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远,马春蕾,金 瑞
(1,3.上海财经大学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0433;2.滨州医学院 神经科学研究所,山东 滨州 256603)
为响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对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需求,我国高等教育正从制度和内部管理上积极探索和改革,重要手段之一是提高大学教育的质量。为此,国内一些大学探索性地采用双语教学模式替代或激励旧有的传统教学模式,以期获得教育质量的提高。教学模式上的创新和改革能否获得预期效果,需要理论支撑和实践的检验。本文通过构建双语教学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替代和连带效应模型,并通过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性验证,解析双语教学对教育质量的影响,为教学改革探索提供理论和政策参考。
从宏观上看,大学教育质量主要受大学组织构造中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大学教育的过程与内容;二是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学习行为;三是在内部管理上如何协调“教”与“学”的制度设计。在大学组织内部,上述三个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大学教育的质量。从微观上看,大学教育的过程和内容主要是通过大学课堂、即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空间内发生,教学的主体为教师,学习的主体为学生,教与学的核心对象是对特定知识的传授和理解,因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方式对知识的传递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可能会产生重要影响。如果说微观层面上的课堂教学互动反映了大学组织从宏观上对教育质量控制的话,那么大学内部的各种管理措施则是将这两方面有效连接起来的制度保障。在高等教育制度设作者对本研究成果具有同等贡献度。
计和大学组织内部管理的宏观和微观层面上,大学应如何对待上述三个方面要素在教育质量上的作用呢?由于微观层面上的教学互动模式对教育质量的影响最为直接,国内外学界甚为关注该过程对教学质量影响的内在机制和效果。
提高大学质量,需在微观上重视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组织内部科学研究活动的活性与产出激励;二是教学中如何提高知识传递的效率。以上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大学管理的核心功能,即科学研究活动生产或创造知识,教学活动传递这些知识,大学内部管理提供制度保障。上述图式中,教学模式的焦点选择是影响知识传递效率高低的重要因素。
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管理,许多大学要么是将知识传递过程完全委托给教师,教师凭自身经验管理教学空间,要么是通过各种制度严格约束教师授课行为。近些年来,一些大学尝试在课堂教学改革时,采取所谓双语教学创新模式,试图通过强化课堂知识传播媒介增强前沿性知识的传递,以期获得超越传统教学模式的效果。这种新的尝试究竟对教学质量产生何种效果,需要对其进行分析论证研究。
为探索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我们基于对山东滨州医学院课堂双语教学活动的调查数据,通过量化分析,实证性地探析双语教学这一新的互动模式影响教学质量的内在机制,为我国课堂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借鉴。
国内外学者很早就展开了对双语教学的研究。俞理明等认为,高校采用双语教学是以提高外语水平为目的,目标是培养能无障碍使用母语和英语进行生活和学习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他认为学生的英语达到中等以上英语水平是搞好双语教学的必备条件。[1]毕晓玉认为大学的双语教学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而后她从教学目标、人力和物力资源、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大学双语教学的“缺乏”问题。[2]张芸芸认为双语教学整体上促进了高校教学水平的提高,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师思维观念上的局限性及教育模式单一性。她认为,解决该问题途径在于,教师积极转变观念、勇于提高自身素质。[3]胡晓斌指出要实现双语教学的预期目标并不容易。学生英语基础差异导致课程信息量的接受程度不同,教师自身英文表达等因素使双语教学效果不明显。[4]MichelBeillard考察了渥太华大学的双语教学(英语和法语)模式的发展,他发现渥太华大学从1969年开始利用双语教学消除种族歧视和保护少数种族文化,但是直到2000年该目标还是难以实现。[5]NelsonFlores分析了种族歧视主义和多元文化融合对双语教学的影响。上述两位学者的研究都认为双语教学有助于少数民族融入主流社会,但种族歧视者认为这体现了白人的文化霸权主义。[6]
