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资源设计维度的高中生物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的开发

2018-01-22 17:28周莹
新课程·教师 2017年11期
关键词:课程资源开发

周莹

摘 要:当前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目标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应坚持在使学生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以利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和发展机会,为培养学生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要完成好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就要建设和开发好课程资源,因为课程资源是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是实施课程的必要和直接的条件。其中,加强对选修课程的研究与开发,特别是拓展与现代科技及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的课程资源,就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课程资源;生物知识拓展类选修课;开发

本文基于课程资源设计的维度,分析了高中生物选修课的现状,就生物知识拓展类选修课这一课题,提出了该类课程资源设计的价值取向和四个基本原则,即激励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同时,以作者编辑的《生物伦理学》校本选修课教材和教学实践为例,阐述了该选修课的框架及主要内容,分析和总结了对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获得更为全面的知识与能力所起的作用。文章还就处理好知识拓展类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关系提出了意见。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改的一个显著变化是教师应拓展和整合课程资源,特别是创设大量与现代科技及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的有意义的学习情境。生物科学是研究这个星球上最复杂的现象——“生命”的一门科学。作为21世纪发展最迅速的学科之一,它的发展是由科学家不断地创新活动推动的,蕴含着大量探究的思维过程,具有十分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充分对其进行挖掘。

然而,目前许多课程资源被忽视、闲置或浪费。特别是起步较晚的选修课程,由于对其或多或少存在著认识上的误区,重视程度不够,使得其课程资源的建设跟不上教育改革的步伐,选修课没能拥有和发挥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目前生物选修课就存在着课程资源比较单一的问题。比如,在内容上主要是讲授大学学科知识的竞赛辅导以及实验创新类选修课程。选修课的种类和内涵比较狭窄,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对选修课的需求以及个性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教师在开发选修课时,对课程资源的选择和设计带有较强的随意性,提供给学生的素材不能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没有必修课那么严谨。

同时,学生对选修课程的认知还存在较大偏差。由于一直以来的应试重压,许多学生觉得选修课与高考关系不大,因此持无所谓态度的大有人在。一些学生把选修课当“放松课”来上,选修课对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还十分有限。

教育部在《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当前中小学必修课程,教学内容较难,过于偏重学科体系,忽视综合性及应用性内容,不同程度存在着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忽视实践等问题。”“要制定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课程体系。”

这样的课程体系必须具有与社会保持交流沟通,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和个人发展需要的功能。它不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要目的,没有明显的功利性指标,而是把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作为首要目标。选修课应该在课程体系里扮演这样的角色。

如何通过生物选修课程建设,丰富其内涵,逐步扭转固有的课程观,更新对选修课的囿见,是值得我们认真探究和付诸实践的。目前,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包含了“知识拓展类”“职业技能类”“兴趣特长类”和“社会实践类”四种类别的选修课。笔者认为,一线生物教师比较容易从“知识拓展类”选修课入手进行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二、生物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与基本原则

(一)价值取向

课程不以控制为目的,而以服务为宗旨。《浙江省普通高中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实施方案》对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的课程目标做了这样的界定:旨在提供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让学生认识学科的价值与研究方法,获得更为全面的知识与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全面提升学科素养,为进一步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知识拓展类选修课包括“必修拓展课程”“大学初级课程”“学科发展前沿课程”和“学科研究性学习”等内容。

选修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首先是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支撑此次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也是最高层次的课程目标;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核心。

教师应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教师既要为学生提供那些最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也要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与学校,在自然和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所以从根本上说,选修课程的开发实际上是在建设一种学习环境,一种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笔者开发的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生物伦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研究生命科学实践和医学中出现的伦理问题的科学,是一门生物学、医学、伦理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交叉学科。近年来,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涉及越来越多的伦理问题,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如转基因技术、试管婴儿、器官移植,等等,这就为这门课提供了大量的课程资源和研究性学习材料。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接触生命科学前沿,了解生命科学的最新成就,拓宽知识面;能主动关注并思考生命科学的发展可能带给人类的一系列问题,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自主学习能力;对现代科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自己的价值标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最终达到提高科学素养的目的。

