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色彩”

2018-01-24 23:39王丽晶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8年9期
关键词:一节课公开课师父

王丽晶

懵懵懂懂的我2011年踏入教育这个行业,现已过去了7个春秋。回顾过去,我思绪万千。现将我任职以来的教育教学经验及成长感悟总结如下:

感悟之一——积累

“山是一本书,年轻时读它薄,年长时读它厚。”教育也是一样。

我一直认为趁着青春年少多看些书总是不会错的。我经常读《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师》等杂志,其中闪光的教育思想、精妙的育人技术以及精彩的教学方案、开放的教学理念都使我受益匪浅。此外,我还经常阅读一些专业知识的书刊和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书籍,不断充实自己,为自己能够得心应手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基础。灼灼桃花,其华绝艳。需要积累的地方还有很多方面,我要脚踏实地,不断经历,成长。

感悟之二——师徒结对

学校为了加快我们年轻教师的成长,开展了“师徒结对”活动,这对于刚入职的新教师来说,实在是一件幸运的事情。记得刚开始时,我经常和师父交流,有时甚至为了备好一节课,反反复复请师父帮忙修改指正。为了上好一节课,请师父来来回回听课十几次。虽然过程艰难,但是收获颇丰。

师父就是一本活教材,我一直努力学习,并不断反思和实践,从而创新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就这样,我个性化了自己的教学特点,丰富了自己的教学经验。

感悟之三——课堂、教研

1.打造实而有效的课堂

首先,上好平常课。课堂,是教师的“舞台”,然而,在这个“舞台”上,你要做的不是唱好戏,而是如何“耕种”,提高课堂效率。在平时的上课过程中,教师要用心思考有效的教学设计,要把握住“教什么”“怎么教”和“为什么这么教学”。这就需要熟悉和理解教材,正确把握教材编者的意图。既要整体把握单元教材在整册教材、整个学段的地位及前后联系,又要了解课时教材在整个单元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既要努力揣摩教材的设计意图,又要努力理解教材背后所隐藏的教学思想。与此同时还要顺应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握住学生学习的起点,更要紧紧抓住知识的生长点,以安排合适的学习方式,打造真正实而有效的课堂。这不仅仅是对学生负责,还是对自己负责。

其次,积极参加公开课。公开课需要教师花很长的时间去准备,也许你会选择逃避,但我觉得要成长就要多锻炼,多磨砺,挨了批不要紧,关键是要学到怎样能做得更好。记得一次上公开课之前,我反反复复试讲了3次,最后还是不能完美达到预期目标。也只有经常尝试才能不断发现问题,不断突破。

再次,要积极参加讲课比赛。最近参加讲课比赛,使我深深地感受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学是一门艺术,当你站在讲台上授课的时候,就需要拥有海量的知识、精练的语言、饱满的激情,这是要很长时间的准备和积累的。回想一下,这对我来说真的是一次很好的锻炼。

2.教研中积极探索与交流

教研一直伴随着我们的教学。在教研过程中,我们能借鉴和吸收好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在学习中探索,每一步都是一次进步。对我而言,专业成长之路还很漫长,对教育研究还刚刚起步,必须坚持和努力。

感悟之四——随笔与反思

要随时随地动笔。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有激烈的争辩、感动的师生对话、出乎教学设计外的精彩回答等,我们都可以随时随地地动笔记下来,储备第一手的教学事例。在与同事的交流或讨论中,如果有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突发奇想的理论见解、大有所悟的教学理念等,我们也可以随时随地地记下来,以储备高质量的理论依据。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积累,我们完全可以做到随时随动笔记录。但写反思时就要不断思考、积累,反复修改,这样不断提升反思能力。

教师要怀着爱生之心,真正地为学生着想。把学生放在心中,把教学放在心中,我们教学中的点滴就会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教学之路也会更加丰富多彩。

猜你喜欢
一节课公开课师父
托马斯的一节课
胆战心惊的一节课
师父穿越啦
裸课,语文公开课的一次自发性嬗变
第一次公开课
公开课
公开课,希望不再是作秀
倒霉的师父
功夫猪
云山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