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凤至
(赣南师范大学,江西赣州 341000)
高等教育区域公平问题逐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高等教育区域公平问题属于教育公平的一种,涵盖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起点公平主要体现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公平,过程公平主要体现为接受高等教育的质量。本文主要探讨的是高等教育起点公平,主要探讨高等教育区域入学机会公平。
我国在高考录取工作中,不同的高校由于考虑各方面因素,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招生计划人数不同,并且有较大的差异,各高校在本地区招生名额大大超过别的地区名额,出现严重的招生生源地方化现象。本文以部分“985工程”院校和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在部分省市的招生情况进行统计,如表1和表2所示。
由表1和表2可以看出不同的学校在各个省区招生的人数差别很大。表1中,广东省来说,2013年广东省参加高考的人数为72.7万人,是浙江省参加高考人数的2.3倍、福建省的2.85倍、天津市的11.5倍、甘肃省的2.6倍、北京市的10倍,然而浙江大学在浙江省的招生人数是广东的22倍、厦门大学在福建省的招生人数是广东的9.3倍、南开大学在天津的招生人数是广东省的12.4倍、兰州大学在甘肃省的招生人数是广东省的11.6倍,北京大学在北京的招生人数是广东省的4.5倍。表2中的学校在本地招生数量明显多于其他省的招生数,有些学校在部分省没有招生计划。从中可知,一个学校在本地的招生人数无一例外的都多于外省,且差距明显,由于全国的一流重点高校在全国各省空间分布不均衡,在各地的录取名额分配非常不均衡,高校在其所在地投放的录取名额比例非常高,对于一些没有或较少名牌大学的省区来说,这类地区的学生考上名牌大学的几率就非常低,若某一省或直辖市内的高质量学校越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学生接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机会就越大,反之,亦然。
每个地区的不同批次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不同,会影响到学生的入学机会,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经济、教育水平差别很大,每年参加高等教育入学考试的学生数量庞大,用一套试卷不宜测出学生的学习水平,因此,我国的高考开始实行省市自主命题考试。2002年以前,只有北京、上海两地采用自主命题试卷,而在2004年,有11个省市开始采用自主命题试卷,由于很多省份的试卷不同,会导致录取分数肯定有所不同。因此,本文拟对2003年的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考录取分数线进行统计,如表3所示。
由于北京、上海2003年已经自主命题出试卷,故没有把北京的高考一本录取分数线列入内,不过北京、上海的一本录取分数线文史类分别为470、441分,理科分数线为455、435分,即使是自主出题,这个分数线在全国也算很低的,仅高于青海、西藏两地。在我国,北京、上海、天津、江苏等地经济比较发达,教育投入多,教育水平和质量相对较高,“211工程”“985工程”院校较多,而此四地的一本录取分数线竟然非常低,与其高质量的教育水平形成鲜明的对比;西藏、青海、贵州地处偏僻,教育质量相对较低,高等院校数量也少;中部地区如河南、山东、湖南整体的教育水平不及北京、天津等,处于中等位置,然而此三省的文科一本录取分数线分别居全国第一、二、三名,理科一本录取分数线分别居第一、五、十名。综上看来,教育水平高高在上的北京、天津等地,与其一本录取分数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了一些在山东、河南、湖南等省只能上专科的分数在北京、上海就可以上重点大学的局面。按照罗尔斯的差异原则观点,使社会中处境最不利的成员得到最大的利益[1]。结合我国的教育现状,我国中西部等偏远地区的教育水平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分数线倾斜等政策应该倾向于西部,然而,我国目前的各项优惠政策却是像大城市以及教育发达地区倾斜,这有悖于正义的原则。
表1 浙江大学等大学2013年在部分省市招生计划(单位:人)
表2 部分地方本科院校2013年在部分省市招生计划(单位:人)
表3 2003年部分省高校招生一本录取分数线(单位:分)
截止对2012年4月资料的查阅,全国高等教育院校共有2139所,其中本科院校842所,专科院校1297所。在842所本科院校中,包括116所211工程院校,39所985工程院校和其他687所普通高等院校。本文以全国842所本科院校为对象,以2012年为界限,对其在各省各地区的分布情况进行整理,并对 “211工程”、“985工程”院校在全国各省市的分布状况进行整理,同时,与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为准,附上各省市人口数量以及占全国人口数量的比重,得出表4,以便综合分析高等教育院校空间分布的特点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关系。
由表4可以看出,东部地区大部分省市、中部地区的湖南、湖北两省以及西部地区的陕西、四川两省占据更多的高等院校资源,尤其是“211工程”、“985工程院校”这类国内教育水平较高的院校。985院校在全国各地分布不均衡的现象尤为严重,全国共有十三个省均没有985院校。其中,北京无论在高等教育本科院校总数还是“211工程”院校和“985工程”院校数量上都遥遥领先于全国其他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口数量仅占全国总人口数量的1.46%的北京地区却在全国高等教育本科院校总数、“211工程”学校、“985工程”院校中的比重分别占到7.76%、22.41%、20.51%。人口比重较低的上海、天津在各类院校数量的占有上也有很大的优势。综上,北京、上海和天津三个直辖市总人数占全国总人数的4.15%,但是这三个地区的本科院校数量占全国的12.8%、“211工程”院校数量占全国的34.5%、“985工程”院校数量占全国的35.9%。与此同时,人口占全国总人数的7.02%的河南省,其高等教育本科院校数量、“211工程”数量以及“985工程”数量分别仅占全国的4.63%、0.86%、0.0%。“985工程”院校没有一所,与北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河北、山东以及广东这些人口大省在高等教育院校数量上也仅仅占据很小的比例。
