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于群众路线的党内协商民主何以可能?
——七千人大会前后毛泽东的探索及启示

2018-01-23 08:50罗嗣亮
现代哲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民主集中制文稿协商

罗嗣亮 马 丽

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了有中央、各中央局、省、地、县及重要厂矿五级领导干部参加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与会人员共7118人,史称“七千人大会”。毛泽东在大会讲话中深入论述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力倡在党内“发扬民主”,平等地讨论和协商问题,并提出今后“只要是大事,就得集体讨论,认真地听取不同的意见”*《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22页。。在毛泽东的倡导和推动下,这次会议采用“白天出气,晚上看戏”的独特方式,充分发扬民主,总结了自1958年“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形成了一系列共识。正如有学者指出的:“这次大会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党内协商民主的胜利。”*郭从伦:《发展党内协商民主 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理论与改革》2015年第1期。毛泽东在这次会议前后对民主集中制和党内民主的论述,以及他所提倡的这种会议形式,集中体现了这一时期毛泽东对党内协商民主的思考和探索。这些思考和探索,也为今天推进党内协商民主提供了重要启示。

众所周知,协商民主是指人民内部在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开展广泛协商并努力形成共识的民主形式。协商民主能够把“民主”和“团结”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民主体系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并具有相对于西方民主政治的“比较优势”*陈家刚:《中国协商民主的比较优势》,《新视野》2014年第1期。。新中国成立之初确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已被证明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成功实践。而作为坚持集体领导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自身也有一个“党内的协商民主机制”建设的问题*李君如:《中国能够实行什么样的民主》,《北京日报》2005年9月26日。。毛泽东在七千人大会前后关于党的内部民主与集中关系的论述,虽然是在“民主集中制”的框架中来展开的*毛泽东在大会上开门见山地说:“中心是讲一个民主集中制的问题。”参见《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前揭书,第16页。,但是,在党内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方面,他侧重论述的是党内民主,在党内民主这一问题上,他强调得比较多的又是“讲话”、“讨论”、“批评”和“说理”。在这次讲话的六个部分中,第一点(“这次会议的开会方法”)、第二点(“民主集中制问题”)和第六点(“要团结全党和全体人民”)花了大量篇幅来论述“让人讲话”和“集体讨论”的重要性及其方法。因此,从今天的视角来看,可以说毛泽东的论述已经越出民主集中制的传统问题域,触及到了党内协商民主这一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七千人大会实行党内协商民主的缘起

毛泽东之所以召开七千人大会,并一再强调这次会议要“发扬民主,让人讲话”*《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前揭书,第39页。,原因在于:首先,自“大跃进”以来,最大教训就是“缺乏民主”、“不许人家讲话”。“大跃进”运动中,许多领导干部没有站在广大群众和党员的立场上,甚至强迫命令,瞎指挥,导致“党内滋长了一种不如实反映情况,不讲老实话,怕讲老实话的坏风气”*《邓小平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第302页。。弥漫在全国各个领域的浮夸风,看似是“敢想敢说敢干”精神的发扬,实则是投领导、上级之所好,而党员群众的老实话、真心话则无从表达。因此,总结过去几年的教训,很大程度上是民主集中制遭到了破坏,尤其是党内民主发扬不够。

党的干部不让党员群众讲话,不仅在实践上危害极大,也完全不符合党的群众路线。在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重申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群众立场,并尖锐地指出,“哪有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怕群众的道理呢?有了错误,自己不讲,又怕群众讲。越怕,就越有鬼”*《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前揭书,第18页。。在他看来,只有尊重广大党员和群众,允许他们讲话,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也才能避免脱离群众。可以说,这不仅是一个增强政策科学性的问题,更是一个关系执政合法性的严肃问题。

