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应
习近平新时代爱国主义思想是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中国共产党人爱国主义的新发展和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九大报告,习近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阔视野分析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伦理道德问题,提出并创造性论述了一个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着眼未来的马克思主义爱国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爱国主义思想有其立足本国而又放眼世界的高岸气质,有其“阐旧邦以辅新命”的独特神韵,有对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全面继承和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救亡图存之爱国主义精神的合理弘扬,更有对改革开放以来迎接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爱国主义的深刻论述和价值眷注,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动力支持和行为指南。
习近平新时代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是针对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出现的种种新情况新问题而作出的马克思主义理性思考,有着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对错误认识的正本清源与拨乱反正。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全球化经济浪潮开启地球村的时代,“地球人”话语的背后模糊了很多人对爱国主义的认知。“世界公民”与国家感情渐行渐远,爱国主义情感越来越淡薄,国家主权观念越来越淡化,这堵无形的“离心墙”加剧了全球化时代爱国主义的时代之问:很多人对自己国家、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忠诚感、认同感产生困惑,失去了精神家园和价值导向,个人与国家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民族国家已经是过去式了吗?全球化时代,爱国主义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吗?全球化时代探索爱国主义的意义在哪里?在全球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博弈激荡,不同思想观念交流碰撞,人们思想活跃,价值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如果不正确引导和提升人们的思想,那么错误思想就会乘虚而入,不仅会削弱人们的责任担当,消减人们的奋斗意志,而且还会侵蚀人们的理想信念包括人们对国家的忠诚、对民族的认同。一段时期以来,一些人受西方错误思潮的影响,竟相宣扬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论和人权高于主权论,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以及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攻击诋毁,认为全球化条件下爱国主义已经过时,并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和世界主义为圭臬,造成了历史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危机。面对种种错误思潮,习近平以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勇气和大无畏精神,旗帜鲜明地倡导爱国主义,强调“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1]如果爱国主义不能成为中国人的坚定信仰和精神依靠,如果中国失去了爱国主义这个民族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强大精神力量,那么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无从谈起。习近平新时代爱国主义思想坚持认为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是爱国主义特别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重要构成,起着支撑爱国主义大厦的独特作用。
第一,正确的历史观是尊重历史,明确今天的中国是由历史的中国发展而来,因此我们不能割断历史,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理直气壮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习近平指出,现在国内国外,网上网下都有一些否定中华民族的历史贡献、否定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史,歪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改革开放的历史的错误言论,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大肆传播,极大地动摇了人们的爱国主义信念,造成了很坏的影响。为此,我们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像戚继光抗倭、冯子材抗法、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这些历史,都要深入挖掘其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以长中国人志气……增强做中国人的底气和骨气。”[2]尊重历史才能形成尊重民族精神的价值风骨,才能增强做中国人的底气、骨气和自信心、自豪感,也才能更好地承继中国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秀成果,使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走向现代和未来,成为中国人民的精神禀赋和宝贵财富。
第二,正确的民族观要求珍视民族的语言、文化与习惯,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又能与其他民族和谐相处、平等相待,因此既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民族悲观主义,又要反对民族利己主义和民族沙文主义。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富于革命传统的伟大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和文化。“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和不断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3]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有崇尚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的优秀传统。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就是各个民族相互交往、相互学习、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历史。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国家统一,反映了人民对于和平和安定的渴望与追求,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亲密合作和交流。而分裂则常常伴随着连绵不断的战争和破坏,伴随着外部势力的入侵和压迫,给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在中国历史上,出卖国家民族利益、制造分裂的人,历来被人民所唾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以维护民族团结为己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让各民族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反对民族分裂。事实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爱国主义是反对民族分裂、维护民族团结的坚实力量。
第三,正确的国家观要求个人把自己与国家的前途命运有机地联系起来,为国家的整体利益、发展和振兴而奋斗。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是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重要保障。祖国的共同利益、整体利益和根本利益是奠定爱国主义的物质基石,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以维护祖国的共同利益、整体利益和根本利益为核心的价值目标。国家的统一,是中华民族共同利益、整体利益和根本利益之所系。在中国发展的5000年历史中,统一是发展的主线和大势,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在近代救亡图存的革命斗争中,国家主权完整、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成为维护并实现中华民族共同利益的时代要求。一切围绕着这一历史主题而展开的救亡运动、启蒙运动和现代化的探索实践,都程度不同地凸显出这一时代课题并实现着这个救国兴国的历史重任。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完成后,建设新中国、保卫新中国成为中华民族维护祖国共同利益的中心任务。正确的国家观把国家统一、独立和主权完整视为根本性的价值支撑,坚持认为“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人民幸福同国家的强盛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正是依托于强大的国家力量,中国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奇迹。而失去国家主权的国家(如中东国家),则陷入长期战乱和极度贫困之中而无法自拔。由是我们还可以发见那种宣扬“人权高于主权”观点的别有用心或根本性错谬,增强对自己国家主权和根本利益、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的价值认同及其维护的自觉性、自主性和自为性。
