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彩玲
【内容摘要】数学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一个角色,小學数学能为学生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能力、思维发展能力。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渐渐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一种新颖的、开放的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使得学生们主动学习。孩子们由于年级小接触的东西较少,因此教师应该善于结合实际生活教学,将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地表达出来,让学生更轻松地学习。
【关键词】学习兴趣 素质教育 能力提升
当今社会不断在发展,教育制度也不断在改革,教师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与学生的学习效率就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将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为新颖的、更开放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素质化教育。数学与日常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在教学的各个方面都积极创新,才能使学生不断改正自身的错误,持续进步。
一、设计相关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对于枯燥的内容时常会感到反感,情境的设计便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学习。教师在情境的设计中应该注意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迎难而上的学习精神。
许多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难题第一时间想的不是怎么去打破它,而是想着怎么去绕开它、逃避它,因此他们在遇到困难时难免会产生一种逃避的心理,这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积极面对困难,解决难题,培养学生们的自信心,使学生们迎难而上,主动克服难题。例如我在《有余数的除法》该课的教学过程中有过这样一个情境:
我带了五十五颗糖果要分给班上二十五个学生,然后对学生们提问:“老师这边有五十五颗糖果要分给同学们,同学们知道你们一人分到几颗糖吗?”
学生1:一人两颗糖。
学生2:那不是还剩下五颗糖果吗?
学生3:剩下的五颗糖果可以给上课表现比较好的五个同学。
学生4:我觉得剩下的五颗糖果可以老师自己吃。
这个时候已经有学生说出了我今天要教学的内容,就是“剩下的五颗糖”,我再稍加引导,学生很快便知道了今天要学习的“余数”是什么东西。学生们这时就很清楚地掌握了知识点,以后遇到该类问题也能很快地解答出来,同时还能灵活运用自己所学过的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了学习兴趣,也提高了自身的智力与知识运用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与思维能力
小孩子的创新与思维能力普遍比较不足,因此教师也需要注重该方面的培养。学生在学习中不应该只是一味地接受死板的知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吸收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联想更多的问题,学到更多的知识。例如我在教导学生们关于体积的概念时,我会举一个很经典的例子:爱因斯坦让其助手测量一个灯泡的体积,其助手列出各种各样的公式,绞尽脑汁也求不出来,爱因斯坦便叫其助手拿一个圆柱形的容器过来,灯泡中装满水再倒入圆柱形的容器中,其助手这时便恍然大悟。这便教导了学生们要适当转变自己的脑筋去解决难题,这样学生们就不会在遇到难题的时候只会运用死板的知识去解题,学生们的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索能力
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粗暴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这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吸收知识,灵活掌握所学的内容。
例如我在《升和毫升》的教学中,就引入之前学过的《千克和克》,我会带几个长方体的容器、带有刻度的烧杯与小秤子,将学生分组,把水装入容器中,然后将水倒入烧杯中,用小秤子称出重量,在学生们的操作过程中便能得出一克水就是一毫升水的结论,学生们就能很清楚地知道为什么升和毫升之间的进制也是一千。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乐趣,对于知识点的印象也更加深刻了,而通过该类的实践活动,学生对于知识的求知欲也愈加强烈,便会主动学习、主动探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索能力,教学效率自然随之提高了。
四、相互交流,建立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保持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能更好地吸收到所学的知识。为了建立这种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经常让学生们合作解决问题,使学生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例如在我的教学经历中,我曾对学生们提过这样一个问题:一个班的老师带同学们去景区郊游,景区的门票分单人和团体的,成人票为十五元,儿童票为十元,团体票二十人以上为十二元,去郊游的教师一共有五人,学生有二十四人,怎样买票比较划算?学生们有说买单人的,有说买团体的,有说两种都买的,学生们在课堂中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终得出了最佳的答案。学生在课堂中相互交流,提出自己的见解,吸收对方的优点的同时改正了自身的缺点,教师实现了素质教育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应该积极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激发学生的潜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了素质教育,也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乐趣,使学生的各种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黄全明,陈树宝.小学语文教育科研.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6.
[2]董菊初.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3]张碧琰.农村高中作文教学对策初探[J].文学教育(上),2013(12).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双语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