其次,党内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问题,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只能用民主协商的办法加以解决。在1956年针对文化学术领域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同时,毛泽东也批评党内政治生活“有些呆板,不活泼”。尤其是高岗问题被揭露后,党内出现了“谨小慎微,莫谈国事”的现象。毛泽东认为这是极不正常的,“国事有两种:一种是破坏性的,一种是建设性的”,那种破坏性的国事不要去谈,“但建设性的国事就要大谈特谈,因为它是建设性的”*《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第50页。。在他看来,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国家政治和文化生活中的矛盾大量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而非敌我矛盾。凡属于人民内部的思想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毛泽东文集》第7卷,前揭书,第209页。。在1957年整风运动中,毛泽东继续鼓励大家直抒己见。尽管随后发生了“反右派”和“反右倾”运动的波折,但毛泽东一直强调要以“民主的方法”来对待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不同意见。在七千人大会上,他再次强调:“我们工作中的是和非的问题,正确和错误的问题,这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不能用咒骂,也不能用拳头,更不能用刀枪,只能用讨论的方法,说理的方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一句话,只能用民主的方法,让群众讲话的方法。”*《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前揭书,第18页。

再次,采用党内民主协商的办法,比不采用这种办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从党中央和党的领导干部的角度来说,民主协商有助于多方面吸取思想智慧,纠正社会主义探索中的错误。社会主义建设在中国是前无古人的事业。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之初,不仅许多基层干部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就连毛泽东本人也承认“经济建设工作中间的许多问题,还不懂得”*《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前揭书,第32页。。这意味着社会主义建设必然是一个不断探索和试错的过程。因此,领导干部在探索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尤其是遇到困难、犯了错误的时候,一定要多听取党员和群众的意见。“没有民主,不可能有正确的集中”*《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前揭书,第21页。,而不能集中群众的正确意见,社会主义建设就会困难重重。召开七千人大会,就是为了广泛听取党的各级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的不同意见。在毛泽东和当时的领导人看来,这些来自地方和基层的干部比中央机关干部更加了解实际情况,而且他们“站在各种不同的岗位,可以从各种的角度提出问题”*《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前揭书,第16页。,提供不同视域的思想智慧。

从普通党员和被领导者的角度来说,民主协商有助于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按照中共八大《党章》的精神,凡是党的政策,“在党的领导机关没有作出决议以前,党的下级组织和党的委员会的成员,都可以在党的组织内和党的会议上自由地切实地进行讨论,并且向党的领导机关提出自己的建议”*《中国共产党章程汇编:从一大到十七大》,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第72页。。这是对党员讨论党的政策的权利的明文规定。然而“大跃进”前后,这一权利在实践中却大打折扣。一些领导干部无视党章规定,一旦讨论问题,就压制党员群众,不许他们讲话。若是领导干部在犯下错误的情况下,仍然不许党员群众讲话,这种态度的恶劣性质是可想而知的。毛泽东认为,尊重党员的民主权利,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允许党员在党内发表个人意见。如果“不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意见,他们还对你感到害怕,不敢讲话,就不可能发动他们的积极性”*《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前揭书,第21页。。在领导干部犯了错误的时候,则不仅要允许党员群众讲话,还要主动向他们作检讨,接受他们的批评。

从全党全社会来说,通过党内协商形成共识,既可以优化党内政治生态和增强党的凝聚力,也可以带动全社会的民主建设,团结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在1957年整风运动中,毛泽东曾经提出要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0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第485页。,这是他对党内良好政治生态的期盼。在七千人大会上,他再次提出“党内党外都应当有这样的政治局面”*《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前揭书,第21页。。而要形成这样的政治局面,领导干部与党员群众之间必须首先建立起一种积极沟通的关系:领导干部要有开诚布公的态度,党员群众要有表达意见的机会,领导干部和党员群众之间不仅要“通气”,而且要“交心”。总之,“我们充分地发扬了民主,就能把党内、党外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就能使占总人口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民大众团结起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前揭书,第43页。。