第四,正确的文化观亦即尊重自己的本土文化,又能比较好地学习和借鉴他种文化,以更好地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习近平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4]文化传统作为国家和民族群体意识的创造物和精神载体,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基因,建构起来的是一种“国魂”和“国性”,故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也因此成为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气质的精神摇篮,并成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和发展活力的重要基础。中华民族是以文化统合、价值凝聚的方式实现国家认同和民族凝聚的。中国本质上属于文明型国家,通过文明建构、道德教化和伦理传播而形成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从而使得这种国家意志、民族精神具有文明文化创化和价值建构及其维护的意义。习近平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国忧、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5]这些莫不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密切相关,堪称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民族魂的生动呈现,也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富有永恒魅力和时代价值的价值确证。在习近平看来,“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人们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6](P0)。所以,我们必须而且应当礼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在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中传承和发展爱国主义精神。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6],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就会富有“历久弥新”的精神动能,永远充满生机、活力与希望。爱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彼此之间存在着一种水乳交融、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如果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割裂开来,就会既阉割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精义,也会残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魂魄,就会导致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覆灭的双重灾难。世界近代史上屡屡生发“欲灭其国,先灭其文,先辱其史”的事件,从一个层面确证着“国文”或“国史”对于国家精神建构的伦理意义。尤其对中国这样一个“文明型国家”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爱国主义提供了思想的沃土和源头活水,爱国主义则拱立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建构并推动着中华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二者统一于中华民族共同利益、整体利益、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认同、维护与发展之中。
习近平新时代爱国主义思想的基本主题是围绕民族复兴而主张弘扬中国精神、陶铸中国品质,从而不仅使爱国主义有了明确的目标导向,更使其获得了价值合理性的支撑,使中华民族爱国主义道义性更加突出,合理性更加高悬,对国家和人民的伦理意义更加凸显。
中国精神既是爱国主义的重要构成,又是高扬爱国主义的精神旗帜。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辩证统一,体现着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神韵和精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支撑。“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7](P40)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繁荣发展而不懈奋斗。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经受住无数难以想象的风险和考验,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同中华民族有深厚持久的爱国主义传统是密不可分的。”[8](P128)爱国主义既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同时又与时代精神密切相关。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精神熔铸着时代精神的精华,并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主旨、主题和价值目标,成为激励、敦勉中华各族儿女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动力源泉。
中国品质是爱国主义的实质性呈现和价值凝结,也是高扬爱国主义必须借重的德性资质和人们弘扬爱国主义的禀赋基石。中国品质是中华传统美德、中国革命道德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道德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统一,体现着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独特气质和精神魅力,是中华民族迎接伟大复兴的道德动因和伦理支撑。习近平指出:“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要深入挖掘中华传统美德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尙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7](P164)。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价值基础和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和精神家园。“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8](P12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当代中国的一种大德和人民的共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8](P1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信念,承载着每个中国人的美好愿景,也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8](P114)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反映的是全国各族人民价值认同的“最大公约数”,铸造的是凝心聚力的国魂和民魂,也必然会让中华民族以更加自信、更加自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又是一种由近代走向现代并朝向未来的伟大运动,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主旋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习近平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要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共同精神支柱和强大精神动力。”[8](P127)习近平将爱国主义融入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并认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与爱国主义精神有着本质的联系。“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自始至终由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连接着,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核。