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甜甜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在《单向度的人》中,马尔库塞将发达工业社会之前的西方高层文化称为“前技术文化”和“封建文化”,与发达工业社会文化的俗化趋势相比,它是一种双向度的文化,是“多样化的东西”,即同时包含着“对立与妆点、怒号与顺从”。发展至发达工业社会,高层文化中的文学的某些重要概念与形象及其命运将表明技术合理性的进步正在如何清除高层文化中的对立性和超越性因素。他们事实上屈从于流行在当代工业社会发达地区的俗化趋势[1]。当然,马尔库塞的观点也并非绝对正确,它带有明显的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特性以及个人偏见。为此,应借助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其进行全面分析,同时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马尔库塞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其思想具有明显的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特性,他对发达工业社会的高层文化进行批判,认为其呈现出俗化的趋势,表现为肯定性,物质化、商业化以及大众化的特性。
在《单向度的人》中,马尔库塞并未对“高层文化”的内涵做一个明显的界定。他认为,“高层文化在功能的意义和年代顺序的意义上曾是一种前技术文化”;在内容上,“高层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还曾是一种封建文化”[1]。马尔库塞之所以把高层文化称为封建文化,原因有三个:其一,它局限于少数特权人士,“只有少数特权人士才能享受它的乐趣,描绘它的理想”[1];其二,它所固有的浪漫主义成分;其三,它的权威著作的有意识、有步骤的异化,那些破坏性的角色“在发达工业社会并没有消失,但他们必须从根本上改头换面才幸存下来”[1]。
从马尔库塞对高层文化的描述中,可以总结出它的两个特点。从内容而言,高层文化总是与社会现实相矛盾。在某种程度上,它“指控和否定商业秩序,与商业秩序形成不可调和的对立”[1],这种对立可以从文学中破坏性角色的描绘中得以体现。从享有者而言,“只有少数特权人士才能享受它的乐趣,描绘它的理想[1]”,在此层面上,高层文化又是一种极权文化、精英文化,只有少数处在社会顶层的人才能享有它。简而言之,在发达工业社会之前,西方的高层文化是一种双向度的文化和多样化的东西,它包含着对立性和超越性的因素,包含着对立与妆点、怒号与顺从。
“单向度”是《单向度的人》的核心词语,即指丧失否定、批判、超越等特性的向度。马尔库塞认为,当代发达工业社会是一个单向度的社会,同时又是一个极权主义社会,它压制了各种反对派及其他们的意见,使人们丧失了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的向度,生活在其中的人成为了单向度的人,存在于其中的文化成为了单向度的文化。单向度的特性在当代发达工业社会的政治领域、生活领域、文化领域以及思想领域都有体现。
在马尔库塞看来,在发达工业社会这个单向度的社会中,高层文化逐渐发展成为单向度文化,“技术合理性的进步正在清除高层文化中的对立性因素和超越性因素”[1],主要表现为:高层文化逐渐表现出物质化、商业化、大众化以及肯定性的特征。首先,物质化。马尔库塞认为,“发达工业社会面临着各种理想物质化的可能。该社会的各种能力正在逐渐缩小对人的条件加以描绘、理想化和说明的高尚领域。高层文化变成物质文化的组成部分”[1]。在发达工业社会之前,高层文化具有超越性,它在描绘理想和真理的同时极少受到现实的影响。然而在发达工业社会,高层文化逐渐变成物质文化的一部分,理想与现实逐渐同化,高层文化所讴歌的真理逐渐丧失。其次,商业化。“双向度文化的清除,不是通过否定和拒斥各种‘文化价值’,而是通过把它们全部纳入既定秩序,并大规模地复制和展示他们”[1]。在此过程中,大众传播媒介起到了纽带作用。“异己和正在异化的精神文化产品就变成熟悉的商品和服务设施”“大规模再生产和消费仅仅是一种变量”[1]。由此可以看出,马尔库塞认为高层文化在当代发达工业社会呈现出商品化的趋势。再次,大众化。高层文化的大众化适合商业化分不开的,商业化加速了大众化。马尔库塞认为,在发达工业社会,高层文化更加“一体化”了,文化中心变成了商业中心、市政中心或政府中心的配件,“现在差不多人人都可以随时获得优雅的艺术享受,只要扭动收音机的旋钮或者步入他所熟悉的杂货铺就能实现这一点”[1]。在发达工业社会之前,高层文化只能为少数特权阶层享用,而发展到发达工业社会,普通大众都可以接触到并且享用它,呈现出大众化的特性。总之,马尔库塞对高层文化的物质化、商业化和大众化进行批判。他认为,高层文化在发达工业社会成为了肯定性的文化,丧失了其原有的批判性和超越性的特性,这是高层文化俗化的体现。
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其在《单向度的人》中的理论观点具有浓厚的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色彩。马尔库塞对发达工业社会的高层文化进行批判的理论观点揭示了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给人类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他的观点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局限性,他割裂了文化与其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之间的联系,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倡导的是一种极权主义文化(少数特权人士享用)。