二、党内协商民主的界限与规则

作为注重实践的政治家,毛泽东没有对党内协商民主进行过多的理论论述,而是直接将七千人大会作为一次党内协商民主的探索性实践。从当时和事后的评价来看,这种“白天出气,晚上看戏”的会议形式,不仅毛泽东觉得“开得好”,与会干部也普遍觉得非常好。*杨尚昆曾在日记中写道:大家“特别满意会议的开法”。参见《杨尚昆日记》下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17页。邓小平回顾这段历史时曾说:“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像‘七千人大会’这样,党的主要领导人带头做自我批评,主动承担失误的责任,这样广泛地发扬民主和开展党内批评,是从未有过的。”*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第722页。陈云也认为这次大会“取得了非常大的胜利,不要估计低了”*《陈云年谱(修订本)》下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120页。。可见,这次会议在新中国成立后党的政治建设史上的重要地位。

(一)党内协商民主的氛围与“界限”

七千人大会从1962年1月11日开始,本来计划是在1月30日结束的,以便各地干部能回到家里过春节(2月5日)。因为了解到不少与会者的意见尚未充分表达,毛泽东与其他领导人商量后决定延长会期,开一个真正的“出气会”。这意味着为了充分展开协商,与会者只能留在北京过春节,这是此前从未有过的。

为了创造党内民主协商的良好氛围,毛泽东颇为用心。他说:“我相信能解决上下通气的问题。有一个省的办法是,白天出气,晚上看戏,两干一稀,大家满意。我建议让人家出气。不出气,统一不起来。”*《毛泽东传(1949-1976)》下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1198页。由于是春节前后,各地干部离家远行,且大都是第一次来北京,会议主办者除了妥善安排食宿,还在休息时间安排了一些文化娱乐节目,一般是白天开会,晚上或周末在宾馆、影剧院看电影、戏剧、杂技,听侯宝林的相声。*韩福东:《亲历七千人大会》,《南方都市报》2012年2月15日。2月4日晚上,毛泽东亲自参加了北京市组织的春节联欢晚会,和七千干部共度除夕。次日解放军总政治部组织的联欢晚会,本来没有安排毛泽东参加,但晚会前一小时他临时决定参加,再次与七千干部共度春节。之所以安排“看戏”,显然是为了劳逸结合,沟通情感。“为了充分‘出气’,配之以‘看戏’,从而使会议做到严肃、紧张与团结、活泼相统一,达到会议的预定目的。”*陈雪薇、李向前:《“白天出气,晚上看戏”的大会》,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2页。

虽然毛泽东力图为会议创造一个相对轻松、自由的氛围,但在他看来,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内协商民主并不是没有“界限”的。“界限是什么呢?一个是,遵守党的纪律,少数服从多数,全党服从中央。另一个是,不准组织秘密集团。”*《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前揭书,第39页。也就是说,在党内广开言路,协商讨论,目的是让真理愈辩愈明,以形成正确决策。一旦协商之后形成了党的决策,党员干部就应当坚决执行。党员有权利在党的组织内部和党的会议上公开发表各种意见,包括批评党内任何工作人员,但不能私下里拉帮结派,滥用党内批评工具打击他人。正如毛泽东所说的:“我们不怕公开的反对派,只怕秘密的反对派。”*《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前揭书,第39页。

