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汉字本源传承母语文化

2018-01-24 23:39张祝莲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8年9期
关键词:汉字探究文化

张祝莲

“本”(指事字,“木”下一横,指明这是根部),本义是“草木的茎或根”,由此引申为事物的根本、根源。汉字,因义构形,因形表意,每个汉字不仅是一个“记号”,更是一种文化,在造字之初就被古代人们赋予了意识形态、文化审美等。由此,在教学中,适切地追溯汉字本源,充分利用汉字独特的构字规律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引导学生在理解汉字文化中发展语言与思维,提高审美情趣及文化感受能力,形成语文核心素养。

一、遵循构字规律,汲取文化“原味”

汉字学指出,汉字是表意文字,音、形、义统一,每个汉字的构成都有其字理所在,且汉字内部之间又组成了纵横交错的各种系统。教学时,教师要遵循汉字的理据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进行科学识字,以使他们“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汲取到最纯正的汉字文化。

1.追溯字源,再现理据性灵光

作为表意文字,绝大部分汉字都有其“户籍档案”,记录着它的诞生与演变。汉字学家苏培成教授说:“从识字教学说,有理据字容易学习,所以应当尽量利用汉字自身的理据因素,帮助学生掌握汉字。”追溯字源就是展示汉字的古文字形,辅于教师科学解析理据,使学生明白该字的音、形、义关系,进而精准识记,牢固掌握。

如汉字“教”,学生易将右旁错写成“夂”。教学该字时,笔者出示“教”的古文字“敎”进行解析:“×”是“爻(yáo)”的省写,表声,右旁“攵”表义。“攵”是“攴”(音 pū)的形变,“攴”是会意字“”,像手持棍、槌或带杈棍形,在合体字中作意符,所从字与击打、拍打、操作、劳动等意义有关。“教”会意为手持棍棒督教小儿学习,折射出古代“师道尊严”的传统教育理念,也反映了古人棍棒之下出“孝子”的家教观念。而“夂”表示什么意思呢?笔者再出示其甲骨文,形如脚跟在上,脚趾在下,表示由远到近,在合体字中作意符,所从字与脚或脚的行动等意义有关。如此溯源进行比较,学生就明白了“教”的右旁不能是“夂”。这样不仅记得牢,还了解了传统的文化意识形态,再现了汉字理据性灵光,使识字教学科学而有效。

2.教学“结构”,还原系统性智慧

要让学生做到主动、独立地学习,十分重要的是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主动学习的“工具”——“两类结构”,即“知识结构”及学习这类知识的“方法结构”。为达成“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这一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目标,教学“两类结构”就成了“重头戏”。

汉字有部首系统、意符系统、声符系统、同源系统、记号系统等。教学时,笔者充分利用汉字的构形规律与系统,组块推进,既可实现高效识字,又能将“结构化”的认识方法潜移默化于学生的思维之中。教学“刀”部系统时,笔者解析清楚“刀”作偏旁,在字右旁时,多写作“刂”(立刀旁),所从字与刀或用刀的动作等意义有关,如“刚、删、利、削、剑、刺、刽”等。而楷书中带“”的字,因形近而归入“刀”部,但这些字均与“刀”的音义无关,如“兔、龟、象”,或是表示动物头部,或是表示身体某些部分的形状,或是“人”的变形。如“危”,会意字,本义是人站在高高的“厂”(岩崖)上而产生恐惧之感。再如“负”,从人从贝,表示人有钱币则有所依之意。这样科学解析一部首,教给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结构”,学生就有方法、有能力成串成批地学习其所连带的系统中的汉字。

二、透视汉字内隐,体悟文化“意味”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活化石”,意蕴丰富。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透过文字去发现隐藏在音、形、义之中的文化“因子”,体悟汉字广博而深邃的文化意味。

1.解码本义,于品析中意会

阅读、理解由汉字所构成的文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关键词句进行品析意会,从中体味其所蕴含的意义,进而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化的丰富多彩。

教学《大人们这样说》一课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及民族自豪感是本文教学的一个重点难点。教学时,笔者从“我们都是龙的传人,华夏民族有龙的精神、龙的气魄”一句话中抽出“华夏”二字,设疑:“为什么中华民族也被称为华夏民族呢?”而后,出示“夏”的金文“”,上部是人头(突出了“目”),中间是人身,两边是手,下部是双脚,像头、身、手、足都有的高大人形。后简化为“夏”,用头和脚(下部“夂”是右脚的反写)表示一个顶天立地,高大威武的人,引申为“大”的意思,也引申指“中国”,表示祖国的地域辽阔、民族伟大。“夏”字经这样解析,学生作为华夏子孙的幸福感、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对文本里层“意味”的体悟也就水到渠成了。

