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强
摘 要:探究式学习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代表着先进的教育思想。从探究式语文课堂的内容及特征、探究式语文课堂的具体建构、语文课堂探究的方法和形式等三个方面来论述新课标下探究式语文课堂建构的途径。
关键词:新课标;探究式学习;探究式语文课堂
由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探究式学习视为语文教育的核心策略之一,在一字千金的文本中多次对其进行重点而直接的阐述。那么,什么是探究式的语文课堂,它有何特点,具体又该如何建构,下文对此进行探讨。
一、探究式语文课堂的内容及特征
探究式语文课堂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语文教学活动形式。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科的探究式课堂,它与其他学科相比,除了具有实践性、创新性、开放性、综合性等共有的特点外,还有自己的个性之处,如体验性,要求学生去体验、去感受,只有让学生进入体验状态,学生才有可能获得对语言的那种敏感,才有可能得到对语文某一领域的感悟,甚至顿悟;又如情感性,人文性学科本身具有强烈的情感性,再加上语文探究式学习与学生的个性发展紧密相连,因此必须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等等。
二、探究式语文课堂的建构
探究式语文课堂的建构是最具实质性的问题。它既要求教师从观念到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根本性的改变,也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提出了同样的要求。当然,最重要的是作为教育者的教师的改变。
1.语文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
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少、慢、差、费”,很大程度上是语文教师的“自我中心”意识过强,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造成的。教师要么一节课下来滔滔不绝,学生却思维停滞,毫无活力;要么不断抛出问题,然后一一照本宣科地念出答案,而把学生的新鲜想法弃于一角;教学探究能使教师感性而深刻地总结自己的经验,也学习别人的经验,包括来自学生的。这样,教师就能很快地在思想和教学行为上进行转变,从而为探究式语文课堂的建构做好最重要的一步。
2.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
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积弊,许多学生在学习上探究意识弱,创新能力低,不愿多动脑,心理惰性强,甘心于做“待填的鸭子”的角色。对老师教学思想及方式的改变,不仅可能不适应,而且可能产生抵触的心理。
总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学习方式的转变将会牵引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甚至生存方式的转变……学习方式转变因此被看成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
3.语文课堂探究的内容和过程
特级教师陈钟梁有一句名言:“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语文科与其他科相比序列性差,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作为一名好的语文教师,首先应在教什么上进行探究。传统语文教学,总把重点放在对某一篇课文的理解上,如让学生理解并记住某篇课文的主题思想、写作特点、精彩句段分析等等,但在新课标下,教师应“把重点放在通过引导学生对这些课文的自主探究,提高学生阅读理解与鉴赏作品的能力与水平上”。也就是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与水平才是真正的目的。抓住这一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有了一个探究的核心,而不再四处游离。
三、语文课堂探究的方法和形式
在具体的课堂中,还要重视引导学生探究的方法。学生探究的最生动体现是达到自主学习,为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在引导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探究兴趣要重笔
这是在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前的一个环节,要求教师能在两三分钟内用精炼的语言设置问题情境,简介所要探究的问题、目标及价值,一下抓住学生的心,激起他们合作探究的欲望,并迅速转入探究的行动之中。教师提供探究的参考题目要新鲜、有意义、有启发性、有想象性,又处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2.点拨探究难点讲艺术
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暂时无法解决的难点,教师有必要给予帮助。可以让其他学生提供解释方案,也可以自己进行简要的点拨,但重在思路的启迪,促使他们进一步深入地探究,而不是给他们现成答案。
3.小组交流过程善引线
小组交流是扩大探究成果的最佳环节,这时教师穿针引线的组织者身份就体现出来了。在讨论的现场,激发思维矛盾,促使小组争辩,引导深入思考,都能见教师的真功夫。
4.探究活动结题留余音
在对一个问题探究暂告一段落后,教师要给学生留下进一步问题,或几个相互联系的问题,让这种探究在意识中持续,这有助于知识能力的迁移,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總之,探究式语文课堂体现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讨论为形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现代教育理念。它使学生把自己看作是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者,对学习充满信心和乐趣;使学生成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手;使学生真正掌握了生存的本领。在新课标下,探究式学习作为语文学习的基本方式,它隐藏在背后的起支撑作用的崭新教育理念将会塑造出心灵健康的、富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学子,这是我们民族的希望所在。因此,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把探究式语文课堂的建构作为一项重要的事情来思考、实践,使它不断地趋向成熟。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6.
[2]张崇善.探究式:课堂教学改革之理想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1).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