针对以往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可以看出,北美研究偏重于双语教学与消除人种歧视、保护少数种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不太适合我国国情。国内研究主要关注双语教学与学科知识与英语技能间的关系,但却存在着逻辑上的漏洞,即双语教学存在的合理性。大多数的研究分析仅停留在探讨双语教学模式对学生能力提高的助宜,并提出相关对策,很少有分析双语教学这一教学模式改变的合理性。大学尝试双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学生通过使用外语这一媒介,及时了解国际前沿研究成果和动态,激发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问题是这种做法的效果有待验证。文献检索发现对这方面的研究甚少。本文通过构建双语教学模式对传统教学专业学习成就影响的理论假设,使用调查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检验,并进一步通过关联分析挖掘学生动机和背景对学习成就的影响规则。
要想观察双语教学对传统教学是否具有连带效应,首先应搞清楚两种教学模式在学生学习成就实现度上是否存在差异,然后通过检验该差异,才能判断两种教学模式间是否存在连带效应。由于两种教学模式并存于实际教学互动过程,且该过程中学生学习动机会对其最终学习成就实现度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还需解析出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变量,才能构建和使用计量模型进行分析检验。
一般来说,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使用母语向学生讲解知识或引导实验。学生主动或被动参与上述过程,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内容,并通过课前、课后学习或复习加深理解与记忆,完成知识的吸收(体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效果,通过专业课程评价(考试)进行测定。在上述互动过程中,为激励学生学习知识的效果,大学在教学管理上采取严格的措施,促进或鼓励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同时,学生吸收知识量的多少主要由其学习动机、价值判断和学习时间配置决定。一般情况下,学习动机的强弱和学习行为偏好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习效率的高低,以及愿意为学习某种知识做出的时间配置。
图1 双语渗透教学“连带效应”模型
双语教学通过部分或全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语言媒介的使用(一般为英语)而实施知识传递的过程。国内大学积极推行双语教学可能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国际前沿性研究成果很大比例上发表在以英语为主的学术期刊上,通过专业化双语教学可促使国内大学的教学在内容上与国际学术研究前沿相融合,有助于开阔学生专业化学术视野,常态化接触国际前沿知识的累积效应可提升国内学术界的整体水准;二是该模式不仅可提高学生在专业上的专业英语能力,还可培养、促进和激励学生专业学习的动机,使学生熟悉专业领域的最高学术水准,意识到自身的差距,从而催化出内生性的学习动力。那么大学的这种教学模式改革举措,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可提高大学教育的水准呢?
图1中,我们假设大学教育过程是由传统教学模式和双语教学模式两个相互关联的教学子系统构成。两种教学模式均以动机赋予与教学手段为共有特征,通过对教学空间施加作用,影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最终形成专业教育的效果。双语教学模式通过对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介上的改进,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学生学术视野,从而激发和刺激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最终改善和提高了高度专业化医学教育的效果。如果上述假定成立,那么,选择或参加双语教学的学生应该比只接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有更为强烈的学习动机,最终以成绩为评价标准的学习成就也会高于后者。为验证上述假定成立与否,需要在操作层面上构建两种教育模式之间的逻辑关系,解析出影响医学教育最终效果的属性及过程变量,在此基础上构建计量分析模型,验证双语教学模式的连带效应。
