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职、高职、本科衔接课程标准研究

2018-01-24 20:24
山西青年 2018年22期
关键词:砌体课程标准中职

郑 伟 陈 叶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1)

中高本衔接通过中职、高职、本科院校的联合衔接培养,采用两年中职+三年高职+两年本科的培养模式,向企业输送高素质、高技术、高技能的职业化人才。职业教育是阶段性教育,而非终结性教育,因此,必须开展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相互衔接。人才培养衔接离不开职业教育课程衔接,所以,中高本每个阶段的课程目标定位必须准确。为提高我省建筑业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示范引领全省职业教育,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联合长沙建筑工程学校和湖南城市学院,开展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职、高职和本科人才培养衔接试点工作,实现了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上的衔接,打通了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的上升通道。

中职、高职、本科各阶段课程内容有效地衔接,主要在于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的准确定位。要使中高本衔接的各阶段每一个课程目标都能顺利地实现,必须对各阶段衔接的课程内容做出正确的重组和筛选,才能制定出合理的课程标准。一流的课程标准既要保证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还要确保学生达到职业资格要求的专业技能标准。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而言,可根据各阶段的培养目标、职业岗位的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划分为中高本三个档次对应的能力领域,每一个能力领域对应一个层级,确保每一级别的学生可获得相应级别的从业知识与技能。这样,既确保中职学生可获得必备的知识与技能,保证他们可以顺利的就业,同时又为他们接受更高级别的大学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应建立以职业素养、就业能力为本位的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

一、中高本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

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经过长期改革和发展,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办学体制机制、课程衔接方式等。而我国职业教育2000年后才起步,发展又晚又慢,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由于我国中职、高职和本科院校之间档次差距明显,相互之间基本没有合作,既使有合作也不够深入,没有考虑中高本人才培养的梯次、层级和延续性问题,因此出现了较多的问题。

首先是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基本相同,就业岗位互相重合。通过调研发现,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面向建筑业生产第一线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生毕业后从事的核心岗位是建筑企业的施工员,中职学校的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也是面向建筑业生产第一线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生毕业后从事的核心岗位也是建筑企业的施工员。我国高职院校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和中职学校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基本相同,没有层级区别。但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差,底子薄,要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项目施工员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只能培养成为合格的技工,拔苗助长只会使中职毕业生在就业上失去竞争优势,也会使我国建筑行业没有技工可用。因此,相同的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没有体现中高职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不同,更没有体现是同一类型的不同层级教育,不能满足社会对各层级人才的需求,并使中高职课程无法有效地衔接。

其次,中高本课程没有衔接,教学资源严重浪费。中职毕业的学生进入高职学院继续学习主要通过“对口升学”方式。即中职毕业生在毕业时通过参加全省统一的高职招生考试后,择优录取到专业对口的高职院校继续深造学习。高职学生通过“专升本”方式进入本科学习,其实也是采取“对口升学”方式,但是这些途径都是中高本学校各自为政,仅实现了两种学制的接轨,并未落实二者课程衔接。特别是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院校后,还是按照普通高中学生对待,所以在中职已经学完的知识,到高职院校后,相同的知识和技能又重复学习一遍,中高职课程基本没有衔接,严重浪费教学资源,也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

二、中职、高职和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中高本是不同的职业教育阶段,要相互合理衔接,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一定要明确。课程标准的设计,课程内容的重组和筛选,必须与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相一致。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中职阶段是培养建筑企业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高职阶段是培养建筑企业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在本科阶段是培养建筑企业一线的高素质技术与管理型人才。其中,中职强调技能,高职强调技术和技能,应用本科强调技术和管理,侧重点不一样。具体来说,中职毕业生的核心就业岗位是土建工程施工项目的班组长,高职毕业生的核心就业岗位是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施工员,本科毕业生的核心就业岗位是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技术主管。

中职学生毕业时应取得抹灰工、钢筋工、砌筑工等职业(工种)证书(一个及以上证书);取得工程测量工技能操作证,中职升入高职要参加中升高转段考试。高职学生毕业时应取得施工员、安全员、质量员、材料员、标准员、资料员等职业岗位资格证书(一个及以上证书);取得CAD中级绘图员技能证书;取得BIM技能等级证书,高职升入本科也要参加专升本转段考试。本科学生毕业时要能够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用于解决土木工程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并能用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对土木工程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科学研究、预测与模拟,并懂得工程项目管理和协调工程建设各方面的关系。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标准,需根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及培养目标,分别制定各阶段相互衔接课程的课程标准。

三、课程标准设计

现以《砌体结构》专业课程为例,阐述课程标准设计方法。砌体结构课程在中职阶段不开设,仅在高职和本科阶段开设。

《砌体结构》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建筑工程中砌体结构构件计算的基本理论和砌体结构的有关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团队协作精神、创新创业能力。教学手段上,通过运用多媒体和信息化教学手段,以实际项目为载体,密切联系工程实际,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高职课程中,教学任务主要有:砌体材料及砌体的力学性能;砌体结构的基本概念和选型;无筋砌体受压构件;配筋砌体受压构件;砌体墙、柱的构造措施;过梁、墙梁、挑梁及雨棚的结构构造六个项目进行学习。

知识目标为:

(1)砌体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包括砖、砌块、石材、砂浆;

(2)砌体结构的基本概念和选型;

(3)砌体结构墙、柱、过梁、挑梁等基本构件的构造。

能力目标位为: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

(1)具有对砌体结构基本构件的选型能力;

(2)具有阅读普通砌体结构施工图的能力;

(3)具有绘置简单砌体结构的能力;

(4)具有查阅及使用砌体结构参考资料的能力。

在本科课程中,教学任务主要有;砌体结构构件承载力的计算;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过梁、圈梁、墙梁、悬挑构件及墙体的设计;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四个方面的任务。

知识目标为:

(1)砌体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2)基本构件的设计计算;

(3)砌体墙、柱、过梁、挑梁的设计;

(4)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

能力目标为: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

(1)具有砌体结构基本构件计算能力;

(2)具有混合结构房屋结构设计能力;

(3)具有阅读复杂砌体结构施工图的能力;

(4)具有查阅及使用设计参考资料的能力。

四、结论

本文以《砌体结构》课程为例,对中高本衔接中的课程标准设计进行了阐述。中高本要有效地衔接,中职、高职和本科院校间一定要深入合作,充分考虑职业教育各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延续性和层级化,才能有效打通职业教育的上升通道。

猜你喜欢
砌体课程标准中职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砌体墙上安装摩擦型阻尼器施工技术探讨
房屋建筑中砖砌体施工技术分析
竖向开槽砌体墙燃气爆炸动力响应及加固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