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亚文化:新时代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

2018-01-24 19:08
山西青年 2018年18期
关键词:亚文化群体价值观

杨 洁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青年亚文化”,是青年群体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集聚成“社群”,以自身情感形式,推行的自己特有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体系,以满足青年群体对自身所认同的“文化资本”的需求。

青年亚文化因其在表面上以冲突方式对主流文化形成防抗姿态,对主流文化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冲击,消解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教育等方面的话语权,对青年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倾向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这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但从另一角度来看,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启示,结合当前社会新形势,青年亚文化的作用已有所不同,未必是社会“道德恐慌”的诱因,甚至可以利用青年亚文化活力性、创新性等特点,发掘其现实正面影响,达成与社会主流价值观从冲突到弥合的“收编”。

一、青年亚文化被社会主流价值观“收编”的可能性

首先,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更加多元开放,影像资讯全数爆发的新媒体快速发展,网络、通讯交流平台成熟甚至饱和,具有一定资本积累的“青年亚文化”必然会越来越成为主流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种文化力量,一味抵制和冲突必然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趋势,我们需要用辩证的、发展的观点看待青年亚文化的必然性和不稳定性。

其次,对青年亚文化的内涵进行进一步探讨,亚文化产生于人们解决存在在社会结构中的矛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集体认同文化模式。从积极意义上来说,青年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读为青年潜在地揭示当代社会矛盾的一种必然结果,这类矛盾是青年想内心表达出来的,虽然可能存在着偏激与不成熟,但一定意义上,体现着青年以他们独有的“边缘化”方式表达出来的社会责任感,例如“爱国的小粉红”、“自干五”、“两岸青年表情包大战”等事件,就可以看出当代青年“发泄”自身爱国情结的具有时代烙印的亚文化行为。青年亚文化的主流化诉求与官方主流价值观宣传的大众化需求,使得青年亚文化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在相互弥合中达到“双赢”。

二、ACG亚文化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弥合的可能性

具体到ACG亚文化,“ACG”,即动画”(Animation)、“漫画”(Comic)和“电子游戏”(Game)的总称,以动画、漫画、游戏以及各类周边、同人为主要载体构成的二维平面世界,ACG亚文化在该领域也被称为狭义的“动漫文化”,是一种新兴的但发展非常迅猛的青年亚文化。

ACG亚文化做为青年亚文化中的越来越重要的一支,不仅具有青年亚文化的普遍特点,而且其还具有与主流价值观相通的“宏大叙事”基因和“多元性”特点,使得ACG亚文化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形成相互弥合的关系成为可能。

(一)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通的“宏大叙事”基因

有人说,ACG文化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逃避”,但换种角度解读,也可以认为是“21世纪的造梦师,在高速冷漠的科技文明间,为躁动的年轻人们营造了一个温柔甜蜜的幻想乡”,转换成主流文化下的语境,也可以理解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如北京大学元火动漫社社长所说:“二次元的梦境再美好,也终究是为了赐予你一番在三次元中披甲上阵的理由。”

积极的ACG亚文化关键词包括:燃、萌、纯等,尤其是“燃系动漫”,其建立的“宏大叙事”在一定程度上给予青年激情和力量,“这些二次元爱好者对于ACG宏大叙事的这种接受,同现代性的宏大叙事之间依然保持着某种具有亲缘性的接口,而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也就会与中国崛起北背景下兴起的网络民族主义浪潮,以及官方机构所着力宣扬的‘中国梦’话语发生被必然的接合。”例如,军事题材的爱国主义动漫——《那年那兔那些事儿》集“燃、萌、纯”的ACG特点于一身,以萌化的国家形象、燃向的史实叙事以及纯粹的爱国情怀,在青年中形成“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生种花(中华)家”的“那兔”热,有效地将“小情怀”上升为“家国情怀”。

(二)ACG文化自身的“多元性”特点

同样作为“青年亚文化”,ACG亚文化与其他如“朋克文化”、“摇滚文化等反主流色彩较浓厚的亚文化又具有一定的区别,在价值观上呈现更大的多元性和包容度,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一种“兼容并蓄”的状态,但最根本的原因,或许是对“话语权”的包容,人人可以言表并得到认同和尊重,这为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弥合提供了更直接的可能性。而且,在多元性的前提下,随着ACG青年在社会中地位的提升,ACG亚文化的主流化诉求更加强烈。

三、ACG亚文化特点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上文分析了青年亚文化,特别是ACG亚文化与社会主流价值观之间相互弥合的可能性,同时,在笔者对60余名ACG圈子的青年所作的关于“ACG亚文化对青年影响”的调查中,ACG亚文化对青年“三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相当的影响力。所以,在青年亚文化与社会主流价值观愈渐弥合的趋势下,更需要合理利用以ACG为代表的青年亚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特点,有效地、主动地运用以ACG为代表的青年亚文化的正面作用,寻求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视角。