马尔库塞对发达工业社会的高层文化进行批判,认为其呈现出俗化的趋势,即丧失原有的对立性因素和超越性因素,退化为一种肯定性文化,表现出物质化、商业化以及大众化的特性。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待问题。恩格斯指出,“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2]马尔库塞的观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也有一定的进步性,他在对高层文化进行批判的同时也揭示了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对人类文化产生的负面影响。马尔库塞认为,在当代发达工业社会这个新型极权主义社会中,本应赞颂理想和真理的高层文化也摆脱不了被俗化的命运,屈从于现实社会,文化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一味地去迎合现实需要。一方面,发达工业社会的成就和失败使它的“高层文化失去合法性。文学作品中的那些指控和否定商业秩序的破坏性的角色在发达工业社会的文学中并没有消失,而是在想象同一生活方式的不同类型或畸形”[1]。另一方面,高层文化的大众化、商业化造成了文化的同质化。“文化领域里的新型极权主义正是在调和性的多元主义中表现出来,这种多元主义使最不相容的作品和真理也能中立地和平共处”[1],这使得文化丧失了独特性,人人可以享受相同的文化,人们也不再思考自己真正的文化需求。马尔库塞对高层文化在当代发达工业社会的俗化趋势进行的批判,表现出其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对人类自身的关怀,显示出一定的人文主义精神。
马尔库塞批判当代发达工业社会中单向度的“高层文化”,他认为在发达工业社会之前,“高层文化”具备两个显著的特点:总是与社会现实相矛盾、为少数特权人士专享。在他看来,高层文化应该与社会现实想脱离,这两个领域应该是相互对立又同时并存着的。然而,在发达工业社会,“活跃在异化中的艺术与日常秩序间的重大裂隙,被发达技术社会逐渐弥合了”[1]。马尔库塞认为,高层文化与现实的弥合剥夺了其曾是真理向度的对抗性力量和疏离性特征,它们的含义和功能也被根本改变。马尔库塞对高层文化与现实想脱离的特点大肆宣扬,而对两者相联系的现实进行强烈批判,这一批判割裂了文化与政治经济的联系,将文化孤立起来,至于“真空”的环境中,因而这种批判具有明显的缺陷和不足。
一方面,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3]。“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即“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4]。由此看出,马尔库塞将高层文化与政治经济完全割裂的看法是不科学的。另一方面,马尔库塞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他甚至提出这样的疑问“文化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和消费仅仅是一种量变,也就是一种增长的文化鉴赏与领悟,一种文化的民主吗?”[1]马尔库塞没有考虑到人的能动选择性,他认为人们只是在被动地接受“俗化了的高层文化”,殊不知,在此过程过中,人们也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的。人们之所以没有更高的文化需求,是因为现存的文化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而非马尔库塞所批判的,人们变成了丧失超越性、批判性的单向度的人。总之,马尔库塞所倡导的发达工业社会之前的高层文化是一种极权文化,是一种为少数特权人士所享有的文化。
马尔库塞对高层文化在当代发达工业社会中显示出的物质化、商业化以及大众化的特性进行强烈批判。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对发达工业社会的高层文化进行批判的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5],马尔库塞对高层文化的批判可以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思考和启发。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更加深入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的现状,马尔库塞对当代发达工业社会中高层文化的批判可以为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思路。马尔库塞对高层文化的俗化趋势进行强烈的批判,实则是看到了技术进步给文化发展带来的消极作用,他认为高层文化的商业化和大众化削弱了人们对更高文化需要的追求,人们也丧失了对文化进行批判的能力。在当代中国,这种担忧仍然存在,不容忽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深入加强了世界各国各民族的联系,科技的发展也加速了各类信息的传播速度,拓宽了信息传播的范围,人们所接受的文化呈现出良莠不齐的特点。西方国家借此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传播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腐蚀国人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面对这种状况,我们要不断提高辨别意识和批判意识,在享受丰富文化资源的同时,也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文化自信,警惕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