“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绘制了“中国梦”的光明前景,也体现着中国梦的具体路径和前后相继的阶段性目标。当下,要以爱国主义精神引领中国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胜利而努力奋斗。习近平指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9](P28-29)。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需要爱国主义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源,爱国主义的内容也随着中国梦的实现而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爱国主义与中国梦的互动彰显出民族精神无穷的魅力,正是强大的爱国主义力量托起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中国梦的源泉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习近平新时代爱国主义思想始终以爱国主义为立场,以民族未来为终极关怀,将爱国之情、爱国之志、爱国之行、爱国之功始终与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习近平新时代爱国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本质特征是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习近平所主张的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爱国主义。同时也是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视野和世界担当联系在一起的爱国主义。
第一,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是同社会主义有机结合的爱国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爱国与爱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的高度统一性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特征。习近平指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我国爱国主义始终围绕着实现民族富强、人民幸福而发展,最终汇流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当代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集中体现。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而不是别的什么旗帜能够最大限度地凝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智慧和力量,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别的什么道路能够指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不是别的什么理论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而不是别的什么文化能够支撑中国社会的“行稳致远”。所以,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筑起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精神长城,也彰显出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精神风范和价值魅力。当前“立强国之志”,最根本的就是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了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爱国报国才能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第二,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是同热爱中国共产党有机结合的爱国主义。是否拥护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判断真爱国还是假爱国的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人以致力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而赢得中国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从成立之日起,就肩负着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民富国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在长期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特别是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紧紧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大大加快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的壮丽史诗,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伟大的事业必须有伟大的政党来领导。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始终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是爱国主义的伟大实践,写下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辉煌篇章。”[1]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在中国脱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难以为继,民族复兴也必然只能是空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新中国的繁荣富强。坚持中国共产党这一坚强领导核心,是中华民族的命运所系”[10](P18)。“中国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是中国、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一大幸事。只要我们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革命史,就不难发现,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也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10](P20)所以,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就是要把爱国与爱党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爱党与爱国的有机统一。只有这样,“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今天我们讲爱国主义,这个道理要经常讲、反复讲”[1]。
第三,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是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爱国主义。坚持正确义利观,弘扬国际主义精神,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同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国际视域和独特魅力。习近平深刻地指出:“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要发展繁荣,必须把握和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反之必然会被历史抛弃。什么是当今世界的潮流?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7](P266)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适应时代潮流,有效治理全球问题,将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纳入其中,以使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更加富有国际视野和全球担当,从而实现与国际主义的有机结合。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的路径,是中国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实确证。“和而不同”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时代更迭中不断创新,发展为一种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国际大视野。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爱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中国从没有以武力侵略过其他民族的历史。即使当中国的经济、科技处于世界之巅的时候,中国并没有进行任何强取豪夺、殖民扩张的活动,没有留下殖民扩张或侵犯他国的历史记录。郑和下西洋、丝绸之路传播的是中华文明“协和万邦”、和谐共生的伦理精神。中华民族的机体中富含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基因,中国走的是一条和平发展、和谐崛起的道路。