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文平
摘 要: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拓宽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主发现和学习,这样不仅有利于课堂的高效性,还能够加深学生对医学知识的深刻印象。从探究式教学的内涵和意义、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等几方面对新课改形势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探究式教学进行了简单论述。
关键词:高中化学;探究教学;自主学习
一、探究式教学的内涵和意义
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以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为主的探究式教学方式,强调了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从而进行知识的学习。具体地说,就是老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互动,让学生从观察留意生活的化学现象以及贴近生活的化学活动中去探索,根据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同时也可以通过个人、小组、集团等进行探究活动,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一种新型高效的教学方式。
爱因斯坦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刨根问底地探究问题罢了。”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发现,跟之前的灌输式教学相比,更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散学生的学习思维,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智力以及创新能力。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探究学到更多知识,教师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1.高中化学探究性教学的最佳路径
构建和谐环境,引发探究欲望。教师应该在课堂上为学生构建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在合适的情境中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探究和学习。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对化学学科的浓厚兴趣。还可以适当设置教学疑点,让学生对知识充满好奇心,从而更能激发他们进行自主探究的欲望。教师可以根据所讲内容进行适当的问题设置,比如说,(1)实验室中进行稀盐酸与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的过程中,应该采用的是制取氢气还是制取氧气的装置?(2)制取过程中,应该怎样有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怎样有效收集气体等?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动手做实验的方式进行自主探究,從而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学习的兴趣满满,也避免了教师纯讲理论知识导致学生听得一头雾水的现象发生。
2.制造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意识
教学的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学生学习的过程也不会一直平坦。因此,适当地给学生制造一些“问题和麻烦”,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学习去主动解决问题,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牢固记忆。当学生面临“口欲言而未能,心求通而未得”的状况时,教师再适时地进行调拨和引导,学生就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对知识的记忆也就会更加深刻。这样的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平铺直叙、机械片面,让学生在“有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下真正地领悟知识。
3.提升教材品位,诱发探索热情
叶圣陶先生之前说过:“教师不但要教,而尤致力于导,导者,想方设法使学生逐渐自主得之。”在进行探究性实验的过程中,要想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发散思维能力,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比如学生在进行《有机化学》学习的时候,首先应该学完有机化学的性质和结构。然后再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探究。并且教师可以在实验的过程中提出类似的问题:(1)根据苯的分子式对其结构进行大胆的猜测;(2)能否像不饱和物那样发生氧化或者加成反应?在学生进行探索研究后,可以引领学生对答案进行讲解并得出结论:苯分子中不含有不饱和键,同时让学生了解到,苯的邻二氯化物只有一种,从而再带领学生探究出苯的分子结构。这样的探究实验,提升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发散思维能力,取得了显著的学习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课堂的高效性。
4.参与社会实践,升华探究智慧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从学校的小课堂转变为社会的大课堂,将学生带入更广阔的学习空间,领略大自然的神奇,从自然教学中学到课本之外的丰富的化学知识。化学现象无时无刻不在生活中发生着,使学生感悟自然界的美好,拓展思维宽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身边学,从生活学,从小事学。
提高化学课堂的有效性是新课改以来对化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高效课堂的营造,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教师要转变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而学生更应该在不断的自主探究下对知识进行拓展式的学习,只有通过师生共同的努力,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达到化学课的高效性。endprint
新课程·教师2017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