我们假设影响医学专业学生学习成就(用GPA衡量)的因素主要包括:学习时间分配、家庭背景、校园文化环境和学习动机等因素。为检验双语教学课程的学生的GPA是否存在差异,我们需要检验如下两个回归方程在统计意义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模型1:GPA=β0+β1Xmov+β2X+ε1
①
模型2:GPA=β0+β1Xmov+β2X+α1D+α2(Xmov+X)×D+ε2
②
其中,模型②中的D表示“是否参加双语教学课程”,D=1,表示学生参加过双语教学,D=0表示学生未参加过双语教学。Xmov表示学生学习动机,X表示其他变量,εi(i=1,2)是随机扰动项。(Xmov+X)×D表示变量Xmov中的每一项与D相乘。回答是否参加双语教学课程学生的GPA都遵循同一个模型的原假设为:
H0∶α1=0,α2=0
如果其中任意一个异于零,那么模型①在是否选择双语教学的学生之间就是不同的。
学生学习行为的选择受其内在学习动机的支配,而学习动机的形成可能与其成长过程中的生活经验、家庭背景有关。因此,要想进一步分析双语教学对教学质量的连带效应,还需深入探究学生选择双语教学课程这一行为特征与学生背景、动机之间的内在关联。在此,我们使用关联规则分析手法,解析两种教学模式中不同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关联程度。
在关联规则中,三个最重要的概念是支持度,置信度和提升度。
假设I={I1,I2,…In}是项(item)的集合,与目标相关的数据DA是数据库事务的集合,在本文中,I是背景、动机、是否选择双语、和“是否努力”的的集合。关联规则是形如A⟹B的蕴含式,其中A,B∈I。规则A⟹B在事务集DA中成立,具有支持度s,s是DA中事务包含A∪B(即在一次事务中A=B=1)的百分比。规则A⟹B在事务集DA中具有置信度c,c是DA中在包含A的事务的前提下,也包含B的事务的百分比,这是一个条件概率。公式如下:
s(A⟹B)=p(A∪B)
同时满足最小支持度阈值和最小置信度阈值的规则称为强规则,阈值的选取根据挖掘需要经验性设定。强规则(A⟹B)只说明A,B间存在关联,不能说明存在相关性,为验证其是否具有相关性,引入提升度(lift)的概念,提升度是一种简单的相关性度量,如果项集A的出现独立于项集B的出现,即:p(A∪B)=p(A)p(B);否则A和B是相互依赖(dependent)并存在相关(correlated)。其计算公式为:
如果lift>1,说明A与B存在正相关关系,这意味着某一变量出现会蕴含着另一个变量的出现。一般当lift>3时,说明二者的正相关性较强。如果lift<1,说明A与B之间存在负相关,这意味着某一量的出现可能导致另一变量不出现。如果lift=1,说明A与B是独立的,它们之间没有相关性。[7]
本文以山东省滨州医学院2013年入学的五年制本科二年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由经过培训的研究人员以班级为单位发放问卷,用统一指导语言讲明研究目的及注意事项,取得研究对象同意后由学生本人以无记名方式填写问卷,问卷填写完后当场收回。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440份,收回440份,有效调查问卷391份,有效率为88.9%。其中,男生146人(37.3%),女生245人(62.7%),其中有123人参加过双语教学课程。
量化分析以学生平均绩点(GPA)为因变量,该GPA是基于学生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间的学习成绩计算得出,均值为2.104,标准差为0.501。自变量见表1第一列。问卷用“先天学习禀赋”*先天学习禀赋:学生父母中至少一位是大学生及以上学历和“周围同学学习热情”来衡量父母学历和群体效应对学生学习成就的影响。调查表在询问学生学习时间配置时,将学生的时间区分为在校和放假两个期间,分别对每周学习时间配置取数,学生可在“<1小时”、“1-5小时”、“6-10小时”、“11-15小时”、“16-20小时”、“21-25小时”、“26-30小时”、“31小时以上”等八个选项中进行选择,数据分析时使用组中值,并取自然对数。问卷用“企业就业”、“公务员”、“教师、医生、律师”、“创业”、“考研(包括留学)”、“其他”、“还没决定”等七项选项描述学生潜在学习动机。