表4 我国高等教育院校各省各地区分布情况与人口比重表(院校数量以2012年统计数据为准)
较好高等教育院校在各地区分布很不均衡:占全国总人数的41.05%的东部地区在高等教育本科院校总量、211工程学校以及985工程学校数量中的比重分别占了45.96%、57.75%、61.53%,同时,占全国总人数的31.54%的中部地区在高等教育本科院校总量、“211工程”学校以及“985工程”学校数量中的比重分别占了29.45%、20.69%、20.51%,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在高等教育本科院校数量方面在全国的比例与其人数所占的比例相差不大,但是在211工程数量和985工程数量方面所占的比例却与人口数量比例不相协调。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高等本科院校数量分布上,东部与西部存在严重失衡现象,同时,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也存在数量失衡现象;在“985工程”院校空间分布状况中,中部和西部基本没有差异,都处于弱势地位,东部与西部地区之间差异显著,东部地区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因此,东部地区在高等教育院校数量空间分布上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其次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院校在空间分布上处于不利地位。从以上高等教育本科院校数量在全国各省的空间分布上可以看出,东部地区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上优于中西部地区。
由上表1和表2可以看出,无论是教育部重点建设的全国一流大学还是主要靠地方财政扶持的地方本科院校在招生计划中,无一例外的在本地区招生人数明显多于其他省份的人数。这一局面主要是由我国的高校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依存关系决定的。由于我国种种原因,地方政府财政不仅在资金上还是土地方面都在支持高校建设,所以高校作为回报,在招生过程中,在招生名额和分数上对其进行适当优惠倾斜,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及其所衍生出来的无形的行政压力,是大学招生不公平的主要原因。说到底,地方保护主义是大学和其所在省市之间妥协的结果。
高等教育在多个地区之间的差异存在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种差异应该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我国有句古语,“不患寡而患不公”,解决区域教育公平问题对构建社会公平有重大的意义,学校和政府应该在解决高等教育区域入学机会公平问题上发挥主导作用。
高等教育应该是为国家培养高级知识分子,同时,教育是促进人的发展的,给予每个人同等的发展机会对于人的一生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而高等院校在对各省录取名额的投放上拥有很大的自主权。因此,从学校方面,对各省录取名额投放进行改革具有很大的效果。高等教育在投放各省名额时应该结合比例平等原则、能力原则和差异补偿原则来合理分配其招生名额。学者周洪宇和申国昌的建议值得借鉴,他们认为高校在进行录取名额的投放上,第一,各高校可以留下5%的名额作为自主招生;第二,录取名额投放可以参照4项指标,即该省的总人口、该省的总考生数、该省拥有的“985”工程高校数减去全国各省平均数、上年在该省投放的录取名额[2]。
高等教育院校在全国空间分布上不均衡以及高等院校招生生源本地化,导致各地区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上不公平。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院校的分布有历史的原因,无法做大范围的调整,但中央政府可以做以下举措。第一,对一些高校资源少的省份加大财政投入,促进现有高校向高质量发展,使本地区学生在接受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上的机会增大。第二,转变教育发展战略,由原来的“扶优”转变到“强弱”。目前,我国的综合国力逐渐增强,国家应该调整教育发展战略,应该关注教育的公平。能否接受高等教育以及接受何种质量的高等教育涉及到各方利益,人们必然会为了这种利益进行竞争和争夺,然而利益总量是有限的,总有一部分人的利益在争夺中遭到损失,若利益受损者一方长期得不到补偿,他们必然会心生不满,造成人际关系之间的紧张,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因此,政府必须考虑到有关各方利益,尽可能使他们受损的利益得到补偿[3]。
[1][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谢延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12-13.
[2]周洪宇,申国昌.我国考选历史的回顾与反思——兼谈我国重点高校录取名额投放问题[J].教育研究,2006(4):43-48.
[3]闫亚军.新课程改革的哲学审视:寻求恰当的改革之路[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