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2018-01-18 10:10罗明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2期
关键词:人文情怀爱国主义教育语文教学

罗明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不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学生的爱国思想。因此,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在语文课堂上是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主要分为三点:巧用作者简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诵读涵泳,赏江山画卷,激爱国之情;品味人文情怀,激发爱国情怀;对语文教学深化爱国主义教育进行分析。

关键词:语文教学 爱国主义教育 人文情怀

引言

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是加强民族凝聚力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学校思想教育的最重要内容。一个国家的公民只有具备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国家才会强大,才會在发展的道路上越有越远。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地深化爱国主义思想是十分重要的。

一、巧用作者简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目前,在我国语文教学中,主要以教师授课为主要内容[1]。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上课时间不断深化德育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新课程开始之前,教师要利用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利用作者简介将爱国主义教育穿插其中,从而展开教学主要有一下方式。

1.提问启发式

在中职的语文教学中,有许多学生熟悉的作者,这时教师可以采用提问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和学生一起回顾作者的生平事迹,并从中有所成长。例如学习《邓稼先》时,该文章的作者是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杨振宁,其为中国服务四十五年,推动了我国物理领域的发展,杨振宁曾在美国发展,后回到祖国,为国家的科学事业做出贡献,同时他的回国引发了连锁反应,也影响了其他科学家陆续回国,为国家奋斗。教师可以通过对作者的介绍引发学生的爱国思想,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基础,我们要好好学习,做个像作者一样的人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2.采用对比式

一篇文章的作者一生之中会有许许多多的作品,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入作者其他的作品进行对比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2]。例如,学习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顾一下李白的著名的词《将进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对国家的失望,对自己的自信,在仕途上不得志的情感。而《梦游天姥吟留别》则抒发了对光明的渴望,不被不屈的精神,教师应该将作者的情怀进行延伸,作者当时所处的政治环境并非清明,但是他敢于表达自己对国家的情感,这种情怀不正是我们要学习的爱国精神吗?以此引入到语文教学中。

二、诵读涵泳,赏江山画卷,激爱国之情

很多作者将自身所要表达的情怀赋予文字,通过文章将其表达出来。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总会心情澎湃,于是便产生许多的赞美祖国山河的文章。而在中职语文教材中就有许多的赞扬国家美好河山的诗文。如: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它是那么雄伟,那么坚固,高高的箭楼,巍然耸立于蓝天白云之间;万里长城,像一条活蹦乱跳的长龙,顺着那连绵不断起伏不已的山势,由西北面蜿蜒南来,向着南面伸展开去等等这写诗文用简单的文字将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也表现了作者对积极向上的精神。在文章学习中,教师要利用教材不断地深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例如,学习苏轼的《赤壁赋》时,其中“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等诗句,描绘了水月意象,通过文章的描写写出了祖国河山的美好,表达了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激发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三、品味人文情怀,激发爱国情怀

语文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其中的内容包含里我国许多的文化和传统[3]。翻开语文课本,会发现许多的作者在用不同的方式抒发自己对国家热爱之情,如王昌龄,高适、岳飞,于谦、陆游、龚自珍等等,这些爱国之人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国家的清情怀,留下了人人称颂的诗篇。王昌龄的“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高适的“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岳飞的“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于谦“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等等,这些诗人并没有过多的强调自己,而是从不同角度抒发着对国家的关心与热爱之情,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从中体会人文情怀,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在这一过程中,要找准情感激发的最佳契机,发掘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情感,并以此作为入手点,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体验,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同时,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掘语文资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将其进行科学整合,通过凝练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来将文本所描绘的场景再现出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文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走入情境中,体会人文情怀,接受来自文本人物的情感熏陶,从而深切感知文本内涵,加深学生对于文本语言的理解,无形中激发学生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对于中职阶段的学生来说,其能够透过认知的深化来不断升华情感,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情与思的有机结合,争取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文本之后,体会文本中所描述的人物情感,深切感知人物内心世界,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朗读是开展情感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切感知文本语言中的爱国主义意境,令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中所表现的情,以情打动学生,激发学生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结语

总之,在中职语文课堂上深化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教师要尽可能的挖掘教材中内容,利用教材上知识向学生传递爱国情怀,不断地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从中体会、感悟爱国精神,语文课堂不仅是教授知识的场所,更是传递和培养我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一种媒介,将语文课堂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参考文献

[1]蒋钦凤.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D].广西师范大学,2017.

[2]崔艳玲,王凌霄.语文教学中爱国主义思想“渗透”[J].语文建设,2016(15):13-14.

[3]苗淑华.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思考[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3,30(02):74-76.

猜你喜欢
人文情怀爱国主义教育语文教学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美育实践研究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论宋代豪放词中的人文情怀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