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娟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的教育体制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开始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自学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也要借助学生这一能力,对其进行科学的疏导,不仅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高中数学;培养;自主学习
现如今,教育工作者提高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更是由此转变了教学理念、调整了教学思维、丰富了教学手段。有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强,对于培养其自学能力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有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对其成长起到推动作用。自主学习就是在教师的适当指导下,让学生发现自身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弥补和改善,实现数学学习成绩的全面提升。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有了一定规划,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新鲜事物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將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纳入教学的范畴,创新型人才可以充分发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的创造性,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使学生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学习的主人翁意识,从而提高学习成绩。自主学习能力的应用较为广泛,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当学生具备了自主学习基础后,就可以将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有效拓展,将自主学习能力应用到更多领域中。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具体措施
1.转变教学观念
目前,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认可,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践中,使教育理念发生了变革,也使教学观念发生了改变。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转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模式,真正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讲什么,学生即使不了解也要对知识点死记硬背的情况,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仅仅为了考试而学习,这样不仅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更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现如今,教学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进行教学内容的引入,面对学生不懂的问题时,教师会进行合理的引导,帮助学生自主地解决问题。例如,在“复数的四则运算”一课时,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前对课本进行预习,掌握教学的基本内容,并将不懂的问题进行标注和记录,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先将学生分为小组对不懂的问题进行讨论,最后再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统计和讲解,并配合一定的习题练习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进一步掌握。实现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丰富教学方法
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来说,必须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只有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若是教学方法不当,不但不会降低数学课堂的效率,还会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并且一堂数学课不是只可以使用一种教学方法,借助多种教学方法的组合,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概率”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将一枚硬币拿出来,并向学生进行展示,然后将硬币抛向空中,接住时让学生们来猜测是正面还是反面。由于数学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和严肃性,学生们见到这种充满乐趣的方式会立即提起学习的兴趣,等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时,教师再将教学内容进行引入,将概率问题与日常生活进行联系,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概率现象。在接下来的概率计算中,教师可以引入排列组合的概念,并亲自示范在投掷10次硬币时,一次正面向上的几率,还可以利用树形图将概率直观地表达出来。然后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在小组内完成抛接硬币的活动,并进行详细的记录,还要计算出正面向上的几率,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改善师生关系
教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师生关系会对数学学习起到关键的作用。要想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就必须实现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形成融洽的课堂氛围。师生之间好的沟通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转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才能使高中数学教学有序地进行,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数学的教学内容较为单一和枯燥,要想学好高中数学需要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以学生兴趣的角度制订教学计划,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点进行自主的研究和分析,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了解程度和记忆程度,实现高中数学教学水平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科建.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27):15-16.
[2]薛伯敬.浅析新课标下建设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途径[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7):101-102.
[3]丁建.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16(14):117-118.endprint
新课程·教师2017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