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阳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消化内科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84例, 其中男49例, 女35例、平均年龄(44.4±10.2)岁。病因:胆系胰腺炎43例, 酒精中毒20例,其他21例(主要为高脂血症相关性、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纳入标准:①消化内科治疗;②《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3)年上海)》制定的重症胰腺炎诊断标准确诊, CT表现分为A~C级;③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继发性胰腺炎;②达到手术适应证, 如胆结石继发的重症胰腺炎;③特殊类型的胰腺炎, 如妊娠合并胰腺炎[1]。
1.2 方法
1.2.1 基础治疗 严格禁水、禁食, 鼻胃管减压, 持续时间36~60 h, 此后逐渐转变为鼻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 , 严格控制输液量。静脉滴注半托拉唑 20 mg, 2 次 /d, 抑制胃酸分泌。74例患者联合乌司他丁10万U+5%葡萄糖注射液 500 ml或 0.9% 氯化钠注射液 100 ml, 静脉滴注 , 1 次 /d。58例患者联合生长抑素6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 ml,微量泵泵入, 早期控制输液速度。11例患者联合抗感染治疗,以甲硝唑等抗厌氧菌感染药物为主[2]。11例患者联合微生态制剂, 改善胃肠道菌群分布, 纠正菌群紊乱。4例患者联合维生素群。医嘱卧床休息, 抬高床头, 11例患者出现腹胀,脐部使用芒硝外敷, 连续外敷7~10 d。46例患者联合中药鼻胃管或灌肠用药 , 大承气汤或通腑清胰汤 , 疗程 3~7 d, 以帮助肠道功能恢复。11例患者镇痛治疗口服盐酸羟考酮, 减轻疼痛不适[3]。54例患者为高血糖, 给予胰岛素控制高血糖,动态血糖监测 , 将血糖控制在 5.1~8.3 mmol/L。
1.2.2 支持治疗 14例患者给予低流量吸氧, 以缓解腹胀、心理应激引起的呼吸不适、呼吸困难, 时间12~30 h。提倡营养支持治疗 , 开始时间 36~60 h, 早期完全完全鼻饲 , 由营养师、医师共同制定营养支持策略, 监测代谢功能、营养学指标, 逐渐过渡到全量, 完全肠内营养支持开始时间3~5 d,早期3 L袋营养液供应, 后期水溶性纤维供应。34例患者补充谷氨酰胺粉剂。11例患者联合三联活菌制剂[4]。
1.2.3 早期引流 4例患者合并腹腔积液, 进行腹腔引流治疗。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AMS、WBC、尿淀粉酶、血糖、肝肾功能恢复时间及腹胀控制时间、住院时间。比较治疗前、治疗72 h后患者CT评分、APACHEⅡ评分, 并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康复情况 患者 AMS恢复时间 (7.4±2.5)d, WBC 恢复时间 (12.7±3.0)d, 尿淀粉酶恢复时间 (6.6±1.2)d, 血糖恢复时间(9.1±1.6)d, 肝肾功能恢复时间(8.4±2.2)d, 住院时间(27.4±6.2)d, 腹胀控制时间 (4.4±1.2)d。
2.2 治疗前后CT评分、APACHEⅡ评分 治疗前, CT评分、APACHE Ⅱ评分分别为 (3.3±0.5)、(1.0±0.6)分 , 治疗 72 h 后 ,CT评分、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3.5±3.4)、(6.4±1.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并发症情况 患者共发生不良反应30例, 其中医院获得性肺炎1例, 器官功能障碍18例, 胰腺假性囊肿2例,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2例, 急性胆囊炎4例, 胰腺坏死1例, 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
重症胰腺炎的消化内科治疗适应证基本明确, 适合无明确胰腺坏死、胆管结石等手术适应证的患者, 内科保守治疗的疗效尚可, 但不同的患者康复进程存在较大差异[5]。内科保守治疗的疗法较多, 主要包括早期禁水、禁食、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失衡、抑制胃酸分泌、抑制胰腺分泌、改善微循环、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纠正菌群紊乱、加强营养支持等。本次研究中, 共发生不良反应30例。严重并发症主要为循环系统相关并发症, 这与急性胰腺炎相关的纤溶系统、凝血系统广泛激活有关, 有Meta分析显示重症胰腺炎死亡也与严重并发症有关[6,7]。因此, 对重症胰腺炎进行保守治疗,除早期禁水、禁食、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失衡、抑制胃酸分泌等治疗时, 还需要重视控制高血糖、及早控制腹胀、合理的应用改善微循环、防治腹腔感染, 以使患者获益[8-10]。
总之, 临床应及时发现并及时治疗胰腺等相关疾病, 避免更多因治疗延误而发展为重症胰腺炎的情况, 积极采取消化内科综合治疗方案, 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