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学有效策略

2018-01-22 13:20杨晓兰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有效策略语文教学

杨晓兰

摘 要:在体育中等专业学校中,语文是学生的必修文化课基础科目,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知识应用能力,并为专业课学习夯实基础。本文从专业能力培养角度,分析了当前体育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学现状,并重点探讨了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旨在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促进语文教育价值与功能实现,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体育中等专业学校 语文教学 有效策略

体育中等专业学校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专业体育人才的摇篮,其教育目标是培养思想品德好、专业素质高的高素质体育人才,以更好地满足社会相关行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语文是体育中等专业学校的基础学科,也是学生提高读写能力、开展技能学习和实现终身发展的基石,具有“双基础性”,即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应用能力,另一方面为学生的专业技术与技能学习即终身学习夯实基础。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应主动适应体育中等专业教育的特点,以素质教育目标和任务为引领,以专业能力培养为导向,不断改革和创新语文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和思维能力,以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继续深造和未来职业发展夯实基础。

一、当前体育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学现状

语文课具有基础性、工具性(实用性)和发展性特征,“育智、育技、育德、育信”是语文课功能及其课程拓展的四个支柱,这也是语文育人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语文课一要为专业课程服务,二要为人文修养养成服务,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学生专业学习和成为高素质劳动者及继续接受高等教育和持续发展夯实基础,使学生人人成才,全面发展。体育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育是文化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从教学实践来看,由于强调专业建设和就业导向,体育中等专业学校的财力、师资有限,以及语文课程“老”、提高“慢”、效果“差”等原因,与专业课建设相比,语文课建设与改革显得相对沉寂。语文课在学校、教师和学生层面得不到重视,存在着资金、管理、师资、教师教研和学生学习精力等多方面“投入不足”的问题。多数体育中等专业学校中,除了思想政治课有来自党政方面文件的要求和保障外,语文课在学校整体教学工作中的地位都要明显低于专业课。

从学生与教师方面来看,很多学生及其家长也认为,上体育学校就是为了学得一技之长,语文这门学科不是技术课,也不能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学好学不好无关紧要。在这种错误的认识下,大多数学生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体育专业和技能学习中,而对于语文课则比较轻视。另外,不少体育学校语文教师也认为,语文是一门付出和收获难成正比的科目,其教学效果也不会立刻显现,因而,也很少去主动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积极拓展教材上的知识,创新教学手法等,长此以往,学生和教师都形成了对语文教学不重视的固化印象。

从语文课程教材来看,目前,体育中等专业学校使用的语文教材,其内容侧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审美情趣,入选的文本大多是古今中外的文学篇章,不仅偏离了体育教育的特点,也降低了语文的教学实用性。再加上体育中等专业教育时间相对较短,要想通过现有语文教材,快速达到教学目标比较困难,对于体育中等专业学校学生的专业素养,也必然会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

二、提升体育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一)更新教学理念,树立大语文观

体育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首先应更新观念,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才能够更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设计一些教学活动,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们各抒己见,逐渐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重视语文的基础地位,确立大语文观,把语文当做一门专业技能课来教。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体育职业岗位和专业特点以及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把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作为教学的核心工作,不能仅局限于上一堂有意义的课,要跳出课堂、跳出教师,让语文回归生活、回归社会,从社会生活中积累素材。社会是大课堂,生活是活的教科书,语文时时能学、处处能学,让学生了解社会、感悟生活的真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能力。

(二)教学贴近专业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需要先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主要有三点:首先是吸收知识点,其次是智能开发点,最后是思想教育点。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需要以这三个要点为基础,构建整个课堂的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明确认识到这三点的关系并进行适当处理,才能够事半功倍。例如,可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的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突出专业性。只有把教学的课程内容贴近体育各专业需求,符合本专业学生需要,才能更好地发挥语文课程的教育作用。比如,将文选阅读分成基础和专业两部分,根据不同专业差异加强相应文体的分析训练。在课文中适当增加体育文化的内容,培养学生的仁义礼智信,在提升阅读欣赏能力的同时提升文化素养。要增加表达交流及语文实践活动训练的内容,例如,口语交际、应用文写作等。实践活动训练以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职业生活为载体,以活动为形式提升学生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例如,“我的体育梦想”主题班会等,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使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需要的能力。

(三)挖掘视觉文化资源,服务语文教学实践

视觉文化是伴随着信息科技与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文化形式,泛指一切以图像符号为主要元素并借助视知觉形式表现的文化。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能将具有非视觉性的物象,通过视像化形式表现出来,具有强烈的形象性、直观性与表意浅白性,其在教育领域的教育价值正逐渐显现。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积极引入视觉文化资源,使之更好地辅助语文教学,促进语文教学效果与质量不断提升。语文教学情境的构建非常关键,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才能得到充分激发,积极地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视觉资源构建的语文教学情境,具有现代化、多元化、立体化的特点,它重构了文化表现的形态,使语文知识的传播更加丰富、直观。例如,在学习《醉翁亭记》时,由于其创作时期是北宋,且是一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为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语文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将醉翁亭的四季图片及相关解说呈现给学生,借助、图、文、声音、音乐等,打造一个如身临其境般的教学情境,这样,学生就会形成对醉翁亭的直观感受,缩短与醉翁亭的时空距离,从而激发探究本课内容的兴致。教师可以再利用多媒体将作者欧阳修的简介和生平展现出来,指导学生结合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及作者被贬的经历,去体味文中“乐”的情怀,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旷达情怀,进而获得情感的共鸣与人文素质的提升。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是当今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视觉文化越来越丰富多元的背景下,体育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师也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创新,将丰富、生动的视觉资源合理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打破传统教学的间接性、模糊性和不确切性,引领学生从生动形象、色彩逼真、丰富多彩的视觉文化资源中,更好地获取蕴藏其中的文化信息,进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

(四)在写作中锻炼语文应用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强化专业核心能力

现代企业需要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人才,既能说也会写,特别是具备应用文写作能力。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除了要求学生掌握计划、总结、个人简历、求职信等具体方法外,还要根据学生的专业有所侧重,以使学生做到格式规范,文字表述正确,内容符合要求,让学生日后进入工作岗位能够驾轻就熟。表达交流能力是个人知识、智慧与能力的综合反映,语文教学中要多开展表达交流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加强口语和人际交流能力的培养。要开放语文课堂,营造交流的情境和职业化的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说、多听、多练,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的各个环节。教师还可以将课堂设置到人才交流市场,利用职场环境教会学生面试、求职。同时,多组织口语交际、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例如,组织辩论赛、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等,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其专业素质养成,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应当遵循教育规律与语文学科特点,加强教学理念的创新,以生为本不断探寻有效教学策略,使学生的思想能在人文教育中得到洗涤和升华,能从名篇大著中找回道德约束和慎终追远的定力。

参考文献

[1]郝文博.基于人文素質教育的体育专业生语文教学模式研究[J].语文建设,2015,(33):1-2.

[2]柳磊.看大学语文教学与体育教学之间的联系[J].语文建设,2014,(23):79-80.

[3]王文浩.调动学生“五觉”,提高语文课堂实效[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6,(10):28-29.

[4]邱伟.视觉文化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的运用[J].文学教育(上),2015,(09):82-83.[2017-08-04].endprint

猜你喜欢
有效策略语文教学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浅析控压钻井技术探讨与展望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