(二)党内协商民主的规则

从会议的运作过程,还可以看到毛泽东对党内协商民主规则的设计。

其一,协商前充分酝酿,但不“定调”。周恩来曾指出:“到开会的时候才把只有少数人了解的东西或者是临时提出的意见拿出来让大家来讨论决定,这是旧民主主义议会中议事的办法。新民主主义议事的特点之一,就是会前经过多方协商和酝酿,使大家都对要讨论决定的东西事先有个认识和了解,然后再拿到会议上去讨论决定,达成共同的协议。”*《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29页。这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议事规则与其他党派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正式议事前的充分酝酿。七千人大会鲜明地体现了这一规则。大会召开前,刘少奇和邓小平已经起草了一个大会报告,但是在拿到小型中央工作会议上征求意见时,引起了许多争议。1月10日,即会议召开前的一天,毛泽东临时决定将报告稿直接发到大会,让与会者充分讨论。接下来,在吸收各中央局第一书记和中央的一些同志参加的基础上,成立了二十一人报告起草委员会,充分听取与会者意见,修改报告稿。从1月11日到26日,会议内容都是学习文件和开展讨论,直到1月27日才召开全体大会,由刘少奇作大会报告。这种既没有开幕式,也不由领导先作报告,报告稿不先交政治局讨论就直接发到大会上讨论,且在大会报告前预留半个月之久*毛泽东原计划在大会报告前预留三天时间讨论,由于七千干部议论热烈,便将讨论时间延长至九天,再后来,因一些地方干部不同意将反对分散主义作为会议主题,毛泽东决定成立二十一人报告起草委员会,并将讨论时间再次延长至十五天。参见张素华:《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第54—59页。的讨论酝酿时间的开会方法,是不曾有过的。这样安排实际上是为了给与会者创造一个自由开放的协商空间。用毛泽东的话来说,这样做“就更能充分地发扬民主,集中各方面的智慧,对各种不同的看法有所比较,会也开得活泼一些”*《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前揭书,第17页。。他认为正是因为充分听取了七千干部的意见,大会报告第二稿才写得比较好,“如果不是采用这种方法,而是采用通常那种开会的方法,就是先来一篇报告,然后进行讨论,大家举手赞成,那就不可能做到这样好”*《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前揭书,第17页。。

其二,协商时实行“三不主义”。毛泽东在大会上宣告:“我们提倡不抓辫子、不戴帽子、不打棍子,目的就是要使人心里不怕,敢于讲意见。”*《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前揭书,第41页。尽管讨论的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这样严肃的问题,但是由于提倡民主会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的讲话大都表现出轻松、随意、真诚的特点。刘少奇虽然有大会报告稿,却并没有念稿子,而是另外作了口头报告。毛泽东、周恩来要么是随口讲,要么只有一个简单的提纲。“手持提纲发表大会讲话,是这次七千人大会的一大特色。”*张素华:《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前揭书,第242页。从党内政治生活角度看,这实际上是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在为与会者作出示范,希望大家都敢于讲真话。然而各地干部在进行分组讨论时,却并非都能贯彻中央的精神。有一个省,本来讨论得生动活泼,可省委书记到那里一坐,就鸦雀无声。毛泽东十分不满这位省委书记的做法,说你“为什么不坐到自己房子里想一想问题,让人家去纷纷议论呢?平素养成了这样一种风气,当着你的面不敢讲话,那末,你就应当回避一下”*《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前揭书,第24页。。他一方面鼓励党员群众不要怕这样的“霸王”:“你老虎屁股真是摸不得吗?偏要摸!”*《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前揭书,第24页。另一方面,则提醒在座的干部,不让群众讲话是十分危险的。他既严肃又幽默地说道:党委书记如果不是当“班长”而是当“霸王”,像项羽那样一意孤行,并且“总是不改,难免有一天要‘别姬’就是了”。*《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前揭书,第23页。正因为有“三不主义”原则的保护,有党的最高领导人的示范,在这次会议上,七千干部议论纷纷,“讲出了多年憋在肚里的真心话”*王福彬:《一个县委书记的亲历》,《中共关键会议实录》,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年,第292页。。不少省委书记诚恳地作自我批评,甚至有省委书记亲自走到县委书记身旁,为过去的粗暴作风赔礼道歉,“双方都感动得流泪”*吴冷西:《七千人大会始末》,《红色记忆:中国共产党历史口述实录(1949-1978)》,济南:济南出版社,2002年,第471页。。

