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蔚
摘 要: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实现高效教学、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小学数学学科中,教师的专业成长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小学生的智力与思维都处于发育阶段,他们并不喜欢枯燥、高深的数学,因此,他们需要高素质、专业水平较强的教师来开发他们的潜能,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对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深入钻研
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包括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还需要准确把握与规划自身的职业发展,提升自身的教学实践与创新能力,更可以担负起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社会责任,进而逐步成长为“双师型”教师,即集理论教研能力与实践教学能力为一身的优秀教师。下面笔者从四个层面讨论小学数学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具体措施。
一、深入钻研数学新课标
数学新课标是指导教学方向的重要载体,教师要想在数学教学中实现专业成长,就必须要深入钻研数学新课标的内涵、特点与教学要求,这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因素。
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常常会参与到“新课标研讨会”中,在会议中倾听专家与优秀教师对数学新课标的理解,也会常常研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将课标中的教育理念与实际实施的教学案例进行对比,检验自己的教学。如,在《观察物体》一课中,由于多媒体技术能够为学生呈现动画、视频等学习资料,所以我选择使用多媒体来展开本课教学,让学生直接观看从不同的角度所观察到的物体的不同形状。但是,这节课与我预想的不同,因为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并不大。在重新阅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后,我重新设计了本课教学:为学生准备书本、铅笔盒、钢笔等多种实物,让学生从正面、上面、侧面三个方向进行观察,初步认识不同的观察角度,许多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空间意识,然后再使用数学语言进行总结。不仅如此,我也会常常在教学中为学生的主动探究提供机会,如,在《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课中,我设计了几道20以内的减法题目,让学生自行探究解题方法。有的学生将减法转化成加法,利用“进位加法”得出答案;有的学生将20以内的十位数转化成了个位数的加减法。学生的解题方法都让我感到十分惊喜,在展示了多种解法之后,我让学生探讨每种解法的优缺点,进而再引入“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教学。
二、研读数学教材,认真打磨每一节课
数学教材是数学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数学教学素养是数学教师专业能力的基本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必须要认真研究数学教材,了解教科书中设置这些知识点的意图,钻研数学知识点背后所蕴含的数学文化。
如,在“年、月、日”一课中是为了让小学生了解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等知识,并且要了解各个季度、闰年、平年的具体天数,我提前收集了与年、月、日有关的神话故事及形成原因,先将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随后,我又引入了地理学中的知识,以地球的公转与自转来让小学生学习年、月、日的相关知识。在这节课结束之后,我与其他同行一起交流,反思了本课:虽然这节课激发出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了数学文化,整个课堂氛围比较愉悦、宽松,但是小学生并没有亲自探究与实践的机会。因此,对本课进行了改良:除了激发学习兴趣,还为小学生增加了一项学习任务,即统计所有学生的生日日期,然后4人一组,他们需要结合自己的喜好来设计本小组的“生日年历卡”,记录每个同学的生日日期。小学生们的想象能力与创新思维得以充分发挥,而小组合作也能够提升他们的人际交往水平,每个小学生的智力与潜能都充分被激发出来。
三、参与多种培训及学习活动
我们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常常会在教师内部发布一些名家教学讲座、课堂实录等资料,我们利用零星时间进行自学,记录下自己的问题与想法,在集体备课或教研活动时,大家聚集在一起,在主持人的引领下,大家互相交流与研讨,使理论与实践共同提升。不仅如此,还会通过图书馆、电子浏览器等阅读优秀名师的教研成果,了解这些优秀教师的施教理念、方法与过程,进而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
四、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综合教学研究
素質教育认为,只有知行统一的教育才算是成功的教育,因此,教师在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在一起进行研讨,因为只有提升教师的实践技能,才能够促进学生的进步。就如在《条形统计图》一课的教学中,我为学生布置了统计与制作统计图的任务:根据兴趣,选择合适的调查主题,统计数据并绘制条形统计图。之后,我与学生一起投入到了实践调查之中,这可以让我了解到小学生在调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而为他们提供更适合的指导。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认真学习,深入钻研数学新课标;研究数学教材,深化数学知识的价值,不断打磨数学课,及时反思与修正;多参与培训与学习活动,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与教学能力;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综合教学,促进知行结合,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参考文献:
[1]胡胜利.浅谈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提升专业素养[J].亚太教育,2015(17).
[2]吴一枝.浅谈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4).
新课程·教师2017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