2.赏析形体,于书写中意会

汉字的表意性质使汉字在视觉上独具神韵,充满灵动的形象之美,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文化艺术都蕴含在汉字千姿百态的形体之中。课标明确指出:“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

在教学汉字“大”的书写时,笔者不只停留在要求横平、撇捺的舒展上,而是出示其篆文“”,让学生意会古人以正面站立且两臂张开、双腿叉开的成人形象表示“大”,书写时第一笔“横”就要写得平而稳,展示出两臂的刚劲有力;“人”要写得挺拔,展示出“站如松”的刚正之势。如此指导,深入浅出,让学生在一笔一画的书写中慢慢意会到“大”字蕴藏的文化意味。而对于指导书写笔画繁多的字,如“攀”“藏”“簿”等字,则可在笔画、部件的组合方法上渗透“穿插 ”“避 让 ”“ 呼 应 ”“ 衔 接 ” 等 原则,使学生在练写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每个汉字都犹如“谦谦君子”,笔画部件各占其位,各得其所,和谐相处。长期坚持这样的书写指导,汉字的对称美、方正美、协调美、艺术美,也就“润物细无声”地滋养着学生的心灵,唤起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对民族智慧与人文精神的仰慕。

三、立体穿越古今,领略文化“至味”

台湾作家张大春说:“虽然只是几个字,却含藏了丰富的文化,我们的世界都在里面。”母语教学,应当注重给学生创设立体探究的时空,使他们多层面穿越古今,去亲近汉字,领略汉字多元的文化。

1.一脉相承,古今对接

汉字经过五千年的演变与发展,它的“本”仍固,“魂”犹存,至今依然闪耀着华夏民族智慧与文化的光芒,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财富,值得我们好好珍惜、代代传扬。

笔者曾紧扣“三”字,带领学生走进其背后的“文化世界”。“三”表示“数目 3”“第三”,也泛指多数或多次。但其深厚的文化还在于从古至今,“三”是中国人思想意识与行事的“一种标准”“一种习惯”。为此,笔者先引用《道德经》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让学生初步了解古人认为“三”是万事万物发展的“基数”,约定俗成了一种标准与习惯:“少一则显不足,多一则觉有余”,并沿承至今。接着,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看得见、看不见的“三”,如:烧香时点三柱香、紫禁城里巍峨的宫门一般都是三个门、发令的口号是“一二三——开始”……而后,让学生重读学过的课文《小母鸡种稻子》中小母鸡分别三次邀请三只小动物一起种稻子,《小马过河》中小马三次才成功过河等,又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经典名著中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诸葛亮三气周瑜”等与“三”有关的故事。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积累带“三”的成语、古诗、谚语,让学生领略到“三”字背后的民族文化是如此厚重曼妙,极大地激起了学生传承灿烂文化的热情。

2.一字“开花”,多维探究

汉字表意丰富,“一字开花”就是基于某个汉字的多个义项,选择适合学生且为学生所喜好的“探究点”进行综合性学习,领略该汉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实现教学增值。

笔者在组织《“节”字学问大》的汉字综合性学习中,首先引导学生从“节”的本义“竹节”出发,探究其引申出的丰富义项,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生活中的“节”》《文章中的“节”》等小专题探究。其中,《生活中的“节”》,有学生通过观察日历找“节”:有季节、有各种节日、有24节气;然后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点”进一步探究,可探究各种节日的由来、习俗;也可探究节气的产生及其对农业的作用等,在多维探究中获得传统知识文化的滋养。而《文章中的“节”》,则直面语言文字,感受汉语言富有“节奏”的表达艺术:叠字、叠词、叠句、押韵、对仗、排比、复沓等,引导学生在朗读、吟诵中感受那音符般跳动的节奏美、音韵美,在续写、创编中体悟母语表情达意的神奇魅力,从而产生热爱母语、弘扬中华文化的豪迈情怀。

“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总之,在语文教学中,适切地追溯汉字本源,是对祖国语言文字的一种热烈拥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大力弘扬。坚守住了汉字之“本”,语文课堂便充满文化真味,学生核心素养油然生成。

猜你喜欢
汉字探究文化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谁远谁近?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