(二)基本原则

充分尊重和信任学习者的主体和个性,是选修课程设计的大前提。学生不是“未经书写的白纸”,他们把生活世界里的经验与问题带入课堂,并对此进行思考。他们作为一个主体影响着课程,课程也因为他们的参与而精彩纷呈。教师应尊重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努力创设一种无威胁的、宽松的氛围,给予学生更大的空间。

具体来说,教师在选修课程的开发和设计上应注意:endprint

1.激励性原则:教材内容和教学安排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志向是最持久的学习和进步动力。拓展性课程的内容应该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拓展性课程的设计应该给予学生较为充分的行动空间。事实证明,一个较少被操控的教学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主观性的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人类的精神不被阻碍和束缚时,人类会自我调节,开放系统,好奇并且追求刺激,创造性地加工和整理观点和想法。

2.多样化原则:教材内容的呈现形式要多样化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各类信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开来,年青一代正接受着强烈的感官冲击,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再吸引他们的注意了。所以教师提供给他们的课程资源也不应只局限于教材上的白纸黑字,可以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引入多媒体材料,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3.创造性原则:教材内容的设计要能够触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并为学生提供表达思想的机会

当今世界,随着一批又一批震撼人心的生物技术成果的涌现,一方面使人类对自然界纷繁复杂的现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人类面临着一连串前所未有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难题。从生殖技术中的人工授精、试管婴儿、代理母亲、克隆人,到生育控制中的人工流产;从优生中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基因疗法,到死亡的标准、安乐死的道德依据和立法;从器官移植中的器官来源、供体选择,到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等,都涉及许多伦理问题。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民众能够更直接地接触和了解这些问题,对于和自身密切相关的部分他们尤为感兴趣,也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这些问题的讨论中去。而学生随着年齡的增长和知识水平的提高,也越来越有参与这些讨论的想法和需要。

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利用选修课这个平台为他们创造能够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讨论的机会,让他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相互争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等将得到发展。

4.实践性原则:教材内容的设计要突出综合性、实践性和活动性

高中阶段是青少年发展的关键期,其基本方法的掌握、基本能力的形成、科学精神的起步、人文情怀的奠基等都在于此。新课改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然而在以往很长时间里,中学生物必修课教学存在以下问题:①知识性内容比重过大:繁(知识点过于琐碎,面面俱到)、偏(追求细枝末节,核心概念不够突出)、难,对科学方法的介绍较少。导致学生学习方式容易以识记为主,使生物这门蕴含大量创新活动的自然科学变得有点枯燥乏味。②虽然现在的生物课堂教学中通过设置问题情境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但还远远不够。我们的课堂教学还是比较强调接受式学习,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再现和模仿。③目前的生物课堂教学,由于受到课时计划的限制,特别是新高考方案实行后,一些学校存在被考试牵着鼻子走,一味赶教学进度的现象,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引入现实生活中的课程资源。

教师应依托选修课平台,积极运用以学生研究性学习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丰富学习经历,优化学习思维。教师要在选修课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实践体验的机会,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以形成和发展创造力。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设计项目式、主题式学习活动,每个单元搭配相关的主题学习材料和研究性学习活动。教材内容方面可以更多地关注与工程、技术的联系,将环境保护、现代农业等工程技术引入课程。

三、例析生物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生物伦理学》的设计与开发

生物伦理学是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快速发展应运而生的一门学科。在一些传统的界限,如物种的界限、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界限,被生物学家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打破之后,人类面临着一连串前所未有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难题。如何看待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这不仅需要科学家认真思考,也需要公众共同参与讨论。

笔者编辑了高中生物知识拓展类选修课校本教材《生物伦理学》,并进行了教学实践。在本课程中,共设计了八个章节,包括“绪论:什么是伦理学,什么是生物伦理学”“克隆技术:多利羊和治疗性克隆”“器官移植”“生殖技术”“安乐死”“人类基因组计划”“基因治疗”和“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性”。通过课堂教学、设计研究性课题、学生讨论、开展社会调研等,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生物知识的学习、与社会实际的结合、树立正确的伦理观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实例1:在选修课教材《生物伦理学》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一章中,笔者设计了一个活动,请学生观看科幻电影《变种异煞》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故事简介:在不久的未来,通过基因工程加工出生的人才是“正常人”,而没有这道程序,自然分娩的孩子则被视同“病人”。 文森特就是这样一个“病人”。但文森特却非常想加入由遗传精英组成的戛塔卡公司,因为那样才能参加前往“迪坦”星的太空旅行。他用因事故导致瘫痪的“正常人”杰罗姆的血样和尿样报名,如愿以偿不说,还赢得了搭档艾琳的爱情……

