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旭辉+林宣龙
摘要:当下的语文教学以应试为根本价值取向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式已深深渗入教师的潜意识,“享受式”阅读是对抗和改变这种现状的美好设想。教师可通过“享受式”阅读,不框定内容,不限定方式,不设定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有情感、有想象、有体验的阅读。营造一个高度宽松的阅读氛围,使学生作为“真正的自己”,潜入文本,获得愉悦体验,达成深度感悟。
关键词:“享受式”阅读;深度价值;学习主体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11B-0017-03
当下的语文教学,以应试为根本价值取向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式已深深渗入教师的潜意识,成为一种惯性。阅读教学中支离破碎的条分缕析、没完没了的死记硬背,严重背离了语文的本真,消解了学生语文学习的主体性,原本应该富有诗意、充满自由的阅读活动,成了枯燥的“符号”灌输。其实,无论从应对考试提高成绩的需要看,还是从培养阅读习惯、涵养生命品质的需要看,阅读应该成为也完全可以成为享受。给学生以心灵自由,让学生深度参与,沉浸于文本之中,就能获得这种享受。语文教师不妨超越应试,探索“享受式”阅读样态。“享受式”阅读教学要义如下:一、恪守“三不”——走出功利误区我们应该深有体会:只有在不受约束、没有拘谨的前提下,主体自主、自由地去自己真正想去的地方,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才可能全身心投入;只有主体全身心投入了,才可能在相应的场景中,在相应的行动中,感受到乐趣,体验到情趣,获得最大的享受。因此,“享受式”阅读教学的首要特质便是去功利,去禁锢,让学生以自由之身和自由之心,在阅读文本中悠闲穿行,在语言文字中潇洒游走。去功利、去禁锢,笔者以为主要要做到“三不”:1.不框定内容。语文课堂上,不少教师喜欢以自己的喜好“框定”阅读内容(段、句、词),总是按照自己预设的“去向”,带着学生去读课文,学生想按自己的阅读直觉,想读哪里就读哪里,想先读哪部分就先读哪部分,这几乎不可能。尽管在不少课堂上有老师说:“你最喜欢哪段话?”“好,咱就先来好好读读这段话。”那也是教师“有心”体现“自主”理念,用以“展示”的,且教者最终还要把学生“拉”到自己预设的内容中,以达成其预期“目标”。我们倡导阅读不框定内容,就是要将内容选择的自主权尽可能多地交给学生。面对同一篇课文,感觉每段都喜欢的,就让他(她)每段都好好读;感觉有些段落特别喜欢的,就让他(她)有重点地细读,在学生自由选读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时,让学生在分享各自的见解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初始感觉”,互补互动、丰富感悟、提升感悟。给学生以阅读内容选择的自主权,学生在阅读中生成的感悟才会真正属于自己,才不至于因缺乏根基而被轻率地干扰或否定,由此也才有享受可言。2.不限定方式。在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习惯了依照自身阅读经验去预计学生擅长的方式,越俎代庖“帮着”学生选择读书方式,类似“让我们来大声朗读”“请轻轻柔柔地读读这句话”的提示语充斥课堂。这种做法常常与学生的读书方式产生偏差、错位,甚至悖逆,即使没有给学生下达理解、记诵之类的任务,学生依然感到被约束、不自在。有时候,尽管教者建议的读书方式也能与学生擅长的方式相吻合,学生也常有被约束的不良感觉,觉得自己被牵入教师设的“套子”,于是不敢放胆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也懒得放手探索尝试新的方式方法。这样,阅读就不可能成为一种“潇洒”的享受。因此,我们积极倡导读书方式自由自主。做法就是把学生带进阅读过程之后,除了极少数十分必要之处作出统一规定外,充分允许学生用各种方式去读课文,诸如放声读、轻声读、无声读、配乐读、合作读等等,让学生自由选择,在文本中自由“游泳”。3.不设定任务。设定任务,是应试阅读的最大特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每个教師都在跨进教室前,就事先定下了诸如掌握生字新词,理解主题思想,认识写作方法,熟背章节语段等任务目标;走进课堂便以此“引领”学生阅读课文,“聆听”讲解,逐一达成这些任务目标。这样,学生扛着沉重的任务“沙袋”阅读,还能有享受吗?我们不妨压根不下达任何任务,不提出任何要求,不强调任何解读原则,只是将课文交给学生,继而放手让学生反复诵读,让学生读出感觉、感受、发现。没有了出自教者之口的刚性任务,学生便可在更大空间和更多层次上伸出思维触角,获取更多更丰富的意义,读出属于自己的“哈姆雷特”。而这,才是本真阅读所追求的对于言语生命的整体成就的深度价值。二、凸显“三有”——创造享受境界阅读教学中,教师做到不再框定内容、限定方式、规定任务,这从哲学的高度看,是确立并尊重了学生作为独立的人在世界的主体地位、在自身生命中的主体地位;从阅读教学的角度看,则给了学生以充分的自由与自主,有利于学生消除阅读时主体“缺席”和心灵“离场”的现象,与文字建立真实的对话关系,形成“文我相融”的亲密关系,激起情感的涟漪,展开想象的翅膀,闪现智慧的火花,进而实现个性理解和深度参悟,享受阅读的快意。这样的阅读境界,笔者将其概括为“三有”特质:1.“有情感”的阅读。