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茂喜
摘 要:解答物理习题,是初中学生用所学习的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最主要的实践活动,物理习题的解答同时也能够表现出学生对所学的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解决物理习题学生可以达到更高的认知目标和更高的能力水平。就初中生的物理解题能力进行简要分析,进而提出提高初中物理解题能力的策略供参考,使初中生更好地提高物理的学习和应用能力。
关键词:中学物理;解题能力;策略
一、初中生物理问题解决存在的问题
在物理教学中,经常听到学生这样说:“物理课上老师所讲的内容我都能听得懂,可是做题的时候就会觉得十分困难”,“平时做过的物理习题也挺多的,但是一遇到新的题目,却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做”。由此可见,学生上课能听懂老师所讲的知识并不意味着就会做物理习题;学生做过大量的物理习题,也不意味着当他们遇到新的题型时就能够得心应手。物理解题的能力是整个物理学习能力的集中反映。那么,影响初中生解决物理习题的因素有很多,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和总结,我认为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水平;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解决物理问题时的策略选择能力;数学运算能力和新知识的创生能力。针对这些问题主要从教师的角度来谈谈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学好物理,提高解题能力。
二、提高初中生物理解题能力的策略
提高中学生的物理解题能力首先是教给学生全面完整的知识。我们都知道,解决学科问题会涉及大量的专门知识,没有那些相关的知识基础,就无法解决相应的问题。这里所说的“知识”主要包含三种: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即是什么?怎么做?和解题方法、技巧的问题。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学习与建构是提高物理解题能力的重要基础。但是,我们传统的知识观只是把陈述性知识甚至其中的一小部分看成是知识的全部。很显然,在物理教材中,陈述性知识具有比较严谨的结构,是显性知识,而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却不是。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着重去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却常常忽略“怎样做”以及“怎样去思考”“怎样去学习”这一类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只学到一些静态的程序性知识,而缺乏了动态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于是就出现了上面提到的“听得懂,但不会解题”的现象。正因为如此,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该将平时容易忽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授给学生,突出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重要地位,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全面掌握。
其次,要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知识是解题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知识量越多,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一定越强,二者之间不存在简单的正比关系,一个人解决问题能力的高低还跟他所掌握的知识的组织形式有关。解题需要提取大脑内长时记忆中的有关知识,并使它与问题情境相对应起来。知识能否被迅速准确地提取出来,与个人知识的储存方式直接相关。记忆是思维的前提,没有对已知经验的牢固记忆,思维将是一句空话。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十分注重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具体做法包括:知识结构的预先呈现、知识的呼应与比较和对知识的归纳整理。
三、重视思维的转化,另辟解题蹊径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概念的建立和规律的发现都需要经过思维的加工来实现层层递进。对于一些物理题目如果循规蹈矩地按常规思路解题会使学生多走弯路。如果教师能够运用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从思维定式中跳出来,将会对学生解决物理习题有很大的帮助。例如,教师帮助学生实现从现象到本质的转换对于学生解物理习题就十分重要。由于生活经验的积累,学生因某些经验主义而造成思维定势,光凭物理的现象去推理,容易导致做错题目。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能光凭表面现象去思考问题,而是要严格遵循物理的规律,帮助学生摆脱经验主义,透过现象看其本质,从而打破思维定势,与生活中的惯性思维区分开来,如这样一个题:
在体育课上,王明爬绳,李三爬杆(王明体重大于李三体重),对于他们受到的摩擦力,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爬杆需要手握杆的压力大,所以李三受到的摩擦力大于王明受到的摩擦力
B.两人受到的摩擦力相等
C.因为绳子粗糙,所以王明受到的摩擦力更大一些
D.因为李三的体重大于王明的体重,所以李三的摩擦力更大一些
这道题学生很容易根据生活经验:用手握瓶子,握得越紧瓶子越不容易掉下来,即摩擦力越大而误选A项答案。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摩擦力确实跟压力成正比,但如果没有重力的话,也就不会有摩擦力。在这道题中,王明和李三都是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绳、杆的摩擦力,因为是匀速,他们的受力平衡,两力相互抵消,所以摩擦力就等于他们各自的重力,所以答案应该选擇D。由此可见,教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的本质对于解题十分重要。
总而言之,物理题目变化的形式很多,解决物理题目的方法也很多,提高初中生的物理解题能力,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使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锻炼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逐步提高他们解决物理习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吴小芳.提高中学生物理解题能力的策略[J].新课程学习(中),2012(12):116-117.
新课程·教师2017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