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华 刘文琛 指导 黄 燕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0;2.广东省中医院,广东 广州510405)
痫证,亦称“痫病”“癫痫”,俗称“羊痫风”。 《素问·奇病论》曰“人生而有病癫疾者……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癫疾也”[1],首先提出痫病的病名,并指出癫疾的发生与先天因素有关。痫证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的神志异常疾病,以发作性神识恍惚,或突然仆倒、两目上视、四肢抽搐、口吐涎沫,口中如有猪羊叫声等为临床特征,不发时如常人[2]。现代医学认为癫痫的发生,是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突然性、反复性和短暂性的大脑功能失调,可表现为运动、感觉、精神、意识等多方面障碍。
黄燕教授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她在继承名老中医张学文[3]、林夏泉[4]、刘茂才[5]辨治癫痫学术经验的基础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黄燕教授认为痫证之发作总不离本虚而标实。虚者正气虚,饮食失节、忧思恼怒,致五脏六腑气血虚衰;实者,邪气实,肝火旺盛、痰邪胶着,致风痰壅盛,痰随气升而蒙蔽清窍,亦可与瘀血为奸,共蒙清窍,瘀滞脑络,发为痫病。黄教授论治癫痫强调以痰瘀为主,肝风为辅,神机为要,在涤痰化瘀开窍,平肝息风的同时,注重重镇安神,养心宁心,同时益气健脾,养血祛风,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并酌加虫类药以搜风透骨,祛除伏于筋骨络脉间的顽痰瘀血。笔者跟随黄燕教授门诊学习多年,收获颇丰,现将教授治疗痫证经验整理如下。
古代医家认为“怪病多痰”,怪病在今天看来大多指精神神志疾病。《古今医鉴·五痫》[6]云“夫痫者有五等……皆是痰迷心窍,如痴如愚,治之不须分五。俱宜豁痰顺气”。黄燕教授同样强调痰在痫证中的致病作用,她认为痫病之痰,深伏心胸,胶固难化,因而痫病之所以反复发作,难以治愈,正是由于胶固于心胸的“顽痰”所致。痰随风火上逆,蒙蔽清窍,则痫证发作;痰降气顺,则发作休止。故黄教授在临证中多重视豁痰顺气,常选用半夏荡涤心胸之顽痰。以涤痰汤、荡痰汤、加味磁朱丸、定痫丸、癫狂梦醒汤等治疗癫狂、痫证及中风等,取得良好疗效。方中均配伍半夏,用之化痰降痰以止痉痫。在涤痰汤中,法半夏配陈皮、胆南星,清热燥湿而袪痰;在荡痰汤中大黄、芒硝与半夏配伍,涤痰降火,加用甘遂,则为荡痰加甘遂汤,攻逐顽痰;在定痫丸中,法半夏、陈皮、浙贝母、茯苓、麦冬祛痰降逆而开痰气之结;在癫狂梦醒汤中,法半夏配紫苏子、桑白皮燥湿化痰,降逆下气。
此外,黄燕教授指出血瘀是痫证另一重要发病机理。她认为顽痰胶结,阻滞气血运行,气滞则形成血瘀,痰浊与血瘀可相互影响,痰浊内阻可使气血运行不畅,气血不畅则津液不布而化生痰浊,是以痰瘀凝结胶固,日久难愈。黄燕教授指出临床上此类病证多继发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颅脑外伤、产伤,或先天性脑发育不全。故她在临证中常重视痰、瘀相互为患,在豁痰顺气的同时,注重活血祛瘀通络,组方常选用丹参、红花、桃仁、川芎等行气活血祛瘀之品。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活血化瘀药能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血液流变学参数、抑制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使血瘀证患者血液运行通畅[7]。
《本草从新》[8]云“治诸风掉眩,惊痫抽掣,口眼斜……厥阴风木之病”。 《素问·至真要大论》[1]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肢体动摇不定和头目眩晕大多属于肝的病变,肝属木,木生风,肝为风脏,风气通于肝,肝病可以生风,发生以动为特征的证候。可见风气内动,肝阳上亢在癫痫的发病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黄燕教授认为痫证之由,每因情志失调,忧思恼怒,郁结生痰,或因饮食不节,劳力过度,脾湿生痰,或由头部外伤,罹患他病,先天因素,肾元亏虚,下虚上实。一俟惊恐暴怒,肝气失和,气机紊乱,继而损伤脏腑。黄教授指出肝风夹痰浊随气上逆,壅阻脑络,闭塞清窍,以致痫证突然发作而见昏仆倒地,不省人事,痰涎直流,叫喊作声;肝风内动,则目斜口歪,手足抽搐。在临证中黄教授常选用天麻、钩藤、龙骨、牡蛎等以平抑肝阳,息风止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天麻所含的天麻素具有镇静及对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钩藤含有钩藤碱,为吲哚类衍化物,对精神方面有特异作用,表现为镇静和抗惊厥作用[9-10]。