其三,协商后“服从多数,尊重少数”。党内协商的“界限”之一是遵守党的纪律,少数服从多数。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如何对待少数人的意见。毛泽东明确指出:“只要服从决议,服从多数人决定的东西,少数人可以保留不同的意见。”*《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前揭书,第39页。在他看来,少数人的意见如果是错误的,保留一段时间后,将来他们自然会改正。最可怕的是轻易将少数人的正确意见强行扼杀。真理起初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哥白尼、伽利略、达尔文一开始都是少数派,都得不到承认,但后来证明他们都是正确的。“我们党在一九二一年成立的时候,只有几十个党员,也是少数人,可是这几十个人代表了真理,代表了中国的命运。”*《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前揭书,第40页。为党的长远利益考虑,应该让少数人保留意见。由此不难看出,毛泽东实际上区分了党内协商的政治纪律和思想认识这两个不同的层面。在政治纪律的层面,少数必须服从多数;但在思想认识的层面,每个党员都有自由思考和保留自己意见的权利。

其四,党对协商过程的全面领导。党对整个协商过程发挥领导作用,保证协商朝着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向推进。首先,党始终密切关注着与会者的讨论情况。大会大体上以省为单位分为35个组,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组织了35人分赴各组了解情况,及时将会议动态汇报给中央常委。其次,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带头作自我批评。毛泽东在大会上公开表示:“我们这几年工作中的缺点、错误,第一笔账,首先是中央负责,中央又是我首先负责。”*《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前揭书,第42页。他还诚恳地表示,对于工业、商业,自己经验还不足,“少奇同志比我懂,恩来同志比我懂,小平同志比我懂。陈云同志,特别是他,懂得较多”*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前揭书,第723页。。周恩来则具体检讨了自己所犯的两个错误,一个是1959年8月提出超过实际可能的关于“跃进”、“大跃进”、“特大跃进”的标准,另一个是1958年6月主持起草将轻工业下放98.5%、重工业下放96%的文件。刘少奇坦陈过去几年的困难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的讲话,体现出情真意切、实事求是的特点,感化了与会者,带动了讲真话的会风。最后,毛泽东掌握着“出气”的分寸,引导大家围绕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协商。开“出气会”是毛泽东的主张,但当春节过后还有人要“出气”时,毛泽东果断制止了,与会者也感觉到“不能再放了,再放就烧煳了”*张素华:《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前揭书,第358页。。显然,“出气”只是手段。正如邓小平在这次会议上所说的,“出出气,也是为了通气”*《邓小平文选》第1卷,前揭书,第312页。,最终目的还是协商解决实际问题。

七千人大会取得了重要成果。七千干部通过认真协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最近几年发生困难的主要原因进行了热烈、深入的讨论,推翻了原来所持的“经验不足”的说法,大体形成了“民主不足”的共识。这更加坚定了毛泽东对党内协商民主的信念。在这次大会上,毛泽东不仅叮嘱地方各级干部回去后“一定要让人讲话”,而且向他们建议,“你们以后召集会议,如果有条件的话,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前揭书,第17页。。

三、党内协商民主的实质:将民主集中制植根于群众路线

自从中国共产党沿用列宁所创立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起,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集中往往被看得比民主更为重要,而民主则更多地被作为达到集中的手段。同样是在七千人大会上讲民主集中制问题,刘少奇与毛泽东的侧重点完全不同。刘少奇引用列宁的名言“无产阶级实现无条件的集中和极严格的纪律,是战胜资产阶级的基本条件之一”*《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35页。,并解释道,“列宁的意思是,无产阶级需要集中制,是绝对的”*《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5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48页。。如果说革命战争年代需要更多的集中统一,那么,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后,治国理政相比领军作战的复杂性,则使得忽视民主的高度集中统一政策屡屡碰壁。如何在民主与集中之间求得平衡,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紧迫问题。因此,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次强调要发扬民主,“商量办事”。1954年,他在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座谈时指出,“我们的国家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民主是商量办事,不是独裁,但集中是必要的”*《毛泽东思想年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777页。。在1956年《论十大关系》讲话中,他又指出“中央要巩固,就要注意地方的利益。我们要提倡同地方商量办事的作风”*《毛泽东思想年编》,前揭书,第802页。。

