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身边生活,发现真实数学

2018-01-24 23:35张健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活化

张健

[摘 要]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在这倡导核心素养达成的大数据教育时代,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再次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验证. 如何将生活与数学教育巧妙地结合起来,让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不仅可以有效地达成数学教学目标,更能将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此落地生根.

[关键词] 生活化;数学教学;学科魅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而初中数学教学就要对接生活,但是又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其高于生活,服务社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掌握知识与技能,更感受方法与思想. 就目前来说,数学已经被运用到各行各业,在社会上的应用极为广泛. 教师要提起对数学教学的重视,从生活中挖掘数学资源,积极地探索最为真实的数学,并引导学生们走入生活中去探究. 这样,学生们的学习体验才能得到丰富,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才能有效地提高.

教学内容生活化,深化学生理解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教师不可再将学生们当作知识的容器,给他们强行灌输理论知识,否则学生们的主体作用将得不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教师要有效地挖掘生活资源,做生活的有心人,将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的转变. 这样,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的真实性,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同时,还能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深化他们对数学的理解. 除此之外,我们需要通过生活化教学行为的开展促进数学学科魅力的彰显,促进学生内在学习兴趣的激发.

比如在讲解“几何图形与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们展示了一张北京奥运会奥运村的模型图. 教师说道:“同学们,你们能从中找出一些熟悉的图形吗?”学生们开始观察这个模型图,展开了讨论交流,并对其中的一些图形进行了阐述. 接下来,教师又说道:“现在,你们从周围的事物中抽象出数学图形,并说一下这些分别是什么图形. ”有的学生对课桌、课本、黑板、屋顶等实物进行了观察,并互相交流讨论这些实物可以近似地看成是哪些图形. 然后,教师出示了棱柱、圆柱、棱锥的模型,并让学生们自己动手触摸,让他们结合刚才对平面图形的感知去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和区别. 学生们通过观察、触碰等一系列活动,对这些几何体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教师再次将生活中的实体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再次以立体观察对比感受,建构更深刻的认知,让本节课的学习成为数学对接生活的纽带. 学生在学习中深刻感受到,今天的学习不仅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为了后续的发展、为了社会的进步而学习.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利用图片和实物让学生们自己体验和感受,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剥离出几何图形,并让他们从生活实物中认识了一些几何体,了解了一些几何体的基本特性. 同时,教师还加强了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训练,引导他们由实物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 由此可见,生活中有着大量的教学资源,深入地挖掘这些教学资源,将教学内容生活化,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深化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

导入方式生活化,激发学生兴趣

导入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能否发挥出导入环节的作用对一节课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活化的导入方式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度,从而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效率,优化教学效能. 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和真实的情境进行联系,从生活实例出发,为学生们创设出更加真实的情境,引发学生对实际情境的观察、分析、思考、质疑,以此来促使学生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中,推动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架起学习与生活的桥梁,建构学生数学与思维的纽带.

比如在讲解“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考虑到学生们在之前已经学习了全等三角形,并对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有了一定的认识,于是在课上给学生们创设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我们学校1号教学楼和2号教学楼之间要建一个学生活动中心,现在经费已经有了着落,不过在选址上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校方要保证学生活动中心到两个教学楼之间的距离相等,那么,请同学们一起来设計一下,应该将这个学生活动中心建在何处. 然后,教师将简单的施工规划图出示给学生. 学生们听了老师的问题后,都开始跃跃欲试,对这个问题也展开了积极地探索. 接下来,教师因势利导,并问道:“什么是垂直平分,垂直平分有哪些性质?”学生们根据老师的问题对垂直平分线的概念进行了回顾,以此来引出本节课即将要讲解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而对称这一关键词也就顺其自然地锁定在学生的脑海中,达成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利用生活化的情境导入了新课,激发了学生们探究的欲望. 同时,通过一些必要的引导,帮助学生们回顾了旧知识,引出了新的教学内容. 这样,也更容易让学生们接受将要学习的内容,并能够自然而然地将知识与实际情境进行紧密联系. 这也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应用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提升. ?摇

教学方法生活化,增强学生的

应用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往往过于偏向理论教学,教师容易忽视数学实用的特性,导致数学教学陷入无休止的说教中,不仅不能让学生们有效地掌握知识,还严重打击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而且随着初中数学难度的加深,这种理论性的学习会扼制学生的思维想象力,限制学生的思维递进,而且会让学生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久而久之,将直接影响数学学习的推进. 为此,要让学生们发现真实的数学,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不断地渗透教育,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们的学习体验,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进而增强学生们的应用意识.

比如在进行“瓶子中有多少粒豆子”的探究实践中,教师在课前准备了这节课要用到的实验材料和器具,如豆子、玻璃杯和小桶等. 在课上,教师拿着一个装满豆子的杯子,问道:“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一杯有多少粒豆子吗?”学生们目测后给出了大致的值:有的认为有200粒,有的认为有300粒等. 然后,教师带领学生们对豆子的数量进行了统计调查. 于是,有的小组从豆子中抽取了一小部分,并用墨水将抽取的豆粒染上了颜色;有的小组也在抽取样本,并对豆子涂色;也有的小组还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很多学生不知从何下手,教师对这些学生进行了指导,让他们学习其他小组的方法. 同时,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实践活动效率,教师对学生们进行了涂色指导,并引导他们正确地选择样本. 最后,学生们通过反复实验,得出了更为准确的豆子粒数.endprint

在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组织学生们开展了一次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利用统计调查的方法来验证豆子的数量. 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并解决了这些困难,使他们建立了学习的信心,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同时,利用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手段,有效地营造了一种和谐的教学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

练习生活化,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练习是教学的延伸,对于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而且教师可以通过练习对学生给予较为全面而公正的评价,这种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在学习环节的可持续发展. 在传统的练习设计中,方法较为老套,习题内容也比较单一. 开展数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并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实用性. 因此,教师在设计练习时,也要注重练习的生活化,加强生活和练习的联系,让学生们通过实践来巩固知识,并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比如在讲解“轴对称”这部分内容后,教师组织了一个剪纸比赛,让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在课下设计一款剪纸. 并且,教师要求这款剪纸不仅是轴对称图形,还要具有一定的意义. 学生们在接受这个任务后,每个小组都开始了分工:有的组员开始准备一些剪纸必备的材料,如剪刀、胶棒等;有的组员负责搜集一些图案和一些民族传统的剪纸,试图从中获得创作的灵感;有的组员参照搜集的剪纸资料进行剪纸. 从课下学生们的表现来看,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剪纸活动中. 接下来,教师让每个小组将自己的作品在课上进行展示,并阐述自己剪纸的含义,分享在剪纸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学生们在交流经验心得的过程中,对剪纸和轴对称都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 最后,教师组织了作品评比,选出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并对这些小组的同学进行了适当地奖励,同时也对一些没有获奖的小组进行鼓励.

在这次的练习中,教师将练习设计生活化,促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学生们在练习的过程中动手动脑,不仅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还提高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学生们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对我国剪纸这项艺术又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激发了他们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 这样,帮助教师有效地完成了三维教学目标,实现了“一箭三雕”的教学效果.

总之,数学是一门实用性的学科,广大数学教师要放眼生活,挖掘生活中的资源,并将其有效地整合到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们从数学中发现生活,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欲望,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探究活动中. 这样,学生们才能得到全面的提高.endprint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写作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生活化练笔为小学生写作插上翅膀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