癫痫之因,究其根本,黄燕教授秉承前贤,认为癫痫之所生乃诸因素导致体内气血虚衰,脏气不平,而致风、痰、虚交互为患,血虚风痰气逆所致。虚者,肝、脾、肾亏虚。肾虚则不能养肝,水不涵木,肝风内动;脾虚则不能布津,痰涎壅聚;肝肾受损,则阴不敛阳而生热生风;肝风夹痰随气上逆,蒙蔽清窍而突然发作。黄教授指出痫病虽症状典型,但病情不一,发作时间有长有短,程度有轻重,发作频率亦不尽相同,或1日发作数次,或数日至数月发作1次。这都与人体的正气有密切关系。一般初起病情较轻,如若失治而反复发作,则渐耗正气,痰结不化,愈发愈频,正气益亏,循环往复而病情亦逐渐加重。因此,黄燕教授临床诊治痫证在平肝息风、涤痰化瘀的同时,更注重顾护人体的正气。即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留得一分正气,存得一分生机”。此外,黄教授指出痫证日久,损伤正气,首伤心脾。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若脾虚失运,或肝郁犯脾,脾失运化,则水津不布,留而化生痰浊,升清降浊之职失常,气机逆乱,则痫证久发难愈,反复不止。黄燕教授在临证时注重整体的调理,特别是脾胃中气的调理,在治疗上标本兼顾,在治标的同时,注意调理脾胃,常选用党参健运脾胃,培补中气,更伍以当归、白芍敛阴柔肝,养血祛风。
癫痫总属一种发作性的神志异常疾患,黄燕教授认为其发作不外乎素体心血不足,心神不安,一旦外邪侵袭,则心神受扰,惊恐不定,临床常表现为惊恐不安,心慌心悸,眠差梦多。对于此类病证,黄教授常选用龙骨、牡蛎配伍使用,潜上越之浮阳的同时安受扰之神明,黄燕教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发现其用于肝阳上亢,心神被扰之痫证,颇有良效。对于面色白,精神疲倦,夜寐不安者,则常选用夜交藤、酸枣仁、柏子仁等滋补阴血,养心宁心。
虫类药均为有血有肉之品,攻逐走窜,疏通经络,无处不在。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虫类药能息风、镇惊、抗癫痫[11]。叶天士说“病久则邪风混处期间,草木不能见其效,当以虫蚁疏络逐邪”。黄燕教授同样认为癫痫反复发作,顽痰结于心胸间,日久难愈,当以虫类药搜风透骨,通达经络。临床上黄教授常运用地龙、全蝎、僵蚕、蜈蚣。她认为此4种药性善走窜,既能平息肝风,又能搜风通络,祛除阻于经络间的顽痰瘀血,具有良好的熄风止痉之效,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痉挛抽搐。现代实验研究证实此4种药物都有镇静、抗惊厥作用[12-15]。
患某,女性,12岁,2016年1月12日初诊。主诉:反复不省人事、肢体抽搐2年。现病史:患者2年前出现高热,于当地医院住院诊断为脑膜炎,经治疗退热后出现肢体抽搐,伴有不省人事,短暂意识丧失,肢体抽动,右侧为主,呈痉挛性,头部向右侧偏转,眼球向右侧凝视,口吐白沫,频次渐减,数分钟内苏醒,至深圳儿童医院行长程视频脑电图显示如下。间歇期:前额为主,额前颞多灶性局限性不规则慢波和尖波尖慢波,双侧不同步,左前额著。脑电发作:监测过程中患儿睡眠中出现2次前额或左额中央起源全导节律改变,分别持续30 s和300 s左右,同期未见患儿出现明显临床发作。头颅MRI:未见明显异常。考虑症状性癫痫,予“奥氮平”“德巴金”口服后未见明显好转,现仍肢体抽搐,1~2 d发作1次,运动后发作较频繁,发作时意识丧失,肢体抽动,口吐白沫,数分钟内苏醒,疲乏无力,纳可,二便调,舌淡红苔白,脉弦滑。体格检查:神清,记忆力、定向力、理解力未见减退。双眼球各方向运动好,无复视,双眼球水平震颤(-)。双侧额纹、眼裂对称,鼻唇沟无变浅,鼓腮、吹哨动作可完成。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共济运动未见异常。未见不自主运动。四肢深浅感觉无异常,生理反射存在,双侧病理征未引出,脑膜刺激征(-)。植物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中医诊断:痫证(风痰闭阻)。西医诊断:症状性癫痫。辨证为风痰闭阻,上蒙清窍,治以涤痰息风,开窍定痫,组方如下:天麻 15 g,法半夏 15 g,龙齿 30 g(先煎),石菖蒲 15 g,制远志 10 g,当归 15 g,竹茹 10 g,钩藤 15 g,白芍 15 g,甘草5 g,丹参20 g,全蝎5 g。7剂,每日1剂,分2次煎汤服用。服中药期间嘱续服奥氮平、德巴金配合中药控制癫痫发作。另予益脑安胶囊(由天麻、全蝎、当归等组成)[16],每日 3 次,每次 4 粒,温水送服。 二诊(2016年1月19日):患者精神一般,稍有疲乏感,胃纳一般,眠差,大便干,小便黄,舌淡红苔白,脉弦滑。病情平稳,服药期间癫痫未作,痰浊之象如前,继以前方为底,加火麻仁30 g,夜交藤30 g,上药7剂,每日1剂,分2次煎汤服用。三诊(2016年1月26日):服药半月来癫痫未作,精神体力转佳,食欲改善,二便调,舌淡红苔白,脉滑。患者症状表现及舌脉显示风象已缓,痰涎仍存,故前方去钩藤,加枳实15 g,守方续服,随访1年,患者未发作癫痫。
