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肠梗阻导管应用于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老年患者的疗效分析

2018-01-21 06:36王君君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11期
关键词:鸣音胃管肠梗阻

王君君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焦作454001)

近年来,随着腹部手术的增多,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逐年增高。研究表明[1],经鼻肠梗阻导管在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中效果较佳,且临床应用范围广泛。笔者通过分析经鼻肠梗阻导管应用于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老年患者中的效果,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一区耳鼻喉科收治的105例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老年患者,经腹部X线、腹腔穿刺等检查确诊,符合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标准[2]。入选患者均为行腹部手术者,排除腹膜炎、肠套叠、肠扭转、绞窄性肠梗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2例,男35例,女17例;平均年龄(68.01±6.33)岁;手术时间至肠梗阻时间(20.02±3.02)d。观察组53例,男37例,女16例;平均年龄(68.03±6.35)岁;手术时间至肠梗阻时间(20.22±3.05)d。两组患者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应用传统鼻胃管进行治疗。方法:清洁润滑鼻腔,头后仰鼻孔呈60°角插入胃管,插入至15 c m时,于胃管外壁滴注灭菌液状石蜡1.5 mL,通过胃管滑行进入食管,打结固定胃管。72 h后若患者仍有腹胀、腹痛等症状,应立即给予外科手术进行治疗。

2.2 观察组 应用经鼻肠梗阻导管进行治疗。经鼻将导管置入胃中,随后应用负压将患者胃内容物吸出,在麻醉的情况下用胃镜观察胃至十二指肠是否出现梗阻,如无梗阻,则采用异物钳夹住导管送入十二指肠降段后,向前端气囊内注入蒸馏水30 mL,将导管进行固定后取出胃镜。72 h后若患者的症状未消除,应行外科手术治疗。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再次手术率、自主排气时间、液气平面消失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水平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24 h引流量、48 h后腹围缩小范围,均于出院时对比疗效。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或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再次手术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再次手术率为7.55%(4/53),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再次手术率为23.08%(12/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01,P<0.05)。

(2)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自主排气时间(4.31±2.01)d、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水平时间(4.21±1.80)d、液气平面消失时间(6.61±1.88)d及肠鸣音恢复时间(15.96±2.91)h均分别低于对照组(6.23±1.82)d、(6.51±1.88)d、(10.55±2.32)d、(25.33±3.31)h。观察组48 h腹围缩小范围(12.93±2.58)c m及24 h引流量(873.22±239.66)mL分别高于对照组(9.99±2.13)c m、(589.15±201.61)mL。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临床研究证实,肠梗阻发生前,肠粘连的病理改变就已存在,仅在诱因出现后才会出现肠梗阻。肠内容物的长时间滞留会使肠管扩张及肠壁水肿,导致肠梗阻加剧。经鼻胃管治疗是临床常用的一种胃肠减压方法,主要通过吸出胃内容物达到减压胃肠、改善梗阻的作用,但其无法通过幽门,治疗低位肠梗阻效果欠佳[3]。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是临床上新兴的一种治疗方法,其主要由硅胶制成,置入后腹部平片能够对梗阻部位进行准确定位,同时可起到支架作用。气囊在注水后,通过自身重力联合肠道蠕动,能够顺利达到梗阻部位,补气孔装置的应用能够有效避免导管贴附肠壁。在置入的过程中,侧孔能够对肠道内的气液体全程吸聚,快速改善肠道压力及血运,加快自主排气及肠鸣音的恢复,避免细菌的进一步扩散,促进白细胞计数尽早恢复正常水平,进而改善肠壁水肿,消除症状及体征,导管到达梗阻部位后,经导管注药能够直达病灶,加速解除梗阻,降低再次手术率,改善预后[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再次手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24 h引流量及48 h腹围缩小范围高于对照组患者,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水平时间、自主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液气平面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提示经鼻肠梗阻导管能够更为有效避免细菌移位,降低肠道压力,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经鼻肠梗阻导管通过直达梗阻部位,吸出肠道内积聚的气和液体,降低肠道压力,避免细菌移位等,应用于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老年患者效果显著,有效降低再次手术率,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鸣音胃管肠梗阻
肠鸣音监测仪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不同胃管固定法对急诊昏迷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影响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一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肚子为什么会“咕噜”响?
肚子“唱歌”,可能是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