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莲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从教学导入、教学语言、教学素材选择等方面着手,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自主参与、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以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学生“乐学” “好学”。
[关键词]精彩开头;激情语言;贴近生活;鼓励质疑;自主参与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34004702
伴随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但在贫穷落后的地区,应试教育仍然是“涛声依旧”。这就导致一些教师认为“考考,学生成功的法宝;练练,学生前进的火箭”,让学生整天埋头于繁重的理论学习和考试、作业之中。学生没有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没有获得个性的舒张,没有感到生命的愉悦,甚至有的学生厌学、辍学。那么,怎样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点燃学生思维的火把,让学生在无穷知识王国中领悟学习的精彩呢?
一、精彩开头,调拨学生自主参与的琴弦
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进入课堂应该力求开头精妙、新颖活泼、扣人心弦,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整学生情绪,使学生自然融入课堂,从而营造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这样,学生的思维打开了,他们就可能怀着期待的心情兴趣盎然地进入新的课堂。如我在讲授高三“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时,先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歌曲: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在学生兴趣盎然之时,我顺势说道:“同学们,没有56个民族团结协作的努力,没有56个民族在祖国大家庭中生息、繁衍,没有56个民族的勤劳和智慧,没有我们56个民族的自强不息,怎么会有我们美丽富饶的祖国大地,怎么会有日益繁荣昌盛的伟大祖国,怎么会有伟大祖国的统一,怎么会有今天的小康生活……那么,我们56个民族的基本状况如何呢?他们是怎样共同建设我们伟大祖国的呢?”然后进入了新课,做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自然和谐地拨动了学生思维的琴弦。
二、激情语言,碰撞学生自主思维的火花
政治课,很多人都会认为,它离不开枯燥的理论,而枯燥的理论会令课堂死气沉沉。其实,激情语言会改变这一切,因为,优美的课堂语言,能激起课堂千层浪。课堂上如果教师热情洋溢、抑扬顿挫地讲述,伴随着和谐优美的手势和活泼灵动的眼神,就会引起学生聚精会神地聆听、深入地思考,从而激起学生踊跃发言,热情讨论,碰撞思维的火花。如在讲授“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时,我回眸往事,谈古论今,用历史的眼光、饱含感情的口吻、嬉笑怒骂的谈吐,情景交融,以事明理,语言时有气吞山河之慨,时有满面含春之容,时有大江东去之壮,时有悲怆愤慨之气……凸显教学语言的魅力,赢得学生频频点头。最终,学生能脱口而出,概括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而且还能在课堂的最后5分钟“自由解读时间”,结合国家的时政,准确无误地分析了这一原理的运用,凸显了激情语言教学的魅力之所在,让学生能在语言的享受中快乐地学习,主动思考、参与课堂。
三、贴近生活,点亮学生自主思维的焦点
课堂教学活动有高潮也有低谷,尤其是理论性较强的课堂,学生很容易陷入疲惫,当教学气氛低迷时,会造成学生情绪低落,无精打采,昏昏沉沉。这时,教师可调整战术,化繁为简、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在课堂中理解、消化新知,展开想象,让学生在多种思想和观点中碰撞,从生活的实例中感悟新知。比如,我在讲授“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时,拿出当地有名的辣椒——“指天椒”,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指天椒。” “那么,这种辣椒辣味怎么样?”学生大声回答:“辣!”“同学们,你们这种‘辣的意识正是对‘指天椒这种物质形态的反映,这说明了什么呢?”自然而然,学生知道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接着,我展示一支笔直的铅笔,问学生:如果将铅笔放入盛满水的透明玻璃杯中,铅笔是“弯的”还是“直的”?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正当学生激烈讨论时,我把铅笔插入了水中,此时学生观察到水中的铅笔是弯的。为促使他们形成科学认识,我顺势引导:“水中的铅笔在同学们的大脑中,有直与弯两种截然相反的结论,这说明什么呢?”学生胸有成竹地回答:“无论是正确意识还是错误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这样,不仅可以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还教会了学生如何感知生活、感知事物,体现了“生活处处有哲学”,也交给了学生打开文化宝库的钥匙。
四、鼓励质疑,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教师要善于从各方面入手,用多种方法,潜移默化,引导学生勇于发问,鼓励学生通过主动思考来发现问题,并敢于质疑问难,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我展示了两则材料:一则是比尔·盖茨不坐头等舱——富翁的消费心理,另一则是当代大学生争相负债消费——“负翁”的消费心理。围绕两则材料,我引导学生勇于发问。经过热烈的讨论和分析,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
(1)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人均资源少,环境污染重,还处于不全面的小康社会,那么,我们应当怎样消费呢?
学生通过讨论争辩得出了结论:①家庭消费要与国情及家庭实际相适应;②物质消费要与精神消费相协调;③改变落后的消费习惯,提倡绿色消费;④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2)现阶段我国经济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外需减少,内需不足,应如何拉动经济的增長?
学生通过分析,找出了问题的答案。然后,我“乘胜追击”,继续引导学生发问,学生又陆续提出了:①经济过热时,我们能不能过分抑制消费,做到“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②当经济萧条时,我们能不能“负翁”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呢?③你有钱了,你准备怎么花呢?④国家应如何增加人民的收入呢?学生通过探讨争议,勇于提出问题,然后进行探究,化解疑问。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唤醒、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问题探究中得到更好的教育,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总之,要想政治课堂充满诱人的魅力,让学生沉醉于遨游知识海洋的快乐里,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就需要有精彩的开头、激情的语言、贴近生活的事例,从而使政治课堂犹如条条彩带,组成动感课堂教学的花环,使政治课堂像一个个乐手,共同弹拨教学动人的琴弦,收获教学的精彩。
[ 参 考 文 献 ]
[1]侯建军. 国外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及启示[J]. 教学与管理,2007(36).
[2]赵振华. 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 (2).
[3]何宏.高中政治课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与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6(11).
[4]沈莉红.巧设教学情境 拨动学生心灵[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2(3).
(责任编辑 袁 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