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守益
“语文1+X”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1”表示一节语文课,“X”指核心知识的微课程建构。“语文1+X”课程的建构,立足于呈现给学生立体的网状知识,而不是散乱的点状知识。
对“语文1+X”微课程的探求,源于一次执教《天游峰的扫路人》。
《天游峰的扫路人》记叙了作者章武去武夷山游玩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在教学的过程中,我紧紧围绕课后习题“你觉得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的问题展开教学。在课堂中我组织学生默读、思考、批注,随后组织全班学生展开了讨论:“你觉得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我觉得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个朴素的老人,是从第3自然中的“褪色”一词看出来的。
生:我认为他是一个热情的老人,是从他请“我”喝茶看出来的。
生:我觉得他是一个豁达开朗的老人,我是从“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看出来的。
生:我觉得他是一个健康的老人,从“黝黑”一词可以看出。
生:我觉得他是一位轻松悠闲的老人,是从他说话轻轻松松、自在悠闲看出来的。
生:我觉得他是一位热爱工作的老人,从他说“不累,不累”中可以看出来。
……
学生就这样对文本发表着自己的解读,从一个又一个的词句中,读出了老人一个又一个的形象,师生据此展开了对话,并联想了自己的生活来对比,让老人的形象更加趋于丰满。
看着学生课堂学习的表现,对于这样的一篇写人的散文,我认为自己教得有方法,学生学得有收获。事后我读了王荣生教授的文章《中小学散文教学的问题及对策》,其中有这样的一段话:不少散文教学的问题,教学的表现是学生在课文里随意地找东西。由章法统贯的言语,变成了散乱语句的杂货铺,学生们从中随意截取,并以截取到的语句为跳板,随兴谈论他们的印象、感念、联想、评判,以及由这一跳板所生发的其他思绪。
对照王教授对散文教学问题的分析,反观自己的语文课堂,在《天游峰的扫路人》的教学里,学生的表现就是从课文里随意找东西,统一的文本变成了散乱的杂货铺,学生以截取的语句随兴谈论着这位扫路人。
这样“散乱”的教学如何进行整合?如何用课程的视角去建构每一节语文课?如何达到一课一得,最大化地呈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对此,我们对语文“1+X”微课程便有了初步的想法。我们对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点进行“微课程”的建构,以达到有体系、有建构、有重点的课堂教学目标。我们试图改变课堂教学从教给学生一个个零碎的知识“点”,转变为给学生语文学习“线”“面”的世界,也就是从“点”的学习到“线”的串联,到“面”的建构。
在第二次执教《天游峰的扫路人》这篇文章时,我在引导学生读出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的同时,不再由学生随意表达,而是让学生在发言的基础上善于捕捉,去学会串联,去建构“面”的世界,预设教学的“生成点”。
在《天游峰的扫路人》中作者两次对外貌进行了描写,对于学生而言,这是独特的教学价值。此前学生从未接触过这样的学习内容。因此对这两处外貌描写进行知识点的微课程的建构,让学生学得透彻,学有所得,便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
如何抓住这个独特的教学点进行深入的探究,我进行了认真的思考。结合学生的发言,我自然引出了描写老人外貌的语句。出示第一处外貌描写:“我循声迎了上去,及至到了眼前,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蹬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在引导学生读出一个勤劳、朴素、精瘦等老人的形象后,提问:“本篇文章只有一处外貌描写吗?”由此便生成出第二处外貌描写的学习。
出示第二处外貌描写:“借着淡淡的星光,我仔细打量了他: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在引导学生读出一个健康、慈善、有精神等老人的形象后,启发学生对这两处外貌描写进行对比读。
“你能发现这两处外貌描写有什么不同吗?”这样的比较让学生深度走进文本,明白作者为什么要写两处外貌,那是因为作者对老人的情感不断深化。作者情感的变化,外貌描写也随之发生变化。一处是侧重于初次相识的整体描写,偏向于人物的外在的“形”;一处是深入交流之后的局部描写,偏向于人物内在的“神”。学生通过对这两处外貌的学习,进一步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作者对老人认识的情思的变化,老人的形象不断得以升华。
在两处外貌学习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展开练笔。以一位学生见到我的第一印象的外貌描写为起点,出示:“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新老师。他高高的个子,上身穿着一件红色半袖,下身穿着一条牛仔短裤,脚上穿着一双运动鞋,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的眼镜,看上去很帅气。”
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用外貌描写的手法,传神地写一写,已经和他们相处一段时间后的我,对照作者对老人第二次外貌的描写,启发学生抓住局部进行描写,侧重于要写出老师的“神”。
一课一得,让每节语文课都能至少有一个教学生成点,在一个点上深究,用课程的视角丰富学生学习的内容,让学生经历一个层层深入的学习过程,这样的学习才会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除了对教材知识点进行微课程的建构外,针对语文的现状,今后,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对该微课程进行深入的思考。
每一个汉字背后都有一部历史。如何激发学生去探求这部历史,对于小学生来说,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去走进汉字的前世今生,去读懂汉字背后的故事,在班级可以开设“汉字讲堂”“汉字故事”“我的汉字研究”等活动。这样的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热情,了解了汉字的起源、演变,以及汉字造字的规律,感受汉字的文化。
在汉字学习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走近成语、谜语、对联、诗词等,进一步丰富“语文1+X”的建构。
名著阅读是微课程内容建构的一个重要来源。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用“师生共读整本书”的活动去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师生共同探讨书里有趣的话题,将读书引向深入。这样的阅读微课的建构,去引发学生阅读同主题、同作者的书,把阅读真正地扎根在学生的心中。最后在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建构自己的阅读微课程,去发现更多阅读的美好。
语文的学习重在积累,也需要表达。学生作品的微课程探求便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在实践中,我曾经尝试引导学生每周进行3~5篇的日记书写,写自己的生活,还可以用彩笔进行配图。在批阅的基础上,我发动学生互评,为此,还成立了一个由学生组成的专家鉴赏团,专门负责在每节语文课前每人用一分钟的时间来推个学生们的佳作。在这样的积极点赞互动中,每一个学生都能重视自己的习作表达。一学期下来,每一位学生都有了属于自己的“语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