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有斌
【摘 要】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把数学还原到生活中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生活息息相关。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把数学还原到了现实生活中去,学习数学真正的目的本来就不是为了考试,而是能够被自己理解,运用到生活中去。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地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来,也大大提高了老师们的教学兴趣,有利于实现学生成绩的提高和学生数学能力的真正提升。
【关键词】初中数学;情境教学;实物故事;对比现实
对于大多数的初中生来说,数学属于一门需要有严密的思维逻辑的学科,因此而显得很难学习,所以数学也是一门最难的科目之一。我们深思,难道这仅仅是因为学生们的问题吗?我们自己的教学方法是不是可以做出一些调整和改变呢?这时我考虑到了情境教学,经过多方面的考虑和证实,事实也证明情境教学是科学的,是对初中的学生学习数学很有帮助的。情境教学可实施的方法如下:
一、实物情境
纯粹的听觉教育达到的效果是最不明显的,科学表明这种方式的记忆时间也是最短暂的。如果可以让学生动起手来,那么效果应该会有很大不同。比如在讲到三角形的有关知识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同学们在上课前用小木棍准备好几个三角形,分别准备好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等等,这样,在上课的时候,很多的性质就可以通过观察自己所做的形状就可以自己发现出来,自己发现的东西远远要比老师讲的更有意义,印象会更加的深刻。例如: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如果可以学生们能够自己通过手中实物发现,那么印象应该会很深刻,并且会理解,而不是一句课本上的一行文字。这样的情境可以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深刻程度。
二、故事情境
数学好像看起来和语文没什么特别大的关系,语文就永远都有讲不完的故事,永远说不完话,而数学就注定与枯燥、乏味挂钩。其实不是这样的,数学也是可以的,例如,马上要讲解到韦达定理这里的相关知识,可以在开始讲解正题时,可以引入韦达的相关故事,给同学们介紹一个伟大的数学家——韦达,他本来不是专业研究数学的,但他最终却是一个很有成就的数学家。他在数学这个领域当中跨出了相当大的一步,对于方程式的研究,韦达是第一个想到用字母来代表未知数的人,也正是他发明了大家会经常遇到的方程式,这是人类研究代数领域的一大进步。解决了很大的问题。通过这个故事,进入将要学习的重点,吸引学生的兴趣,而不是只是让学生知道有个东西叫做韦达定理,它是两个根之间的关系就算了。这样不仅多了解了一点相关的背景知识,而且能够走进其中。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中去,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对比情境
对于同一事物的学习可能是单调的,但是当我们把几个事物同时摊在一起,进行对比。首先找出共性,其次找出差异性。这样,我们可以将几个事物的特性就可以同时记得住,而且印象还会很深刻。比如,讲解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时,首先看共性,都是一元二次的,那么可以把一元二次不等式先看成是等式,所以解题的思路都是一样,通常解一元二次方程有几种方法,配方法、分解因式法、公式法等,具体方法的选择就因题而异;不同的地方就是前者是等式连接而后者是不等式连接,那么前者解出来一定是确定的数,而后者则是一个范围。这样,对两者的区别掌握了,而且还知道了其实两者是异曲同工的。茫茫人海中让你记住一个人有点难,如果同时出现了两个或者三个人,他们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你就会本能的通过去找相同再去找不同,学习数学也就是这个道理了。对比的意义就是能够掌握得更加牢固。
四、现实情境
陌生的事物学生们可能不太了解,也无法真切的感受到,和他们讲地球与火星的关系他们可能不是很懂,但如果和她们讲一些发生在他们之间的事他们就肯定很感兴趣。因为这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正是这种熟悉感拉近了他们和数学的距离。当然这些情境是完全假设的。例如对于数的学习这一块。最近中国成语大会很火,于是班上也搞了一次成语竞猜活动,最终班上只有小明同学和小红同学两个人进入了决赛,决赛的规则是:每猜对一个成语可以加0.5分,每猜错一个扣0.5分,不回答视为答错直接扣除0.5分。最后小明答对了12个,答错了6个,两个没答,小红答对了9个,答错了4个,7个没答,那么两个同学最后得分是多少呢?我们知道显然小明2分,小红-2分。这里的目的是让同学们理解什么是负数,负数的真正含义,不再是空洞的一句话,比零小的数,和正数相反的数叫做负数。现实的情境能带学生们进入学习的话题,因为这调动了他们的兴趣。
总之,在初中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情境教学的作用不可小视。其实没有笨学生,只要用适当的方法来启发学生们,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根据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不同形式的情境设计,将所设计的情境和教学内容巧妙地连接起来,情境设计的形式要新颖、有效,达到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学生注意力到所学知识的目的,调动起学生们内心的求知欲,课堂教学也就会达到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莫艳柳.浅谈初中数学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读与写旬刊,2011,08(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