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荣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3年12月30日,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1](P40-41)进一步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国家才有力量,民族才有希望。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承载了中华民族的理想与追求,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气概,也孕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与精神,在繁荣多元的文化生活中,无时无刻不渗透着中华民族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与对世界的认知,始终崇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理想与价值目标,不断追求、揭示和阐释以国家和民族价值为主导的文化思想,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与信仰信念,为夯实现代国家文化软实力奠定了古老而亘远的根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目标,这也是中华民族始终为之奋斗的理想目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并孕育发展了丰富的“以民为本”思想,以促进国泰民安、政治清明的价值导向为主流思想,激励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为之奋斗努力。
对于一个民族与国家的存亡和发展,中国古代思想家们饱含忧国忧民之心,多有思考,不约而同地提出了“道”。而在这里,他们所认识的“道”,是治国理政和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与规范,也是指事物运行的规律、规则和秩序。而且,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德”,也一直是被认为是一种规则、秩序、礼仪、规制。孔子说:“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故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礼记·礼运》)指出国家兴旺发达,需要按照礼制准则,而这个礼义规制就是天道、人道,是情与理的统一,遵循它,国家就强盛;不遵循它,国家就衰败。孔子还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认为社会治理的规则、秩序有两种范式,一是苛政刑罚,二是道德礼仪。苛政刑罚的规仪方式管理国家,老百姓会逃避受罚但并不懂得其中的羞耻道理;道德礼仪的方式治理国家,老百姓就懂得了其中的荣辱道理并懂得遵守礼仪规范。
在中华传统伦理文化的发展中,民本思想也不断发展和丰富。“民本”一词,最早见于我国商周时期,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各抒己见。周王提出“敬德保民”的执政思想。《尚书·夏书·五子之歌》,“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认为国泰邦安,需以民为本。先秦思想家十分重视仁民、贵民、惠民、和民。百家纷说,具有一定的仁民、爱民、民主的思想特征。孔子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孔子认为治理国家的方法应是对待事物认真不敷衍,讲信任、节俭、仁爱,让百姓休养生息。墨子也说:“天必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也。”(《墨子·法仪》)以“天为法则”,认为仁义并使民相爱相利是天道。韩非子在《韩非子·解老》中进一步解释了儒家的“仁者爱人”的含义,指出:“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其喜人之有福而恶人之有祸也”。这些思想家都主张人们应怀“仁人”之心,以民为本,与民相爱相利,其思想虽带有神秘主义色彩,为统治阶级统治服务,但从一定意义上也提出了“民为邦本”、民主为民的治国思想。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由于重视皇权治理,法治建设不健全。因此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占居国家治理思想的主导地位,形成了“德主刑辅”的社会治理模式。儒家政治伦理的核心思想是修德养性、仁义行天下。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就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孔子在这里为君子下了一个定义,指出行为举止始终怀仁修德的人才是君子。同时,孔子还对君子怎样就是怀仁修德进行了阐释,认为:“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成为君子主要在四个方面修养自己的行为心性:自我行为要端正,侍奉长辈和上级要恭敬,要用恩惠养护百姓,役使百姓要有法度。而且,孔子对那些不注重德性修养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他的担忧,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
“和为贵”“和而不同”“和睦相处”“和衷共济”“政清人和”“家和万事兴”等等,反映了中国古代从思想家、统治者治国到百姓兴家,都认识到“和”的重要性。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指出礼的作用,以和谐为贵。君王治国理政,最可贵的就是依礼行事,至和执中。孔子为了实现国家尚贤贵和,还指出:“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故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礼记·礼运》)指出:礼,是先王用来秉承天道,用来治理人的情感欲望的。不遵循礼的人是自取灭亡,遵循礼的人就可以获得生存的宽广大道。因此,圣明的人把礼传播到民间去,天下国家就可走上正道而治理好。
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始终以国泰民安、民为邦本为至上的价值追求,对臣民怀仁怀德、止于至善。虽然统治阶级在国家治理中有其阶级局限性与两面性,但这一优秀伦理文化思想不仅在理论上不断引导统治阶级向善为善,也在实践上不断照观和矫正统治阶级社会治国理政的行为与策略,使中国社会一直绵延发展、繁荣昌盛,谱写出东方巨龙的神话,挺起了世界文明古国的脊梁。