为分析双语教学对学生GPA的影响,我们检验了之前构建的两个模型①和②,分析结论支持原假设(p-value=0.324),即双语教学课程的学习并不对学生GPA产生显著影响。为进一步分析哪些变量对GPA产生影响,需将学生“参加双语课程”这一虚拟变量加入模型①进行回归,回归分析结果详见表1①。检验发现,该回归方程在统计意义上没有异方差、多重共线性和序列相关等问题。为增强表-1可读性和区别变量性质,将回归分析结果整理为:“背景”、“学习时间配置”、“学习动机”和“本文讨论焦点”四部分。
表1 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②Ln(.)表示对(.)取自然对数
续表
注:1. *表示p-value<0.1; **表示p-value<0.05;***表示p-value<0.01;2.括号中数据为标准误
结合模型①②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考公务员”和“考研”两个学习动机与“假期学习”对学生学习成绩提高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影响程度较大;[8]当学生为男性,且其学习动机为“其他”时,会对学习成绩产生负面影响。当学生个人存在其他需求动机时,会对其学习成绩提升产生障碍。在模型①中,除“假期学习”外的所有学习时间配置系数均不显著,这暗示学生假期学习行为与其特定需求有关,而在校学习时间配置对成绩提升无显著影响,反映大部分学生在校学习模式对成绩提升存在不响应。其原因可能在于我国大学生在校学习行为,一般采取考前突击的方式,导致平时“上课时间”、“上课预、复习”等学习时间配置对最终成绩影响不大。重要的是“选择双语课程”对学生GPA并无显著影响,分析结果无法抛弃最初提出的零假设。
虽然“双语教学”课程并不能对学生的GPA产生显著影响,但我们发现在成绩高于70分的学生中(353人)有31.7%的学生参于了双语教学课程,如此高比例的学生做出这样的选择,他们有哪些相似的群体特征呢?*此处群体特征主要指学生背景。哪些生活、学习经验和背景使学生做出这一选择?我们使用关联规则来分析该问题。由于关联规则对数据处理时实际是在分析一个二值矩阵,而调查表在“背景-同学学习热情”项是用李克特四点量表进行程度划分,所以我们将同学学习热情等于1和2重新赋值为0,将同学学习热情等于3和4赋值为1,然后解析学生背景、学习动机和是否参加双语教学课程之间存在哪些强关联规则。
为保证是对较大概率事件进行分析,我们分别选择0.2和0.3作为最小支持度阈值和最小置信度阈值。在确定阈值后,使用apriori算法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结果显示共生成94条强规则,我们提取出B=“选择双语教学”的强规则,按提升度从低到高排列,计算结果详见表2。
表2 强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在表2中,规则是当A=“教师、医生、律师”,B=“选择双语教学课程”时,对应的数据是“0.250;0.301;0.976”,意思指:在本次调查样本学生中,有25%(支持度)的学生,其周围同学的“学习热情”较高,在这部分学生中,30.1%(置信度)的学生选择了“双语教学”课程,提升度lift=0.976。
仔细比对表2中提升度数据,会发现lift均值接近1。按照提升度定义,学生背景和动机(A)与他们选择的行为(B)呈相对独立的状态。这与心理学基本原理相违背,因为个人行为选择通常受其动机所支配,但上述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动机与行为并不存在较大关联性。为弄清楚其中缘由,我们选择双语课程的学生进行归类,结果显示在选择双语课程的123人中,选择“必修课”41人(33%)、“为提高英语水平”29人(24%)、“为了解前沿专业知识” 18人(15%)、“其他”10人(8%),缺失25(20%)人。这一数据结构显示在本次调查的选择双语课程的学生中,约39%的学生为了“提高英语水平”和“了解前沿专业知识”,这里可以将其称之为“主动选择”,另有33%的学生为“被动选择”(必修课)。两种行为选择的学生在学习成就实现度上是否存在差异?5我们将该因素设置为虚拟变量DD, 回归方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1②列)显示:“学习目标与教学目的匹配DD”的系数为正且p-value=0.083,说明在接近92%的显著性水准上,主动选择和被动选择双语课程学生间存在学习成绩上的差异。这意味着当学生的学习目标与大学导入双语课程教学目的相匹配时,双语教学可能对学生的学习成就实现度具有正向激励作用。
对山东滨州医学院调查案例数据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学教育中引入双语教学的做法并没有对提升学生成绩存在显著效应,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受其学习动机的影响。进一步的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学生选择双语教学的行为与其学习动机相对独立,大学课程管理的强制性(必修课)并没有有效地转变为学生学习上的内生性动力。进一步的拓展分析发现,当学生需求与双语教学存在匹配性时,双语教学模式对学习成就实现度提升会产生一定激励效应。