按:该患儿高热后出现肢体抽搐,西医诊断考虑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后继发性症状性癫痫,中医辨证属风痰闭阻,上蒙清窍,治以涤痰息风,开窍定痫。方中法半夏、竹茹、石菖蒲、远志清热涤痰开窍;丹参清心开窍,活血通络,以化痰浊;天麻、钩藤平肝息风;当归、白芍益气扶正,养血息风;龙齿重镇降逆,以安受扰之神明;更稍加全蝎搜风透骨,通达经络,祛除伏于筋脉骨节的顽痰瘀血。首方服药7剂,期间患者未发癫痫。二诊患者仍精神差,疲倦,睡眠差,大便干,小便黄,舌淡红苔白,脉弦滑,考虑肝风、痰浊之象如前,续用上方涤痰化瘀,熄风开窍,加首乌藤宁心安神,火麻仁润肠通便。三诊患者精神较前明显好转,胃口改善,二便调,舌淡红苔白,脉滑,风象已缓,痰浊仍在,上方去钩藤,稍减熄风之力,加枳实以着重豁痰降逆,守方续服,随访1年,未再发作癫痫。
综上,痫证临床表现变化多端,反复发作,临床辨治癫痫时,要抓住本虚标实这一关键。以痰瘀为主,在涤痰化瘀,开窍醒神的同时,注重顾护人体正气,益气扶正,标本兼治,养血祛风,达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此外,癫痫反复发作,顽痰阻结,当酌加虫类药以搜风透骨,通达经络,收效后应当守方长期服用,以巩固疗效,控制癫痫发作。
(何春华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刘文琛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15级博士研究生)
[1]李叶.黄帝内经[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92-93.
[2]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62-164.
[3]刘绪银.化痰熄风、化瘀通窍治疗癫痫——国医大师张学文治疗脑病经验之五[J].CJCM中医临床研究,2011,3(19):23.
[4]华荣,黄燕,刘茂才,等.岭南名医林夏泉养血熄风、涤痰定痫法辨治癫痫的临床经验[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3(1):118-120.
[5]洪逸铭,张旭祥,杜宝新,等.刘茂才辨证论治癫痫经验[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5):823.
[6]明·龚信纂 辑,龚廷贤 续编,王肯堂 订补.古今医鉴[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4.
[7]陈晨,刘倩,高华.活血化瘀药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事,2011,25(6):603-605.
[8]清·吴仪洛.本草从新[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
[9]岑信钊.天麻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药材,2005,28(10):958-960.
[10]张兴粜,文丽艳,秦红玲,等.古钩藤醇提液镇痛抗炎药理作用的实验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11):2735-2736.
[11]蒋厚文.虫类药药理与临床应用[J].宁夏医学杂志,1991,13(4):249-251.
[12]祝未名.中药地龙的活性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J].海峡药学,2013,25(4):25-26.
[13]孔成诚,张传标,方成武,等.不同提取方法全蝎镇痛、镇静、抗惊厥作用的考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2,2(4):39-41.
[14]杨晓君.僵蚕的现代研究及临床应用现状[C].第十二届山东省药剂学术会议论文集,2006,9:95-102.
[15]周永芹,韩莉.中药蜈蚣的研究进展[J].中药材,2008,31(2):315-319.
[16]隋立森,钟锦威.益脑安胶囊对癫痫患者认识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对比性研究[J].新中医,2016,48(8):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