在开始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毛泽东就力图走一条中国自己的路。他清楚地看到苏联模式过于强调集中的弊端所在,提出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但在接下来的“大跃进”运动中,由于经济权力向地方过度下放,造成了混乱局面。在随后的调整过程中,中央的粮食征购等指标又遭到对“一平二调”心有余悸的地方政府的抗拒。因此,七千人大会一开始确立的主题是反对分散主义,这一主题被写进了刘少奇的大会报告稿。然而各地干部在讨论报告稿时,有不少人不同意中央反对分散主义的意见,指出党内民主不足才是导致混乱局面的原因。这引起毛泽东、刘少奇等领导人的重视。刘少奇在修改后的大会报告稿中,将第二个问题“关于集中统一”改为“加强民主集中制,加强集中统一”*张素华:《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前揭书,第128页。,补充了党内民主的相关内容,但侧重点仍十分明显,即“加强集中统一”。毛泽东在刘少奇的基础上,侧重讲了党内民主的相关问题。毛泽东沿着他在新中国成立后多次强调的“商量办事”的思路,进一步针对党内提出民主协商的问题。他郑重指出,党内要重视集体讨论。“不论党内党外,都要有充分的民主生活,就是说,都要认真实行民主集中制。要真正把问题敞开,让群众讲话,哪怕是骂自己的话,也要让人家讲。”*《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前揭书,第18页。他用警示性的口吻说道:“让人讲话,天不会塌下来,自己也不会垮台。不让人讲话呢?那就难免有一天要垮台。”*《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前揭书,第43页。

党内协商民主是以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即民主集中制为制度原则的。相对于国家层面的民主协商,党内的民主协商尤其必须严格地执行民主集中制。因此,党内协商民主与民主集中制不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取代关系,而是民主集中制在治国理政条件下的延伸、发展和完善。从延续性视角看,毛泽东用“民主”、“党内民主”、“讲话”、“讨论”等关键词勾勒出的党内协商民主,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本身就是“把民主集中制健全起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前揭书,第42页。

问题在于如何把民主集中制健全起来。七千人大会表明,毛泽东力图通过群众路线来健全民主集中制。群众路线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法宝。在1943年《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毛泽东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作了详细阐述:“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99页。由此可见,作为一种工作方法的群众路线,本身就是收集和集中群众意见、形成正确决策的过程,这与民主集中制是一致的。然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表明,党的群众路线并没有真正得到贯彻。“大跃进”运动虽然是一场群众运动,其中的失误却恰恰在于违背了群众的自愿,违背了群众路线。因此,在总结“大跃进”经验教训的同时,毛泽东试图将七千人大会作为一次民主集中制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新的演练和示范。正如他自己所说的:这次开会的方法就是“一个民主集中制的方法,是一个群众路线的方法。先民主,后集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领导同群众相结合”*《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前揭书,第17页。。

在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还强调要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毛泽东指出:在协商时,“要发扬民主,要启发人家批评,要听人家的批评。自己要经得起批评。应当采取主动,首先作自我批评。”*《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前揭书,第42页。可见,批评、自我批评也是党内民主协商的重要形式。当然,在党内决策过程中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并不只是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更主要的是作为一种政治沟通,让党员群众的意见得到充分表达,以促进实际问题的解决。实际上,这也是群众路线的体现。

