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芬芬
文本由语言符号组成,呈现出鲜明而深刻的价值意蕴,是作者价值认知和即时心境的主观表达。因此,任何一篇文本内部或者篇章之间都存在着紧密的逻辑关系,需要以广阔而统整的视角,以联系的方式感知文本内在逻辑,让学生在对比中感知文本主要内容、洞察作者表达特点,实现对文本深层次的理解与感知。
很多经典文本中,蕴藏着极其重要的核心语段,这些语段内容描写具体,含义丰富,不仅是学生理解文本内核的重要窗口,还是他们洞察写作方法、体悟写作效益的重要资源。这就决定了教师不能按部就班地依照语段的表达顺序刻板地展开教学,而需要以语段描写的内容为平台,紧扣语段语言中的内在关联,多重把握、整体考量,真正掌握作者的创作思路,为训练学生的表达思维奠基。
如《金蝉脱壳》一文的第4自然段,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文字描述了金蝉脱壳的具体过程。对于这一自然段,很多教师常常会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金蝉究竟是如何脱壳”这一内容层面上,学生便只能顺应着作者的表达思路顺藤摸瓜,把握金蝉脱壳的特点。事实上,这一自然段篇幅较长,先是运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有序地展现了“金蝉脱壳”的过程,然后借助“最有趣的是蝉尾出壳的情景”一句将话锋一转,展现了作者独特视角下对“金蝉脱壳”过程的独特感受。因此,教师可以将这一自然段文字分为两个方面,让学生在理解脱壳过程后,再聚焦“蝉尾出壳”的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对比同一自然段中两个部分描写视角的不同,并进行深入思考:显然,“蝉尾出壳”也应该含在第一部分“金蝉脱壳”的整个过程中,那为什么作者还要专门再进行一次翔实的描写呢?如果将这一部分剔除,会对表达效果造成怎样的影响?此时,学生则开始运用统整联系的视角关注文本的逻辑,认识到作者后续描写的“蝉尾出壳”的情景,其实是对前一部分内容的补充说明,同时也融入了作者的情感,让这段文字不仅仅是客观过程的机械还原,由于蕴含了作者的独特感受,呈现了鲜明的独特性。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没有逐句地进行机械教学,而是让学生在品味语段中“一步三回头”,不断地统整、联系语段前后的内在逻辑,为全面深入地解构全文奠定了基础。
一篇完整的文本,是作者运用文字进行表达的全部载体。文本所蕴藏的情韵和价值都蕴藏在具体的语言、鲜明的素材中,从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中可以体现出来。因此,作者会精心构思所选择的素材要以怎样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统整性阅读就需要梳理文本中语段之间的内在关联,让学生真正读懂作者的创作构思,学会对素材进行处理的策略。
如在教学《大江保卫战》一文时,学生在初读课文后就能提炼出文本主要描写了人民子弟兵“保大堤”“救群众”两个事例,但读到这种程度还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需要组织学生学习作者的独特构思。于是,我先引导学生以统整的思维关注文本第2自然段与第4自然段之间的联系,提炼出“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随后,我依托第3自然段,让学生关注“面”与“点”这两个自然段与第3自然段中“铮铮铁汉”存在的中心依据,感受第2~4自然段之间紧密的内在联系;紧接着,我紧扣“点”所描写的内容,引导学生探寻这一内容与“面”之间的关系,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其实“点”所描写的内容,就是“面”中的一部分,是对“面”的细致、深入的描写;最后,我进行总结:作者在动笔之前,不仅明确了“保大堤”这个素材内容,更设计出从“点面结合”进行表达实践的视角,只有在这样的构思下,才能真正让“保大堤”这一素材更加典型。
在这一案例中,我正是紧扣课文“保大堤”这个素材的表达中心——凸显人民子弟兵铮铮铁骨的本色,让学生以统整的视角体悟作者的创作思路,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文本解构能力的不断发展。
当下,小学语文教材都依照主题单元的方式进行编排,即将具有相同主题的文本整合在一起,这样编排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在统整的视角下进行有对比有联系的阅读,感知相同主题下作者在选材、写作方法上的具体差异。
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古诗两首》就分别编选了杜甫的“生平第一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陆游的弥留之作《示儿》,这两首诗体裁以及表达的情感均不同。一首为七言律诗,一首为绝句;一首洋溢着浓郁的喜悦之情,一首则流露出不尽的忧愁。但它们都具有一个相同的主题——爱国。在组织学生理解了这两首古诗大意的基础上,一位教师就采用了统整的视角展开教学,着力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究竟是运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学生在统整之后发现了蕴藏在诗歌内部的创作秘妙:首先,两首古诗选择的素材各不相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以“收复失地”为话题,而《示儿》则是以“失地未收”为素材,通过完全相反的材料来突显作者浓郁的爱国之情;再次,由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律诗,篇幅相对较长,诗人则是通过人物具体的言行来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如“漫卷诗书”“青春作伴”“白日放歌”等,都将诗人内心的欣喜若狂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而《示儿》由于是绝句,篇幅相对有限,诗人则主要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自己悲怆之情,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从“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诗句中窥探出作者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巧妙运用了统整的学习方式,在辨析了两首诗歌不同的表达策略的基础上,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对诗人创作手法的关注上,有效地引导了学生内在认知能力的不断发展。
不同的文体有着不同的创作规律,即便是相同内容,作者在素材选择、重点确立、遣词造句以及谋篇布局等方式上都有着不同的安排。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就需要组织学生尝试将教材中的文本与其他体裁的内容进行深入对接,让学生在链接、对比的过程中明晰不同文体的具体特点,为学生更好地洞察文本丰富的价值意蕴开辟全新的渠道。
如《麋鹿》是一篇典型的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生动形象且富有感染力。教学时,一位教师引导学生先从整体视角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麋鹿的生存环境、外形、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其中,作者在介绍“麋鹿的外形和生活习性”时分别运用了做对比、列数字等说明方法,让读者能够轻松地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以及生活习性,感受说明文在表达上的丰富特点。整个过程,学生都沉浸在文艺性说明文的语言世界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这位教师为学生出示了百度百科中一段介绍麋鹿的语句:“麋鹿是一种大型食草动物,体长170~217厘米,尾长60~75厘米。雄性肩高122~137厘米,雌性70~75米厘米,体形比雄性略小。一般麋鹿体重120~180千克,成年雄麋鹿体重可达250千克,初生仔12千克左右。角较长,每年12月份脱角一次。雌麋鹿没有角,体形也较小。雄性角多叉似鹿、颈长似骆驼、尾端有黑毛,麋鹿角形状特殊,没有眉杈,角干在角基上方分为前后两枝,前枝向上延伸……”此时,学生将教材中的文艺性说明文与百度百科的介绍性文字进行统整性对比阅读,感受作者依照不同的文体呈现出来的不同的语言风格。在对比中,学生认识到了课文中作者说明方法的妙用,较为生动地描写了麋鹿的特点,而百度百科中的语言虽然非常精确,但更多地倾向于客观和严谨,难以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
教师运用了文本之间的统整阅读,让学生在思维辨析的过程中丰富了内在认知体验,明晰了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言语生命的不断发展。
阅读教学不能单一聚焦于某一点、某一段、某一篇,而需要在统整关联的思维下,让学生在对比辨析中感知文本、体悟写法、积累语言,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的语文核心能力发展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