为文者“情动而辞发”,读文者因文而生情,这是读者与作者间对话得以真实发生的显著标志,是作者写作意愿之本然,也是读者阅读希冀之本然。一个好作者与一个好读者,在其借由语言文字而经历的相遇过程中,理应产生这种共鸣境界。根据这种理解,笔者以为: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应致力于追求“有感情”。这种“有感情”,首先是教者与学生之间要建立融洽亲密的教学关系,进行有感情的教学对话,在点拨、提示、引导、激趣等必需的教学言语行为中,平易和蔼,循循善诱,声情并茂,绘声绘色,娓娓动听,营造出一种“饱蘸深情”的阅读氛围,让学生从教者的话语体态中,从教者的情绪渲染中,间接感受到语言文字的温度,给学生的阅读活动以有力的暗示和诱导,使之欣然投入阅读过程。其次是引导学生以把握情感基调、激活情感体验为主要策略展开阅读感悟。这是“有情感”阅读的本质表征。除了极少数常识类课文,小学阶段绝大多数课文都不外乎叙事、记人、状物、写景,都具有浓烈的情感色彩。教者导读大都可以充分发挥课文情感优势,通过铺垫性的情感蓄势,即可把学生的阅读欲望激发出来,进而去触摸课文的情感;又借助课文蕴含的情感力量,持续地激活和强化其情感体验,使阅读全程中无论无声读还是有声读,都悠然徜徉在情感的清流中,惬意无比。2.“有想象”的阅读。如前文所述,小学阶段的课文,大都为叙事、记人、状物、写景之作,它们或原本就是单篇独作,或是从长篇中所选的片段,但不管何种类型,每篇均系言语之珠玑,文笔之精华。它们,不只在我们口诵之时会有含英咀华的美好感觉,更在美妙的文字“里边”珍藏着美妙无比的景象。这些景象,大至宇宙太空中的星体,小至树间草丛的露珠;远至南国的三亚落日、北疆的吉林雾凇,近至春天随时能见到听到的燕子、夏天随时能买到、吃到的石榴;虚至神话世界中的“嫦娥奔月”,实至现实生活中的“白衣天使”。这些语言文字给读者展现的景象,一旦成为读者脑海里的画面和场景,一旦在读者脑海里动起来,甚至一旦读者也成了这些画面或景象的有机组成部分,那种享受,那种阅读快感,该是何等美妙!无疑,要使文字里边的景象变成学生脑海中的画面,就要借助想象。因而语文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开启想象的阀门,使其想象之流自由奔泻。做法其实并无神秘之处,以巧妙的诱导言语“带着”学生“设身处地”,即可收到效果。比如阅读《桂林山水》,教者充当导游,边解说边关照道:“同学们,下面我们就坐上游艇,泛舟漓江……注意喽,别错过江上和岸边的迷人风景,待会跟大家说说你观赏到了怎样的景象……”然后以声情并茂的范读,让学生闭目聆听、凝神想象,相信每位学生“眼前”必有各不相同的奇景呈现。3.“有体验”的阅读。我国古代有意象思维之说,它有“言”“象”“意”三个基本概念,由这三个概念派生渐次推进的思维过程,谓之“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感知理解语言文字的认识过程,恰恰吻合了这样的意象思维规律,其中的“得意”,从理解语言文字的维度看,是阅读所必须达到的最后目的。但我们尤其需要明白的是:对语言文字意义的理解,不同于对数理学科中定理、公式、法则的理解,不是依靠逻辑推演来实现的,而是依靠“体验”来实现的。推演定理表现人的理性特质,“体验”意义表现人的感性特质。[1]无疑,当学生在自由自主状态下积极投入阅读,通常其情感也就自然而然激活了。情感激活了,也就自然而然可以发挥想象去获取“言”中之“象”了。学生脑中的“景象”丰富活跃之时,也正是“体验”最强烈之时,这就为其实现由“得象”到“得意”的飞跃创造了极好的心理蓄势。此时的教者,应该趁热打铁,投石击水,巧妙引导学生继续以合适的角色去体味去揣摩去品评人、事、景、物,发现和领悟它们背后的意义。比如阅读《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当学生完全沉浸在文中父子各执己见的争执中时,教者可以“煽动”学生充当父亲,“你作为父亲,能不能再跟儿子把道理讲得更清楚点,让儿子心服口服?”这样,学生便会通过“移情体验”领悟“规则与诚信”的更深层次的意义。
综上所述,笔者设想的“享受式”阅读,从根本上说就是营造一个高度宽松的阅读氛围,使学生在畅游状态中作为“真正的自己”,潜入文本,获得愉悦体验,达成深度感悟。
参考文献: [1]陈佑清.体验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2).
责任编辑:赵赟
Abstract: It is self-evident that Chinese instruction exerts too many limits on students. “Enjoyment-oriented” reading is a wonderful idea of countering and changing the ossified Chinese teaching. Such reading instruction should keep to the principle of three “Donts”: dont delimit contents, dont limit styles and dont set tasks. Meanwhile, this method must highlight three “withs”: reading with emotion, reading with imagination and reading with experiencing. Key words: enjoyment-oriented reading; in-depth value; learning subject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