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社区环境治理成效反馈分析与改进建议

2018-01-19 11:46艾思远
南方企业家 2018年1期
关键词:改进建议环境治理

艾思远

摘 要: 本文聚焦社区对背街小巷的环境治理,旨在通过对北京市核心城区里背街小巷中的居民进行社区环境治理的问卷调查,分析他们对于治理中的各个施力方向(如垃圾清理,违章建筑拆除,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景观绿化等)的满意度水平,进而为社区更为精细有效地实施专项治理建言献策,为改善居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公平、创建文明城市作贡献。

关键词:小巷社区;环境治理;成效反馈;改进建议

整理成效的反馈分析

1.1样本人口特征

本次问卷调查以考察居民对街道整治背街小巷周边环境服务的满意程度为主线,在北京市西城区天桥街道部分社区一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46份,无效问卷4份,所以总计有效调查人数为146人。我们可对参与问卷调查的人群做出以下分类:

(1)从受访居民的性别构成来看,可分为两类人群,男性人数为71人,所占百分比为48.6%,女性人数为75人,对应百分比为为51.4%,性别比例大体平衡。

(2)从受访居民的住所分布来看,可分为五部分,包括天桥小区、禄长街、永安路、虎坊路、太平街街道五个区域。

(3)从受访居民的年龄构成来看,可做出以下划分,包括40岁以下、40至50岁、50至60岁、60至70岁、70岁以上五个年龄层段。各年龄层段对应人数比例约为1.38:1:2.50:1.88:2.38。其中50至60岁年龄层段的受访居民较多,反映出的意见也较为突出。

1.2 “十无”措施的调查分析

1.2.1 参数检验——满意度评分分析

针对天桥街道的“十无”治理理念,受调查的居民对整治乱停车、拆除违章建筑、清除“开墙打洞”、打擊违规出租、整治违规经营、清理凌乱架空线、清理堆物堆料、修理破损道路、整治乱涂乱挂、清理非法小广告这十项措施的满意度评分分别为:2.75,3.45,3.67,3.37,3.34,2.85,3.01,3.82,3.33,3.32(各项满分为5分),总平均分为32.92分(满分为50分),平均每项评分为3.292分,总体达到一般满意的水平。

经Q_Q图的检验知样本满足均值为32.92,标准差为9.296的正态分布,同时样本容量为146>30,为大样本总体,故用T-test检验各项措施的评分是否和均值3.292有显著差异。

分析结果显示,在“整治乱停车”“清除开墙打洞”“清理凌乱架空线”“修理破损道路”“清理非法小广告”这五项评分的sig值显著<0.05,故在显著性为5%的水平下拒绝原假设,认为其与均值3.292有显著差异,满意度显著偏高或偏低。

1.2.2 方差分析

由统计结果可知,性别和社区分布的不同水平下,观测变量即满意度评分的方差有显著差异,故无法进行方差分析,检验结果无意义;年龄的不同水平下,观测变量即满意度评分的方差没有显著差异,故可以进行方差分析,由于Sig值<0.05,故拒绝原假设,认为年龄差异对满意度有显著影响。

回归分析

根据回归分析结果显示:Y=0.165 X1+0.158 X2+0.154 X3+0.148 X4+0.141 X5+0.157 X6+0.163 X7+0.130 X8+0.143 X9+0.159 X10-5.622E-015,其中Y代表总评分,X1——X10分别代表整治乱停车、拆除违章建筑、清除“开墙打洞”、打击违规出租、整治违规经营、清理凌乱架空线、清理堆物堆料、修理破损道路、整治乱涂乱挂、清理非法小广告这十项措施的满意度评分。

可以看出,背街小巷的“十无”治理措施在居民心中有着相似的重要性,它们一同构成了满意度水平测度的影响因素的集合。其中X1和X7在回归方程中的系数值相对较大,这反映了居民对“整治乱停车”和“清理堆物堆料”的治理行动更为关注。

改进建议

经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后,本小组发现在背街小巷的治理过程中,居民对“整治乱停车”“清理堆物堆料”“清理非法小广告”这三个方面较为关注,并且希望社区能够实施更加积极的治理行动。

3.1整治乱停车

社区工作人员进一步抓好违法当事人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对乱停乱放的违法当事人进行耐心教育,引导教育其树立文明交通意识,摒弃交通陋习。参与机动车“违停”现象治理的主体应当是多主体参与,增强居民参与度是新方向。重点治理共享单车清理工作。

3.2清理堆物堆料

成立清理小分队,定期对所负责范围内的堆物堆料进行清理,保持区域环境的整洁。建立居民监督机制,并且为清理工作提供信息。对居民进行宣传教育,例如举办旧物回收利用讲座、废物大改造比赛等,从根源上解决堆物堆料问题,培养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3.3清理非法小广告

将环卫作业经费合理的分配到街道或背街小巷,对那些老旧小区利用这笔经费来选择环卫团队清理小广告。对那些老胡同也利用这笔经费来进行小广告的清除,改善环境。

在每个街道或背街小巷都成立广告清除治理委员会,并有分支,每个楼都选举出3-4名代表(建议轮换制),以周或每半个月为周期,对各自楼门附近的小广告进行自行清理。设立小区门禁,各居民刷卡进入,减少小广告进入社区张贴的可能性。街道、背街小巷设置巡逻人员,可更及时、快速的清理小广告。

【参考文献】

[1] 胡剑. 北京市社区服务调查研究[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

[2]江作苏. 背街小巷与治理大道[N]. 人民日报,2012年1月6日(004).

[3] 饶传坤,李军洪,侯建辉等. 旧城整治中的公众参与实证探讨——以杭州市背街小巷改善工程为例[J]. 城市规划,2007,31(7):62-67.

[4]王丽娟. 有面儿又有里儿 背街小巷也要“高颜值”[N]. 中国改革报,2017年4月20日(005).

猜你喜欢
改进建议环境治理
如何做好新时期水利行业的思想政治工作
社会资本与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创新研究
绿色转型战略需要更明确的路径选择
浅析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保护
探索小秦岭金矿环境治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低碳环保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分析及阐述
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及其问题的调查研究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的现存问题及改进建议
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政府可采取的环境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