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玉萍
[摘 要] 本文结合人教版“完全平方公式(1)”的课堂教学策略,谈谈如何结合学程单达成学生知识与规律的自主建构,以及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自主学习;学程单;策略;能力
人教版“完全平方公式(1)”的过程目标是让学生真正在思考中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在几何背景的衬托下,达成对公式意义的理解和突破,即突破两个公式的结构特征推算,并应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而整个过程,学生经历的乘法公式是初中阶段的一个难点,之所以难,是因为它以字母形式呈现,比较抽象. 为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与技能,在深入经历计算与思维的过程中突破原先的认知误区,建构乘法公式,并由抽象迈向形象,由认知迈向理解,由建构迈向应用.
问题诱思,感悟新知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在新课导入环节,我们要善于利用学生已学的知识与技能,借助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启发学生思维,诱发学生思考. 于是,笔者利用任务单来启发学生自主阅读,并结合问题,启发学生思维递进,促进新知自我建构.
任务一:阅读课本P109页,并思考下列问题.
1. 你能用语言叙述平方差公式吗?并用字母表示.
2. 类比“平方差公式”的探究过程,根据所学知识,计算下列各式,并说说你的发现.
(1)(b+1)2=(b+1)(b+1)=_______;
(2)(c+2)2=_______;
(3)(b-1)2=(b-1)(b-1)=_______;
(4)(m-2)2=________.
追问1:上面几个都是形如(a±b)2的多项式乘法,积中的各项有什么特征?
追问2:你能将发现的规律用式子表示出来吗?
追问3:你能验证你发现的规律吗?
【要求】 1. 先自主阅读课本P109~110,并在关键词下做记号,时间2分钟.
2. 每位同学要能举例说明.
3. 做好展示准备,随机抽取,全班共同交流.
上述问题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启迪性,能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思考、分析,并具有目的性地建构自己的认识,结合类比的数学思想开启对新知识的思考与计算,最终在计算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规律. 这一系列过程能较好地结合学生的认知兴趣和认知规律,帮助其感悟数学思想,经历数学概念的建构过程,促进能力与兴趣的同步提升.
合作探究,提炼新知
在学校集体受教的制度下,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形式,更是一种团队合作竞争的有效体验. 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需运用团队的智慧(同时伴随竞争意识)解决所探究的问题,并在交流合作中将智慧集中,将问题显性,将质疑突破. 在本节课的第二个教学环节中,笔者采用启发学生合作探究的形式,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完全平方公式,在交流中突破难点. 而教师的启发,是通过适时的点拨来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提炼新知.
任务二:根据前面探究得出的完全平方公式,尝试归纳.
1. (a+b)2=___________________,(a-b)2=_______________,即(○+△)2=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 上述符号○、△可以表示________________,也可以表示单项式或_________________.
2. 回答问题:(1)这两个公式有何相同点,有何不同点?
(2)你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这两个公式吗?
3. 填表(理解公式的结构特点,见表1).
在计算的前提下,教师将类比思想巧妙地渗透给学生,让学生在类比的基础上准确掌握两个公式的结构特征,理解字母公式的意义与内涵,且通过问题启发学生在团队合作的基础上,提升语言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合作再究,拓展新知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通过合作探究来还原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学生兴趣和思维的递进,能真正促进学生思维生长,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循序渐进. 就本节而言,笔者采用例题训练、变式总结、问题启迪、对接实际、几何验证、交流对比、总结提升等一系列活动,真正促进学生对相应知识的训练,并促进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提升.
任务三:阅读课本P110,归纳以下内容,并完成课本中的思考,再解决下列问题.
例1: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4m+n)2;(2)y-■2;(3)(-a-b)2;(4)(b-a)2.
【要求】 每个学生独立完成,随机抽取四名学生上黑板展示.
变式:(1)课本P110练习1、练习2.
(2)填空:(____+2m)2=4m2+4m+1;(____+2)2=9m2+12m+____.
思考:通过上面例1中(3)(4)题的运算,请问(a-b)2与(b-a)2相等吗?(a+b)2与(-a-b)2相等吗?为什么?
