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丽 李 莉
(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满族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渔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和历史。对满族民歌来说,也经历了特殊的民族化发展阶段,其歌词内容丰富多彩,旋律质朴简单,对于中原音乐和黑龙江地域的民族音乐来说有着重要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
东北地区的大部分满族居民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在满族民歌的发展史上,有着悠久的渊源。据史料记载,满族民歌在我国唐代,其先民就将其发展到了一个很辉煌的阶段,这对中华民族的音乐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和影响。当时,在黑龙江创立的宫廷音乐,曾经对我国东北地区的音乐,以及中原地区的音乐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后来的日本宫廷音乐也曾受此影响而发展。满族民歌大多来自于生活,其先民女真族的歌曲代表作《鹧鸪》流传较为久远,《臻蓬蓬歌》在民间也曾产生过重要影响。
满族人民在千百年的历史岁月里,经历了奴隶制,遭受了封建剥削压榨,以及帝国主义的摧残。一些民歌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满足人民渴望摆脱剥削压迫的强烈愿望,如《哭夫调》、《卖酸丁》等。在中国民族的音乐艺术史上,可以说满族民歌是一个灿烂的明珠,激励着民族人民不断奋斗、拼搏,用自己的勇敢、勤劳和智慧开疆拓土,从而使文明的种子结出了累累果实。
(一)劳动号子。劳动号子是满族人民在捕鱼打猎和生产生活中创作的,歌曲结构简单,旋律流畅,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节奏鲜明轻快、平稳。如:打渔号子《拉网调》,该歌曲最早流传在牡丹江、镜泊湖等地,描写了满族人民渔猎的场面;《打水号子》是满族人民集体创作于打水种菜的劳动过程中,世代流传至今,深受百姓喜爱。《拉网歌》具有满族远古时代狩猎时呼猎伴的节奏与音调,反映出满族渔民们憨厚淳朴的性格特征。
(二)小调。在满族民歌中,小调是流传数量较多的一种,其范围内容广泛。既有历史方面的题材,也有现实生活的内容。例如:《寡妇十二月》反映了八旗兵阵亡遗嫣的自叹和对苦难生活的控。还有一些小调是大型婚礼、寿礼、葬礼及祭祀活动之中演唱,流行于黑河瑷珲黄旗营子村的《拉空齐》是一首典型的喜歌。另外,小调的特点还体现在生动的情节、活泼的曲调、引人发笑上。代表作品有《拜年》、《打花名》、《拌嘴》等。
(三)儿歌。当前满族民歌中的儿歌主要有两种题材,其内容主要反映日常生活,以及游戏传播等。一种是小孩子在玩游戏时唱的歌,如:《对花》、《压板歌》、《小抱子》等;另一种是女性长辈在哄孩子时唱的歌,如:《摇篮曲》。儿歌曲调风格古老,旋律优美,尤其是人们熟知的《摇篮曲》,体现了安静,祥和的特点。
(四)萨满歌曲。满族人民在祭拜祖先、祭拜天地、祭拜神灵的时候唱的歌被称为萨满神歌,由主持祭祀的司仪萨满演唱。萨满神歌集中体现了满族人民的智慧和艺术天赋,作品中保留了满族民歌的原生态特点。萨满歌词简单易懂,具有明显的民族传统文化的特征,节奏旋律整齐平稳,搭配萨满的表演与服饰,祭祀的器具,可谓别具一格。
(一)民俗流传。受黑龙江地域和东北地区气候等条件影响,满族是一个主要靠打猎为主的森林民族,其生活方式民俗性十分显著,这些民俗文化传统丰厚,题材种类多样,推动了其民歌的创新与流传。如:《喜歌》和《拉空齐》,分别是满族人在婚礼掀盖头和闹洞房时唱的民歌;《行孝歌》、《哭丧调》是满族在人死守孝时唱的等;《庆丰收》是在庆祝丰收时唱的。
(二)民间艺人传承。根据中国传统的习惯,民歌大多数是由民间艺人中的师徒传承的。它是最为普遍、直接、典型的一种传承方式。这种传承具有一定技艺稳定性和程式性,有利于民间艺术的发展传播。技艺传承的另一种主要方式是家族世代的传承,这种传承方式已亲情为基础,血缘关系浓厚,传授的较为彻底、全面,有利于技艺的发扬。
(三)音乐教育。改革开放后,民族音乐文化得到了不断传播,并且其影响范围得到逐步扩大,通过学校教育的方式使满族民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如:黑龙江省富裕县在当地满族村组织建立了满语学校;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相继开设了满文专业,建立了满语研究会。近年来,国内各大音乐院校也将满族民歌纳入了课堂,有力地促进了满族民歌的传承发展与现代传播。
满族民歌流传千百年,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我国音乐艺术史上具有重要艺术价值,黑龙江地域的满族人民具有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民族心理意识,其以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的内容,丰富质朴的旋律将民族音乐文化洒向祖国大地。希望通过对黑龙江地域满族民歌的研究,进一步促进满族民歌传承与发展,更好地发挥其文化价值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