(一)网络平台: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通过关于“ACG亚文化对青年影响”的调查,其中96.97%的人选择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和获得ACG资讯。网络平台的互动性和平等性为ACG青年群体提供了分享和相识平台,同时网络的“隐秘性”为青年群体在虚拟匿名的空间中追寻自我,相互以兴趣爱好为目的而集聚成紧密的青年亚文化群体并且不断壮大提供发展条件。作为“网络原住民”的青年群体而言,网络平台是青年群体的集聚地,把握了网络平台便把握了青年的阵地。例如,在聚集了大量青年群体的亚文化大本营——bilibili弹幕网站上,爱国主义主题在一片“二次元”画风中仍然是热点。

所以,“当前面对网络舆论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积极转变观念,把网络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领域,通过多种方式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形成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二)影像媒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式

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在考察影像媒介对社会文化影响时曾提出:“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而ACG亚文化正是通过以视觉媒介为主导来进行文化传播,在对关于“ACG亚文化对青年影响”的调查中,90%以上的调查者选择“相比单一的文字,更容易接受影像资讯”。在视觉媒介为主导的时代,人们通过图像代替文字来把握世界,图像所具备的“形象、感性和非线性”的特点相对于“知性、理性、线性”的说教式文字,更契合人的认知特点,而被广泛接受。鉴于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顺应新时代下影像媒介的规则和优势,将以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等意识形态中的严肃内容包装在“华丽的外表”下,集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和政治性于一体,图、文、声、像并茂,化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使枯燥的理论教育变得生动活泼。

(三)趣缘社交: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纽带

在市场化、城市化、“互联网2.0”的进程中成长起来的“新生代”青年,相对基于传统的血缘、地缘、业缘,更多地基于“趣缘”,即彼此相通的兴趣爱好而形成社群的集体认同,“出于这种超越功利的‘趣缘’认同,集聚在与共同爱好相关的目标之下,进而接受共同目标的引导,展开各尽其能的团队合作,以网络协同作业的方式从事文化生产。”以ACG为代表的青年亚文化的形成成因之一是通过“趣缘社交”,具有及其高粘的凝聚力和有效地传播力。如何抓住青年“趣缘”的“因缘之纽带”,在青年之间生成并强化“情感的羁绊”,这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传播思路。

人民网发布的《2016年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指出:在微博上,数量庞大的青年群体凝聚在“共青团中央”的官方微博周围,在事关国家利益的事件中,表现出青年强大的自我动员与组织能力。这或许也可以理解为是由“趣缘”为纽带形成的现象。

(四)IP效应: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

在泛娱乐化的社会背景下,“IP时代”成为社会热词,在百度百科中,将IP解释为“知识产权保护”,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IP已经完全超出传统的IP定义的范畴,简单来讲,即品牌效应、粉丝效应。核心IP能产生强烈的群体归属感,聚变为跨界发展的强大原动力。当然,所谓IP更多的是在商业、资本的角度进行解读,但在主流文化传播,甚至主流价值观传播中,或许也可以尝试在IP时代下打造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核心IP。

以爱国主义为内核,用萌系画风勾勒近中国现代史,点击已逾10亿的人气漫画《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其同名改编动画,根据2017年年底,《B站国产网络动画评分排行榜》数据显示,评分9.3分,集均点击量为67.7万次,在国产动画中名列第四,并且还不断地被改编为《那兔之大国梦》的手机游戏。作为“又红又专”的二次元动漫,其IP影响力已经在青年群体中产生了较大的作用,让青年群体重新感受到热血、信仰和爱国等主流价值,是将主旋律内核与亚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成功尝试,是互联网时代下对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次成功示范。

2015年由原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发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画短片创作扶持活动”,央视网用动画形式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活动,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宣传需求向ACG亚文化等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尝试。以此一方面让青年圈子的“边缘化”话语权在“主流化”中找到“存在感”,通过个性的表达方式逐渐引导出自身潜在的社会责任感,甚至是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另一方面通过将青年亚文化“收编”进主流文化的价值体系中,克服青年亚文化“阅历”尚浅导致的“不稳定性”

但是,无论如何“收编”或者利用青年亚文化,最终目的是让“教育工作者在进行高效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充分尊重文化多元的现实性,制定有效的措施来弥合亚文化的分化性,保证主流文化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正统地位和主体性存在。”这或许是以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本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视域下新的发展空间。

猜你喜欢
亚文化群体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亚文化视角下青年干部懒政现象危害与治理路径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亚文化,不可怕
亚文化是个筐,你可别啥都往里装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把脉“腐败亚文化”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