总之,毛泽东心目中的党内协商民主,是民主集中制和群众路线、批评与自我批评作风相结合一种产物*在七千人大会讲话中,毛泽东对与这三者直接相关的概念的使用频率是相当高的。据笔者统计,在讲话文本中,毛泽东提到“民主集中制”概念共15次,“群众路线”2次,“群众”39次,“批评和自我批评”3次,“批评”31次,“自我批评”11次。,核心实质是将民主集中制原则深深植根于群众路线。毛泽东在七千人大会上一再强调的“没有民主就没有集中”,突出了民主协商、民主批评对于民主集中制的前提性和基础性意义,这就将民主集中制的根基落实到了民主。如果说民主集中制的关键在于集中,其根本则在于民主,而这里的“民主”,正是扎根于群众的民主,也就是实行群众路线。在毛泽东这里,民主集中制是党内协商民主的制度原则,群众路线则为这一原则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土壤,为校正其成长趋向提供了凭借,从而为在党的集中统一前提下扩大党内民主、优化党内政治生态提供了可能。

四、几点启示

毛泽东在七千人大会前后对党内协商民主的探索,是党的历史上一次可贵的探索,为今天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

首先,毛泽东试图将民主集中制和群众路线相结合,创造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既有民主又有集中的党内协商民主,推进民主集中制的中国化。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一直以苏联共产党为效仿对象。列宁时期俄共党内本来有较好的民主风气。然而,自列宁去世后,苏共在党内民主方面长期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苏共党内不允许不同意见存在。斯大林在政治局做报告时,其他委员都忙于记笔记,散会后立即执行。*高放:《什么是党内民主》,《炎黄春秋》2009年第11期。毛泽东对苏共的做法不以为然。苏共二十大揭开了“盖子”,让毛泽东更清楚地看到苏联共产党忽视党内民主建设的弊端和危险性。在修改《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一文时,毛泽东明确指出:“斯大林在他一生的后期,愈陷愈深地欣赏个人崇拜,违反党的民主集中制,违反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最终“脱离了客观实际状况,脱离了群众。”*《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62页。

为了避免重蹈苏联在党内民主建设上的覆辙,毛泽东十分看重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的、属于自己的优良传统。*实际上,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除了来自党自身的长期革命实践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根源于中国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在七千人大会讲话时,毛泽东讲了刘邦从谏如流、项羽刚愎自用的故事,告诫大家要善于“采纳各种不同的意见”。参见《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前揭书,第22—23页。在八大二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斯大林的“干部决定一切”的口号没有辩证法,“干部决定一切,群众呢?”*张树军、齐生主编:《中国共产党重大会议实录》上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14页。干部如果不与群众结合,那就是“空头政治家”。在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强调中央要听取各地干部的意见,因为他们“比较接近下层”,比中央的同志“更加了解情况和问题”*《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前揭书,第16页。。同时,他不仅在大会上倡导批评与自我批评作风,而且带头作自我批评。这都说明毛泽东试图通过将民主集中制和群众路线、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相结合,建立党内集体协商的机制,调动全体党员的积极性,创造一种不同于苏联模式的、既有民主又有集中的党内协商民主。这种党内协商民主,由于突出了党员群众的广泛参与,突出了党内不同意见的碰撞和磨合,有效地提升了党内决策的科学性和回应性,有力地推进了民主集中制的中国化。

