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兆坚 黄柱凤
【摘 要】本文以高中数学概念课《正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一》为例,阐述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凸显一节课的教学(学习)目标,有效地突破重点和难点,使课堂充满生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 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 突破难点 教学效率 课堂氛围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9B-0060-02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是我国 21 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途径,这种途径与学科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继承性,同时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是新的教学结构类型,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分支。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是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师辅助教学或者学生辅助学习的工具,而且是强调必须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发工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平台以及学习环境,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培养创新人才所需要的品质。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目前国际上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与潮流。
利用信息技術促进课堂教学方式转变,可谓众说纷纭,百家争鸣。我国教育技术专家李克东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李教授在这里是从小的方面进行论述,直截了当表示信息与课程整合是一种不同于之前传统的新的教学方式,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更大效率地促进课堂教学。
本研究以一节常态课《正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一》为例,谈谈笔者对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些做点。
一、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更能凸显一节课的教学(学习)目标
课例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了解正弦曲线的画法及原理,掌握“五点法”画出函数的简图。
过程与方法:(1)通过几何画板,用描点法,作正弦函数 y=sinx 在区间[0,2π]的图象,利用平移知识,得到 y=sinx,x∈R 的图象;(2)观察 y=sinx,x∈[0,2π]的图象,归纳出“五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数学中图形美,体验善于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带来的成功愉悦。
在本课例中,教师是这样突出目标的:
我们在研究一个新的函数的图象的时候,需要取这个函数上的若干个足够多的点,才能较准确地表示出这个函数的特征,画出函数图象。
师:现在我们来研究三角函数中的正弦函数 y=sinx 的图象。
首先需要列表求出 x 和 y 的对应值,然后才能定函数上的各点的坐标。那么自变量 x 应该取什么值呢?
师:对了,同学们都发现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可不可以避免呢?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这个问题避免不了,这就是我们画正弦函数 y=sinx 图象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描点难。
退一步来说,即使我们画出了这三个点,这三个点能体现正弦函数 y=sinx 图象的特征了吗?
生:不能,因为点数还不足够多,无法体现这个我们素未谋面的正弦函数 y=sinx 的图象。
对了,因为我们目前的知识储备有限,只能选取一些特殊值,但是特殊值也总是有限的,所以这就遇到了我们画正弦函数 图象的第二个问题,点数少。
为了解决我们这一节课的难点,画出正弦函数 y=sinx 的图象,我们就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工具—— 几何画板来解决这一问题。
通过几何画板的动态操作,能让学生更清楚画出正弦函数图象的原始动态的连续的整个过程,这是传统课堂所做不到的。通过几何画板,能充分体现正弦函数在一个周期内,每一个自变量 x 的取值和其所对应的函数值 y 构成的有序实数对(x,y),并且生动形象地描出该点(x,y)在坐标系中的位置,通过几何画板有步骤地清楚地生动地把该案例的目标呈现出来。这既让学生学习并获得新的知识,又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代表操作,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动手探索能力。
二、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更能有效地突破重点和难点
本文使用的该课例中,教师借助几何画板工具,根据正弦函数的定义,在单位圆中得出[0,2π]内的无数个点的坐标,并描在坐标系中,连线即可。(主要是老师演示,学生观察)
界面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的 y 轴左边作一个单位圆,圆心 O 落在 x 轴负半轴上,在圆心处引出一条射线与单位圆相交于点 P,根据角的定义,OP 逆时针旋转的时候就对应一个正角,从零开始,在几何画板软件中测量 ∠AOP 的大小(用弧度制表示)。根据正弦函数的定义,点 P 的纵坐标 yP 就是 sin∠AOP 的值。从而在软件中作点(∠AOP,yP),就得到 y=sinx 函数图象的一个点。这样移动射线位置,就可以得到若干个无数的点。在移动角 x 的终边 OP 的位置的时候就会得到不同的点(∠AOP,yP),几何画板中跟踪这个点(∠AOP,yP),就可以生成正弦函数在一个周期[0,2π]内的图象。
通过动态的演示,自然而然地就能达到突破该知识的重点(画出正弦函数的图象)以及难点(描点难、点数少)的目的。
三、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能使课堂充满生机,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效率
一节优秀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中,并不是使用信息技术越多越好,而应该恰到好处、画龙点睛。该课例中使用到的信息技术工具并不多,如,电子白板、实物投影、电子课件以及几何画板软件。教师在课堂上也大量使用传统的白板板书,这也是对传统的一种继承。本文实录如下:
师:现在我们遇到一种新的函数,三角函数,在这我们先行研究正弦函数 y=sinx 。研究一个新的函数,就要研究它的性质。就要画出它的图象,并对图象进行观察,以直观认识它的性质,这是研究函数的基本方法。同学们回顾下如何画一个新函数的图象呢?
生:列表、描点、连线。
师:请同学们画出一次函数 y=x+1 的图象。(生自主练习操作,基本熟练方法)
师:请同学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
生1:投影展示自己作品,严格按照三部曲操作列表、描点、连线,列表有 7 对数值对应 7 个点,连成一条直线(图略)。
生2:投影展示自己的作品,严格按照三部曲列表、描点、连线,列表中只列出了 2 个点,连成一条直线(图略)。
该课例中老师在展示学生作品的时候,采用了实物投影这一信息技术,使得展示过程简单化,学生观察起来更为直观。这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一种创新,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又比如,在该课例中,老师在进行几何画板操作之后,让学生进行演示,从而更能让学生获得成功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也更能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授课模式,使课堂充满生机。
信息技术的引入,体现了新课改“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通过调动学生眼睛、耳朵、嘴巴和手等器官,使学习更为直观和轻松,对于知识点的接收也更为全面,理解也更深刻。这转变了教师满堂灌,学生无所事事的课堂模式,从而使得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课堂教学组织实施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对于新鲜技术,我们的着眼点应该立足于课堂教育教学本质而不应该在于技术。中华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优秀的教育教学方法,这些需要我们去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利用新技术进行创新,换句话说,信息技术是促进教学的工具,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促进教学,而不是变为花哨地漫天地利用技术,最后一节课下来,甚至连最基本的黑板板书都没有了。因此,信息技术的引入,对于传统的课堂应该是一个辅助的手段,而不应该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变为无节制的耍技术的过程。如果传统的方法能让学生明白的,那么就没有必要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就该应用到学生很難想象、很难理解的“点”上。
【参考文献】
[1]沈丹燕.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及有效策略[J].成功(教育),2012(6)
[2]李克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