马尔库塞的批判是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反思,体现出人文主义精神,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应充分发扬人文主义精神。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也是人类文化的建设者和享有者。马尔库塞认为,在当代发达工业社会,“文化异化变成功能性的了”“文化中心变成了商业中心、市政中心或政府中心的配件”“在这种传播过程中,人们却成了改造他们内容的文化机器的零件”[1],人们丧失了主动性和参与性,没有更高的文化追求,没有文化创造力。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应发扬人文主义精神,激发人们的参与性和主动性,使人民群众从文化建设的享有者逐渐变为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在推进文化成果大众化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文化诉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该是面向大众的文化,应该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换言之,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贴合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世界,坚持文化领域的“以人为本”。同时,人民群众自身也应该有更高的文化追求,不能满足于文化现状,要有创新精神。文化的发展也应日新月异,不能固守成规。广大人民群众要树立主体意识,主动反映自身的文化诉求,在享受当下文化成果的同时也要积极创造更加新颖的文化。
马尔库塞在对高层文化的俗化趋势进行批判的同时,也批判其丧失了独特性,差异性和矛盾性。“当城市、公路和国家公园取代了村庄、峡谷和森林,这些地区也就随之丧失了他们作为本质不同的现实、作为矛盾地区的特征”[1]。他认为,在发达工业社会的文化调和出现之前,“文学艺术本质上是异化,因为它维系和保护着矛盾”[1],然而文化的独特性却在发达工业社会遭到了破坏。在当代中国,文化的高度相似性也普遍存在。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一种文化形式的兴起会引起无数相类似的文化产品的涌现。尤其在影视领域,一种影视节目形式受到青睐,紧随其后的必然是多个类似节目的蜂拥而至。在人心浮躁的互联时代,人们习惯了坐享其成,逐渐丧失了独立创作的能力。因此,在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要保持文化的差异性和独特性,既要鼓励文化间的交流和学习,又要反对千篇一律、生搬硬套,既要保持文化的世界性,又要保持文化的民族性。
马尔库塞批判高层文化的商业化,他认为文化的大规模生产和消费仅仅是一种量变,没有发生质变,人们的文化鉴赏能力与领悟并没有得到增长,也不是文化民主化的表现。马尔库塞所批判的高层文化的单向度趋势在当代中国也有所表现,人们会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个人成功与否,认为社会地位越高、财富越多,一个人就越成功;学生的成才路线大概是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每一步成长都是按部就班,以致一些学生到了大学阶段开始迷茫了,不清楚自己想要做什么、能够做什么;电视节目的千篇一律;景区建设的同质化,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发展文化的目的在于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充分发挥文化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一味地追求文化的经济利益会导致文化的畸形发展甚至异化。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要防止单向度文化现象的出现,警惕文化的过度商业化和物质化,发展文化事业要回归文化滋养的本质。
马尔库塞对发达工业社会高层文化的俗化趋势进行的强烈批判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和理论局限性,同时不能否认,他的理论观点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他所批判的高层文化的单向度趋势在当代中国也有所显现。马尔库塞对高层文化在当代发达工业社会中的物质化、大众化、商业化的特性进行的批判,对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一定的警示意义和参考价值。为防止文化的单向度趋势,首先从传统文化中找到涵养源泉,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他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国民族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文化的丰富滋养,也是防止新时代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文化“单向度”趋势的思想铠甲。其次,保持文化的时代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文化界的“弄潮儿”,它应该走在时代的前沿,与我国各方面的发展保持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