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瑕
摘要:近年来,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但现有的教学机制更重视技能的传授和训练,忽视了创造力的作用和优势。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进一步优化创造性思维培养途径不仅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更是打造高水平艺术设计人才的核心保障。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艺术设计;批判精神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艺术设计作为美学的重要组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现代艺术设计是设计师思维表达的方式,可以为人们带来愉悦的享受,从设计内涵分析,艺术的生命在于不断突破和衍变。而社会的需求正是如此,人们更倾向于时尚、新颖和个性化的设计。基于此,创造性思维是艺术设计的核心所在。
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建立在基本技能和技巧之上,通过对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激发,以需求为导向合理创造的过程。其中理性知识储备、自身的潜能以及努力程度都关系到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虽然近年来我国艺术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从创新的视角来审视艺术设计的质量,存在的缺陷以及需要反省的问题还有很多。因此本文重点对培养途径的优化展开分析和探讨,旨在为艺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些许参考。
一、对艺术设计教育现状的反思
艺术设计不仅关乎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是人们精神、情感的重要支柱。然而目前现行的艺术教育较为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缺乏实践练习的机会,尤其是在培养模式上对创造性思维存在严重的缺失,因此无法在作品和意念上让人产生共鸣。艺术作为一门实践型学科,需要不断对自然元素进行提炼和概括,进而将其基本语素进行重构,最终运用特定的艺术手法或形式展现人们对美的追求。优秀的作品要想打动人,必须在艺术设计教育中重视创新思维的塑造,进而获取创作的新语境、新思维及新形象。
二、创造性思维在艺术设计领域中的重要性
艺术设计与众多领域的关系极为紧密,因此在时代发展背景下,培养高素质专业艺术人才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起步相对较晚,与先进国家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创新意识方面明显偏弱。因此为了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就需要牢牢把握创新的理念,注重思维和个性化的创造。另一方面,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要真正贯穿于整个艺术教育过程,而且要将基础训练和应用训练有效衔接,并加大创造性思维的渗透。准确地说,创造性思维是让学生摆脱单一、局限化技能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此外,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仅是对教育改革的重要落实,更是艺术设计教育的关键。
三、对艺术设计创造性思维培养途径的探究
1.构建创新理念和氛围
近年来,艺术设计行业发展速度极快,尤其是在信息时代,需要各行各业能够与时俱进,积极开阔视野和思维,提升适应市场的能力。因此,传统灌输式艺术教育形式明显与时代发展脱节,而落实并构建创新艺术教育理念及氛围成了大势所趋的新目标。只有真正明确这一思想认知,才会使创造性思维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优势。
2.培养批判精神
一直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存在惯用的思维定式,长此以往,学生的求异思维会被严重削弱,进而在进入高等学校或社会中表现出辩证思维的缺失,同时批判意识和精神也相对不足。然而艺术设计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在于其需要具有独特的思维和新颖的表现形式,这样才能实现在行业中的生存和立足。因此艺术设计教学要注重对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同时引导学生变换思维角度重新认知或思考。
3.加强想象力的培养
艺术设计要求教师敢于突破传统,尝试新型的教学模式。首先,鼓励和激发学生多观察,善于从生活、自然和网络资源中发现新的元素,并注意细节的把握和理解。其次,加强想象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多变化视角去感受创造的魅力,通过案例教学、交流讨论等形式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持续积累。最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互动的教学管理机制,时刻保持创新思维的渗透。
4.教学和实践的互融
艺术设计需要大量的实践和实训才会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成,因此在课堂教学之外,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动向,设计和制订完善的实践学习计划,进而通过大量的实践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此外,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提高学生的兴趣,实现教学与实践的高效互融。
5.加强学生感知力的形成
艺术的价值体现在其所具有的感染力和张力,因此要想让学生快速具备创造思维能力,还需要在感知力方面多下功夫,即通过大量的感觉记忆过程提升学生艺术储存和提取的能力。
总之,艺术设计教育需要大力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确保学生具备扎实和实用的专业技能。创造性思维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教师增强对艺术设计规律和本质的认知,优化理论知识、教学方法和实践设计,形成源源不断的动力,推动艺术设计创新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刘明玉.如何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文教资料,2010(11).2017年第11期总第474期院校建設新校园XinXiaoYua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