就高等教育的体制特征来看,我国大学教育在制度设计和内部组织管理上具有高度类似性,对某一大学的解剖和分析,很大程度上对其他大学具有启示意义。因此,尽管本研究以高度专业化的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但分析结论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针对本研究的理论假设和案例的实证分析结论,我们提出如下针对性建议,供大学教育管理者或决策者在推动教学模式改革时参考。
1.影响大学教学质量提高的核心关键因素是学生内生性的学习动机。本文分析结果充分说明教学互动中学生最终学习成就的实现不仅仅取决于大学教学制度管理单方面的改革,更为重要的是如何满足、引导或帮助学生形成内生性的学习动力。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尽管大学生内生性动机的形成受家庭及个人成长过程及环境的影响,但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是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帮助和影响学生形成学习动机,这也是大学教育真正的价值所在。分析结果显示大学教育课程管理上呈现出的“无效性”值得严肃对待。回顾我国大学教学模式改革的种种做法,更多地是在制度上模仿国外一流大学的所谓先进经验,并没有在引导和形成学生学习动机上下功夫,这一做法应当反思。
2.双语教学模式改革替代或激励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着大学课程管理上的强制性与学生学习动机间匹配性的问题。当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双语教学预期设定目的一致时,学生参与双语教学的积极性相对较高,学生学习成就实现度也会产生“共振现象”,反之,学生的学习行为会变成“敷衍”,学习成就实现度出现衰减或徘徊。这一现象提示我们,要想提高教育质量,大学教育管理上的中心工作应放在促进和激励学生学习行为的响应度上,追逐“共振效应”。为此,在大学教育内部管理上应采取有效辅助措施,刺激和引导学生形成内生性学习动机。
3.实证分析和检验结论还暗示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上存在着另外一个宏观性问题,即我国高等教育的管理范式存在重视组织“管理”,忽视“自由探索”的普遍组织特征,这一特征通过绩效评价等管理手段,促使组织管理者和组织成员选择短期行为。科学知识的生产和探索活动带有很高的风险性,这种风险性是创造性的伴生物,过度的制度约束有害无益,科研如此,教育同样如此。提高教育质量,实现赶超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目标,不应只在形式上进行制度复制和强化,更要注意处理好制度设计与自由探索之间的均衡关系。单就提高教育质量来看,以往的研究告诉我们,研究型学习对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成就实现度有重要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双语教学只有与学生对专业前沿知识的探索性学习相结合,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实证数据分析的结论也验证了这一点。
[1]俞理明,袁笃平. 双语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 高等教育研究,2005,(3).
[2]毕晓玉,黄芳. 我国大学双语教学的“缺乏”[J]. 复旦教育论坛,2003,(6).
[3]张芸芸.双语教学在培养高校复合型人才方面的实际应用[J]. 英语广场,2015,(12).
[4]胡晓斌. 对高校双语教学热的冷思考[J]. 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11).
[5]Jean-Michel Beillard. Bilingualism in a Canadian Context: The Case of the University of Ottawa[J]. Higher Education in Europe, 2000,25(4), 469-476.
[6]Nelson Flores. A tale of two visions: hegemonic whiteness and bilingual education[J]. Educational Policy, 2015,44(1),43-46.
[7]Jiawei Han, Micheline Kamber, Jian Pei. Data Mining: Concepts and Techniques[M]. 2nd ed. Beijin: China Machine Press:2006:246-248.
[8]杨丽霞,王江华,徐华,等. 大学生“考前突击”调查及分析[J]. 成功(教育),2010,(1).