因此,宣传“中国威胁论”的言论是没有依据的。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特别是近代以来的战争、动乱和侵略已经让中国人民更加懂得和平的弥足珍贵。中国需要和平、爱好和平,也愿意尽最大努力维护世界和平,真诚帮助仍然遭受战争和贫困煎熬的人们。2015年9月28日,在联合国总部举行的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上,习近平作了“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讲话。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续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10](P522)2017年 1月 18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了以“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来应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主旨演讲,倡导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10](P541-544)各国都应该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和争端,寻求而不是破坏共识,化解而不是制造矛盾,建构不冲突、不对抗的合作关系,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寻求世界文化的多元共生。不同世界文化一起共存,而不是单方面向他国灌输自己的文化,也不是要压制其他文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之所以获得各国的普遍认同,中国理念之所以能上升为国际共识,是因为它传承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文化基因,彰显了中华爱国主义思想的国际感染力、影响力和精神魅力,确证着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有机结合。
习近平新时代爱国主义思想既立足本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又放眼世界,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全球思维和人类担当,不仅极大地拓展和深化了当代爱国主义的内涵,而且极大地提升了当代爱国主义的精神境界、价值感召力和伦理影响力,使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成为引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旗帜,也给世界上追求自由、幸福和美好生活的人们提供了精神动能。
第一,彰显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信仰之美和崇高之美。
习近平爱国主义思想是在当代中国的历史性实践中生成的,具有典型的内生性特质和鲜明的时代色彩。它不仅深化了对中国梦、中国精神、中国品质的阐释,而且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结合推进,使爱国主义理论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与活力,成为凝聚民族复兴力量的精神旗帜。爱国主义是聚集力量有效应对中等收入陷阱、修昔底德陷阱和塔西佗陷阱等各种艰难险阻的锐利思想武器,是增强理论自信与战略定力的底气,是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精神坐标。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过程,彰显了中国爱国主义的信仰之美、崇高之美,传递了强劲的社会正能量,赢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获得中华儿女发自肺腑的认同。
第二,对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爱国主义思想具有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和着眼未来的宽阔视野,有着根深厚重、源远流长的价值特质,是对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书写了爱国主义发展的新篇章。对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而言,如果没有创造性转化,传统就是传统,永远不会变成现实;没有创新性发展,历史就是历史,永远不会走向未来。推动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能使爱国主义传统成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源头活水,使其生命力不断增强,凝聚力不断加大。习近平爱国主义思想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绵延五千年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习近平爱国主义思想的文化滋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爱国思想进一步助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中华文化与爱国主义思想的辩证统一当中,习近平始终把实现中国梦与爱国主义思想结合起来推进,不断汇聚实现中国梦的力量,不断拓展21世纪爱国主义的新内容、新境界。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爱国主义是团结中华民族奋进的力量,是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树立的牢不可破的信仰,是解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根本动力,是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所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第三,凸显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国际视野和人类担当。
习近平爱国主义思想既立足新时代,又放眼全人类,将家国情怀与世界眼光相结合,将爱国意识与全球责任相结合,展现出深沉的民族情怀和世界担当,开创了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的成功范例,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出中国智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爱国主义理论进一步深化的最新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爱国思想秉持兼容并蓄、文明互鉴、协和万邦的文明发展观,体现了开放的品格、自信的胸襟。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仅融合了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积极的、合理的要素而符合时代潮流发展方向,而且超越了狭隘的西方中心主义理论,成为今后人类文明融合发展的最新形态,因而得到各国广泛的赞同和支持。积极构建共赢共建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实现中国梦铺设和平与发展之路,也为建立新型国际秩序、开启全球治理新时代做出积极贡献。习近平将中国的和平文化无缝对接地嵌入到重建国际新秩序之中,不仅凸显了中国文化的世界意义,而且拓展了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新内容与价值追求。在习近平新时代爱国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东方智慧再一次为世界和平注入正能量,中国精神和中国品质在重返世界之巅的进程中迈上了新的高度。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思想为人类建构“和而不同”的文明体系增添了健康因子,为国际社会建构一种既肯定自我又尊重他人的自尊尊人的国际关系伦理提供了理性的文本或参考。习近平爱国主义思想不仅给中国人民注入强大精神动力,凝聚起磅礴力量,为中国社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对于迷失方向的国际社会也注入了新的希望和信心,既体现了中国情怀,又胸怀人类关切,无疑是对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和世界各国爱国主义发展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2-30.
[2]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A].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论述摘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3]习近平.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31.
[4]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1.
[5]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04.
[6]习近平.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N].人民日报,2015-12-31.
[7]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0]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