例2: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
(1)1022;(2)992.
【要求】 每个学生独立完成,随机抽取两小组汇报展示.
小结: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的一般步骤可归纳如下……
将计算与类比思想相结合,启发学生在实际训练中归纳出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的一般步骤,以此让学生有对规律进行自我建构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的智力得以提升.
任务四:感悟“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驗证.
1. 一块边长为a米的正方形实验田,因实际需要,将其边长增加b米,形成四块实验田,以种植不同的花卉(如图1).endprint
(1)四块试验田的面积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两种形式表示实验田的总面积.
① 从整体看,是边长为_________的大正方形,所以S■=________;
②从部分看,其是四块小试验田的面积之和,所以S■=__________.
总结:通过以上探索,你发现了什么?
2. 如果将上述边长为a的正方形实验田的边长减少b米,则其边长又为多少?面积呢?
【要求】 学生分组动手拼出图2,即用手头的彩色纸,在原有的正方形上,拼出现在的正方形,探究其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及内在联系,体会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
(在整个环节中,教师巡视课堂各小组的进展,及时鼓励各小组之间要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并适时点拨、提醒)
在这一环节,我们将已学的知识与规律通过数形结合思想再一次进行验证和变通,将数与形再一次融为一体,将数学思想融入实际运算,将思维体验切入问题,将问题融入思想.
围绕问题,反思总结
有目的地进行总结与反思,不仅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也有助于教师教学行为的开展与挑战,更有利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因此,在这个环节中,我们有许多的细节需要通过问题引领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与总结,以此加深学生的认知深度,反馈学生的理解效果.
1. 回顾本节课完全平方公式的探究历程,你有什么体会?
2. 说说你是如何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
3. 本节课主要运用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4. 你还有什么困惑需要大家帮助解决吗?
【要求】 学生先独立思考1分钟,然后组内交流,随机抽取一个小组汇报,其他小组给予评价并交流不同答案.
达标检测,反馈提升
分层式的达标检测不仅能有效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激励每个学生参与,以此相对应的,我们的分层检测更能有效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和发展,这是公平教育的有效策略. 为此,笔者在课堂最后,通过下面的分层课堂检测来检验教学效果.
【课堂检测】
姓名______ 学号____ 得分____
A组(100分)
1. 下列各式中,计算正确的是( )
A. (-m-n)2=m2+2nm+n2
B. (a+2b)2=a2+2ab+4b2
C. (a2+1)2=a4+2a+1
D. (a-b)2=a2-b2
2. 化简(a+b)2-(a-b)2的结果是( )
A. 0?摇?摇?摇 B. -2ab?摇?摇?摇?摇 C. 2ab?摇 ?摇?摇 D. 4ab
3. (x+y)(-x-y)的计算结果是( )
A. -x2-y2
B. -x2+y2?摇
C. -x2+2xy+y2
D. -x2-2xy-y2
4. 将正方形的边长由a厘米增加6厘米,则正方形的面积增加了( )
A. 36平方厘米
B. 12a平方厘米
C. (36+12a)平方厘米
D. 以上都不是
5. 計算:
(1)(-2x+5)2;
(2)■x-■y2;
(3)x-■2.■
B组(20分)
1. 如果x2+ax+1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a的值是( )
A. 2 ?摇B. -2
C. ±2 ?摇D. ±1
2. 若(x+y)2-M=(x-y)2,则M为( )
A. 2xy ?摇B. ±2xy C. 4xy ?摇?摇?摇D. ±4xy?摇
【要求】 学生独立完成,时间为5分钟,组长做完后交教师批改,并批改组内其他成员的检测,组长完成后登分.
课堂虽然到此已经结束,学生的训练也有限,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是无限的,因此,课堂结束后,笔者经常给学生提供一道每日拓展题(如下),以此促使学生的思维深度得到有效训练和保障.
每日拓展:已知■+a=3,求■+a2的值.
课堂永远是学生的课堂,而课堂中有了循序渐进的思维,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充分体现,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注重学生最近发展区下的引导与启发,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引领,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与灌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