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而多族融合的民族共同体,56个民族从氏族社会走向现代文明,饱经风霜血雨、灾难战争而日益和睦团结、众志成城。联结起中华民族兄弟的最伟大力量唯有文化。因此,习近平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凝聚起中华民族的精神与魂灵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华民族从氏族社会直到封建社会,主要是以血缘为纽带发展的家族制社会关系,血缘亲缘、皇亲国戚构成了社会关系的主干线,形成了中国社会长期的人治传统,对现代社会的文明发展存在严重的弊端与诟病。但是,也正是因为血亲渊源,衍生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家国情怀,形成了一种从家到国的情感链接,发展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家国文化。
中华民族具有好学求贤之德,历来父母重视送子女读书教育,《战国策·赵策》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汉书·韦贤传》中也讲:“遗子黄金满籝,不如教子一经。”曾国藩说的更加明白:“家中要得兴旺,全靠出贤子弟,若子弟不贤、不才,虽多积银、积钱、积谷、积产、积衣、积书,总是枉然。”(《与澄弟书》,《曾国藩家书》)
而中华民族对仁贤的衡量,重在社会关系的处理上。孔子提倡爱亲及邻,“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论语》中还记载,仲弓问仁,孔子回答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认为“仁”的一个标志就是在家孝敬父母,出门礼让他人,讲信修睦,将心比心,不强求他人,不怨怼邦邻,也不怨怼家人。孟子进一步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中华民族正是在这种教育精神指引下,中国社会和衷共济,民风淳朴,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道德规范的自律与他律,把社会保持在融和发展中。
忠恕待人、诚信立身,是中华民族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北宋二程说:“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忠恕一以贯之。忠者天理,恕者人道。忠者无妄,恕者所以行乎忠也。忠者体,恕者用,大本达道也。”(《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一)程颐、程颢两位大儒对忠恕之道解释十分清楚。孔子甚至以忠恕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宋朝大儒朱熹也说:“学者之于忠恕,未免参校彼己,推己及人则宜。”(朱熹:《与范直阁书》)
中华传统伦理文化还一直强调为人做事诚信的重要性。诚信是中华传统伦理文化的基石,认为诚信是立人、立国的根本。孔子就说:“人无信不立。”(《论语·颜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没有诚信,根本就无法在社会上行走。而究其原因,《中庸》进一步解释道:“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孟子》也说:“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就是说,人应该效法天道真实无妄的品德,人与天地自然同样具有真实不欺的本性与价值需要。《吕氏春秋》中对诚信的重要性阐释得十分清楚,说:“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社会不宁。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交友不信,则离散忧怨,不能相亲。百工不信,则器械苦伪,丹漆不贞。夫可与为始,可与为终,可与尊通,可与卑穷者,其惟信乎!”指出立国、立人、立业、为人处事等等,都必须坚守诚信,才能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不仅重视亲人和邻里的人际关系,而且认识到人就是生活在社会各种关系之中的,十分重视交友来建立社会关系。桃园结义、金兰之交,在历史上多有佳话,认为朋友以志同道合相维系,朋友之间相互信赖、相互扶持、相互促进,在人生的喜怒忧乐中结下深厚友谊、同甘共苦、生死与共。孔子十分重视交友,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孔子的学生曾子每天反思自己,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反思对朋友是否讲诚信,他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还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
诚然,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非常重视朋友道义,却坚持是非分明,宽不容恶,追求道德至上性。孔子就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之。”(《论语·颜渊》)作为君子,只帮助他人做好事,不帮助他人做坏事。中华传统伦理文化提倡的朋友道义是在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原则下的朋友扶持,宽以待人也不是容忍他人的一切过错,而是强调在大是大非、善恶奸邪的原则问题上,决不姑息养奸,绝不成人之恶。对待他人和朋友乃至亲人采取的策略原则是“宽而疾恶、严而原情”(司马光:《迂光·宽猛》)。中华传统伦理文化所讲的道义、宽恕,是从社会正义、公正而言的,是以对整个社会的仁善前提下的道义、宽恕,如果其行为有害社会和他人,就必须禁止和遏制,而不得包庇、宽纵,体现了中华民族追求的精神指向。
中华民族在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的指引下,始终以家国为基点成人立身,修心律己、诚信待人、和睦乡邻、忠恕有度、道义扬善,构建起中华民族的精神气概与内核,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风骨与品格。正是在这些民族精神的引领下,中华大地亿万万多民族同胞能够和谐共处、和衷共济、众志成城、经历各种天灾世事变故更迭而屹立于东方,并使中华民族繁衍发达、走向世界。
中华民族走过了黄沙漫漫、硝烟滚滚、洪浪滔滔……的漫长岁月,从茹毛饮血的荒蛮时代走到了繁华富足的现代文明社会,靠的是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顽强不屈、坚忍不拔、勤劳节俭、舍身忘我、义薄云天、乐观豁达、坚定信念的精神,而这种精神的养成既来自战天斗地的实践,更来自中华传统伦理文化的滋养,是各种民族文化力量的汇聚。