由于引入了一种学生更喜闻乐见的呈现形式——多媒体,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选修课这样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里,他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有的同学说:“一些科学家和伦理学家曾将20世纪90年代的基因早期研究与40、50年代的原子能早期研究相提并论,因为人类再次发现了能够改变世界的巨大能量,而且同样的前途未卜。”显然这位同学去网上查过相关资料。

也有同学说:“基因科技本身对人类来说是有巨大的积极意义的,了解每个基因的功能,并对缺陷基因进行纠正,能够从根本上治疗一些疾病。但要防止到最后‘健康与‘强化的界限模糊。”还有同学说:“富有的人能在出生前就通过修改基因获得‘成功,命运在‘起跑线上就决定好了,穷人后天的努力变得不再有意义。”endprint

……

我们可以看到,学生考虑问题还是比较全面的,既富有发散性思维,能从不同角度展开分析,在阐述自己观点时又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批判性。可见,当我们信任学生,并为他们创设一个能够充分施展的空间时,他们往往会迸发出超出我们想象的思维火花。

实例2:在选修课教材《生物伦理学》第八章“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性”中,笔者摘取了有关的两段新闻材料供学生阅读思考。

“黄金大米”事件

新闻一:2012年8月31日,一篇发表在某国际环保组织上的文章称,美国某研究机构在湖南某小学选取了72名6到8岁的健康儿童,让其中的24名儿童在21天的时间里每日进食60克用转基因技术培育的“黄金大米”。而在此之前,课题组并没有向受试者家长说明情况。

“黄金大米”旨在对抗维生素A缺乏(“黄金大米”能生产β-胡萝卜素,然后再由人体转化成维生素A)。这项在中国的研究想要分析来自黄金大米的β-胡萝卜素摄入后转化成维生素A的效率,但被认为对儿童存在潜在风险。

该项目未在我国相关主管部门报批备案,却在我国境内实施,可见对涉及人体试验领域伦理审查不严、监管不力的问题凸显。

新闻二:2013年8月13日,名博“科学松鼠会”发出标题为“命运多舛的黄金大米正在菲律宾进行田间试验,请一起联署,反对破坏试验田”的文章:8月8日,抗议者毁坏了一千平米的黄金水稻试验田,国际水稻研究所发出声明《营养不良之战未毕,黄金大米研究将继续》。

“转基因食品”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人们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上,包括对人体的毒性、草甘膦的集聚、转基因作物的滥种、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对转基因食品进行强制标注等。讨论的范围还逐步扩大到对转基因技术本身的争论,对国内科普工作现状的反思以及转基因食品、有机食品加工产业链等相关问题。因此,这是一个比较复杂、涉及面很广的议题。

涉及伦理问题,往往就会存在争议。我们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譬如有同学说:“人体实验的知情同意原则阻碍科技的进步。”还有同学说:“现在反对转基因技术的人犹如当年惧怕火车的人一样,但历史的车轮是挡不住的。”……在提出观点的过程中他们查阅大量资料,了解大量的背景知识,归纳论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他们和同学、老师交换意见并提出问题,不断整理和修正自己的思路。这从本质上讲,就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这种学习方式和以往有很大的不同,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学习效果也大大提升了。

实例3:在选修教材《生物伦理学》第四章“生殖技术”中,笔者设计了一个研究性学习活动。

依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学生通过调查,了解近几年来浙江省不孕不育症发病率的变化趋势,并尝试分析其原因(如遗传因素,像染色体畸变等,或环境因素,像有毒有害物质等)。学生可以选择像“孕期是否可以使用化妆品”等自己感兴趣的子课题开展研究。这个课题与浙科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2“遗传与进化”模块中的“生物变异的来源”部分内容有相关性。