其次,党内协商民主植根于群众路线的最终目标,应是将群众路线融入制度建设,建立起完善的党内协商民主制度体系。七千人大会提出党内协商民主仅半年后,八届十中全会即重提阶级斗争,此后党内斗争的弦绷得越来越紧,最终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可见,这一时期的党内协商民主更多停留在理论构想的层面,在实践中只不过是昙花一现。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缺乏成熟的制度体系作为保障。要使协商充分发挥制度效力,真正“成为促进和巩固民主政治的重要资源,首先必须使协商成为一种制度化的过程”。为此,应当把所有的协商纳入完善的制度体系中加以建构。”*林尚立:《协商政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学术月刊》2003年第4期。不能说毛泽东不重视制度建设。在七千人大会的讲话中,毛泽东在表达了自己不擅长工业、商业后还说:“我注意得较多的是制度方面的问题,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前揭书,第33页。但是,毕竟此时仍处在对党内协商民主的初步探索阶段,毛泽东提出的一些协商规则并未能持续,更谈不上成为党内法规。在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可以依靠自己崇高的威信,严厉批评省级干部不让县级干部讲话,警告他们不要忘记党的优良传统。但是,毛泽东不在场的时候,又如何保证他们不这样做呢?可见,只有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才能为党内协商民主提供可靠的保障。问题是,在利用现有的制度资源如民主集中制、党代表大会制度等的基础上,如何将群众路线、党的优良作风转化为党内民主制度体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1956年中共八大开启的党代会常任制改革,无疑也是希望党代会能真正成为体现群众路线、批评与自我批评作风的党内制度,正如邓小平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成为充分反映群众意见、开展批评和争论的讲坛”*《邓小平文选》第1卷,前揭书,第 224 页。。然而,八大二次会议之后,八大三次会议再也没有召开,党代会常任制改革面临重重困难,以流产而告终。直到今天,如何通过制度设计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如何既把群众路线落到实处,又不至于造成党内的分散主义、尾巴主义;如何既把批评与自我批评作风落到实处,又不至于造成借批评来打击党内同志,都是中国共产党必须直面的问题。

再次,党内协商民主植根于群众路线的当前目标,应以基层为重要着力点,发展基层党组织协商民主。七千人大会后,在整理毛泽东和刘少奇的报告时,党的“秀才”们注意到毛刘之间一个讲“民主”、一个讲“集中”,让人困惑不解。当时,田家英是这么理解的:刘少奇着重解决中央与省、部之间的关系,所以强调集中;毛泽东着重解决省与县之间的关系,所以强调民主。*吴冷西:《七千人大会始末》,《红色记忆:中国共产党历史口述实录(1949-1978)》,前揭书,第471页。实际上,对于党员群众和基层干部,刘少奇并没有特别强调加强集中统一。他在大会报告中说:“在党员群众和不脱离生产的干部中,不要去反对分散主义,只对他们进行关于社会主义和全局观点的教育”。参见《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5册,前揭书,第60页。这个说法颇耐人寻味。刘少奇当时除了因解决粮食征购和经济调整等迫切问题必须强调集中外,或许也看到了中央与省、部之间开展党内协商的难处。为了深入总结工作经验,召开七千人大会实有必要。但是组织一次有七千多人参加、与会者来自全国各地、历时二十八天的从中央到县的五级干部会议,其困难程度是可想而知的。毛泽东深知这一点,表示“采用这种方法,要有充裕的时间”*《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前揭书,第17页。。除了物质层面需要时间、交通、场地等诸多条件的保证外,中央与省、部之间如何在权力不对等的前提下进行平等协商,恐怕是更加棘手的问题。这大概也是后来中央再也没有开过此类会议的一个原因。党内协商民主是党员之间的平等协商,相对党内选举而言是更为直接的民主形式。从我国国情来看,这种民主形式比较适合先在基层党组织中运用。基层党组织规模较小,党员熟悉本地公共事务,党员之间虽有一定的党内职务级别差距但又共处一个“熟人社会”,组织会议的成本也不高,这些都为实行党内协商民主、贯彻群众路线提供了条件。当下,各地基层党组织通过“民主议事会”、“民主恳谈会”等新的形式进行党内协商,创新了党内协商的形式,也为党内协商民主将来的进一步发展积累了经验。

猜你喜欢
民主集中制文稿协商
文稿规范
陈云民主集中制思想论析
文稿规范
双周协商座谈会:新时代政协协商制度创新的重要载体
民主集中制的知与行
中国共产党发展民主集中制的百年历程
本刊文稿中参考文献的要求
Rheolog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Modifed Asphalt
文稿打字的小方法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