供了便利。由于信息化平台的存在,之前在校所修的学分数据依旧保留,非在校生可以在从事职业后的任何阶段进行对该职业的学分进行续修。

2.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智慧职业教育体系

首先,提升政府工作人员对职业教育的重視程度。当地政府中从事职业教育方面的工作人员不仅应具有职业教育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而且也应具备与时俱进的发展眼光。同时,依据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力企业,政府可通过减免税收等政策鼓励地方企业与职业院校进行深度合作,积极倡导职业教育普通化、普通教育职业化。

其次,做好政府与职业院校间的合作,构建智慧型职业教育发展体系。当地政府可以通过收集本地区不同职业院校的数据,了解不同职业院校间的发展差距。对于发展态势好的院校,政府可通过大数据平台引进更好的资源。对于发展水平较弱的院校,政府更应加大力度,广纳各方人士建议,实施惠民政策提升职业院校的实力。

最后,不同区域间应充分遵循资源共享的原则。智能化时代背景下,人们活动的范围不再局限于自己的家乡,出于各种原因,人口流动趋势明显。针对这种现象,笔者建议,针对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各区域应做到资源信息共享,共同携手进步。在同区域发展势头较好的情况下,可以建立更大范围内的职业教育发展平台,同时针对发展优势不明显的地区,主要负责部门还可设立相应的一对一帮扶政策。

(二)校企层面

1.建设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

数字化校园是指职业院校的信息资源库,根据每个学院的分布又可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各子系统由各职业院校的二级学院主办,二级学院定期更新本专业优质的教学资源,汇集为整个职业院校的线上教学平台。

首先,数字化职业院校可以深化教学模式创新,教师可利用数字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教学手段也得到一定的提升。其次,它打破了各学校和专业间的隔阂,教师和学生可通过电子设备登陆信息平台,随时随地获取各方信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2.探索多主体参与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

职业教育智能化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之大数据、物联网等智能技术的推广,这内在地要求职业院校“走出去”,主动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首先,企业要真正成为职业教育的主体之一。一方面,在政策上,应明确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进行的税收优惠,同时理应对参与校企合作并取得一定效果的企业予以相应的表彰。另一方面,通过增加补贴等方式,鼓励企业中不同层次的优秀员工走向职业院校,为职业学校中的理论老师带来不一样的实践视角。

其次,多主体要以创新为动力,在细节上做到微创新。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培养各类高素质人才是全社会的责任。这说明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不能仅局限在职业院校和企业两个层面,要积极探索集聚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建立信息化平台,扩大优质资源的覆盖面,在细微处强化优质资源的利用率。

(三)教育引导者层面

智能化浪潮下,我们正在告别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这时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也不断攀升。更重要的是,“加大高技能人才激励”已被写入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职业教育是惠民的,智能化社会发展下增强职业教育价值,就必须从微观入手,这就内在的要求职业院校教职工和企业员工必须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

1.职业院校教师转变传统观念

智能化时代的职业教育已成为一种“跨界”的教育类型,微观层面上的职业院校教员和企业员工都可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师。

首先,职业院校教师要先“走出去”,适应企业、工厂等场所的变化,将信息整合之后有选择性地引导学生能力的提升,同时建议教师到企业中兼职,提升自身操作能力。其次,企业可制定激励制度,鼓励有精湛技术能力的员工走进职业院校,让他们引导学生进入智能化空间。再次,无论中高职教师,还是技术精湛的企业员工,都必须致力于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笔者认为,职业教育者的能力要素可分为专业理论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教学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既掌握通用能力,又掌握专业能力,中高职教师和企业员工,才真正称的上是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主力军。

2.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素养

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的年龄阶段为14~16岁,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的年龄阶段为17~21岁。这两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心理和生理特征处于走向成熟的后期,学生们乐于从外界接触新的事物。教师从学生角度提升职业教育价值认可度,关键在于提升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职业认同感。

第一,职业院校可利用互联网建设各专业的专业特色,形成“网络”专业文化。学生们可利用本专业信息网,实时了解前沿资讯,不仅在课堂上可以学到知识,课外更是成为学生获取专业信息的重要来源。第二,教师可根据各个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對课程设置的时间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合理安排。同时,各专业还可定期举行专业视频沙龙,增长学生们的见闻,激发学生们参与职业的兴趣。第三,各学校之间相同专业可举行观摩交流活动,让学生体会不同学校之间的专业文化。第四,职业院校可联系相关企业,组织学生在技术师傅的带领下进入操作间,实地体验智能化设备对自身所学专业的影响。

综上所述,因“工业4.0”而引起智能化时代变革的意义十分深远。虽然智能化设备的投入对低操作、高重复的岗位需求有所减少,但智能化时代,对能操作、有创新的高端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把握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价值取向,需要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职业教育价值主体,任重道远、立足实际,既要做好顶层设计,又要做好微观规划。只有全面分析智能化时代的价值取向,才能更有针对性、更高效地开展职业教育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1]吴雨,陈正振.利益相关者视角下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运行机制的路径选择[J].高教论坛,2017(12):33-35.

[2]刘晓.利益相关者参与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3]南海.职业教育的逻辑[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

[4]徐国庆.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型[J].教育研究,2016,37(3):72-78.

[5]王继平.职校学生成为支撑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区域产业迈向中高端的生力军[EB/OL].[2017-07-07].http://www.sohu.com/a/155160026_784799.

[6]杨晓英.云制造模式下大型装备成套服务运作协同与优化[D].镇江:江苏大学,2013.

[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27].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8](美)西奥多·舒尔茨.对人进行投资[M].吴珠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责任编辑:刘东菊)

Abstract: The arrival of the intelligent age has brought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We must understand the value connot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firstly to develop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intelligent era. The change of the connot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leads to the dilemma of value selection at macro, middle and micro levels. Therefore, in view of the changes and requirements brought about by the current era of intelligence, at the macro level, the government should build a consistent information credit system and a smart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At the middle level,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should focus on micro-innovation and deepen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Microscopically, vocational education guiders can change their roles, improve their own positioning,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 the era of intelligence; vocational education; value orientation

猜你喜欢
价值取向职业教育
关于大学生价值取向变化的研究分析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