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2018-01-20 08:03吴健
魅力中国 2017年50期
关键词:葡萄沟课外阅读课文

吴健

传统的教学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人”的特征。新课程语文课堂则要求教师把创新手段融入课堂,打破传统的教师独白,创设开放性、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人们在教学中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激发学生求异创新的欲望,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

一、以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语文大多文质兼美,有的课文文笔清晰;有的课文情深意长,富有感染力;有的课文富有幻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这些课文可以通过朗读、录音、挂图等来创设特定的情境,去感染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感调控,架起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桥梁,引导学生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情感氛围之中,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主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如《草原》第一自然段中,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澜的草原景色,这是作者对草原无比热爱的直观因素。上课时,教师可以先用美读示范,让学生受到感染,然后让学生小声读--放声读--欣赏读,这样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从整体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草原的美,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

除了上述的做法以外,还有以游戏激趣、以导语激趣、以活动激趣等常用方法,教师应认真挖掘语文教材中能诱导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而灵活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火线”,诱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我注重了体验过程。

有人说,体验是语感活动的桥梁,是语文素养的土壤,作为语文素养,无论是能力培养,智力开发,都需要通过学生自主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来完成。例如,小学二年级下册“葡萄沟”一课,我是这样教学的,首先让学生找出赞美葡萄沟的一句话(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然后以“教师真想知道它好在哪里”诱发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学生汇报时,以“读了这段你从什么地方感受到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把你喜爱之情读出来好吗?”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

在学习第二段时,我让学生小组讨论“你觉得哪句写得最美,为什么?”学生自由讨论,再有感情地读句子。然后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3句,指导学生反复读,读出葡萄的可爱样子来。在学生朗读时,板书词语“五光十色”,让学生讨论能不能换成“五颜六色”。通过讨论,体会两个词语的不同,进一步体会葡萄的可爱。

在学习第四段时,我带领学生读文,讲述“葡萄干是怎样制作的”,品尝葡萄干,同桌说感受。

三、建立课外阅读的学习的阵地

古人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联系起来,当作求学的两大途径,就在于人不光要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即观察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了解风土人情等,把语文学习的外延等同与生活的外延。校外远足,郊外野炊、工厂参观,市场调查、上街宣传……这样融学校、社会为一体的语文训练形式可谓丰富多彩,学生沐浴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听说读写的能力就会潜滋暗长。我校开展的“五体验,五实践”活动给学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提供了一些很好的机会。比如“我最喜爱的一本书”、“读书月活动”、“读书知识竞赛活动”;举办读书沙龙,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搞课前3分钟讲演、语文开心辞典、巧接诗词名句等趣味阅读活动等。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个别阅读和小组阅读相结合,积累运用相结合。课外阅读要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功能,听说读写思有机结合,并努力将学生阅读所获运用于学习生活中。通过几年的培养,学生普遍反映,课外阅读及其活动虽然挤用了我们一定的课余时间,但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为我们提供了无数的间接生活经验,丰富了我们的人文知识,培养了健康的审美情趣。课外阅读也为学生写作提供了大量的生活素材和借鉴样式,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只要学生坚持以读促写,为写而读,读写结合,就能真正促进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地拥有主宰自己的权利,自主地进行课堂活动,充分表现现代教育的人性特征。在课堂上,教师应尊重学生师生,平等合作,互动发展,教师只是学生的引导者、领路人,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教师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改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多启发,多提问,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彻底打破旧传统教学的不良局面,在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要注意教育艺术的科学性,运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及方式方法使课堂教学讲科学、高质量地良性运行,从而综合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创造力、想象力等个性品质。

五、不断创造新的教学过程

有许多课,教师为了“创新”,整堂课花样百出,看起来形式新颖,也很热闹,但细细地探究一下,也许效果并不是太好。因为“创新”的是老师,而不是学生。教师的创新,并不等于学生创新,相信这个道理谁都明白。教师的花样再多,如果学生不能主动地加以接受并延伸,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还是不起作用。因为这些花样只是为了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创新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包括我们的一切教学活动、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现在有些教师所做的则是恰好相反,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学习,为了提高成绩。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学习是很重要的,是学生成长所必需的,但学习都是为了学生能力的发展,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学生没有主动意识,创新就是空谈,要培养学生创新,必须先使学生主动起来,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

六、利用信息技术

如今,现代教育技术正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步深入到各学科领域,深入到课堂教学改革中,它追求的是教育、教学的高效率和教学效益的最优化。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巧妙运用信息技术,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積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与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信息技术的运用,网络环境下的语文学习,实现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实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等目标,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交……、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还在语文学科中渗透了信息文化的培养,实现了跨领域学习目标的综合。endprint

猜你喜欢
葡萄沟课外阅读课文
《葡萄沟》教学设计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葡萄沟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葡萄沟》教学反思
我向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