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精神不朽,就是从小励志图强,坚定自己的人生价值目标,《礼记·大学》开篇就指明了人生修养的路径与方向——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经邦济世,为人们确立了远大的理想与人生奋斗的目标。古人以立志为成人成事之首,“有志者、事竟成”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共同信念。明代大儒王守仁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教条示龙场诸生》,《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六)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志向,就如船没有航舵,随风雨飘摇,不知道自己要驶向何方。北宋著名理学家张载描述的文化理想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西铭》)北宋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也写下了千古名句以铭大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些思想及对后世的文化熏陶,深深地影响和扎根在中华儿女的灵魂之中,成为了中华儿女自觉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成为了中华民族振兴的不竭源泉与力量。
中国最早的著作《易经》开篇就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民族正是在这种文化思想指引下,顽强不屈、自尊自强,奋发进取,开拓创新,建家立业,报效国家。孟子勉励人们坚忍不拔、自强不息,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指出担大任、成大业,就必须磨练意志、坚定信念、不畏艰难险阻,执着追求,勇往直前。孟子对中华民族自尊、自爱、自强精神进行了高度概括,即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中华民族就是秉着这种身可危、生可舍而志不移的自强不息精神,开天辟地、开创未来,使中国从深重的灾难走向了繁荣富强。
中华民族遵天理、依规制、守正道,养成了善良、温厚、正直的秉性和气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是中华民族修养自身、待人接物的基本信条,厚德载物、公正无私是中华民族行为体征,提倡“见利思义”“重义轻利”“以义制利”“以义导利”的行为价值选择。儒家特别重视公私之辨,要求人们以社会整体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原则与道德准则,认为公就是义。朱熹就说:“将天下正大底道理去处置事,便公;以自家私意去处之,便私。”(朱熹:《语类》卷十一)晋代袁准认为修身齐家治国都必须坚守公正无私之心,说:“治国之道万端,所以行之者一。一者何?曰公而已矣。唯公心而后可以有国,唯公心可以有家,唯公心可以有身。”(《贵公》,载《全晋文》卷五十五)刘向在《说苑·至公》中也强调:“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门则不言货利。”即是担任政府公职就不能以权谋私、营私舞弊、贪图私利,必须为国家、为民众谋最大福利。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始终以家国一体为核心而发展,把人生的理想抱负与国家的富强和平联系在一起,心忧社稷、公忠体国、治国图强是中国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与信念支撑。孔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指出人的存在意义不是个体生命的存在,而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并且为此不惜牺牲生命。道家老子说:“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指出像看重自己的身家一样看重天下的人,可以守护天下;像爱养自己的身家一样爱养天下的人,可以托付天下。为人需公忠体国,才能治国平天下,才能不会辜负黎民百姓的政治托付。
中华儿女在报国图强的过程中,一而再地身体力行、用情所感,发出了震撼人心之千古绝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伶仃洋》)为后人留下了公忠体国、舍生图强的光辉典范。这些鲜活的历史人物及其豪言壮语,不仅鞭策了来者,更是激励后人为国为民树忠肝义胆、尽效国图强之力。
世界多变幻,民族多危难。中华民族在面对一次次天灾人祸战争危机的历史变迁中,感悟出一种特有的伦理文化精神,彰显出伟大的文化力量,不断地鞭策后人、激励后人沿着先辈舍生取义、奋发图强、自强不息、公忠体国的志向与人格理想前进,培育起坚忠忍让、壮志凌云、治国安邦的伦理精神与理想境界,使中华民族成为了世界上顽强不屈、至死不渝的伟大民族,也夯实了中华民族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
中华传统伦理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闪现了许许多多反映世界本质和规律的真理性思想,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的理论宝库,对当今的中国社会和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作用,也是长久以来一直潜移默化为中华民族的性格、精神和价值取向,也成为了中华民族自发的行为习惯和文化诉求,内化为了中华民族的血脉文化纽带和精神家园、灵魂归所,是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是民之所向、国之基点。为此,需要认识几个方面:首先,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需要全民共进。可以在少年儿童中开展《弟子规》《论语》等的学习,在孩子的父辈、祖辈中同样应开展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的学习。其次,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需要全方位进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和发展工作,推进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的形式创新,传唱经典,增强全社会对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的认识与热爱,使优秀传统伦理文化成为新一代公民的精神食粮和新鲜血液。再次,学习和传承优秀传统伦理文化必须防止传统糟粕文化的渗透和夹带。在学习和传承传统伦理文化的过程中,必须区分是非,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第四,学习和传承优秀传统伦理文化需要与现时代的优秀文化相结合。新时代的文化发展,应以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母体、根基,但不能照搬照抄地复古,只能古为今用,以古为鉴,借鉴和吸取其优秀成分,孕育出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文化,才能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第五,学习和传承优秀传统伦理文化需要培养一支既具有马克思主义素养又具有传统文化知识的宣传队伍,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根基,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