探究是需要一定的方法与程序的。由于在生物课上学生接触研究性学习的机会较少,缺乏独立开展调查研究的能力,因此我在教材中首先对调查的一般程序做了一个简要的介绍。

第一步,指导学生做好调查前的准备工作。

(1)研究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订计划

每日就诊量极大的医院能接待学生调查,是不容易的。所以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还应包括和医院进行充分的协商和沟通。

第二步,进行调查,收集资料和数据,并做好记录。如: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查记录

第三步,在调查结束后,对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4)统计

(5)处理:可以将统计结果转变为图表形式

(6)结果分析

(7)调查结论

学生按照调查研究的一般程序完成了调查,并为各自选定的研究性课题提供了数据和分析,形成了调查报告。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我运用到了一些社会教育资源。吸纳社会教育资源,不仅是对学校教育资源的补充,更架起了校园学习与社会生活的桥梁。如果学生被束缚在校园里,缺乏对社会生活的参与,他们就将失去学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动力,即所学无法解决实际问题。

这部分内容的设计,旨在指导学生通过个人实践,掌握科学调查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包括如何从社会生活中直接获取资料,其中涉及被访者隐私的部分该如何处理,调查结果该如何呈现等。

通过学生的亲身调查,他们会发现问题,并试图去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获取信息,筛选信息,并从这些信息中归纳出对解决问题有用的东西。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信息处理能力的形成和强化过程。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去解释自己得到的调查结果,并在困惑不解时反思调查方案设计得是否科学,调查过程是否严谨。他们的思维活动被激发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

因此,研究性课题的开展,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思维,而综合性思维能力的形成恰恰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必备条件。

四、处理好与必修课程的关系,更好地发挥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的作用

我们应避免对选修课认识的孤立性。必修課程和选修课程是课程结构中有着相互联系的要素。如果在认识选修课程时把它从课程结构这个系统中孤立出来,这不仅不能很好地发挥选修课程应有的功能,也会影响必修课程功能的发挥,如果在实施选修课程时不注意其与必修课程之间的互动性,那么在当今超常的升学压力下,师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过多的精力倾注在考试科目上,从而使选修课程丧失生命活力。事实上,知识拓展类选修课对相关基础学科在深度和广度上进行拓展,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获得“一览众山小”的感受。

举例:浙科版生物教材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模块第二章《克隆技术》为浙江省生物选考内容。在笔者所编撰的选修教材《生物伦理学》中也有这块内容,但是补充了一些必修教材所没有的资料,如2012年两位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得主的主要成就。

一位是英国科学家约翰·戈登爵士在细胞核移植与克隆方面的先驱性研究。他在1962年就把从已分化的爪蟾肠道细胞取得的细胞核注入无细胞核的蛙卵,成功发育出了可育爪蟾的工作。现在的学生只要讲到“克隆技术”马上想到的就是克隆羊“多莉”,这段资料能让学生了解到,其实在很久以前,科学家就已经在两栖动物身上取得了细胞核移植实验的成功,从而证明了已分化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而另一位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刚好出生于1962年,他和戈登仅仅转入4种基因,就让已分化细胞变回干细胞(iPS),使整个已分化的动物细胞具有了全能性。他们的研究发现,改变了一直以来人们对干细胞的认识,即“人体干细胞都被认为是单向地从不成熟细胞发展为专门的成熟细胞,生长过程不可逆转”,从而开创了治疗疾病的新方法。这个科学研究成果,是对浙科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中“细胞的分化”内容的补充,让学生能够了解到科学概念是在不断发展的。

我们还应该看到,拓展性选修课所包含的丰富多彩的研究性活动也能为必修课程的有效教与学提供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研究能力和方法。美国著名的认知学派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杰罗姆·S·布鲁纳认为:“要让学生理解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能够独立解决问题,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就得让学生具有良好的研究问题的基本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知识和探究问题的方法。”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师可以打破学科课程逻辑组织的界限,通过选修课程的实施助力必修课程的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李相梅.课程结构要体现选择性[J].校长阅刊,2005(10).

[2]李祖祥.课程结构的优化之路:选择性与多样化[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6).

[3]杨宝山.新课程实施中课程资源的问题[J].当代教育科学,2004(21).

[4]张廷凯.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取向[J].教育科学研究,2003(5).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程资源开发
多元评价,焕发劳技课程的魅力
浅谈动力总成骡子车开发方法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在线投稿与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